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虎子(校对)第3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8/1111

  见此,褚角便道出了来意:“此番首领派我来,希望能从贵县的县仓中,借一批粮食。”
  借粮?
  见褚角的来意只是借粮,刘仪心下暗自松了口气。
  但这并不代表他会一口答应——不可否认,他心中最恨的是叶县县令杨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黑虎贼的首领周虎会有什么好感,别忘了,当日掳走他的王庆,就是周虎派来的。
  要不要拒绝呢?
  手指敲击着桌案,刘仪暗自盘算着。
  平心而论,他落入黑虎贼的那份把柄,倒也并不算关键,毕竟那是黑虎贼逼他签的,想来郡里与朝廷也不至于不接受他的解释,关键在于周虎的反应……
  那可是一个疯起来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悍寇!
  劫官、烧衙,究竟是什么样的疯子才敢做出这种恶行来?
  刘仪毫不怀疑他‘背叛’周虎后,周虎绝对会派人来暗杀他,包括他的家眷。
  对于这种疯子,刘仪觉得还是不要得罪为好。
  想了想,他对褚角说道:“既是周首领的请求,刘某自当给予方便,不过……贵方的身份多少有些尴尬,我师出无名,不好捐赠粮食啊。”
  褚角有些惊讶于刘仪的配合,笑着说道:“此事不难。……刘公或许不知,值此叛乱军犯境之时,经荀异、荀督邮的劝说,首领已决定协助昆阳县抵抗叛军,现如今,昆阳县正在首领的调度与指挥下,积极备战……”
  “……刘毗、马盖等人居然肯答应?”刘仪听得很不可思议。
  褚角笑着说道:“刘毗刘县令,还有马县尉,终归是深明大义,他们知晓我家首领的本事,只要能守住昆阳县,刘、马二人表示愿意做出牺牲。”
  『牺牲?恐怕刘毗、马盖早就被黑虎贼所控制了吧?』
  刘仪心下暗暗冷笑。
  这件事本来他倒没有想过,但直到他被黑虎贼逼迫签下了投名状,他难免就联想了昆阳县的刘毗与马盖——既然周虎敢逼迫他刘仪降服,又岂会放过刘毗与马盖呢?
  考虑到上次叶县县令杨定组织五县联军讨伐黑虎贼时,昆阳县从头到尾阳奉阴违、拒绝配合,刘仪很怀疑刘毗、马盖二人其实已遭到黑虎贼的控制。
  当然,这只是他的猜测,他既没有证据,也不敢去告发刘毗、马盖二人,毕竟他也有把柄在黑虎贼手中。
  而抛开立场不谈,刘仪亦觉得拉拢周虎对抗叛乱军,着实一个不错的主意,毕竟那周虎确实有几分能力。
  说不定,日后周虎还能拉一把他——周虎冒着风险与他刘仪交了‘朋友’,总不会眼睁睁看着‘朋友’被叛乱军所破吧?那可不符合黑虎贼以及周虎的利益。
  想到这里,他连忙对褚角说道:“好!好!周首领果然深明大义,如此一来,刘某向贵方捐赠粮食,就有了正当名义。褚寨副放心,这件事就包在刘某身上,只不过……在下由宗希望周首领日后能拉我汝南一把。”
  『这是个识时务的聪明人啊!』
  褚角心下暗赞,一口答应,笑着说道:“刘公放心,刘公是我黑虎寨的朋友,黑虎寨不会眼睁睁看着刘公遭叛乱军逼迫,倘若日后汝南有危,我黑虎寨必然会来驰援!这是首领的承诺!”
  “那就好、那就好。”
  刘仪连连点头。
  临告辞前,褚角又对刘仪说道:“刘公深明大义,愿意向我方捐赠粮食,褚某代我家首领感谢刘公。考虑到为此贵县县仓有损,首领来时让我向刘公传达,刘公不妨派人向阳城、汝阳、汝上等汝水诸县寻求帮助,其他几个县姑且不论,阳城县令郑州,此人有远见而明事理,首领认为肯定会支持贵县。”
  『咦?周虎知晓郑子象?』
  刘仪心中很是纳闷,点头道出了真相:“我已派人向汝水诸县寻求帮助。”
  次日,刘仪便派了一队县卒押运粮食,沿着西翼山的东面山谷小路,来到凤首山、黑虎山等群山的西侧,交付予前来接应的黑虎贼褚贲。
  褚贲将这批粮食藏在西翼山南端的一座山上,那座山以黑虎寨二把手郭达的贼号命名,叫做‘墨雕山’,黑虎贼在这里仓促抢建二寨,既作为后方囤粮之地,也视为他们的退路——倘若东面的黑虎山被攻陷,他们就会向墨雕山撤退,撤退至这座二寨。
  这座二寨,现如今由褚燕的族弟褚贲负责修建与把守。
  七月初一至初九,汝南县总共派出三支人马向黑虎贼暗中运输粮草,这些粮草都堆积在墨雕山的二寨,这使得黑虎贼囤积暂时不必受粮食所困扰,足够吃用一段日子,哪怕黑虎贼趁着乱局接纳了一批女子。
  而在这段时间内,在昆阳县负责收人的黑虎众们,也陆陆续续招收到了不少人。
  就像当日乐贵所说的,昆阳县衙撑死了,也只能从难民中招收二千名青壮,再多就管不过来了,于是乎,在招满了两千人后,石原就撤掉了募兵处,将精力放在训练县军这方面。
  然而这段时间,陆陆续续还是有源源不断的难民涌向昆阳,昆阳县衙撤掉了募兵点,就意味着这些难民为了生存只能投奔黑虎寨。
  与当日石原等人的征募标准类似,黑虎寨亦优先征募有过抗击叛军经历的人员,比如汝南郡各县的县卒,然后是身强力壮、孔武有力的男子,再然后是死了丈夫的孀妇或者尚未婚娶的年轻女子——前两者可以扩充黑虎众的人数,而后两者,自然是赵虞默许给寨众们的‘福利’了。
  对此,赵虞还特地发了一道命令下去:只要在这次对抗叛乱军的战事中立下功劳,山寨就替他安排一门婚事。
  得知寨里新收纳了一批年轻貌美的女子,那些至今还打光棍的老黑虎贼们,一个个被刺激地嗷嗷叫,恨不得立刻就与叛乱军或绿林贼厮杀。
  哪怕是从难民中刚刚吸收的新人,也被首领周虎的这道命令给调动起了积极性,一时间士气大振。
  对此,昆阳县的捕头贺丰私下对手下说道:“娘的,老子都想去投奔‘隔壁’了!”
  他手下的县卒们一脸羡慕地点点头。
  至于黑虎众与昆阳县军的操练,前者主要集中在祥村、丰村、许乡等几个已搬离的弃村,而昆阳县军则是在县城内,以‘见缝插针’的方式,无论是城内的空地,亦或是城墙上,随处可见正在操练的县军。
  按照周虎当日提出的建议,昆阳县原本的县卒,通通升为伍长或什长,分别管理包括自己在内的五人与十人——其中,能力较弱的县卒为伍长,负责四名新人;而能力较强的县卒则为什长,负责九名新人。
  伍长与什长之间并无上下级关系。
  然后以十个‘伍’为屯,设屯长,由能力较弱的捕头担任,主要负责守卫;再以十个什为百人队,设伯长,由能力较强的捕头担任,日后主要负责直接与叛乱军作战。
  像石原、陈贵、杨敢等自身实力过硬,且作战能力较强的捕头,皆升为伯长,管理手下一个‘什’总共一百名县卒,且这一百名县卒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虽然不一定都有作战经验,但个个健壮有力,一看就知道是非常有潜力的县卒。
  而黑虎寨这边亦是如此,像许柏、王聘等人,皆为什长;像刘屠、乐贵等人,皆为伯长。
  而伯长之上,又设两名大将,即陈陌与王庆,主要负责主动出击。
  截止于七月中旬,昆阳县军与黑虎寨一边筛选吸纳难民,一边操练士卒,积极备战。
  一直到七月十六日,昆阳城外的难民们当中,陆陆续续出现了一些有别于其他人的家伙……
  与普通的难民一样,这些人也穿得破破烂烂,披头散发,但倘若仔细观瞧,就不难发现这些人并不像其他难民那般面黄肌瘦,且眼神亦不想其他难民那般绝望而麻木,他们的眼神贼溜溜地关注着四周,且时不时就靠近城墙,在城墙四周晃荡,似乎在寻找薄弱之处,或者易于攀登的地方。
  甚至时不时地,这些人还会有意挑唆难民,志在挑起难民们对昆阳县的仇视。
  见此,密切关注城外难民动静的马盖,立刻将这些举止诡异的家伙禀告于赵虞。
  “……绿林贼,来了!”
第308章:昆阳特产
  七月十八日,清晨,赵虞带着静女、牛横,与县令刘毗、县丞李煦、县尉马盖等人登上昆阳城的南城墙,登高察看城外难民们的境况。
  此时城外的难民,基本上已看不到十三岁至三十五岁之间的男子,这些人要么是加入了昆阳县军,要么是投奔了黑虎寨;至于年轻女子,大多则投奔了黑虎寨,上至三十岁,下至三四岁、五六岁,甚至于就连生过小孩的,只要年轻且长得好看,也都被黑虎众们当做稀缺的宝贝般护送至黑虎寨。
  倒不是说黑虎众一个个饥渴若狂,连三四岁、五六岁的小女孩都不放过,这帮山贼的盘算打得可精了——反正这些小女孩每日也吃不了太多食物,虽然眼下岁数不合适,但在寨里养个几年,那不就合适了么?
  出于类似的目的,郭达也示意黑虎众们招收了一批十岁以下的孤儿,大概是想培养一批死忠于山寨、死忠于赵虞的班底,毕竟眼下山寨里的人,对山寨、对赵虞其实也谈不上死忠,大多只是因为别无去处,他们的忠心仅仅只是因为他们知道追随‘首领周虎’才能过得更好罢了。
  下至一般寨众,上至褚角、王庆、刘黑目等大头目,大抵都是这样。
  关于这一点,赵虞其实并无不满意,毕竟人性就是如此,但显然郭达对此并不满意,赵虞也就任由他去了。
  当然,也不能说城外的难民完完全全就剩下了一群老弱病残,事实上,还是有些‘适合征召’的男女,有的是不满昆阳作为的年轻人,也有些无法舍弃病弱丈夫的妇人,其中最为惹眼的,就当数前遂平县县尉伍挚。
  此人就不满于昆阳县对难民的‘差别对待’,在要求昆阳县收纳所有难民未果的情况下,非但拒绝了昆阳县的征召,还说服了一群同样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试图单凭他们区区几十个人的力量尽可能保护下更多的人。
  对于这样的人,赵虞、刘毗、马盖等人深感敬佩。
  但敬佩归敬佩,他们不可能答应这伍挚的要求,毕竟城外的难民那么多,哪怕是截止今日挑剩下的,仍有多达三千余,这还不包括尚未逃难至昆阳的难民,昆阳只不过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县城,哪里负担地起那么多的难民?
  虽然眼下昆阳县内的粮食还宽裕,但这并不意味着昆阳就不会发生粮食危机,倘若眼下大量吸纳难民,他日一旦叛乱军围困城池,昆阳县未必不会因为粮食危机而出现内乱——介时一旦出现内乱,那基本上就算完了。
  也正是同样知道这个道理,无论是刘毗、马盖、李煦等县衙的官员,亦或是石原、陈贵、杨敢等县衙的捕头,皆默许接受了赵虞的这个决定,对此缄口不言。
  毕竟他们也知道孰轻孰重。
  就在赵虞观察城外的难民时,县丞李煦在旁说道:“城外的难民,戾气逐渐加重,昨日在下听贺丰贺捕头禀告,在他率兄弟会的人出城,到城外西北的山中砍伐林木与竹子时,有一伙难民故意骚扰滋事……”
  停顿了一下,他压低声音说道:“贺捕头迫于无奈,击毙一人,惊退余众。”
  “是绿林贼么?”赵虞平静问道。
  李煦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应该是寻常百姓。”
  听到这话,在旁的县令刘毗长长吐了口气,面色变得有些难看。
  他昨晚就知道这件事了,因此并不惊诧,但此刻听李煦提及,他面色仍然不是很好看,毕竟贺丰的行为也算是‘戮民’了,虽然杀的是暴民。
  杀死一名暴民不算什么,但倘若像这样类似的事情日后继续发生,这显然会有损于他昆阳县令的德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8/11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