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章(校对)第4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0/643

  太昊亦不欠人间什么,难道非得永远打开九重天仙界吗?若谁有怨言,让我给遇到了,见一个便收拾一个,好好敲打敲打!”
  虎娃:“我倒不是这个意思,人间修士亦不该有怨言。若真有这种人,他们也最好别让仙童您给碰上。可是据我所知,巴国都城中还留有建木大阵,亦为通往九重天仙界门户之径。若又修士已求证地仙,先前却未得太昊天帝指引,可沿建木而登临九重天仙界。
  但如今您说九重天仙界关门了,假如在巴国的国祭大典上,再有地仙这么做,结果又会如何?他们是会飞升失败,还是会因此当场殒落?”
  句芒微微点头道:“嗯,你关心这个问题,我倒是不意外。巴原上的建木大阵是太昊留下的登天之径,太昊做事岂会那么不讲究?假如再有地仙沿建木登天,不会失败也不会殒落,但他们去的不再是九重天仙界,而是轩辕天帝所开辟的昆仑仙界。”
  虎娃:“怎么会是这样?”
  句芒:“怎么就不能这样呢?应该是太昊与轩辕商量好的。……虎娃啊,你是从巴原来的,本尊还在巴原闭关吧,那就多关心一点巴原上的事情。再过三个月,中华天子所派出的使者会就到达巴原,你猜是谁,他的使命又是什么?”
  虎娃:“中华天使当然是去册封巴君的,但我不知是何人,还请仙童指教。”
  句芒骑在牛背上摇头晃脑道:“是鲧,世人称他为崇伯鲧!他不仅仅是去册封巴君的,还要同时册封山水君与仙城君!”
  虎娃今天可谓一次又一次被句芒的话给震惊了,连忙追问道:“怎么会是崇伯鲧大人,山水君和仙城君又是怎么回事,难道中华天子在巴原上要同时册封三位属国之君吗?”
  谁代表中华天子去正式册封巴君,便等于在拉拢巴原势力中占据有利地位。在此之前,丹朱已经率先下手了,他派了卢张乘云辇、持礼圭跑去册封巴君。虽然此事未成,但也等于正式和巴国搭上了线、建立了联系,带回了巴君少务的意见以及巴原的种种情况。
  对于丹朱而言,卢张并没有完成任务;对于中华帝国而言,卢张此行还是立了大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少务以及虎娃、侯冈等人送他的功劳,不在于去的人是谁,而在于是谁首先去做了这件事。
  但是另一方面,丹朱的手未免伸得太长了,或者说重华的手伸得太长了。丹朱所奉的命令,是巡视四岳及九黎,中华天子并没有让他去管巴原的事,丹朱是在重华的建议下擅做主张。
  卢张回到帝都平阳后,受到了天子帝尧的嘉奖,帝尧同时也嘉奖了丹朱等人,接下来就该商议册封巴君的具体事宜了。这事本身其实没什么好商量的,以巴国之强盛以及它所在的特殊地理位置,当然是要给少务最高规格的册封。
  在朝堂上真正需要决定的是——派谁为中华天使?既然是册封最高规格的属国之君,中华天使的地位当然不能低,先前的礼官卢张是远远不够格的。天子帝尧亲自去则不可能,但为示诚意,也应派出国中爵位最高的重臣。
  中华帝国从广义上看,是以天子所控制的中华之地为中枢,包含周围各部族与各属国的大联盟。各部族伯君皆是天子臣属,有很多人亦在朝中为官,伯君的爵位分五等,这其中有很多讲究,侯冈也曾对虎娃做过介绍。
  一般说来,每个部族的君首爵位最高就是第三等,只要部族仍然存在、享有封地,这个爵位就是世袭的。比如当年的伯羿、伯鲧,包括如今的侯冈,以部族君首的身份接受册封时,身份都是第三等伯君;而与侯冈氏相邻的济丘氏,其君首受封的伯君爵位是第五等。
  在中华帝国,各部族君首虽可继承伯君爵位,但想继续晋爵却很难。伯羿屡立大功,连续晋爵两次,如今已是第一等伯君。但这是这种爵位的晋升是不世袭的,只属于伯羿本人,假如在伯羿之后,其继承人成为下一任部族君首,册封的伯君爵位仍是第三等。
  假如哪个部族,想让君首的世袭爵位得到晋升,那更是难上加难,百年间也难得遇见一次。除非是这个部族已经发展壮大到让中华天子不得不提升其整体地位的程度,同时周围其他各部族也都认可这种地位的提升。
  部族在国中的地位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若想改变,那就全体族人一起去创造更重要的历史。
  崇伯鲧也是由第三等伯君做起,屡立大功晋升为第一等伯君,再后来……已经没有更高等的爵位给他了,所以才会被称为“崇伯”。这并不是一个明确的爵位,只是象征其地位在其他一等伯君之上,大家心里都能理解,但又没办法说得太清楚。
  崇伯鲧所立的功劳一点都不比伯羿少。伯羿是一名战将,手持神弓所向披靡,但崇伯鲧却拥有更多的政绩、受到民众赞誉。更重要的是,崇伯鲧代表了颛顼后人这一支势力。
  按照历代中华天子的继位传统,帝位在少昊和颛顼后人之间轮流,也是在以炎黄联盟为基础的政权内部寻求某种平衡。崇伯鲧很可能成为下一任中华天子,他不仅受到了民众的拥戴,也受到了很多部族势力的支持,这种人若有才干,想不立功都难。
  在商讨册封巴君事宜时,朝堂上必又争论。对于中华帝国而言,在目前统治范围能够辐射到的疆域内,只有两个不确定的地区,一是九黎,二是巴原。偏偏这两个地区各部族的整体势力都很强大、很重要,皆是值得争取的盟友。
  去年帝尧派丹朱南巡,途经四岳部到达九黎之地,其实就是给丹朱一个机会,而丹朱抓住这个机会收服了九黎诸部,伯羿和重华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明眼人也许都能看出来帝尧的这个目的,但派使臣南巡也让人挑不出毛病,丹朱也确实是立了大功。
  既然南巡九黎派出的是丹朱,接下来正式册封巴君,是无论如何也没法再派丹朱去了,就连少昊后人这一支势力的使者都没法派,否则会招致强硬的反对。假如帝尧真的这么做,就连瞎子都能看出他不公正了,难免使天下各部非议其居心。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派出一位足够份量的中华天使,非崇伯鲧莫属。崇伯鲧甚至不需要自己说话,朝议中协商出的结果也只能是派他。
  帝尧很明智,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挑起争议,直接任命崇伯鲧为中华天使,特赐轩辕云辇。但是在册封的具体细节上,司徒大人重华却提出了另一哥建议,那就是“顺便”多办点事情,再册封两位伯君或者是国君,因为巴原上的势力并非一股,而是三股。
第062章、心计(上)
  这个建议也与卢张带回来的巴原情况有关。少务固然统一了巴原全境、恢复了往日的巴国,但在巴原一北一东两个方向,原蛮荒深处新出现的两股势力并不在少务治下,就是北荒中的山水城以及赤望丘脚下的仙城。
  在历史上,并没有这两座城廓,而在现实中,它们又地处偏远自成一系,并没有真正纳入巴国的版图,在巴君的辖治之外。
  既然崇伯鲧代表中华天子去册封属国,也不能只看到巴君少务,各部势力无论大小,中华天子都不应忽视,所以还应该册封山水城与仙城。至于是册封属国之君,还是部族伯君,要看具体情况而定,更重要的是山水城和仙城实际统治者自己的意愿。
  重华这个建议,在朝堂上也人提不出任何反对意见来,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同,天子帝尧已正式下令。册封巴君是已谈妥的事情,崇伯鲧去了就可以直接办;但册封山水城与仙城则是新出现的情况,须崇伯鲧到达巴原后自己去搞定。
  这些就是帝都中最近发生的事情,虽商议已毕但还得做些准备,崇伯鲧启程当在三个月之后。句芒以一道神念皆告诉了虎娃,最后开口道:“此事刚刚商定,外人尚不知,却瞒不过本仙童……吃了一惊吧,你没想到自己也快当国君了吧?”
  虎娃的确是大吃一惊,反问道:“我要当国君,哪一国的国君?”
  句芒:“以你在巴原上的地位,只要肯点头,山水国和仙城国哪一国的国君都能做。莫说少务管不了,他就算想不答应都没辙!”
  虎娃:“可是我为何要点头呢?”
  句芒一撇嘴:“答不答应是你的事,你也可以拒绝君位另推他人,但你若想阻止此事,崇伯鲧就要吃瘪了。天子让他去册封三部君首,他若只册封一部君首而回,无论如何也算不得立下大功。但假如他真在巴原上册封了三位国君,弄不好会得罪少务,真是好算计啊!”
  虎娃也不得不暗叹一声,这算计得的确太精了,几乎把一切能利用的因素全利用上了,重华真是个人才啊!
  重华的眼光很准,很清楚山水城与仙城这两股势力代表的是谁。帝尧以及中华群臣皆认可这个建议,其实也看出了其中针对巴国的牵制之意。既然这么多人都能看出来,少务又不是傻子,心中不可能没有想法,假如崇伯鲧真的这么做了,恐不会得到少务的好感。
  但崇伯鲧如果没这么做,不能直接说他违抗天子之命,但至少是没有完成使命,这对其声望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须知在那个年代,交通条件落后、信息交流不畅,各部族对某位首领人物的支持,往往也取决于他的威望,绝大多数民众都不可能亲眼见到某个人,只能听其传闻。
  而这件事也等于给虎娃出了一个难题,句芒刚才开玩笑说他要当国君了,而实际上虎娃就是能决定此事成败的人。
  中华天子派使册封山水国与仙城国之君,少务是绝不会反对的,哪怕心里有想法,表面上也只能公开支持。因为山水城和仙城本就在巴国治外,巴国既很难攻伐,少务本人也不可能去得罪这两股势力,阻止别人受天子册封,这不等于是结仇吗?
  但以虎娃的特殊地位以及影响力,他只要站出来说一句此事不妥,相信就能够阻止。可是虎娃若真的这么做了则同样不妥,就算他本人无意成为国君,别人说不定想当呢,无论是山水城还是仙城都并虎娃所建,得看山爷与玄源的意愿。
  假如山爷或玄源就想过一回当国君的瘾,虎娃却非要站出来阻止,虽然这两人最终也会听他的意见,但这事做得就有些不合适了。可虎娃若公开支持的话,实际上接受的是重华的“好意”,在少务面前则会很尴尬。
  见虎娃沉吟不语,句芒又说道:“崇伯鲧还在帝都筹备,而另外两位使者已经出发上路了。一位是司徒大人重华,他前往九黎正式册封五位伯君;另一位使者也是你的老朋友,即将到达沇城来册封侯冈。”
  虎娃在帝都平阳还有什么老朋友?以册封侯冈的规格,肯定不会派伯羿和丹朱,他下意识地反问道:“是历正宫的礼官卢张大人吗?”
  句芒嘻嘻一笑:“猜对了,来使正是卢张,这几天就要到沇城了。他在巴原见过侯冈,派他来最合适不过。”
  看着句芒神气活现的样子,虎娃忍不住又问道:“仙童啊,这天上地下的事情,还有什么是您不知道的吗?”
  句芒瞟了他一眼道:“这你就别打听了!”然后又抬头朝前方望去,“那鲤鱼妖在等着我们呢。”
  虎娃也搞不清,眼前的仙童句芒行走世间时,究竟谁能看得见他、谁又看不见他,但此刻显然沇里是能看见的。他们沿着河岸一路行来,那返回洞府的鲤鱼妖早就发现了。
  沇里原先已经累趴下了,差点冲入大河被激流卷走,还好被句芒的大袖银丝又给钓了回来,歇了半天此刻终于缓过一口气。这鲤鱼妖也终于上岸了,就站在水边恭恭敬敬地迎侯,大老远便跪拜于地道:“沇里拜见两位仙长!”
  沇里不知王屋深山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他今天可是大开眼界,只道是两位仙家高人解决了天地灵息的异变,并施展了呼风唤雨的大神通,雨下得那个大呀,浪拍得)是真过瘾!
  青牛停下脚步,句芒大大咧咧地摆手道:“小鱼儿,我说过给你一个机会成为沇水之神,你干得不错!……其实是不是沇水之神无所谓了,恭喜你修为破关!”
  沇里的确修为破关了,已突破至五境初转,对于妖修而言,这至关重要的修为精进却来得莫名其妙,连沇里自己都说不清楚。它究竟发生在何时呢,是沇里骑在潮头带着沇水奔流而下、接受两岸万民跪拜时,还是筋疲力尽差点被冲入大河时?
  沇里不知道,因为他当时的全部心神都在控制洪流,等累趴下被钓回洞府,好不容易缓过一口气又回过神来,才意识到自己的修为已突破了五境,而且是从四境七转直接突破到五境初转。
  以他的鱼脑袋,恐怕要到很久之后才能想明白是怎么回事。想不明白也没关系,更令沇里高兴的是,自己真的完成了志愿,从今天起,他就是沇水之神了。
  两岸村寨民众祭奉水神,是自古以来的习俗,表达了对天地未知事物的敬畏以及内心深处的某种寄望,无论那水神是否真的存在,甚至也没有具体的神灵形象。可是从今天起,民众心目中的水神,已与现实里的沇里合而为一。
  今后民众再祭沇水之神,他们所祭奉的便将是今日所看见的沇里,而无论沇里会不会再出现,哪怕沇里在将来已离开此地。
  沇里又叩首道:“多谢仙长成全,沇里今后愿为仙长效命,恳请指引仙缘!”
  虎娃摆手道:“你起来吧,这既是你的缘法,也是你的功德。我受侯冈氏君首所托而来,今日之事也要代表侯冈氏部族以及沇水两岸民众感谢你。……既有此缘,我自会指引于你,且在此地好生修行。”
  沇里起身伺立一旁,句芒又说道:“虎娃呀,你也别只顾着门下的小鱼儿,这头牛也是你的。它陪你我走了这一遭,也算是有仙缘,你牵回去之后,可别把它做了牛肉汤、牛皮鼓,应好生关照。……此间事毕,我也该告辞了,别忘了你的承诺,今天你有事我帮了你,来日我有事你也得帮我。”
  虎娃上前一步道:“仙童稍候,这件神器是您的。”他取出了那枚旱魃所赠的红色晶石,托在掌心递了过去。
  句芒坐在牛背上,低头看了那晶石半天。虎娃知道他在琢磨什么,假如把这晶石拿走了,旱魃就能发现他的存在并随时感应到他的位置。句芒好像不太情愿,但又想拿着这枚晶石。
  又过了一会儿,句芒突然伸手握住了晶石,但这只手却没有拿开,依然握拳就放在虎娃掌心中。虎娃愣住了,或者说他在这一刻进入了定境,感受着所发生的一切。
  求证大成修为,须堪破梦生之境,而梦生之境不仅是一种劫数考验,同样是一种修为成就,使大成修士能拥有推演神通。哪怕是在片刻的定境中,却仿佛已在元神世界里度过了多年,哪怕虎娃此刻对外动用不得神通法力,却仍然掌握这种定境成就。
  虎娃入定体会近在咫尺发生的事情,连自己都说不清究竟过了多长时间,眼前的仙童不仅精擅菁华诀,同样精擅大器诀,且所施展的手段并不局限于大器诀,他竟在用仙家大法力现场祭炼这件神器。
  而在一旁的沇里看来,不过是一顿饭的功夫,句芒便将手收了回来,而那枚晶石已在手心中消失不见。这是何等玄奇的仙家妙法,句芒就这么一伸手,便洗去了原先的仙家神魂烙印,重新祭炼了这件神器将之掌控。
第062章、心计(下)
  旱魃一定会有感应,她能感应到这位仙家高人的修为超出了自己的想象。而虎娃也有感觉,这件神器被句芒重新祭炼之后,除非离得特别近,否则旱魃便很难再感应到它的位置了,它最后消失的地点就在虎娃的掌心。反倒是句芒能通过这件神器,随时感应到旱魃的存在。
  这位仙童真是好神奇的手啊!未等刚刚从定境中回过神来的虎娃再开口,他已收起了那件神器晶石从牛背上消失不见。
  虎娃不知句芒去了哪里,甚至搞不清他是否真的离开了。这位仙童真是来无影、去无踪,宛若一阵清风。虎娃又叮嘱了沇里一番,给这鲤鱼妖留下了神念心印,让他暂时就在洞府中好生修行,接着便返回了沇城。
  ……
  凉花川果然派了一位修士来到沇城,此人叫凉黄。“凉”并不是出身的族姓或者部族氏号,只是民众习惯的尊称方式,冠在名之前,表示他是凉花川中的修士。也许在很多年后,这样的称呼也会演化成某个姓氏。
  比如凉济能,在其未入凉花川修炼之前,人们叫他济能,能是其名,济是因他出身于济丘氏,在那个年代,有身份的人其称呼往往很复杂。
  凉黄的修为并不太高,四境六转。所谓修为不高当然是和虎娃等人相较,但在绝大部分民众眼中,其修为已经相当不错了,破四境即可出师离山。凉黄是凉济能的亲传弟子,前段时间已离山回归部族,却被宗门紧急召回,派到沇城来询问凉济能之事的详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0/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