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迈入神话时代(校对)第4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5/670

  在司号员的命令下,这架20米长的飞机,机翼上的灯光闪烁了一下。
  反重力引擎和正常的喷气式引擎完全不同,它的启动显得悄无声息,没有任何声音。
  但只是一瞬间,飞机就从甲板上垂直起飞,窜入云霄!
  “轰!”飞机突破音速后,产生了音障,剧烈气流在机翼的位置形成了一把白色的雨伞。
  “咔嚓咔嚓!”
  记者们疯狂拍照,一些围观人群也大惊小怪起来。
  “……这飞机看起来像是火箭啊!会不会飞得太快了?”
  “以前的矢量发动机也不过如此吧!”
  “不不不,反重力引擎,可远远超过了矢量发动机啊,双方根本不是在同一个层次的。”
  “难道我们已经超过了原先的地球文明?”
  飞机越飞越高,很快就变成了一个蚊子大小的小不点,也就只有一些专业的摄像仪器能够捕捉到它的痕迹。
  “航行参数一切正常,目前速度为3.1马赫,3.2马赫,3.3马赫,达到目标速度,正在减速当中!”
  “高度12000米,正在继续升高到两万米以上的高空中。”
  “通讯装置正常,飞行员身体状况良好!”
  这些全都是好消息。
  随着飞机的不断上升,与空气摩擦的声音开始慢慢降低,但大伙的心情却是越来越高亢。
  理论上,反重力飞机是能够直接飞入到宇宙当中的!
  它的工作原理,和喷气式引擎完全不一样,在宇宙中也能正常工作。
  但目前深处阳河,宇宙高空中可能存在着另外的恐怖,再加上飞机的构造毕竟不是宇宙飞船,防辐射能力以及维生装置都不足以支撑人类在宇宙中长期生存。所以5万米的高空,基本上是上升的极限。
  超过这个界限就会有安全机制,内置的人工智能会停止驾驶员再向上飞行。
  “有机会还是得探索一下宇宙啊。”陆一鸣抬起头,心中思考着。
  过了一会儿,“轰隆隆”的声音再一次传来,飞机正式返航了,人们的欢呼声也显得更加洪亮。
  通过大屏幕看到,宇燕一号居然停留在了一千米的高空中,就像直升机一样一动不动!
  这绝对是一个奇迹,由反重力引擎引发的奇迹!
  又过了一会,人们看到宇燕一号居然开始倒着飞!
  即便长得和喷气式飞机差不多,但后置的喷气口只是平衡机身,维持气动布局的摆设,根本就不喷气,所以倒着飞也是可能的。
  所谓试飞,并不是杂技表演,而是要将飞机的所有情况全部考虑进去,找到其中的缺陷。但在普通民众严重,简直和炫技没什么差别了。
  大概半个小时,试飞完成了,在普通的观众眼中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差错,不过在各位武器专家的观察下,还是有着很多的可以改进之处。
  “唔,以往战斗机的形状还是有点不太合适的。”一位科学家摸着下巴说道。
  “是啊,其实……像夏文明那样的飞碟形才是最合适的。这种引擎实在是太灵活了,根本没必要机身、机翼、机尾。”
第478章
第十个月
  宇燕一号的驾驶员张军,第一时间打开了座驾,脸色煞白地走了出来,心中忐忑的同时,又带着一种独特的激动。
  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实在是太快了!飞机机动性也太好了点,只是拉了个杆就直接窜到天上去了!”
  “哪怕有心理准备,也有点不习惯,更担心飞机会突然间散架!”
  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飞机散架的问题,放在以前确实是有可能的。但现在,用上了金宝宝吐出的特殊材料,散架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
  陆一鸣问向一位专家:“怎么样,试飞还算成功吗?”
  “自然是算成功的。这飞机拿出去打仗也没有问题了。”首席飞机专家张教授大笑着说道。
  “当然了,通过这一次的试飞,我们发现,可以改进之处还是有很多的。大家都在讨论着,下一代的飞机要把它改成飞碟的形状呢。”
  一大波记者蜂拥地围了上去:“张教授,为什么要改成飞碟的形状?”
  “下一代的飞机是什么样的构想?需要多少年的时间?”
  “多少年?至少十年起步吧。飞碟形状是为了适应反重力引擎的高机动性,气动布局反倒不一定更先进。”这位军事专家的一句话,就让大家失去了想念。
  “咱先得有一个风洞。飞控程序也得重新编写。”
  十年太长了,人们只争朝夕!
  然而事实的确如此,设计下一代的飞机,气动布局要经过精密的计算,控制软件也需要重新编程,保证万无一失。各种测试下来,没有十年,新的飞机是很难制造的。
  ……
  就如此,反重力飞机的正式研制成功,意味着云海号的军事实力,再一次上升了一个很大的台阶!
  然而,这只是希望号与云海号双方合并后,巨大进步中的一小点成就罢了……毕竟飞机的制造,只占据了整体预算经费的7%。
  在双方相遇后的第四个月,费劲千辛万苦,两个避难所的的合并工作终于进入尾声,人员该精简的精简,该调配的调配。
  在这之后,将会只有一个政府,一只军队,一个对外发话的声音!
  30万人!
  这也是阳河当中整个白天的第九个月,快要第十个月了,时间不等人,再过2个多月又要迎来恐怖的夜晚。所以政府高层以最快的速度,召开了双方合并后的第一次未来发展会议。
  “女士们,先生们,感谢大家这几个月的辛勤奉献!近段时间的合并工作,忙中有序,虽然还有一些细节有待磨合,但整体已经稳妥。个人住房的安排,工作岗位的调配,均告一段落,民间满意率高达93.4%……双方民众的创业热情也很高,经济活力很强。”
  “房屋分配后,生育率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15-18年后,人口将翻一倍,达到60万。”
  丁原依旧是云海号最高指挥官。
  同样的,陆一鸣的职位也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
  其余的人却是多多少少有升职,也有降职的。
  但总体而言,社会依旧稳定,也没有闹出大矛盾,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一件事了。
  至于一些细枝末节的小矛盾,只能用时间去慢慢地消弭。矛盾是进步的动力,人类社会永远不可能真正圆满。
  丁原清了清嗓子,又说道:“首先说说我们近段时间取得的科技进展。这三个月里,双方的科技交融,让我们迎来了巨大的科技红利。”
  “第一个大进展,便是灵能护盾的研究与制造!我们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制造出了4面大型灵能护盾!这些护盾能够完整覆盖避难所的2方向。如果将来出现了危机,我相信,灵能护盾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当然了,4面大型灵能护盾,还是完全不够用的。在未来还需要制作更多的大型护盾,以备不时之需。”
  “在未来三个月,彻底天黑之前,还要再制造4枚大型护盾。”
  “在我们的最终计划中,需要将整个避难所的内部房间中,也布置上灵能护盾,做到定位、定点管控。”
  灵能护盾,说白了就是一种特殊的网络状材料,只是对“灵能”的亲和性特别强而已。
  人们已经在避难所的两个方向,铺设上了这种材料,就像一层薄薄的衣服,穿在了避难所上边。
  一旦有足够的超能力者为其充能,就能够激发出巨大的护盾,保护整个避难所。
  “除此之外,智能网络化的设计工作也在循序渐进……”
  灵能,在特殊材料上能够很轻易地来回传递,这种性质就像电能一样。
  于是科学家们便开始奇思妙想,试图设计出一种特殊的“灵能智能化防御网络”。
  人们计划用这种材料,将避难所内部的每一个场所都铺上这一种材料,就像电力网络一样,用智能设备监控。
  万一某个房间出了事儿,内部安全中心,将可以直接锁定到这个房间。
  士兵们也不用来回奔波,只要远程输入能量,就能够激发这个房间的灵能护盾,而不会影响其他的地方。
  避难所这么大,用电动车来回一趟,差不多要二十分钟,应急速度实在太慢了,但是如果能够远距离传输灵能,应急速度将会缩减到10钟以内!这么多的士兵,几乎每一分钟,都有不少人在值班。
  这样一来,反应速度,以及安全系数能够再提升一个大的档次!
  会议室响起了一片轻微的讨论,大家都对这个计划雄心勃勃。
  完成了这一计划后,再也不会出现“邪神”不知不觉入侵的情况了。
  丁原停顿了一下,等大伙的讨论声消失后,又说道:“第二个大进展,我们双方融合后,B级士兵数量,超过了5000大关!A级士兵也已经达到16人,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数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5/6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