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章(校对)第6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1/643

  接下来还有一个仪式,就是将蒋连乔的仙蜕披上此地出产的最精美的织物,迎到丘陵顶端的一处秘殿中。这处秘殿是蒋本神国的禁地,平日只有蒋本之神才能进入,迄今为止只开启了三次,今日也是百年来的第一次开启。
  蒋连乔的仙蜕双目微闭、栩栩如生,披着特制的礼服。此地也有布匹,是用一种类似葛藤的植物纤维编织而成,而此刻蒋连乔仙蜕上披的织物,却是用山中一种异虫吐出的白丝织就,是蒋本族人供奉神灵之物,又在神宫中经过了法力的凝炼。
  普通族人只能在山脚下跪拜,有幸送蒋连乔仙蜕进入秘殿、祭拜历代神灵者,只有神宫中的侍从。蒋连乔的仙蜕安座,则是这场大典的最后一个仪式。仪式结束后,所有人都离开了,山下的民众也有组织地回到各自所在的村寨。
  一百年前第二代蒋本之神升天、第三代蒋本之神继位的仪式,这里已没有人亲眼见证过,好像也没有听说过今日这般场面。但今日全体蒋本族人亲眼见到他们的神升天而去,还有天使接引,这也足够他们谈论百年,并成为新的传说了。
  丘陵顶上的秘殿,是以打磨得非常精致的块石修筑,殿中的陈设却很简单,只有一道长龛,长龛上从左到右端坐着三个人,其实是三具遗蜕或者说神像。看见这三具遗蜕,也能明白蒋本族人为何将“人”视为神灵,因为他们都是常人的模样,在脱胎换骨时便已修得了人身。
  虎娃一眼就能看出来,其中第一具和第三具是地仙飞升后抛却后的凡蜕,也是凡人眼中的仙蜕,而第二具则是定境中殒落的修士遗骸。这遗骸已与普通人的肉身不同,相当于某种天材地宝了,虽看上去栩栩如生,但早已没有了生机,与虎娃当年特意保留的命煞遗蜕是不一样的。
  其实不论是定境中殒落的第二代蒋本之神,还是成功飞升登天的第三代蒋本之神,都是可以不留下遗蜕的,一念之间便可化散入天地灵息。但祖神留下了仙蜕,他们也都遵照传承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不论是否真的升天成仙。
  蒋有基祭拜历代蒋本之神已毕,虎娃和玄源也从虚空中走了出来,向着三具遗蜕行礼。虎娃和玄源当然并没有离开,只是隐匿了行迹,也不适合再公然现身了。他们亲眼见证蒋连乔飞升,也是想验证一件事——如今登天之径还存不存在?
  据虎娃所知,自从他修成真仙并传大道于人间后,九重天仙界、神农原仙界、昆仑仙界、瑶池仙界,皆已不再接引九境修士抛却凡蜕飞升。而如今蒋连乔成功飞升北冥仙界,说明高阳天帝仍在这么做。
  蒋有基默默地等候虎娃和玄源行礼已毕,这才过来躬身道:“二位仙家,我有事相求,也有很多问题想请教。”
  虎娃摆手道:“别在这里说话,我们找个地方慢慢谈。”
  三人来到神宫中专属蒋本之神的洞府中,没有惊动其他任何人。坐下之后,蒋有基却好半天没有说话,明明是有好多事情想问,但他的感觉却异常复杂,一时竟不知从何开口。好半天之后,他才问了一句:“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
  虎娃没答话,却直接发了一道神念心印。又过了好半天,蒋有基才开口道:“我想去外面看看,也想去昆仑仙境一观,不知二位仙家能否成全?”
  玄源答道:“你已得蒋本神国洞天传承,自可去外面的世界游历,但想去昆仑仙境,修为还差点。我夫妇倒是可以送你去,什么时候想回来,再派人护送你返回。但你如今已是蒋本之神,不将此地的事情安排好吗?”
  蒋有基:“神国中的事务我自会安置妥当,已新任命一位大祭,其实平时也没什么事。所谓蒋本之神身份,其实也是一门修炼秘法传承。就算我去个一年半载,蒋本神国也不会受什么影响,只要不是一去不回便成。”
  虎娃点了点头道:“那好,你什么时候出发?”
  蒋有基:“十天后,可以吗?”
  玄源:“当然可以,也不在乎这十天时间,你先去安排神国事务吧。”
第037章、既知即行
  第四代蒋本之神蒋有基重新任命了一位大祭,这位大祭是神宫中的一名四境修士,如今除了蒋有基这位大成修士之外,蒋本神国中修为最高者就是四境了。他还吩咐大祭,对外宣称神灵闭关修炼,但假如三年都不现身,则打开密室得到传承之物,并继任第五代蒋本之神。
  留下此吩咐只为以防万一,蒋有基毕竟已有大成修为,还有祖先留下的五件神器,在人间游历只要足够谨慎且不主动去招惹是非,自保足以。他的计划和第三代蒋本之神一样,先在外游历一年,所以约定三年期限应该是足够长了。如果三年之后他还回不来,那么肯定是遭遇了意外。
  将诸事安排妥当,蒋本神国一切照旧,蒋有基便随虎娃和玄源离开了洞天结界。从幽谷中飞出,站在山顶上,可远望汪洋中的碧波,还有山外连绵的田园村寨。蒋有基静立良久无语,整个人就像进入了一种恍惚的状态。
  虽然他已经知道蒋本神国的来历以及外面的世界,但终于打开天地牢笼亲身见证这一切,那种感慨和震憾是难以形容的,对此已习以为常的普通人难以理解。
  虎娃伸手轻轻拍了拍蒋有基的肩膀。蒋有基这才回过神来,他当即下拜道:“虎君,我有事相求。将来若有可能,请您将蒋本神国挪移至昆仑仙境,并给予指引。”
  他这个决定做得可真快!本打算在人间游历一番,并到昆仑仙境转一圈,没想到刚刚离开蒋本神国、远望人烟世界,一愣神的功夫就做出了选择。
  蒋有基得到蒋本神国传承时,其感觉和当初的蒋连乔差不多,迫不及待想去人间看看,并考虑如何继承与传承蒋本神国。蒋连乔延续了第二代蒋本之神的做法,当虎娃来到时,他已终于解脱,随即飞升而去。蒋连乔解脱了,可是蒋有基却不能。
  打开蒋本神国,让蒋本族人见识外面真正的天地世界,显然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这样一支妖族出现在如今的东夷之地,略做推演,就会知道将来的种种可能。继续向蒋连乔那么做,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蒋有基也不愿意。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蒋本神国能永远传承下去吗?实际上这种概率很小,传承到今天已经很幸运了,那表面上的祥和安宁其实是脆弱的。
  第二代蒋本之神殒落于定境,但在此之前,当时的大祭蒋连乔已经突破大成修为。须有大成修为才能继承仙家洞天结界、延续蒋本之神的传承。蒋有基敢保证自己一定不会殒落吗?在其殒落之前,就一定能够培养出另一位大成修士吗?
  蒋有基当然不能保证,但假如不能,便意味着蒋本神国真正的传承断绝了。就算还有人继续以蒋本之神的面貌和身份出现,谁也不知道蒋本神国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虎娃很了解蒋有基的这种忧虑,因为他可是亲眼见证过步金山小世界以及古天老祖。
  蒋本神国好似庇护了蒋本族人,在仙家洞天中无忧无虑地生活与繁衍,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他们其实也是蒋本之神所圈养的羊群。虎娃虽然没有去打探历代蒋本之神的秘法传承,但其实已经看出来了,他也不是没见过类似的修行。
  当蒋有基成为新一位蒋本之神、接受全体蒋本族人的膜拜时,虎娃能感受到那纯净而精诚的心愿力,辅以相应的秘法,确实有助于凝炼神魂。以阴神之身修此秘法也许更方便,但活人也并非不可以。
  那是一个淳朴而天真的“神国”,蒋本族人越单纯,敬奉神灵的信念就越纯净,就更有助于蒋本之神修炼传承秘法。当初祖神打造此处神国,应该就与他修炼的秘法有关。但是这样的神国只能有一位蒋本之神存在,神宫中的其他弟子若想修为精进,往往需要得到蒋本之神的“分润”。
  想必蒋连乔当年也有过类似的种种想法,但后来考虑得越久便难抉择,到最后索性就不再去想。蒋有基如今却正在考虑之中,他想为蒋本族人打开天地牢笼,又不想让他们受到人间的伤害与冲击。
  虎娃看着蒋有基道:“你为何不在游历之后,再做出决定?”
  蒋有基答道:“当断则断,犹豫则更难决。我此去昆仑仙境,亦为寻找合适之地。”
  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刚刚成为蒋本之神,而下意识中还没有适应与接受这个身份,仍将自己视为蒋本族人。若是如今犹豫,等到时日渐久、修行渐深,他已完全适应蒋本之神而非蒋本族人的身份,可能就不会作出这个决定了。
  但身为大成修士,既然已有决定,这就是他的心境,也是将来的选择。虎娃又似提醒般地说道:“若是将蒋本神国挪移至昆仑仙境,山河可于天成洞天中长存,但原有的洞天结界却被打开了,与昆仑仙境融为一体。”
  蒋有基答道:“就算蒋本神国永远隐迹人间,洞天中亦有生灭,就如天地间自有生灭。但如今圈养族类只为一人之修,又有什么意义?就算洞天结界被打开,在昆仑仙境中亦可设禁制守护其地、自保一方。对于后世的蒋本族人而言,亦有更多的可能。”
  虎娃点了点头道:“你之修行,可超越先人。”他说的是“修行”而非“修为”,而且说的是“可超越”并非“必超越”。因为一个人的修为究竟能有多高,谁也不敢保证。
  蒋有基又说道:“这是将来之事,我亦不知虎君能否办到。如今我仍是蒋本之神,蒋本神国仍如昨日、以待将来。我很希望此事能发生在我为蒋本之神时,若真是那样,那时我可告诉全体族人所有的事情、世界的真相,也让他们亲眼见到。”
  虎娃伸手将扶起他道:“我也希望如此,此刻先去昆仑仙境吧。”
  虎娃和玄源将蒋有基送到了昆仑仙境,给蒋有基留下了一道神念心印,介绍了昆仑仙境中大致的山河分布。至于合适蒋本神国的挪移之地,还需要蒋有基自己去寻找。他们顺便去乾元山看了一眼,众同门正在协助太乙开辟洞府、建造福地呢。
  虎娃又见到了三位真仙,分别是乌木由、应龙与旱魃。乌木由当初从神农原仙界回到人间,曾协助大禹镇压无支祁,与东华、应龙等人亦有交情,他是从东华那里得到消息,便跑到昆仑仙境游历,也出手帮忙。
  旱魃知晓昆仑仙境的存在,则是虎娃告诉他她的,她和应龙先后赶来也想帮忙,但是众人说不必。于是这两位真仙就自寻清修之所,各占据了大约百里方圆的地域,天地灵息各呈异象。
  白容蛟已与敖广厮混在一起,感觉很亲密的样子,两人拜见师尊时,虎娃又给了他们另一个任务。待蒋有基游历完毕,他们负责将之护送出昆仑仙境。
  昆仑仙境中有各种凶禽猛兽,还有强悍的妖类,但蒋有基毕竟有大成修为,且有好几件神器护身,只要足够小心亦可自保,只是出入天成洞天门户时还需有人护送。
  将蒋有基交给了敖广和白容蛟,虎娃说道:“我有感觉,接下来的各处上古仙家洞天中,可能还会遇到类似白容蛟与蒋本神国这种事情,甚至会看到蒋有基所担心的那种情况。”
  蒋有基担心什么?曾经的蒋本神国传承断绝,或者出了一位他所不希望看见的蒋本之神,或者是洞天中的祥和安宁被打破、导致了蒋本神国的最终崩溃。
  玄源则问道:“接下来,夫君将去何地?”
  虎娃看着玄源道:“你飞升成仙后,尚未去过帝乡神土。就此机会,我们不如一起去看看。”
  玄源:“北冥仙界吗?”
  虎娃:“是的,我很想知道北冥仙界是什么样子,蒋连乔飞升之后的情况又如何……我告诉你如何进入北冥仙界,以你如今的修为,应可掌握。”
  帝乡神土,就是天帝的形神所化,不是想去就能去的,比如瑶池仙界虎娃如今就去不了,因为少昊天帝不愿意见他。九重天仙界、神农原仙界、昆仑仙界包括广寒仙界,虎娃都去过了,唯独没有去过高阳天帝所开辟的北冥仙界。
  不是虎娃不能去,而是他没动这个念头,对于仙家在无边玄妙方广中诸事,念即是缘。难道虎娃就不好奇吗?虎娃有赤子之心,对无尽的未知总是充满好奇。但这种好奇与常人的好奇是不一样的,并非猎奇更非见猎心喜,他未曾去,可能也只是心境中的缘法未至。
  该怎么进入北冥仙界?虎娃曾自悟纯阳诀,或者说是与高阳天帝所留的纯阳诀既类似又不一样的秘法感悟,如今又亲眼见证蒋连乔飞升北冥仙界。只要高阳天帝愿意见他,虎娃其实就去得了,他又指引了玄源。
  不论是否修炼高阳天帝所传秘法,首先要将其所留传承指引领悟透彻,知道那是怎么回事。对于普通的九境地仙来说这是很难的,但对于已有真仙修为、又得虎娃指引的玄源,倒是不难做到。
  其次另一个讲究,就是收敛形神,不要展开自己的修为气息,因为事先并不一定清楚自己的修行与天帝的见知是否相容,须以纯净的形神进入帝乡神土。这一点就与旱魃在人间行走时,尽量收敛其修为气息类似,但仙家的讲究则更为玄妙。
  而这种情况只适于暂时做客,因为仙家不可能永远收敛形神,在毫不展示修为的情况下存在于他人的形神中,那样就像一个天帝形神中的异物。应龙和旱魃为何被昆仑仙界放逐,就是这个原因。
  若是在帝乡神土中展开修为修炼,其展示的修为亦会化为天帝见知的一部分,前提是能与天帝的见知相容。虎娃曾在神农原仙界和九重天仙界修炼,这说明天帝的形神见知皆能包容他所展示的修为境界。
  或者换一种说法,虎娃的修行至少在某一方面都能与两位天帝相通,甚至是包涵了天帝的修为根基。
第038章、北冥之冥
  虎娃和玄源前往北冥仙界,当然不是去那里修炼或者加入仙界长居,也只是做客而已。在虎娃的指引下,玄源闭关感悟,十余日后出关。虎娃问道:“可去了吗?”
  玄源答道:“已可去,做客无妨。”
  虎娃笑道:“还有何收获?”
  玄源:“我已领悟分化形神之法。”
  是否领悟分化形神之妙,与能不能去北冥仙界无关,却是玄源此番闭关感悟的另一个收获,也意味着真仙修为更进。其修为根基来源于飞升前九境阳神化身之妙,也是将来施展真仙手段,比如在神器中留下真仙烙印的根基。
  夫妻二人飞升入无边玄妙方广,以虎娃的修为,可在无边玄妙方广中与玄源相见,相当于形神既是一个世界,他亦能感应到北冥仙界在神意中的投影。这是其他真仙所办不到的,通常情况下仙家只能进入帝乡神土,才能见识那一方世界,不可能从外面“看”见。
  北冥仙界在仙家神意中的投影,虎娃也展示给了玄源,就是一个端坐的人。下一瞬间,虎娃和玄源已出现在北冥仙界中,同样看见了这样一个形象。
  这里的样子有点像巴原的无名丘洞天,只是规模和玄妙不可同日而语。脚下是浩瀚无边的水面,彼岸是雄浑连绵的山脉。此地无日月,当然也就没有碧空蓝天,但并非是黑夜,无论看向哪里,仿佛光线都恰到好处地柔和而清晰。
  水是什么颜色的?其实水无色,所谓碧水青波,是在映射碧空蓝天。而此地的浩荡之水无色,深不见底处便是幽黑,而靠近山脉处则又透明见底。水面往两侧看不到边际,既似汪洋又似一条无始无终的河流。
  彼岸的那条山脉,似是汇聚了虎娃在世间所见群山所有雄浑壮阔的特质,山脚下有平原,从山坡往上有葱翠的植被,葱翠又过渡到青黛,而靠近峰顶则是一片雪白。这白色并非积雪,而是裸露的岩石,质地就是最纯净的美玉。
  山脉中央那座最高的山峰,从虎娃和玄源的角度看过去,其轮廓酷似一个端坐的人,就似虎娃在无边玄妙方广中所感受到的北冥仙界的神意投影。身处北冥仙界没法不看见那样一座山峰,仿佛整个仙界就是一座神殿,而那山峰则是殿中的神像。
  虎娃与玄源朗声道:“修士虎娃、玄源,拜见高阳天帝!”开口后仙家神意忽动,感受到了这方天地的某种回应,便越过水面向那座山峰的顶端飞去。
  玄源跟随虎娃飞越水面时,有一种感觉,假如高阳天帝不愿意见他们,就好似永远飞不过去,那座山峰也是一样的,可让北冥仙界中的仙家永远飞不上去。他们飞上了峰顶,看上去好像就站在神像的头顶上,而那座山峰不用问也知显现的就是高阳天帝的形象。
  站在了高阳天帝的头上,这种感觉有些别扭也很失礼,但这就是一座山峰,而高阳天帝就是在这里显现相见。峰顶有一座白玉台,有一身材魁梧、形容端正的白面黑须男子端坐,看相貌约在四旬左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1/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