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是个内线(校对)第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1894

  虽然有先天性脊柱前移,虽然看上去个头又小跳得也不高。
  但如果你误以为纳什的身体素质和电视机前的你我差不多,那可就心里太没数了。
  所以,韦恩必须得在进入NBA之前,把自己的身体练起来。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两天的坚持也许看不出任何效果。但即使如此,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这种事情是急不来,急了也没用的。必须耐心和屹立并行,才能看到效果。
  而练身体,就肯定避不开饮食上的控制。
  “这……理解,理解,你很有觉悟嘛小韦。”这下张卫平对韦恩更是欣赏了。
  因为此时中国职业篮球的环境,可并没有严格控制饮食这一说。
  球员们喝酒撸串吃火锅,那都是常态。
  而韦恩作为一个业余球员,却已经开始严格要求自己。
  就这样,张卫平和于佳相当于是对韦恩做了一个专访,了解了他在美国打球这两年来的方方面面。
  而专访的内容,正是两人准备拿回国内报道的。
  聊到最后,见时间不早了,张卫平和于佳也不想打扰韦恩休息,所以决定今天先到此为止。
  韦恩正准备起来把钱付了,却突然想起了什么。
  “对了,张指导,能拜托您一件事吗?”
  “什么事你尽管说,我能力所能及的一定帮你。”张卫平拍了拍胸脯,他现在对韦恩印象极好。
  “那个……我就是希望您回国后能拿几张今天拍的照片寄给我家里,父母在国内想找我的消息非常难,所以……”
  虽然现在韦恩的父母并不是他严格意义上的亲生父母,但今天早上的那条短信,还是让韦恩非常暖心。
  前世,默默无闻的他无法为自己的父母做些什么。这一世,他希望多少弥补一下这方面的遗憾。
  “这个啊,小问题!放心吧,以后关于你的消息,我们都会第一时间传达给你家人的。”
  “那么,二位老师慢吃,我就先回宿舍了。”韦恩说着,准备去付钱。
  结果迪亚兹却对韦恩摆了摆手。
  “今天这顿算我的。”大胡子一把将韦恩递来的钱推了回去。
  “不是半价吗?怎么直接免费了。”
  “哈哈,你现在可是静水市的大球星,我怎么能收你的钱呢?而且这也算是我对你的补偿了,韦。上次的事情,真的很抱歉。以后,你可要常来,这样我的餐厅人气也会越来越旺啊。”
  “这……”韦恩撇了撇嘴,你这是流量带货鼻祖啊。
  “那么,我就先谢谢你了,迪亚兹。”韦恩不是一个喜欢把钱推来推去的人,所以恭敬不如从命了。
  作为一个篮球明星的福利……你别说还是蛮多的嘛。
  但此时韦恩还不知道,这才只是他人气显露的冰山一角。
  这场比赛之后他的影响力扩散之大,将完全超乎想象。
第025章:俄洲双少
  常规赛第一场打完,牛仔队的表现没有让球迷们失望。
  算上之前四场热身赛的话,这已经是牛仔队本赛季的第五场大胜了。
  与水牛队的比赛开始之前,人们都还有些担心托尼·阿伦和韦恩的数据会因为比赛强度的提升而下滑。
  但结果却是,他们的数据几乎没有受到半点影响!
  托尼·阿伦的得分再次突破30大关,如果他继续保持这样的表现,那么他将有可能成为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历史上第一个,仅仅打了两个赛季得分就能突破1000的球员。
  这位最佳专升本球员虽然已经大四年级,可他在选秀预测上的排名依然在突飞猛进。
  当然,这场比赛最令球迷们惊喜的不是托尼·阿伦,而是斩获了全能数据的韦恩!
  24分7个篮板8次助攻和4次封盖,在NCAA,这种全面的数据可是相当难拿到的。
  NCAA本身比赛时间就比NBA短,再加上一回合的进攻时间有35秒。
  因此,一场比赛打下来,回合数要比NBA少许多。
  在有限的回合数下,大学球员们的数据往往就没有NBA球员看上去那么夸张。
  但韦恩就是在这极其苛刻的条件下,愣是打出了接近三双的数据。
  这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比赛结束后的第二天,韦恩一早醒来去宿舍门口拿报纸看的时候,就直接呆在了原地。
  因为这份《俄克拉荷马洲邮报》的头版头条上,印着的正是韦恩和托尼·阿伦昨天在替补席上相谈甚欢的照片。
  照片上方,抬头的大标题还用醒目的加粗字体写了这么几个单词。
  “狂胜23分!俄洲双少连战连捷,大十二联盟即将被统治?”
  《俄克拉荷马洲邮报》是俄洲最最畅销的报纸,在这个网络不发达,手机还不能随意看新闻的年代,俄洲居民们几乎每天都会买一份《俄克拉荷马洲邮报》来了解新闻。
  也就是说,此时此刻,全俄克拉荷马洲至少有半数的人都和韦恩一样,捧着报纸,认识了照片上的那两个篮球明星。
  俄克拉荷马洲立大学本来就是传统强队,因此大学篮球在这个洲很受欢迎。
  这意味着,表现不俗的韦恩和托尼·阿伦,现在已经成为了俄克拉荷马洲无人不知的篮球明星。
  一开始看到这篇报道,韦恩也就只惊讶了一阵,但很快就回过了神来。
  毕竟这也不是他在这边第一次上报纸了,只不过是第一次上头版头条而已。
  但当韦恩下午去训练时,他才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这……”韦恩走到加拉赫-艾巴竞技场门口时,整个人都懵了。
  走错了?
  没有吧,这确实是自己天天挥洒汗水的地方啊。
  那么谁能解释一下,今天球馆门口为什么聚集了这么多人?
  “是韦,他来了!”
  “天呐,真的是他,他比报纸上看上去还高!”
  “他简直就是俄克拉荷马洲的姚明!”
  “不,这儿的学生都叫他俄克拉荷马洲的雨人。”
  韦恩还没反应过来,就看见一群热情的球迷朝自己扑了来。
  可以肯定的是,这群人里面大多都不是俄克拉荷马洲大的在读学生,很多人看上去都三十几岁甚至更老了。
  但他们依然聚集在校园内,就为了看看在报纸上出现的那两个俄洲球星。
  被一群人围住之后,韦恩有些不知所措。
  这辈子……不,这两辈子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啊。
  球迷们有的举起俄洲大的纪念T恤给韦恩签名,有的靠上来和韦恩合影。
  甚至还有几个中国留学生,疯狂地用中文呼喊着“韦哥”这样的亲切称呼。
  但这称呼在韦恩听来……咋就有点奇怪呢?
  这是说自己在篮球场上长效持久?
  在人群的拥簇下,有那么一瞬间,韦恩甚至感觉自己已经是一名NBA球星了。
  好不容易摆脱掉球迷们走进了球馆,韦恩才大出一口气。
  他回头看了眼球馆外的球迷,他们依然不愿散去。
  所以……这就是我最早的球迷群体吗?
  说起来,由于美利坚这边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口确实很多,加之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性高,所以大多数民众对大学的归属感甚至超越了对城市的归属感。
  这一点和中国是截然不同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18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