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章(校对)第5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2/643

  东华将信将疑,提示道:“师尊,其人修为并未大损。”
  烈鸿子的确未损及修为根本,只是放弃了这些神器,却将其中的分化形神之身都收回了。虎娃却指着悬于虚空中的诸多神器道:“是吗?那他这么多年都做了些什么?”
  这么多年来,烈鸿子疯狂地搜集与炼化神器,付出了无数心血,甚至一次又一次削弱修为、斩出分化形神之身炼入神器。今日虽将分化形神收回,本尊仙身被削弱的修为恢复如初,但他这么多年的功夫不就全白费了吗?修为未损,实力却大损!
  修行用功、此消彼长,假如烈鸿子没有把心血都花在这上面,那么这些年未尝不能修为精进。如今修为未进,他最大的倚仗、最佳的攻敌和保命手段也失去了,哪还敢再面对虎娃?他很清楚,虎娃是真的要杀他。
  刚刚过去的这番斗法,已经是烈鸿子对付虎娃的最佳机会了,这样都没能得手,他的修为未失却实力大损,哪里还敢再露面?
  虎娃亲眼见过伯羿出手,也亲自和烈鸿子动过手,仅论神通法力,其实烈鸿子比伯羿差不了多少。但若真的全力相斗、双方都毫无保留的话,烈鸿子绝对会死得不能再死,这就是二者的差距。
  虎娃当然不是伯羿,可某些方面他比伯羿更难对付。烈鸿子再也不可能找到当年借助天下各部高人暗算伯羿的机会,虎娃反而可以调集天下各部高人来对付他。
  只要虎娃还在,他便不敢露面,那么于虎娃而言,这个人其实就等于是殒落了。烈鸿子等于再一次被放逐无边玄妙方广,理论上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实力大长后再杀回来,可是烈鸿子何时才能有这样的把握呢,难道虎娃的实力就不会大长了?
  无边玄妙方广,并非天外星辰间的冷寂真空,而是真的一无所有、仿佛万物未诞生之初,在这种情况下,谈修为精进恐怕极难,就连欲打造新神器亦不可得。烈鸿子是否可能自行造化一方世界?这几乎也不可能。
  退一万步说,就算烈鸿子开辟了帝乡神土、造化了一方世界,那就真的与殒落没什么两样了,因为他再也回不来了,甚至修为也无法再精进。帝乡神土不仅是内在的世界,也是内生的世界,他便彻底成了自己玩自己了,也根本不会成为另一位天帝。
  烈鸿子跟列位天帝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如今甚至无人再识,既未立世间功业也未留下传承指引,若是他开辟了帝乡神土,也不会有仙家飞升而至,那就等于永远地将自己禁锢在只属于自己的世界里,虎娃反而乐于见到这样的结果。
  东华已然明白了师尊的意思,虎娃又指着散落于虚空的九十三件神器道:“今日多谢庚辰先生援手,烈鸿子留下的这些神器倒也是珍贵的宝物,您有看上眼的,便拿走吧。”
  庚辰却摇头道:“我用不着,有神戟在手足矣!”
  虎娃:“这倒使我想起了当年的伯羿大人,他有神弓在手便足够了。”
  庚辰感慨道:“想当年我自诩为瑶池仙界中斗法战力第一,后来有幸认识了伯羿大人,与他有一番切磋,被揍得是心服口服,从此最佩服的便是伯羿大人了。……今日出手对付那烈鸿子,正是我所愿。”
  神仙不是小流氓,斗殴能一喊一大帮。已历天刑飞升至帝乡神土的真仙,永享逍遥长生,若他们自己不愿意插手什么事情,虎娃也没有道理去请人家,何况是这种厮杀争斗呢?所以他从仙界能找来的帮手,也只有自愿出手的庚辰。
  虎娃又朝东华道:“师尊之事,连累你今日身受重创。”
  东华:“并未损及修为根本,只是形神虚弱而已,假以时日便可恢复。”
  虎娃:“假以时日可修为更进,今日之场面,可是难得见证啊!众弟子中,我也只能叫你来。……你看看这些神器,有满意的就带走吧。神器已无主,须重新祭炼一番。”
  东华笑着摇头道:“师尊,我已经从薄山得了八件神器,实在不需要再多了。如今已有修士将薄山顶上的巨岩称为分宝岩,不知后世修士是否仍有此机缘?”
  虎娃也笑了:“你等不取,自有不取的道理,而这些神器亦自有去处。”
  庚辰又朝东华道:“东华道友,若恢复形神,瑶池仙界中倒是一个很好的去处,不若与我飞升同游。”
  他发出了邀请,东华很高兴地点头道:“好啊,我也很想去瑶池仙界一游,并拜望少昊天帝。”
  东华辞别师尊,与庚辰一起飞升而去,到瑶池仙界中“养伤”去了。虎娃只得苦笑,他到现在也进入不了瑶池仙界,堂堂少昊天帝,为何会那样地小心眼、就是不欢迎他去做客呢?或者是另有深意吧,虎娃还得好好参悟。弟子去得师尊却去不得,这又算怎么回事呢?
  虎娃暂时留了下来,他一一收取了那九十三件神器。无主之神器,并不代表谁都可以拿走并将之融入形神,还需要重新祭炼一番。对于虎娃来说这并不难,只是在如今神气衰弱的情况下(,)需费一番功夫,等全部收取并能融入形神,已经是几个月后。
  所谓飞升,是不是就是往天上一直飞?当然不是,而是进入无边玄妙方广。无边玄妙方广在何处?它不在任何地方,又仿佛无处不在,只要有这等修为,随时随地可以飞升。接下来,虎娃亦飞升入广寒仙界。
  广寒仙界与他上次离去时并没有任何变化,恒娥仙子好像也无意打造更广袤无限的帝乡神土,所谓仙界更像一座仙宫。虎娃出现在那散发着清泠辉光的宫阙玉阶前,行礼道:“人间偶遇一事,特来请教恒娥仙子。”
  随着仙家神意发出,恒娥的身形出现在眼前,她淡淡道:“我与人间再无牵挂,不知虎君有何事问我?”
  虎娃:“恒娥仙子是否听说过烈鸿子?”问出这句话的同时,仙家神意中解释了一系列的事件经过。
  恒娥微微摇首道:“我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亦不知其人。但据我所知,在伯羿的神弓之下,曾有一人脱身而去,伯羿也说其人修为了得,想必就是那位烈鸿子吧。”
  虎娃:“那烈鸿子因何故被伯羿大人射伤?”
  恒娥:“我亦不知,并未问过。”
  曾有一位修为高超的仙家与伯羿结仇,却在伯羿的神弓下脱身逃命,恒娥知道这回事,却连问都没有问过,好像有点不符常理呀。但虎娃了解这位仙子的性情,她还真不会多嘴去打听,也只得无奈一叹。
  连恒娥都没听说过烈鸿子这个名字,更不认识这个人,假如烈鸿子真的斩杀了虎娃,那的确是再无人识了。可惜他的打算落空了,如今知道他的人可就多了,假如他再现身的话,非常容易暴露行迹,更别提神弓在虎娃手中、自有莫名感应。
  恒娥居然主动向虎娃行了一礼道:“如此说来,我应多谢虎君!……虎君在广寒仙界中请自便,若有事便召唤恒娥。”说完话她便消失不见,虎娃面前又出现了一张桌案和一个坐垫。桌案上放着一个杯子,里面有小半杯造化玉露。
  恐怕谁也想不到,竟有这样的待客之道。恒娥向虎娃表示感谢,因为烈鸿子的确是谋害伯羿的仇人,但她道谢完了之后就闪身消失了,将虎娃一个人晾在了宫阙玉阶前。那杯中的造化玉露,其实就是虎娃上次喝剩下的。
  虎娃上次走得匆忙,还有小半杯未及品饮呢。到人家家里做客,主人露面打了个招呼便不见了,待客之物,还是上次喝剩下的那杯水,这也算是奇事了。但这水若是造化玉露,含义又有不同,虎娃倒也不觉诧异,若非如此,对方就不是恒娥了。
  虎娃独自坐在广寒仙界中,继续品饮造化玉露,将这一杯饮完,才能将其中的造化真意领悟完整,再多喝其实也没太大用处了。他也在缓缓地恢复形神,同时又一次祭炼那九十三件神器。那些神器将来要置于薄山顶上的巨岩中,可不是简简单单的炼化即可。
  当虎娃神通法力重新恢复之后,莫名感觉修为更进,似乎触及到此前从未触及的境界。这有将造化真意领悟完整的原因,而且这一段时间他也在总结与烈鸿子那一战的得失。且不提烈鸿子此人心境如何,他的修为境界的确高超,诸多神通手段也颇有可借鉴之处。
  比如烈鸿子炼化神器、留下那等真仙烙印的保命手法,虎娃此前是办不到的,更高明的是烈鸿子逃去之时,竟能瞬间将已化为真仙烙印的分化形神之身都收回,的确了不得啊。在广寒仙界中独坐许久,虎娃恍惚已有所悟,不禁赞了两个字——高明,同时也给了另外两个字的评价——无聊!
  仙界不知岁月,虎娃在广寒仙界中饮完造化玉露、将九十三件神器再次炼化完毕,以人间岁月论,差不多用了七年之久,比他与烈鸿子斗法耗时更长,然后起身返回了人间,同时给恒娥留下了一道仙家神意。
  将来或有一只白兔会飞升至此,虎娃也介绍了白兔与伯羿之间的渊源。
  重华为天子的第二十八个年头,天际有道道流光洒落于薄山,如星辰殒逝,却没有任何动静传出,就在山巅消失不见。这是何等征兆呢?众人议论纷纷。随即平阳城中传来消息——帝尧驾崩。
第006章、不存在的世界
  帝尧乃帝俊之子、轩辕后裔,他这一生曾励精图治,天下安宁、四海宾服,晚年时却遭遇了前所未见的洪水灾祸,禅位于重华。不知他在帝都平阳城中的心境如何,传说帝尧退位后,命人在皇宫门前立“谤木”,国中百姓都可以在上面刻写他这一生的过失。
  帝尧立谤木之举,也可能是在间接地提醒重华。因为有人在谤木上写了帝尧为天子曾有哪些过失,重华也是能知道的,可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帝尧禅位后,在世仍有二十八年之久,算是相当高寿了。他亲眼看着洪水到来,又亲眼看着洪水得治、伴随着天下大治,臣民子孙皆得以安居,想必也可以安心地去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帝尧放手成就了重华的功勋,其名放勋,倒也是名符其实。
  而重华的名字更有意思,这是说他的每只眼睛都有两个瞳孔;其父名瞽叟,倒不是真的瞎子,而是谓之有眼无珠。
  帝尧驾崩,天下哀恸,重华宣布为帝尧守丧三年。后世所谓的“守制”,追根溯源,就是从重华开始的。三年后,重华宣布正式迁都于蒲阪。虽然蒲阪城为实际上的天子帝都已有多年,但至今才正式正名。
  重华又请丹朱归朝,声称欲让其主政。丹朱则坚辞不受,只愿留在封地。重华此举好像是做给天下人看的,对丹朱而言说是试探都多余。事已至此,难道丹朱还能有什么野望吗?他若真敢有,天下各部也不会答应。
  但从天子重华的角度,这不是矫情,也不是故作姿态,甚至是给丹朱一个长久保全自己以及族人的机会。天子既然来了这么一出,丹朱也知道该怎么去配合,让双方都赢得天下各部的赞誉。
  经此一事,就没有人能再对丹朱当年的事情说什么,原先归属于帝尧一系的势力也就彻底臣服,不再给天下留下任何隐患。
  既然丹朱不入朝,正式定都蒲阪后,重华又立皋陶为“假帝”。这个假并不是真假的假,而是假手与人之意。也就是说,在天子出巡期间,皋陶将在帝都中主持国政,若是天子遭遇意外而未及传位,那么假帝便暂时摄政,并召集天下各部推选出一位新的天子。
  这样一个人,在国中必须德高望重,且受到天下各部的信任,皋陶无疑是最合适的。在很多情况下,假帝往往也会成为下一任天子。若其人有此心,更会趁机建立起拥戴自己的势力,但皋陶显然不属于这种情况。
  明眼人都清楚,将来的天子是伯禹。皋陶为司士,掌管讼狱,而伯禹为司徒,掌管天下民事。重华随即又推出了一系列的举措,在后世可称为体制改革吧,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治理天下各部的需要。
  在帝尧时期,群臣的分工往往并不是很明确,天子召天下有名望的君首入朝为官,协助他治理天下、商议解决各部纠纷。具体执行时,往往是临时任命某位大臣去负责。这种方式很松散,天下各部的独立性很强,往往只有名义上的盟约约束。帝尧当政晚年,天下各部的隐患,可能也与此有关吧。
  重华推行了“八元”、“八恺”之制,议事时群臣都可以发表意见,但执行时则有明确的分工负责。治水是一个契机,中华各部之间的联系变得前所未有地紧密,中央集权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中华国力空前繁盛。国力并不仅仅是资源的总和,更是能调动与组织起来的力量。
  重华有为,天下大治;天下大治则天下无事,重华便无为。但重华并没有只待在帝都,天下大治后又不断巡狩四方。他曾为使臣跟随丹朱南巡九黎,后来也身为天子巡视河泛各部,很清楚这么做的意义。
  当年天子颛顼也曾巡狩四方,每到一个重要的部族,便娶该部族的一名女子为妻,更是将自己与该部族女子诞下的后代派回去担任君首,加强了天下各部之间的血脉联系。重华倒没有这样做,或者说他追求的是另一种意义上更紧密的血脉联系。
  很多偏远的部族民众往往只知村寨的族长,甚至不知部族的君首,更别提中华天子了。他们的群族观念里往往也只有自己所在的村寨,更广一些便是某个部族,往往不知有中华。是治水改变了这一切,而重华继续巩固了这一切。
  定都蒲阪后,重华大部分时间都在巡狩天下各部,使各地民众意识到自己是中华的一员,有了共同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
  虎娃已久未现身,但他还在人间。洞庭仙宫中,一头青牛悠闲地卧于花草间,而这里仅仅是仙家洞天结界外围的福地,福地中另有门户可入仙宫。若是将仙宫门户开启,迎面可见两尊雕塑,是一头诸犍与一头獬豸。
  善吒与善察也曾来到洞庭仙宫中修行,可时时接受虎娃的指引,这两尊瑞兽雕塑,就是他们留下的,自愿为仙宫守护门禁。这可不是普通的雕塑,带有御神之念,既是法宝也相当于某种意义上的瑞兽分身,其妙用就是诸犍与獬豸的天赋神通。
  上次虎娃和玄源去了淮泽,洞庭仙宫让仙童句芒给闯了空门。句芒虽没有拿走任何东西,但虎娃回头也发现了曾有人进来过,却不知是谁。善吒和善察后来听说了这件事,便主动这么做了。诸犍可看破一切虚妄、獬豸可分辨人心善恶,还有比他们更好的阶卫吗?
  这两尊具有原身神通的瑞兽雕塑,用的其实是神道手段。早已将纯阳诀修炼大成的虎娃,自可指点善吒与善察。尽管善吒与善察并不修炼神道以求超脱,但有些神通手段还是可以借鉴的。
  这些年来,虎娃与玄源就在洞庭仙宫中修炼,简直就是逍遥于世外了。虎娃回到洞庭仙宫后,也给少务与宗盐发去消息,告诉他们不必总是留在武夫丘上了,想去那儿就去哪儿吧。烈鸿子并不知宗盐未死,而且只要虎娃还在,他也不敢再露面了。
  虎娃回到洞庭仙宫后,又将所有的弟子传人皆召来相会。以他如今的修为,召集众传人倒也简单,除了前往瑶池仙界的东华,其传人不论身在何处,皆能感应到师尊的仙家神意。这些年曾来过洞庭仙宫修行者,也不仅限于虎娃的座下弟子,还包括云起等人。
  黄鹤已领悟了九境阳神化身,在修为境界停滞千年之后,再度精进神速,如今差不多已有九境八转修为。除了东华之外,他是虎娃众弟子中修为最高的。
  青牛是虎娃的坐骑,而黄鹤也曾临时客串过,看见黄鹤,虎娃很有感慨,总是莫名想起了那位赤章大王。赤章曾是烈鸿子在人间的坐骑,想必也曾得到烈鸿子的指点,他已突破九境地仙修为,可是修炼仙家阳神化身之时,领悟却很有问题。
  烈鸿子既有真仙极致修为,难道还看不出这些吗?其实看得出来也未必能改变,修炼到这等境界,师尊也无法直接再教弟子什么了,能给予的只是修行指引与机缘点化。修为境界要想继续精进,只能凭自修自悟。
  比如虎娃早就看出黄鹤的修行有缺,找了个机会点化他,但黄鹤自己若是就不开窍,虎娃也是没有办法的。当然了,赤章修行有偏也可能另有原因,那就是烈鸿子被伯羿逼走了,赤章突破九境后,无缘再得尊长指点,只能自行摸索。
  但赤章自行摸索出的结果,多少也与烈鸿子有关。烈鸿子祭炼了那么多神器,可寄托仙家形神分化之身,赤章一定是见过的。所以他在自悟摸索仙家阳神化身之道时,最终却练成了那种祭炼身外化身的手段,不仅显得不伦不类,而且也流于邪术了。
  就算烈鸿子没被伯羿逼走,赤章也有可能修炼出这个结果,这是谁也说不准的事情。烈鸿子不可能直接让弟子成仙,虎娃也不能,众弟子传人且不说,就连玄源至今都尚未成就真仙呢。虎娃只能传道于弟子,修行还在于他们本人。
  虎娃众门下,如今几乎皆已大成。且不提东华、黄鹤、太乙、羊寒灵以及大弟子灵宝,就连猪三闲、藤金、藤花、叽咕、沇里、青牛、小香……皆已突破大成修为。这都是在岁月中不知不觉间发生的,得遇虎娃,就是他们的缘法。
  若说与虎娃有缘法、如今尚未突破大成修为者,恐怕就剩那两匹白马了。那两匹白马如今跟随少务和宗盐,已从武夫丘回到彭山中逍遥。
  两匹白马在虎娃座下那么多年,至今尚未突破大成修为,听上去感觉是不是很遗憾?但事情不能这么看,不能只想着本来就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却忘了已得到什么。它们原本只是普通的战马而已,只因全身雪白、体态雄骏而被挑选出来给国君拉车。
  假如不是遇到了虎娃,它们可能已葬身于战场,就算能在战场上幸存,后来也不过是牵缰于槽中。巴原国战是什么年代的事情了?同时代的那些战马都哪去了?若非虎娃,它们哪得今日仍逍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2/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