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虎子(校对)第11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9/1111

  可惜这借口终归不能长久,等到五月初,陈勖就又开始在赵虞耳边絮叨了。
  陈勖不是不清楚赵虞的为难,相反,他很清楚赵虞与王谡的关系,他多次在赵虞面前絮叨,就是为了让赵虞在某些关系上做出割舍。
  毕竟在陈勖看来,他义师的初衷就是推翻晋国、另立新朝,这是他与赵伯虎共同的意志,他可以淡忘赵虞即是周虎的真相,也可以无视赵虞至今仍与陈太师、邹赞、薛敖等晋国的将领保持良好的关系,甚至不去细究赵虞与那位祥瑞公主的关系,但‘推翻晋国’这一点,陈勖并不想让步。
  否则他义师算什么?造反军么?
  为此,陈勖甚至主动拉拢看不起他的大将甘琦,共同催促赵虞夺取开阳。
  甘琦虽然看不起陈勖,甚至对陈勖再次成为他义师副帅一事感到极大不满,但在‘反晋’这件事上,他与陈勖倒是一致。
  毕竟那是赵伯虎的志向,甘琦虽桀骜不驯,但对赵伯虎还是心服口服的。
  不得不说,赵虞被这两人弄得心烦意乱。
  而就在这个时候,王谡派人约他到东海郡的郯城见面。
  于是赵虞便带着牛横与何顺前往郯城赴约,于郯城城内一座酒楼的二楼雅间秘密见到了邹赞与王谡。
  造反军的首领与晋国的大将私下见面,这是怎样的情景?
  但对当事人而言,其实还好。
  这不,当见到赵虞时,邹赞并没有因为赵虞如今成为了造反军的首领就有所疏远,笑着就将赵虞请入了酒桌。
  而王谡,甚至还开口向赵虞抱怨:“前一阵子得知江东义师突然冒出一个赵仲虎,强硬收服了各将,可把我吓得不轻,赶紧加强开阳的守备,就怕那赵仲虎突然率军前去夺城,没想到这个赵仲虎,竟是居正……”
  赵虞笑了笑,开玩笑致歉道:“那可真是过意不去,我敬少严兄一杯,还请少严兄原谅。”
  一番玩笑过后,三人谈论的话题就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邹赞颇有深意地问赵虞道:“今居正已降服了江东义师的旧部,不知接下来有何打算?”
  赵虞当然知道邹赞有试探自己的意思,他也不隐瞒,如实说道:“我准备休养生息一番。”
  『休养生息么……』
  邹赞微微皱了皱眉。
  说实话,江东义师休养生息,对晋国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毕竟这意味着他晋国日后想要击败这支造反军,就得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于,能否战胜都是一个问题。
  但鉴于晋国目前的状况,邹赞认为这算是比较好的局面了。
  于是他笑着问道:“哦?打算修养几年?”
  “不知。”赵虞摇摇头道:“我倒是想修养个十年、八年的……”
  邹赞听了一愣,旋即立刻就醒悟过来,笑着说道:“父亲的身体可硬朗着呢,十年、八年,可能未必够……”
  听到这话,从旁的王谡也反应过来了,打趣道:“居正,莫关顾着父亲,还有咱们兄弟几人呢……我可只比你大几岁。”
  赵虞无语地翻了翻白眼,心说:你是要我叫义师修养个几十年么?那干脆划地而治得了。
  看着赵虞无语的模样,邹赞微微一笑,心下稍稍松了口气。
  他看得出来,眼前这位兄弟对他们仍有感情,其实也不希望与他们打仗,问题在于……
  “陈勖、项宣他们能接受?”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最根本的问题。
  不错,其实站在赵虞的立场上,推不推翻晋国,其实区别不大,但陈勖、项宣等义师的大将,却都是坚定的‘反晋’之士,换而言之,即便赵虞愿意修养个十年八年,修养至陈太师寿终正寝,但这些义师的将领们,未必会答应。
  倘若赵虞执意如此,那么最终很有可能会被项宣、陈勖等人联手反对。
  当然,这对于晋国而言并不是什么坏事,甚至于,邹赞巴不得陈勖、项宣架空赵虞,如此他就能将眼前这位兄弟拉回到晋国的阵营,但很可惜,项宣、陈勖都不是短智之人,再怎么样都不会架空他们这位新帅,毕竟这可是一位陈门五虎,那是请都请不来的优秀统帅。
  “一、两年应该可以。”赵虞很诚实地回答道:“项宣那边,他汝南郡还未发展好,需要一两年时间,陈勖这边……相对麻烦点。”
  “因为开阳?”邹赞一针见血地问道。
  “对。”赵虞点点头,毫不隐瞒地说道:“迄今为止,他已经向我提出过七次,想要兴兵夺取开阳,但被我否认了。……我还不想惹火那位老大人,免得他一大把年纪带兵杀过来。”
  邹赞、王谡二人当然知道赵虞口中的‘老大人’指的是谁,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邹赞忽然神秘地对赵虞说道:“事实上,开阳可以交给你……”
  赵虞惊奇地看向邹赞,笑道:“邹大哥这是打算资敌?”
  “谈不上资敌。”邹赞摇摇头说道:“少严手下就两三万河北军,凭你那边现如今的兵力,哪怕强行夺取开阳也不是什么难的事,既然挡不住,何必白白牺牲军卒?”
  赵虞微微点了点头,旋即笑着说道:“作为交换,不得踏足山东,对吧?”
  “那是父亲的底线……”
  邹赞摊摊手笑着说道:“事实上,就算你占了山东,邯郸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征伐山东。”
  赵虞一听就懂了:“邯郸对凉州用兵了?”
  邹赞犹豫了一下,半真半假说道:“没错。……邯郸决定分两次讨伐凉州,首批讨伐军以仲信为帅,三万虎师、六千太原骑兵,我留在邯郸训练二十万新军……”
  『二十万?』
  赵虞惊讶地看向邹赞,他直觉认为,邹赞在这个数字上肯定有所虚报,如今的晋国哪有余力一口气新增二十万新军?
  至于邹赞为何要虚报,不言而喻。
  眼瞅着赵虞似笑非笑的模样,邹赞心中暗自苦笑。
  他邯郸哪是新增二十万新军?其实只有六万而已,甚至于,其中一半还是直接从河北各郡调过去的。
  新增二十万新军这种话,骗骗其他人也就得了,哪骗得过眼前这位至今还在朝中挂职左将军的‘叛逆’。
  咳嗽一声,邹赞压低声音说道:“其实我觉得,江东可以考虑一下西边。”
  “西边?”
  赵虞微微一愣,旋即立刻醒悟过来,似笑非笑说道:“王尚德?哈,我懂了。……看来王尚德并未做出让邯郸放心的保证,邹大哥这是想借我的手除掉这个隐患,以免王尚德彻底倒向凉州。”
  『你要不要这么敏锐?』
  邹赞无奈地叹了口气,苦笑说道:“对你义师而言,也无所谓对不对?反正义师想要取代我大晋,攻取南郡、南阳,也只是早晚的事……”
  “话虽如此,但我也可以选择隔岸观火。……就眼下的状况,只要我等不招惹王尚德,王尚德应该是不会招惹我义师的。”
  “……”
  邹赞与王谡对视一眼,显得有些无可奈何。
  相信此刻他们心中也是万般后悔,早知如此,何必设计赵伯虎?至少赵伯虎不知他晋国的虚实,哪像这位兄弟,眼界就不说了,对他晋国也是认识地清清楚楚。
  要不是顾及晋国的颜面,同时也怕日后不好拒绝这位兄弟的某些奢求,比如投降、致仕什么的,邹赞都忍不住想要用情理劝说了。
  不过最终他还是忍住了,在思忖了一番后,正色对赵虞说道:“王尚德的势力不弱,不说他这些年也在逐步朝武陵郡渗透,一旦他下定决心倒向凉州,西取巴蜀,凉州的实力或许就要反超邯郸了……而对于你义师来说,攻下南郡,西窥巴蜀,也不是什么坏事,对不对?”
  赵虞闻言沉思了片刻。
  虽然他明知邹赞的用意,但不可否认,邹赞这番话确实有不小的诱惑,哪怕他站在义师的立场上,也不能无视南郡的富饶,更别说享有天下粮仓美誉的巴蜀。
  看着陷入沉思的赵虞,邹赞心中也有些忐忑。
  毕竟,倘若这位兄弟执意要取山东,且故意放纵王尚德,那凉州与邯郸的胜败平衡,无疑是要受到极大的影响。
  不夸张地说,眼前这位兄弟的决定,关系到整个天下的格局。
  就在他忐忑之际,就见赵虞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南郡与巴蜀么?这倒是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啊……不过,薛大哥仍欠我一个人情。”
  邹赞闻言苦笑道:“你明知我大晋日后的天子乃是你岳父,何必要我认这个人情?罢了罢了,只要不是让我投降,什么都好说。”
  “这可是薛大哥你说的。”
  赵虞笑着说道。
  其实所谓的人情,他也就是那么一说,毕竟陈太师也好、陈门五虎也罢,都是不可能投降造反军的。
  指望陈门五虎投降义师,那还不如指望凉州击败邯郸,迫使邯郸承认义师的存在,反正同样不切实际。
  六月初,赵虞与陈勖率五万军队夺取开阳。
  晋后将军王谡自知不敌,撤出开阳,退守琅琊莒县,同时急招山东军布防于琅琊郡北部。
  好在义师见好就收,在夺取开阳后,以开阳为据点,于琅琊郡南部布防。
  同期,彭郡帅向赓发兵东海郡,再次占据郯城,东海郡各县由此纷纷投降义师。
  事后,赵虞一边致力于恢复东海郡,一边指示义师全力支持西路义师统帅项宣对南郡用兵。
  见赵虞不顺势取山东却反而西取南郡,陈勖心中自然有所怀疑。
  但就像邹赞所说的,义师的目的是推翻晋国、另立新朝,南郡也是义师的攻击对象,因此陈勖与项宣都不反对先对南郡用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9/11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