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虎子(校对)第10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9/1111

  接到命令,董典、钟辽二将不敢怠慢,立刻率领五千太原骑兵离开郯城,追踪赵伯虎的八万江东义师。
  不到一个时辰,这五千太原骑兵就出现在八万江东义师的身侧,让陈勖、程廙等诸将颇感提心吊胆。
  不得不说,凭借那与生俱来的惊人直觉,薛敖精确猜到了赵伯虎的意图。
  正如薛敖所猜测的那样,赵伯虎根本不是像魏璝猜测的那样,欲借‘佯攻开阳’来激郯城的晋军出城与其决战,他就是让郯城的晋军兵将误以为他大军前往开阳只是‘佯攻’,如此一来,他就能在数千太原骑兵的监视下,顺利抵达开阳。
  当然,倘若‘被骗’的薛敖主动让出郯城,退守开阳,这个结果赵伯虎倒也不是不能接受,毕竟这样一来,他也能以微小的损失拿下郯城,大不了之后再想如何夺取开阳就是了。
  正因为如此,当董典、钟辽二将率五千太原骑兵出现在他江东义师身侧时,赵伯虎虽然提高了警惕,但内心却十分欢喜。
  然而,一直到他八万江东义师进入琅琊郡,临近即丘、缯山一带,即将堪堪抵达开阳,他所能见到的薛敖麾下兵马,仍旧只有那五千太原骑兵。
  据他事前部署在郯城的斥候来报,薛敖只派了五千骑兵,其余麾下步卒一动未动。
  赵伯虎立刻就意识到,薛敖识破了他的计中计,派五千太原骑兵尾随前来仿佛为了告诉他:来!你当着我五千太原骑兵的面攻开阳,我给你机会!
  这个机会,说实话赵伯虎并不敢要。
  毕竟倘若开阳果真提前有了防范,那就不是半日内就能攻陷的了,更别说他义师一侧还有五千太原骑兵虎视眈眈。
  万一他八万江东义师在攻取开阳时消耗了过多的体力与士气时,那薛敖突然率领郯城的晋军出现,与那五千太原骑兵一共夹击他义师,纵使是赵伯虎也没把握能否抵挡住。
  当然,既然已经到了开阳,不试试开阳的防守,他自然也不会死心。
  于是乎,八万余江东义师顶着在旁五千太原骑兵的压力,尝试对开阳发动了一次进攻。
  见此,董典、钟辽二将自然立刻就率军骚扰。
  不过出乎二将意料的是,赵伯虎只是进攻了短短一炷香工夫,就下令撤兵了——因为在这短暂的攻城战中,他已经看出了开阳城的防守能力,认为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攻下。
  “唉!这薛敖果然难缠,有此人坐镇郯城,看来是没什么机会了……”
  喟然长叹之余,赵伯虎果断放弃了夺取开阳的打算,立刻下令后撤。
  这个后撤,可不是撤回郯城,而是直接撤回下邳。
  得知此事,陈勖无奈说道:“开阳不在我方手中,他日那位陈太师随时都能从山东南下,任意进攻彭郡、下邳、沛郡,介时我义师将落入被动……”
  赵伯虎闻言亦叹了口气:“那也没办法,为今之计,只能提前做好御敌准备了。”
  次日天蒙蒙亮,赵伯虎便率八万余江东义师迅速南撤,撤军之迅速让薛敖与魏璝都有点措手不及,等到二人反应过来时,这八万余江东义师就已经撤入了彭郡。
  薛敖为此大骂:“这个狡猾贼子,当真是谨慎!”
  两日后,陈门五虎的老五王谡,率三万河北军抵达开阳,与薛敖汇兵一处。
  从弟弟王谡手中又借了两万河北军,薛敖一改之前的守势,准备主动攻取下邳、彭郡。
  大概两日后,陈太师又亲率三万太师军抵达开阳,只留邹赞与两万太师军在山东围剿泰山贼的残余。
  而期间,赵伯虎则迅速派人在彭郡、下邳构建防御。
  双方的攻守之势,此时已彻底颠倒过来。
  与此同时,‘章靖战死下邳城山’的消息,也已通过朝廷的渠道,传到了颍川,传到了赵虞耳中。
第748章:六月
  大概六月初四前后,亲率三万太师军南下的陈太师,命大将罗隆带兵前行,自己则马不停蹄抵达开阳,随后又在当日的夜里来到了郯城。
  提前收到消息的薛敖与此时已在郯城的王谡兄弟俩,遂带人在城外迎接义父,在等了约大半个时辰后,终于得到了风尘仆仆的陈太师与毛铮一行人。
  “老头子。”
  “父亲。”
  薛敖与王谡连忙上前相迎,同时也与毛铮打了声招呼。
  陈太师默然地点点头,看得出来精神并不佳。
  想想也是,今年已八十一高龄的老太师,在近短短一年半间接连痛失了两位义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他的心情怎么可能会好?
  也就是这位老太师素来刚强,并不会将那份脆弱显示于人罢了。
  “咱们先进城吧?”
  毛铮温和地说道,同时给薛敖、王谡使了几个颜色,后二人心领神会。
  于是众人便进了城,由薛敖领着,一同来到了城内那座为章靖摆设灵堂的大宅。
  此时距章靖战死下邳城山已过十二日,距离薛敖接到章靖的遗体也已过去了四五日,但因为陈太师与章靖的妻儿尚未来得及见章靖最后一面,薛敖自然也不好擅自将兄弟的尸体火化。
  鉴于五六月的天气已逐渐开始变得炎热,薛敖担心兄弟的遗体会因为炎热而腐烂,遂派人从城内找了些冰块镇着——在这个年代,大户人家或酒肆客栈,都会在冬季时保存一些冰块,存放在地窖中,以便来年炎热的夏季用来冰镇酒水之类,因此薛敖要找些冰块,倒也不难。
  还记得去年十月中旬,陈太师还在山东临淄操办了义子韩晫的后事,当时薛敖、章靖、王谡几人都在场,想不到仅过去了短短半年,他又一位义子章靖,竟也丧命于那赵伯虎手中,令他痛失第二位义子。
  抚摸着那棺木的边沿,注视着躺在棺木中的三子章靖,陈太师悲从心来,强抿着略有些发白的嘴唇,眼眶微微湿润。
  见此,毛铮不动声色地挡在陈太师面前,遮挡住了老人的看向章靖的目光,同时伸手扶住了老太师:“老大人,莫要……”
  陈太师当然明白毛铮的心意,轻轻推开后者,强做镇定道:“老夫……没事。”
  在场众人闻言面面相觑,毕竟陈太师的神色,可完全不像是‘没事’的样子,脸上的气色让人十分不安。
  面对这种情况,哪怕是向来肆无忌惮的薛敖,此刻也得斟字酌句、小心翼翼地说话,尽量莫要刺激到眼前这位义父。
  “……据陈玠、夏侯二将所述,那日叔仁本可安然抽身,但为了麾下的兵将着想,三弟最终还是决定亲自断后,却不幸被赵伯虎围困于下邳城山。陈玠、夏侯二将当时拼死救援,但最终没能救出叔仁……”
  “……”老太师默默点着头。
  陈门五虎,一直以来都是他的骄傲,刨除掉性格恶劣的薛敖,其他邹赞、章靖、韩晫、王谡四子,都被陈太师教导为了谦谦君子般的人物,虽身在高位、执掌大权,但却能做到平易近人,堪称完美。
  然而在世俗的评价中,‘完美’这个赞许却是专指章靖的。
  原因就在于,章靖与韩晫二人是继薛敖之后,第二批离开太师军独当一面的大将。
  短短几年之后,韩晫就因为他在江夏多次击败陈勖而被评价为‘勇猛’,而章靖则因为他平日里的为人处世,再加上文武兼备,被冠以‘俱佳’之称,也就是完美。
  顺便一提,朝野对薛敖的评价是‘无双’,但这家伙性格太恶劣,因此不如章靖有个好名声,尤其是在朝中。
  至于邹赞,朝廷对他的评价是‘稳重’,而老太师的评价更高,一句‘足以承衣钵’就充分可以说明邹赞无愧于陈门五虎的长兄——当然,由于邹赞是驻京畿的上将,轻易不会离开邯郸,因此他在天下的名气其实还不如薛敖、章靖、韩晫三人。
  而当时最年幼的王谡,则因为还未有什么出色的闪光点,仅被人评价为‘谦和’。
  还别说,王谡确实是陈门五虎中最谦逊的。
  然而‘完美’的章靖,这次却死在了为友军断后的战斗中。
  虽然章靖的牺牲拯救了陈玠、夏侯鲁以及二将麾下约五千余名晋军士卒,其中包括两千余名太师军,可这个牺牲真的值得么?
  平心而论,即使是在陈太师看来,这个牺牲也是不值得的——以章靖的才能,就算是牺牲自己拯救了一万名太师军,陈太师依然觉得不值。
  这并非因为章靖是他义子,这只是就事论事:章靖活着的价值,比一万名太师军都要高!
  因此从陈太师的内心出发,他其实跟倾向于章靖那时在下邳抛弃陈玠那五千名晋军兵将,独自后撤。
  但这样的话,陈太师又怎么说得出口呢?
  章靖是他的义子,难道那陈玠、夏侯鲁与那五千余晋军兵将就不是人生父母养的么?
  统帅必须先有担当,而后才能得到麾下士卒的拥护。
  陈太师迄今为止在晋军的威望,也是他从不抛弃任何一名兵将一步步攒起来的。
  甚至于,就因为章靖是他义子,他就必须在各个方面做得愈发出色——陈门五虎不止是荣誉,也是一层枷锁,时刻鞭策着邹赞、薛敖、章靖兄弟几人。
  那拿章靖战死下邳城山来说,倘若他不是陈太师的义子,他可以独自逃生,但就因为他是陈太师的义子,是陈门五虎之一,他就必须承担起责任,绝不可做出抛弃麾下兵将独自逃生的,否则有损的不止章靖他自己名声,还会损害陈太师的名声,损害陈门五虎其他几位兄弟的名声。
  正因为明知这一点,陈太师才愈发感到悲伤,因为他知道,其实章靖当时是可以选择独活的……
  “老大人,咱们到旁边坐一坐吧?”
  毛铮显然看出了陈太师此刻心情起伏不定,连忙扶着老太师坐到了一旁的凳子上,为这位老大人抚着后背。
  在平复了一下心情后,陈太师缓缓说道:“老夫……已派人去接夏侯氏娘俩,尽量让她们娘俩见到叔仁最后一面。”
  他口中的夏侯氏娘来,即指章靖的妻儿。
  “是!”薛敖抱了抱拳,旋即在毛铮的眼神暗示下,试图转移话题:“老头子,你这次来,带了多少兵力?”
  “三万虎师。”陈太师回答道:“眼下暂由罗隆统率,差不多已经到开阳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9/11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