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虎子(校对)第8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7/1111

  ……虽然这场大胜,其实是眼前这个周虎送给他的,而他也傻乎乎地将杨通逼到了绝境,为那周虎统领黑虎贼扫清了障碍。
  但不管怎样,这也算是赢了一回吧?他哪有那么不堪?
  告别了荀异与满腹怨念的石原,赵虞带着何顺在昆阳的街道上随意逛了逛,买了些糕点、吃食,准备回头赠予宁娘与寨内的孩童,顺便又买了一件首饰,待返回许昌时作为给静女的礼物。
  也不是什么贵重之物,只是一枚纤细的银镯而已。
  在粮食还比较紧张的颍川郡,这些首饰要比平日里便宜地多了,哪怕是在粮食相对充足的昆阳县,这类首饰的价格也远不如当初,趁机购入一件,倒也算是占了一点便宜。
  不过在走出那间店铺后,赵虞忽然又想到了馨宫女。
  踌躇半晌,他最终还是折返回去又购了一件一模一样的。
  就在他准备返回黑虎山时,何顺忽然指着远处提醒道:“大首领,您看那边。”
  “唔?”
  赵虞抬头一瞧,旋即便看到了高木,还领着两三名卫士。
  “高队正?”
  赵虞远远喊了一声。
  “周都尉?”
  远处的高木也注意到了赵虞,带着身后两三名卫士迅速走来,朝着赵虞抱了抱拳。
  与高木一同来到一条僻静的巷口,赵虞问高木道:“高队正怎么会来县城?”
  高木也不隐瞒,如实向赵虞道出了来意。
  原来,公主打算收买山寨里那群坏小子,是故就派高木下山,进城买点糕点吃食,怎么说呢,倒也符合那位公主。
  或许有人会问,公主身边有钱么?
  这么问,那就太小瞧那位公主了,那位公主随身携带的珍贵首饰,可不比赵虞今日购置的那两件,随便拿出一件,哪怕是在当下,也足够吃用一阵子了。
  而高木等人,则是趁机下山逛逛,准备购置一些酒菜。
  他笑着对赵虞说道:“这些日子在寨内白吃白喝,我等亦过意不去,正好借着这次的机会,购置些酒菜,回敬周都尉与郭寨丞、褚寨副……”
  “哪里哪里,高队正太客气了。”
  赵虞笑着摇摇头。
  据这段时间的相处,他感觉高木的为人还是相当不错的,最重要的就是忠诚、忠厚,哪怕那位公主再任性,这位高队正都会设法满足。
  鉴于这位高队正要完成那位公主的托付,赵虞也不强求对方一同回山寨,寒暄几句后,便告别高木,带着何顺返回了山寨。
  当晚,高木带人回到山寨,果然宴请了赵虞、牛横、郭达、褚角、廖广等人,虽然昆阳县能买到的酒菜,山寨里基本上都有,但就这件事可以看出,这位高队正是值得结交的,也正因为此,郭达、褚角、廖广等人在对待这位高队正时愈发热情。
  入夜后,馨宫女再次向他禀报了公主当日的行踪,果然也提及了高木今日下山的事。
  不过这件事赵虞事先已经得知,因此倒也不怎么感兴趣。
  他从怀中取出今日在昆阳购置的其中一个银镯,将其赠予了馨宫女。
  “别误会。”
  赵虞笑着解释道:“既然去了一趟县城,总不能空手而归吧?因此就买了这件小物什,并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
  他甚至向馨宫女解释,其实同样的礼物他其实买了两件,另一件准备日后送给他的夫人。
  不知是因为赵虞的实诚,亦或是别的什么原因,馨宫女愈发欢喜,欣喜地将那件首饰捧在怀中。
  平心而论,作为宫女出身的她,原本未必看得上这种粗劣的首饰,只能说,爱屋及乌罢了。
  此后几日,赵虞一直呆在黑虎山上,等着邺城侯李梁派人前来。
  而在此期间,那位公主则不遗余力地试图收服寨内的那群坏小子。
  据馨宫女向赵虞透露,公主对寨内那群坏小子许了承诺,只要他们肯投奔她,她就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在这种许诺下,坏小子的群体迅速分裂,那些六七岁、七八岁的男孩儿,迅速被公主收买,唯独以大许、大林两个孩子头为首的,那些十来岁的孩童,仍在抗拒。
  不过在赵虞看来,这两个小家伙的毫无优势。
  没办法,那位公主实在太有钱了。
  估计再这么下去,那位公主就能成为他山寨里那群孩童的孩子头了。
  而对此,赵虞并不打算干涉,毕竟在公主与那群孩童较劲的这几日,这位公主当真是安分了许多。
  基于这一点,哪怕有朝一日这位公主在他与郭达面前大嚷“本宫要当黑虎寨的大首领”,赵虞也由得她去——小孩子嘛,何必计较?
  就这么过了半个月,一直到了九月初,许昌那边终于送来了消息:邺城侯李梁世子李奉,抵达许昌。
  邺城侯李梁那边的人,居然赶在邯郸那边先行抵达许昌?
  对此赵虞其实并不感到奇怪。
  一来与邯郸相比,邺城与许昌的距离更近,二来,在得知公主‘受颍川都尉周虎庇护’的消息后,身在邯郸的太子、或者三皇子,多少会有所犹豫,权衡利弊,然后才会做出下一步的行动。
  相比之下,得知消息后立刻赶来许昌的邺城侯李梁一方,自然要快的多了。
  只不过,事关女儿,邺城侯李梁自然没有亲自赶来,而是派其长子,祥瑞公主的兄长李奉前来,这就有点意思……
  难道邺城侯与祥瑞公主父女关系并不和睦?
  还是说,邺城侯在忌讳什么?
  赵虞的脑海中当即就涌现出诸般疑问。
  不过他相信,只要见到了那位邺城侯世子李奉,当今天子的皇孙,这些疑问应该可以得到解释。
  当即,他命山寨与昆阳县都做好准备,准备迎接这位邺城侯世子李奉。
  他也有些好奇,任性如祥瑞公主,他的兄长李奉,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642章:邺城侯世子
  九月初四,赵虞得到邺城侯世子李奉即将率人抵达的消息,便提前于昆阳县城东十里亭相迎。
  不多时,十里亭旁那条通往远方的官道上,便有一支人马徐徐而来。
  仔细一瞧,对方果然打着‘邺城侯’的旗帜。
  见此,赵虞遂站起身来,站在亭下负背而立,远远观望着那支人马。
  随着这支人马的逐渐靠近,赵虞也随之来到了官道旁,朝着远远而来的队伍拱手抱拳,高声喊道:“在下颍川都尉周虎,特在此等候邺城侯世子,不知世子可在?”
  “律——”
  随着一阵勒马声,那支队伍为首的一名男子拽住了缰绳,驾驭着坐骑缓缓靠近赵虞,旋即在赵虞略有些意外的目光下,他翻身下马,朝着赵虞拱手抱拳,微笑着问候道:“原来是周都尉。……在下便是李奉。”
  赵虞略有些惊讶地打量着李奉。
  作为邺城侯李梁的长子,这位世子的年纪倒也不大,大概也就是二十五、六岁左右,天庭饱满,脸方眉宽,乍一看十分敦厚,尤其是脸上的笑容,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
  仅粗略一观,赵虞便知这位世子绝非纨绔之辈,而是有教养的王室子弟。
  想到这里,他再次抱拳道:“因为某些原因,在下不曾于许昌迎接世子,请世子恕罪。……倘若世子不嫌弃的话,在下在亭内准备了一些瓜果酒水,可予世子润一润喉,解一解疲乏。”
  “周都尉如此盛情,李奉岂敢推辞?”
  “请!”
  “请。”
  待李奉下令其随行的护卫与士卒就地歇息后,赵虞便将这位世子迎到了亭内,从旁的何顺也立即为二人斟上了早已煲热的酒水。
  在互饮了半碗酒后,赵虞笑着对李奉道:“这次叫世子辛苦赶来昆阳,在下实在过意不去……”
  听闻此言,李奉当即笑道:“周都尉这是说的哪里话?要说过意不去,也应该是在下才对……”说着,他郑重其事地朝着赵虞抱了抱拳,感激道:“多谢周都尉庇护舍妹,这份恩情,家父、家母与我兄弟二人,皆感激不尽。”
  “世子言重了。”
  赵虞摆摆手,说了一番场面话:“周某也只是恰逢其会,得知公主深陷危机……既已知此事,周某又岂会袖手旁观?只不过……”
  “只不过?”
  只见赵虞看了一眼李奉,故意暗示道:“只不过,在下无法将试图加害公主的贼子绳之以法,还请世子恕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7/11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