太上章(校对)第4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6/643

  所谓邪修,有些是多年前被放逐到蛮荒之地的高人或他们的后世传人,历代人皇在放逐之时曾让他们立誓,永不得再返回中华之地为祸。可是九黎南迁之后,却在南荒中遇上了他们。这些人来历复杂、行事无忌,确有诸多残害黎民之举。
  至于那些作乱的大妖,有的是蛮荒中的妖修,有些却是九黎某些部族供奉的妖物,更有他们的祖先培育驱使的妖兽毒虫,最终却脱离了控制、占据要地为害。这次他们是想借我等之手,将这些祸患都给扫除,也是想试探我们有没有这个实力。”
  伯羿冷笑道:“只要他们求助就好,就怕他们不提要求呢!无论什么样的大妖邪修,于我而言,不过是一箭射杀而已。若是他们所供奉或勾结的妖邪,想以之试探我等,正可趁机斩除、使其失了依仗;若并非如此,更是为民除害。
  此前也不是没有高人深入南荒除害,但荒野茫茫、妖邪踪迹难寻。若仅仅斩杀那么一两个,起不到太大作用,回头又会有别的妖邪出现、占据原先的地盘。
  那些大妖还好说,总有大致的领地,而那些邪修行踪诡秘,经常闻风远遁别处为祸,等风头过去还会再回。我若出手,须事先掌握他们盘踞的地点,务求一击必中,尽量将之清理干净,也免得九黎诸部总以此说事!”
  重华取出一卷兽皮,上前摊开在案上道:“我已经想到了这些,所以在他们提出这个要求时,我便要求他们提供详细的情报。包括前往南荒深处除妖需走哪条道路,有什么村寨可以落脚,那些妖邪平日都在什么位置。
  九黎部族既请天使大人出手,就应派族人监视这些妖邪的动静,及时提供最新消息。若找到那些妖邪未能将之斩杀,那是我等没有实力。可是按照他们提供的线索,却没能堵住那些妖邪,那就不是我们不受盟约了。
  我还趁势和他们定下了盟约,若是天使大人按他们提供的情报派高人斩杀了盘踞当地的妖邪,他们则须真心归顺天子之治,不阻教化推行。而且还宣誓,是谁帮助他们斩杀了残害黎民的妖邪,便支持谁成为中华天子。”
  丹朱仔细看着那张地图道:“重华大人此行大有收获啊,我要的便是这样的盟约!……这地图上标注的很多道路,我们此前并不知晓,所圈出的各种位置,可能都是九黎诸部的要地,如今却被妖邪盘踞。”
  伯羿也俯身看道:“这些位置都很险要啊,九黎诸部或想继续迁徙或扩张地盘,恰恰被这些妖邪所阻。这也是要借我等之手打开路口,可扩张目前各部族所占据的疆域。”
  丹朱抬头道:“重华,你亦是高阳帝颛顼后人,应明白九黎各种传说的含义,也清楚重辰、奔黎与共工的旧怨。共工与重、黎对立,而南方这几支黎民大部的态度就显得很重要。假如祟伯鲧在此,面对九黎诸部提出这些要求,又会怎么应对?”
  重华躬身道:“我虽是高阳帝后人,但已是旁支六世子孙,福泽早尽,于历山为平民,幸得四岳推举、受天子青睐,方获任用。我出身寒微,远不敢与祟伯鲧大人相提并论,亦不敢妄测祟伯鲧大人若在此会如何处置。”
  丹朱笑道:“我相信父皇的眼光,他既然重用了你,又将我的两个妹妹都嫁给了你,就是看中你的才德过人、贤名远扬。……就不谈祟伯鲧了,你本人是怎么看的?”此刻丹朱身边的两个人都是他的亲信,伯羿是其姑父,重华是其妹夫,关上门私下什么话都好说。
  重华答道:“天下各部自古皆不会无故臣服于天子,乃服其恩威、从其德治。中华天子不仅推教化于天下,亦为所属各国、各部争端调停,遇事更出手相助。九黎愿求助而结盟,正是您的来意,亦求之不得。
  若您带着九黎的献册以及贡物返回帝都,便是为国立有大功勋,将传扬天下各部。不论他们斩杀这些妖邪有何用意,我们出手便是完成了盟约,那么他们也将遵守承诺,这是盟友之间要做的事情。
  若说九黎归附,实则早已臣服,只是远徙偏远之地、不甘受天子辖制。但这没有关系,只要有此盟约,天下各部共推天子时,他们也只能支持与之结盟者。
  九黎并不参与推选天子之事,也没人去问他们。但中华各部若有冲突,比如重黎若与共工相争,只要他们站在我等的盟友一边即可。至于将来之事,再缓缓图之,若您成为了中华天子,则更好办了。
  既有盟约在前,若他们再有阴违反复之事,可派大将斩其首领,再换人为各部之主便是。九黎之地险恶,又受妖邪之患,若视其为中华子民,就应该帮他们。若不愿视其为中华子民,又怎能让他们诚心结盟归附?
  至于将来封各部大巫公为伯,还是他们自立属国,都不是坏事,也算得上是为中华开疆扩土了。”
  丹朱连连点头,而伯羿又皱眉道:“他们要斩杀的妖邪,有一位竟是修蛇。此异兽盘踞在巫云山脉南端东坡,距九黎各部族现有的居地还远。此异兽神通广大,就连飞天经过的高人也时常被它吞食,更兼生性狡猾、擅长变化,很难对付。”
  丹朱有些担忧道:“羿伯有把握将之斩杀吗?”
  伯羿:“正面对敌,斩之不难,但要阻止它变化逃窜,则须费一番功夫。我只是奇怪九黎诸部为何要斩杀修蛇,难道他们想打通前往巴原的道路?”
  从云梦巨泽南方进入巴原,受到崇山峻岭的阻隔,大规模迁徙艰险重重。最适合的一条路,是乌云山脉南端的一个隘口,从那里进入巴原同样很困难,但好歹比别处容易些。可偏偏有一位妖王占据了那个隘口,人称修蛇,又称巴蛇。
  此妖王能腾云驾雾、神通广大,别说一般人不敢接近它的领地,就连高人飞天,也会尽量避开那一带。深山荒泽中有各种莫测的风险,飞在天上也不是很安全,修为高超的修士血肉,甚至会被某些异兽大妖视为大补灵药,弄不好就会被莫名吞食。
  丹朱沉吟道:“如果他们真这么想,恐是打错了主意,巴原已不是往日之巴原,巴君少务雄才大略,已一统巴原恢复巴国。他们真要迁到那里去,也只能臣服于巴君,或可脱罪民身份、不受祖先之累,但那还不如受天子册封,我已给了同样的承诺。
  若是羿伯先斩杀了修蛇,倒是给那些邪修打开了一条道路,他们或许会流窜到那一带,甚至进入巴原。九黎诸部既提出了这要求,我们就按盟约斩杀修蛇,但要放在最后,防止那些邪修往那个方向逃窜。”
  重华却摇头道:“斩杀妖物,可将修蛇放到最后,但不必放在斩杀那些邪修之后。只要伯羿大人出手,那些邪修闻风而避,该逃窜一定会逃窜的,只看逃往哪个方向而已。
  帝子已派卢张大人乘云辇去册封巴君,但我感觉卢张此行不会太顺利,此事至少不会一次就竟全功。帝子有求于巴君,而巴君无求于帝子,这便是难处。
  若是修蛇已斩,有妖邪逃窜入巴原便,难免生乱。其实他们逃到哪里情况都差不多,但帝子可携伯羿大人追入巴原除害,也算是帮巴君解决祸患,可顺势结为盟好。”
  丹朱想了想,点头道:“那就要烦劳羿伯了!”
  伯异淡淡道:“反正都是斩除妖邪,先斩谁、后斩谁,于我而言无所谓。……只是卢张出使巴原尚未回归,我若深入南荒斩除妖邪,帝子身边没有云辇护卫,恐有不妥。”
  丹朱摆手道:“羿伯不必担忧我,您深入南荒斩妖才是真正的凶险。我身为中华天使、代帝巡视,身边亦有亲卫,难道还会害怕不成?……重华,还有什么事情吗?”
第028章、蛊神(上)
  重华的事还没说完,主要还有两件。尚未明确表态与丹朱结盟的山黎部表示,他们素来与飞黎部不合,主要是因为争夺最适合定居的地盘,还有对祭典的掌管权。
  假如虎娃在这里,或许能听明白是怎么回事。飞黎部利用雷神搜集古战场中的遗物,却不许其他大部插手。他们历年所得到的宝物,是用来祭奉蛊神的,据说蛊神会收去这些宝物,然后给予赐福。
  所谓的赐福,既包括赐予神力的仪式,也包括赐下其他的宝物。比如虎娃在雷神的树洞中看见了神器的残片,而蛊神历年收取供奉之物,有些残片拼凑完整或者加入别的材料重新祭炼,居然也能炼成新的法宝,或修复为完好的神器。
  在祭典中,每年放在祭坛上的东西都会消失,据说那是蛊神收下了供奉,最后祭坛上还会出现新的东西,那便是蛊神所赐。蛊神所赐的宝物,大部分当然归了飞黎部,有一小部分归了蛊黎部。山黎部却是捞不着的,因为那不是他们的祭典。
  另一方面,虎娃跟着华崽穿过那条狭长的河谷,所进入的地域,是一片很好的安居之地。生活着飞黎、蛊黎全部以及山黎一半的族人。他们在此已繁衍了数百年,人口渐多,最适合安居的好地方都已被占据了。
  这片世外宝地的疆域有限,若继续向外开拓,却被妖邪所阻,其内部也难免产生冲突争夺。山黎部想西迁到更好的地方定居,就与飞黎部有了争执。
  山黎部当然没说出蛊神赐福的详细内情,只说他们与飞黎部之间有冲突,主要是祭典与地盘之争。假如丹朱派人暗中调查,有了先入为主的结论,很容易就能查出支持这些结论的线索与证据。
  山黎部提出要求,想借助丹朱的力量对付飞黎部,一是占据双方有争议的地盘,二是加入蛊神祭典并取得主导地位。山黎部信奉的巫神是蚩尤,而飞黎部和蛊神部信奉的巫神是传说中的那只蝴蝶,他们又称之为蛊神。所以原先的蛊神祭典,只是飞黎部和蛊黎部的事情。
  但山黎部要插一脚也没什么不可以,因为这不是有冲突的两个神系,而是属于同一神系的崇拜。祭奉蚩尤的山黎部,当然也可以去祭奉黎民传说中的蝴蝶,更重要的是,主导了这个祭典,就能掌握各种好处。
  丹朱闻言眉头紧锁,仍然问道:“重华,你说该怎么办呢?”
  重华建议道:“您既然身为天使,就有为各部调解争端的职责,而不是主动挑起争斗、贸然助一方去攻伐另一方。这在外人看来,你所攻伐的仍是黎民,恐损天子美誉。在这种事情上,应该让他们听您的,而不是您受他们的指使。
  我们既然有斩杀妖邪的实力,当然也有调解争端的威望。既是巡视九黎,您亦应到达飞黎、蛊黎之地,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不能只受山黎部利用。若真有争端,由您居中主持调解、平息争议,也能树立起您本人以及中华天子的威望,他们反倒都要仰仗您。
  飞黎部与蛊黎部祭奉蛊神的典礼就在不久后,您不妨亲自到场看看。而且我怀疑此事是个圈套,山黎部和飞黎部的关系并非表面上这么紧张,各部大巫公暗地里多有联系,幕后似乎有人指挥他们进退一体。
  山黎部之所以这么做,很可能就是想让您卷入黎民内部冲突,以使这五大部表面上分为两支势力,一支受您支持、一支被您攻伐,从而不能尽数为您掌控。就算您派伯羿大人斩杀了南荒妖邪,也不能在九黎各部建立统一的威望。”
  丹朱点头道:“看来他们的戒心仍然很深啊,既想与我结盟、得我之助,又在防备我,不想尽数受我的控制或影响,而做了两手准备。既然重华大人已经点破,不论是不是真有这个圈套,我也不会主动跳进去。既代天子巡视九黎,我也将巡视飞黎与蛊黎大部。”
  重华又说道:“我之所以这么说,并非凭空猜疑。我从山黎部大巫公处告辞之后,并没有从东边直接返回,而是走出一段路到了无人跟踪处,又绕到了西边暗中观察,发现有两队人上山,居中者很像是飞黎部和蛊黎部的大巫公。
  我虽然不认识他们,但也熟悉九黎部的饰物以及仪仗,那应该是两位大巫公及其随从。他们悄悄跑到这边来,当然是找木黎、器黎、山黎部的三位大巫公的,不知私下有何密商,但必然与您的到来有关。”
  ……
  在一座荒凉的山顶上,有一片奇异的建筑,既像是某处古祭坛的遗址,又像一座废墟。块石垒成的平台,四面有石墙,上方却无屋顶,抬头可见星光。石墙的周围有各部的勇士远远地守护,这样的地势,谁都没法潜近窥探。
  墙内的平台上坐着五人,服饰皆有些怪异,看上去年纪都不小了。有的人体格壮硕,有的人却满面皱纹看似已风烛残年,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之吹倒,他们便是器黎、木黎、山黎、飞黎、蛊黎五部的大巫公。
  飞黎部的大巫公飞黎赤长得瘦小枯干,脸就像风干的老树皮,正环顾另外四人道:“蛊神沉眠之前曾有谕示,只要各部黎民集齐蚩尤骨、蚩尤血、蚩尤旗,再寻到当年蚩尤掷械、神枫生长的黎山,便可唤醒蚩尤祖魂。
  当年先祖蚩尤掷械黎山,枫木生出蝴蝶,蝴蝶便是先祖不屈之魂。若唤醒祖魂,便等同蚩尤重回,蛊神便是巫神、如同先祖蚩尤再临,将率领黎民一洗前耻,立天下霸业,令各部臣服。
  我部得蛊神指引,为此已谋划百余年。搜集上古散落遗物供奉蛊神,其中是否有蚩尤骨,蛊神未言,但想必已有所获。可是蚩尤血、蚩尤旗所在,如今却被神将占据。而黎山所在,又有大妖邪修盘踞。
  那些神将早年虽曾守护各部,但已渐渐失去控制,历年需要大量供奉才能相安无事,驱使其出手也越来越难,长此以往各部恐不堪重负。它们所占据之地,如今各部族人已无法涉足。那些大妖邪修,不仅占据黎山宝地,更堵住了我等继续开拓疆域的道路。
  如今帝子丹朱为中华天使,竟深入南荒巡视九黎诸部。我等远居险要之地,不惧中华大军征伐,但丹朱身边有伯羿这样的绝世高人,可斩杀各部不从命的首领,再册封愿听命者为各部之首,正是最难对付的。诸位以为,该如何处之?”
  山黎部的大巫公山黎狻冷笑道:“有些话,你早就说过不止一次了,听都听烦了!是你告诉我等,蛊神虽沉眠,但仍留有谕示、遇事可向其请示。
  按你所说的蛊神谕示,中华天子若派使前来,则请他们出手斩杀南荒妖邪,亦顺势除去那些已失控的神将。因为我们按照誓言,不能向各部神将出手。
  我等已向中华天使提出要求,但这次来的是伯羿。伯羿无敌,若他真的出手将妖邪与那些失控的神将斩杀殆尽,我等就得履行盟约。”
  器黎部的大巫公器黎干沉吟道:“履行盟约是信守承诺,而且对我九黎族人也没什么不好,等同如今四岳部族人,而我等皆可获封赏,领族人在中华称君称伯。”
  蛊黎部的大巫公蛊黎钟不满道:“有蛊神在,我等皆是蛊神之民,到时候你是听蛊神的,还是听中华天子的?”
  木黎部的大巫公木黎户思忖道:“既立盟约,便当信守。伯羿未必又能将那些妖邪斩杀殆尽,南荒哪是那么好平定的,弄不好会同归于尽!若他真做到了也是好事,我等在中华天子之争中支持丹朱便是。中华越乱,九黎便越有机会。”
  五位大巫公商议了半天,最后还是达成了一致意见。按照蛊神的谕示,先试探丹朱等人的实力,若能利用丹朱达成目的,便与丹朱结盟,在中华天子之争中支持丹朱。另一方面,也尽量利用天子之争挑起中华之乱。
  中华越乱,各部之争越激烈,对九黎诸部就越有利。待祖魂唤醒、蛊神回归之后,才能趁乱重立天下霸业。
  蚩尤当年在世时,尚且败于轩辕,如今就算蛊神能唤醒祖魂,便重新称霸中华吗?对于这样的传说,各部大巫公其实心里也没底。
  但最不济,九黎也能在南荒开疆扩土、不受中华所制,将来还能在蛊神的带领下重现打开天地通道。蛊神还可能成就天帝、开辟黎民的仙界——蛊神的谕示据说就是这样的。
  五位大巫公还达成了内部的妥协,蛊神祭典不再由飞黎部独掌、蛊黎部参与,而是五部轮流掌管。也就是说,这五位大巫公,皆将成为接受蛊神谕示之人。飞黎赤虽然不太情愿,但这也是蛊神留下的谕示,而且另外四部一致要求,他也不得不答应。
  如今在蛊神沉眠之时,不妨答应丹朱的要求,亦不妨接受中华天子的册封,反正丹朱也不能永远留在南荒,天华天子也很难直接管到这里来。待到将来蛊神唤醒祖魂、结束沉眠,他们再听从蛊神的指引、成为重振九黎功业的元勋。
第028章、蛊神(下)
  天明之后,虎娃等人跟随华崽终于走出了那条狭长的谷道。迎面的视野渐渐变得开阔,他们上了岸走在溪水边,两侧都是山。近处的山并不高,多是起伏的丘陵,不再那么陡峭险峻,而往远方望去,仍是崇山峻岭环绕。
  这一带几乎与外界隔绝,气候温暖,山中物产丰富,有不少地方都适合建立村寨、开垦田园。翻过了几座丘陵,虎娃终于看见了被人踩出来的小道,路边的山林中生长着各种野果,不时还能见到野兔、獐子等野兽出没。
  虎娃认出了很多种草木,其物性都可以当成药材用在不同的场合。虎娃从没有见过这些草木,但他一眼看见就能很自然地辨认出来,仿佛早已相识。凡人可能无法了解仙家的见知,虎娃这一世确实从未来过中华南荒,也从未在巴原上见过这些,但他却曾堪破生死轮回境。
  生死轮回境中究竟经历了什么、虎娃还记不记得?这是一个没法回答的问题。生死轮回境中有生生世世,若动念则会沉沦其中,结果便是在定境中殒落,虎娃当然不会刻意记住这些经历。
  可他当在世间又遇到曾相识的事物时,便自然会唤醒见知。这便是仙家修为境界之妙,就似天生便知道很多看似不可能了解的东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6/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