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章(校对)第5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1/643

  虎娃身为真仙感受得很清楚,这片世界不是属于他的,它完完全全就是属于神农的。他之所以能够进入这里,是因为得到了神农的指引,这里一切存在都不能超越神农本人的意志,更不能违背神农本人的见知。
  也就是说,现在的虎娃只是客人,来拜访这里的主人,而并非此地的一员。他能够停留在这片天地中,是因为对主人的理解与尊重。若想真正成为其中的一员,就要成为帝乡神土的一部分,完全融入神农的见知之中。
  来到这里的真仙,其修行也可能并不完全与神农的修行相融,在这种情况下,神农如果可以接受并且化为自身的见知;但假如与神农的心境见知相斥,那么自然就会被这片帝乡神土所驱逐。
  地仙飞升至此是没得选择的,他们只能融为神农天帝所化形神世界的一部分,但未必所有的真仙都会希望自己成为这个世界的一员,自己所有的修为见知都包含在神农的修为见知之中。有时候就算他们愿意,神农本人也未必愿意呀。
  比如虎娃,可以进入这里做客,但并不会选择就成为帝乡神土的一部分。可是他若离开神农原仙界,在无边玄妙方广中又能往何处去呢?还有别的帝乡神土,但情况也是类似的。
  神农当年成就真仙后,只能选择去九重天仙界,他见到了太昊天帝。九重天仙界中有一株通天建木,建木九枝各化一片世界,如果能登临树顶,便意味着真仙修为的极致。神农登上了树顶,然后返回了人间,开辟神釜冈小世界,又求证了天帝成就。
  关于更高境界的超脱大自在成就,神农并没有得到别的答案,他只见到了太昊天帝所求证,于是也求证了同样的境界。还是刚才那个问题,真仙追求的极致是什么,是怎样一方帝乡神土?答案当然是自己的帝乡神土、自己的世界,便不存在上述的问题。
  很多真仙当然希望自己能像太昊那样求证天帝成就,但自古以来,也只有神农、轩辕、少昊、高阳成功。虎娃已隐约领悟到天帝成就是什么,只是他尚未求证,而想求证此等境界,现在的他还差得很远。
  帝乡神土乃无中生有,神农竟能造化出一方天地,天地间还有各种生灵,这是造物之功、创世之德。
  很多、很多年之后的后世之中,人间有“中二”一词。所谓“中二”或指不明世事、多生妄想,思而不学、空发臆念,希望整个世界都围着自己转,或者凭空认为只要如何如何,便能决定一切,我的意志便是世界的主宰。
  如此看来,帝乡神土对天帝而言岂不是“中二”之成真?天帝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这方世界的大道规则,就是他的修行见知显化,甚至连万事万物都是他的意志所化生、于无中生有。但话却不能如此说,帝乡神土亦绝非狂发妄想之物,它超出了想象力的极致。
  修为并非凭空而成,每一步的境界都是必须的根基。比如若无堪破“梦生之境”的经历,就绝无所开辟的帝乡神土的可能;若无堪破“真人返璞之境”的经历,在无边玄妙方广中恐怕也不得醒转;若无堪破“生死轮回境”的经历,也不可能造化帝乡神土中的万物生灵。
  天帝成就是一步步修成的,而不是闭目妄想出来的,虽然看上去是凭空造化了帝乡神土,达到了每个人在梦想中所追求的极致之境。帝乡神土是大道规则的显化,不可能妄想肆生,否则这个世界就会崩塌无存,相当于自毁形神。
  太昊天帝当初对神农说过一番话,那是他开辟帝乡神土很多年后,在神农登上建木九枝将要离去之前。太昊不知,对众多地仙的指引是不是正确,是不是谙合大道之真意。因为他们看似长生,却只能依托于九重天仙界而存。
  而九重天仙界,就是太昊天帝自我之形神,开辟帝乡神土之后,太昊天帝便相当于自我化做了永恒。他也有疑问,这是不是一种真正的极致成就?换一种说法,就是隐约在思考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
  假如换一个人已求证天帝成就,成为世界的主宰,而且这个世界还在不断的延伸之中,难道还会有比这更高的追求吗?但真正到了太昊这种境界,心境自非常人所能理解,他谈的并不是追求,也无意成为世界的主宰,只在意求证大道真意。
  太昊是想于无边玄妙方广中开辟一片仙界,指引仙家真正永享无尽之寿元,求证了天帝成就。但帝乡神土却把太昊本人给困住了,因为这就是他的形神所化,他只是永存于自己的世界中。
  假如太昊不在了,又将是什么结果?真仙还可重归无边玄妙方广,或者下界回到人间,但那些飞升至此的地仙又会怎样呢?这正是方才神农问虎娃的问题。
  虎娃给了一个答案:“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人间一切已弃,只留不灭之神魂,恐立时再入生死轮回,而托舍不知何物。这种下场还算好的,飞升时日已久,已超脱天地之外,再回人间,恐天刑立至,不灭之神魂若能保留方可再入轮回,否则灰飞烟灭。”
  神农:“那么奉仙君如今应知晓,我为何要炼制那样的神丹了吧?”
  至此虎娃已经知晓,神农天帝的愿望并非执念,而的确与他的修为成就有关,那紫气神丹,是给飞升至帝乡神土的地仙准备的退路。那些地仙其实并未求证长生,只是依赖帝乡神土的长存而长生,就相当于寄生在天帝形神之中。
  一旦帝乡神土发生任何变故,比如说天帝本人想去别的地方见识一番,或者去哪里串个门,等待他们的将是毁灭之灾。
  虎娃答道:“我亲手炼成的神丹,也亲自服用过。此神丹之妙,也只能使人再入轮回时重塑炉鼎新生。若天刑已至、不灭之神魂无存,有神丹亦无用。”
  神农摇头道:“地仙抛去凡蜕而飞升帝乡神土,若帝乡神土不存,能重塑炉鼎新生已是大福缘。至于天刑至、神魂灭,有神丹亦无用,那也是他们自当承受。我当年炼成了此等神丹,却发现只有本人才能使用,并未完成愿望。”
  虎娃问道:“可是您为何知晓,世上能炼成那样一种神丹呢?”
  神农答道:“是太昊天帝告诉我的。他说帝乡神土既能指引地仙抛去凡蜕飞升,那么大道规则所显,天地间必然也能炼成重塑炉鼎之神丹。而论炼丹之道,当时无人能在我之上,所以太昊天帝希望我能炼成。今日一见,我将寄望于奉仙君了。”
  虎娃恍然道:“原来如此!太昊天帝这般认为,也不无道理。炼丹之道,我不敢与天帝您比肩。您那三个愿望中,前两个愿望且不提,最后一个愿望却好生奇怪,为何要求炼丹者无地仙修为亦可?神丹亦是神器,无九境修为又怎能打造出神器?”
  神农反问道:“无九境地仙修为,真的就不能打造出神器吗?只要一人曾经成功,就说明此法可行。奉仙君在人间时,可曾遇到过这种事?”
  如福至心灵般,虎娃突然堪破了某种关窍,伸手祭出一物道:“当然有此事,便是我的亲身经历。我当年四境修为时,已打造神器成功!”
  他手中拿的正是琅玕枝,此刻已非拂尘模样,而是又化为一整根树枝,上面还带着枝叶花果,开口时便以神意解释清楚了此神器的来历、他是如何打造成的。
  神农天帝不禁微微变色,站起身来伸手摄过琅玕枝道:“你可知自己是如何打造成功的吗?”
  虎娃苦笑道:“虽已求证真仙,却至今不得其妙,只能去请教太昊天帝了,但如今又不得进入九重天仙界。”
  虎娃到现在也搞不清楚,自己在四境修为时为何就能炼制出神器?琅玕枝确实是神器之材,若他已有九境修为炼制出来也不难,但当时是借助太昊封印在祭坛中的仙家法力才办到的。
  虎娃本以为等自己成仙后亦能领悟出这等手段,结果到现在还是搞不明白,太昊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神农天帝身形高大,站起身来虎娃的个头也只到他的肩膀,他左手持紫气神丹、右手握琅玕枝,俯身道:“你当时还炼成了一批神器,皆是以不死神药为材质,炼成之后是否可给他人服用?”
  虎娃:“当然了,给别人吃过不止一次呢!”
  神农哈哈大笑道:“你这娃子,倒是大方得很,连自己炼成的神器也送给别人吃了!”随着他的笑声,神农原仙界中也充满了欢快之意。
  有这么好笑吗?虎娃微微发怔,随即突然反应过来道:“这就是成就神丹的妙诀?”
  神农收起笑声点头道:“是的,这就是妙诀,难怪太昊天帝说可以炼成此等神丹。如今你缺的并非不死神药,有不死神药当然最好,无不死神药亦可成功,只要找到那一味药引即可。你当初炼化的不仅是神器,亦是神药啊,可将类似的手法用于神丹。”
  虎娃还在皱眉沉思,神农天帝突然又失声道:“其实你已经得到了药引,却错过了,白白浪费了那一次成丹机会。”
  已几乎不太可能会失态的虎娃,此刻也突然变色惊呼道:“我竟错过了这等机缘!”
  神农已研究紫气神丹多年,而虎娃是第一个亲身印证紫气神丹者,且比神农更进一步,以世间其他灵药配合五色神莲炼成了紫气神丹,两人被一语点醒皆自然有悟。
  谁说虎娃就不会错过机缘呢?想炼成的神农所希望的紫气神丹,其实缺一味药引,而虎娃曾经得到却又浪费了,就是计蒙留下的那团无形精气。在心中经过一番推演之后,虎娃已有结论。
  尽管神弄所希翼神丹还没有炼制成功,但已经看到了成功的方法,虎娃也不禁很懊恼,自己当时怎么就没想到这茬呢?
  机缘错过了就是错过了,这一味药引几乎是不可能再得了,因为那是真仙殒落后的遗留之物。虎娃不可能为了搜集炼制神丹的药引,而去斩杀真仙吧?话又说回来,就算斩杀真仙也没用,因为那是计蒙殒落时的发愿而成,且借助了神釜冈小世界特殊的环境。
  还会有哪位真仙闲得没事干,自己跑到神釜冈中陷入必死之境,让人给斩灭时发愿留下那样的阴谋陷阱,恰好又让虎娃再得一团无形精气药引,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
  虎娃长叹道:“世间曾能炼成天帝您所求之神丹,却被我错过了,如此机缘恐怕再也难求。”
  神农却并无失望之色,又提醒道:“那倒未必,太昊天帝并非计蒙。”
  计蒙是怎么回事,虎娃已经清楚,而太昊天帝可没有殒落啊,他当初在太昊遗迹中留下的是什么仙家手段,虎娃至今也没搞明白,神农天帝同样也不清楚。若有机会向太昊天帝请教,很可能还会找到别的药引。
  恰在这时,神农陡然一惊,抬头望着远方道:“这就是机缘之巧吗?九重天仙界重开,太昊天帝神游已归,又不知出了怎样的变故,你可速去拜见!”
  不用神农天帝提醒,虎娃也有莫名的感应,原先寻不到的九重天仙界,又于无边玄妙方广中重现。虎娃跪拜道:“没想到会这么巧,或是机缘所致,我将去九重天仙界拜见太昊天帝。辞别之前尚有一事请教,这神丹何名?”
  神农天帝在神釜冈小世界中留下了丹方,讲述了此神丹的妙用以及自己的希望,却没有给这味神丹起名字。其实虎娃自己也可以给神丹起名,比如叫什么“虎娃丹”,请神农天帝命名,是为了表示敬重。
  神农答道:“九转紫金丹。”
  随着话音,眼前的神农原仙界便消失了,虎娃又回归无边玄妙方广中,下一瞬间,便来到了九重天仙界。
第033章、神游
  山石草木、万物生灵,在帝乡神土中都是真切实有的存在,但对于帝乡神土之外的人,它们又是完全不存在的事物。无边玄妙方广中造化而成的帝乡神土,对于其中的万物生灵而言,就是世界的全部,帝乡神土之外的任何事物也是不存在的。
  九重天仙界与神农原仙界景致不同,放眼是一望无际的山河,天地中央矗立着一株参天巨木。虎娃在巴国的国祭大典上曾见过参天巨木虚影,那象征着登天之径,而在九重天仙界中终于见到了建木真身,象征着太昊天帝的修为成就。
  建木的树冠有九枝三层,每三枝为一层,高处遥不可及。其实建木的每一枝,也都是一方世界,修为到了相应的境界方可登临。飞升至此的九境地仙只能生活在树下的山河中,建木的树冠笼罩了整个仙界。
  虎娃来到九重天仙界,抬眼就望见了树下站立的太昊天帝,也不知有多远,他的兽牙神器突然飞离了形神、被太昊摄去。往前迈出一步,虎娃便来到了太昊身前,一时之间竟愣住了,不像在神农原仙界那样立刻就下拜行礼。
  神农的形容很奇特,而太昊的形容则可称妖异了,发如银蛇曳地,面色雪白,双唇鲜红,一双眼眸竟是金色的。后世的后世有“气场”一说,但别在天帝面前谈什么气场,他就是整个世界的主宰,而眼见之人是这个世界所显化出的形象。
  虎娃发怔,并不是惊讶于太昊的形容,更不是被对方强大的气场给镇住了,而是另有缘故。太昊身侧还有别人,左侧有一人、右侧有六人,但无论是谁来到这里,首先注意到的能是太昊天帝。
  太昊左侧那人轻轻咳嗽了一声,虎娃这才回过神来,赶紧下拜行礼道:“巴原北荒路村修士虎娃,拜见太昊天帝!”叩首之后又抬头道,“您,您……山神理清水,仙童句芒,皆是您所化吗?”
  太昊一挥袖:“我代理清水受你这一拜,也代理清水多谢你!理清水与句芒皆是我所化,但我并非理清水,亦非句芒。人间已无理清水,或还能见到句芒。”
  这番话的信息量太大了,想把其中关窍解释清楚,恐怕讲一年也讲不完。
  理清水生于巴原,就是一介凡人,一步步修行博得清煞之名。但那么多人都曾听说过太昊遗迹的传说,为何偏偏就让他给找着了,还得到了太昊的传承?
  理清水是太昊的一丝执念所化,入人间托舍而生,他本人并不知道自己的来历,却带着与生俱来的缘法,所以才能找到太昊遗迹。这是怎样一种神通手段,虎娃尚未证天帝成就,倒也不好妄加揣测。
  太昊为了做到这一点,付出的代价也不小,甚至将九重天中一大片世界都给削去了。太昊为何要这么做,他本人并没有解释。虎娃猜测,可能是想从凡人发端起,去重新印证修行吧,可惜这种尝试半途夭折,因为白煞。
  太昊的神意中还“不小心”带出了白煞的身份,白煞的来历竟与理清水类似,是少昊天帝的一丝执念所化,于人间新生为凡人。白煞虽在修行之道上走得比清煞更远,可仍然半途而终,他是被虎娃所斩。
  这二者看似皆是偶然事件,但是仔细想想,不论太昊或少昊想印证什么,这种方式哪有那么容易成功的?清煞与白煞另有根脚,与世上其他凡人不同,殒落后并未入生死轮回,就是消失无存了。至于这番尝试究竟有什么收获,只有太昊和少昊本人清楚了。
  至于仙童句芒,亦是太昊的一丝神意所化,就是莫名出现在人间的一位仙家,神通法力未知,修为境界莫测,甚至拥有太昊当年的天赋神通。其人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太昊并没有解释,或许已超出虎娃如今的与修为见知之外吧。
  以一丝神意化为句芒出现在人间,太昊付出的代价更大,九重天仙界甚至关闭了,相当于封印了自我的形神,任何人进不去也出不来。比如虎娃如今飞升至此,太昊若突然又来了这么一出,虎娃也离不开了。
  因为在那种状态下,帝乡神土之外的一切就相当于不存在了;而对于外界,九重天仙界也相当于不存在。
  方才在神农原仙界中,神农说太昊“神游”而归,九重天仙界重现,就说明那一丝神意已回,太昊打开了自我封印的状态,人间已无仙童句芒。在理清水殒落、句芒回归之后,他们所经历的事情,都化为了太昊的见知,所以他也清楚虎娃的很多经历。
  虎娃一见到太昊本人就自然明了,因此才会发怔。太昊又说道:“九重天仙界中,与你有缘法之仙家皆在此,先一一见过吧。”
  虎娃起身,又朝着太昊左侧那人再度下拜叩首道:“武夫丘弟子小路,拜见祖师!”
  九重天仙界中与虎娃最有渊源者,当然是武夫丘祖师武夫,也是当年巴国的开国大将军。武夫的相貌与剑煞有几分相似,但形容要年轻得多,看打扮非常简朴,身形健硕,自有一股英武之气。
  武夫上前扶起了虎娃道:“既已成就真仙,就不必如此拘泥礼数。你之修为,可不是武夫丘上我那帮不成器的后人能教出来的。得知宗门传承兴旺,我甚感欣慰。”
  虎娃刚才的话语中就介绍了自己在武夫丘学艺的经历,以及如今巴原上的种种情形,包括盐兆后人的近况。还好他来时巴原已恢复一统,结束了长达百年的纷争内乱,否则也不是什么好消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1/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