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消失的八门(校对)第2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335

  众人都笑了,叫龙潭的地方真多呀,连方外世界都有,在这里又遇到了。在笑声沿湖岸而行,游山玩水很轻松惬意。山涧溪流都不深,汇入湖泊的小涧水面洒得很开,直接能淌过去,很多地方都有大石头为落脚的桥梁。
  走到了这座幽谷的尽头,崔山海却没有带着他们继续绕湖参观,又指着崖壁的一条缝隙道:“从这里又得进洞了,是一条登主峰的捷径,体力差点的人都不去。”
  这一带沟壑纵横有很多这样的岩缝,里面黑乎乎的不知究竟。这条岩缝并不起眼,稍微侧一下身可以站直了走进去,打开手电会发现里面弯曲幽深,空间越走越宽,竟然又进入了一个复杂的地下洞穴,有各条分岔。
  洞穴的深处气温极寒,几乎接近于零度了,并没有很多洞穴常见的蝙蝠。还好大家皆体质过人,至少都是练过的,跟着崔山海这位向导钻爬下,又过了半个小时左右,终于从山壁间钻了出来。
  这个地方很隐蔽,在山崖下的凹陷处,是半人工半天然的甬道连接的一个个石龛,可以望见山下的龙潭以及远方的场院轮廓,但山下的人却很难看清这里。沿着崖壁下半开放的一处处石龛前行,前方有一排凿出的石室,而路旁的石龛还有一尊尊雕像。
  与一般的宗教造像不同,这里的每一尊雕像都极为写实,等身大小,雕刻得栩栩如生,包括衣服的每一道褶子、额头眼角的每一条皱纹,都清晰得摩刻了出来,很难想象这是手工雕的,像是真人扫描之后3D打印出来的。
  而且这些雕像不是雕完了放到这里的,它们的底座完全与山岩一体,是在山体岩石直接凿出来的。雕像共二十五座,有男有女,甚至还有僧道等出家人。在阿全这种内行眼,从衣饰能判断出年代,最早的一尊雕像身着唐代的服饰,是一名体态丰腴的女子。
  据崔山海介绍,这些雕像是响水峰的历代祖师,下一任峰主为前任峰主凿建塑像,也是响水峰的传统。石不全惊讶道:“怎能雕得这么写实呢?古今外哪一种雕塑风格都不像啊!”
  崔山海介绍道:“这是响水峰的风格,也是响水峰的修炼传承……”
  响水峰的传承包括火门炉鼎术,而且以炉鼎术为根基,但秘传不仅限于此,还有其他修炼与印证手段,为祖师造像便是其之一。古代没有照相技术,更没有激光全息技术,在前代峰主离去后,后代峰主才会为其造像,怎能雕凿得如此写实?
  他们并没有学过雕刻,更不是美术学院造形专业毕业的,但都修炼了一种观想法——观想师尊。很多修行门派都有观想法传承,如密宗有观想本尊、观想师等等法门,但观想法门并不局限于某宗某派。
  通过观想师尊在某一时期特定的形象,然后准确地将这个形象雕凿出来,见像如人。观想而出、雕凿而成,代表了一种修为境界。这个过程不容失败,若没有把握可以慢慢来,但必须从头到尾一次成功。
  听了崔山海的介绍,丁齐感觉响水峰这门修炼传承大有深意。假如已有大成修为,想做到这一点当然不难,以神识控制斧凿,只要入境肯花些功夫,算从没学过雕塑也能完成这样的雕像。
  可是响水峰历代峰主不可能都有大成修为,其大部分人恐怕终生都没有突破大成境界,那么必须借助独门观想法了。
  每走过一尊祖师雕像,崔山海都会躹躬行礼,众人皆跟随行礼。看过全部二十五尊雕像之后,丁齐也有所发现,其三尊雕像的“作者”应该已有大成修为。这三尊雕像都出现于明代,而且是连续排列的,其一尊雕像的作者修为境界应该他此时还高。
  虽然这二十五尊雕像皆如真人重现,但也有所区别。其二十二尊像是从石头里剥出来的,怎么形容呢,是脑海已有师尊的形象,将包裹的岩石层层剥去,使人像显露出来,这完全符合崔山海介绍的以观想法雕凿的过程。
  至于另外三尊雕像则不是这种感觉,像是真人直接站在这里化为了石像。真人化为石像当然不可能,这只能说明雕凿者已掌握了神念,那么至少已有大成修为。
  特别是其一尊雕像是一位高簪道人,给丁齐的感觉几乎是活的,这使丁齐不禁又想到了陶昕。丁齐甚至推测,假如入境感应此像,可与响水峰的某位祖师对面交流,甚至有可能从对方那里得到响水峰的所有传承。
  但丁齐并没有擅自这么做,他此刻只是受邀请来访的客人,不可能在崔山海面前如此无礼。而且感应石像的神念心印,宛如见当年之真人,在那种神念交流情况下无法欺骗彼此,对方自然会知道他的身份,若无特殊理由,并不会无故授以传承。
  想当初丁齐在琴高台世界见到了“陶昕”,但陶昕并没有把天地秘境和控界之宝的传承交给他,只是与他有一番友好交流。这也说明了一件事,算有外人来到此地,能感应到雕像的御神之念,若心怀不善,恐怕也很难借此谋算响水峰的传承与传人。
  看见了道人的雕像,丁齐又特别留意了下一尊石像,是一位书生,这位书生才是留下御神之念的高人。因为根据响水峰的传统,道人的雕像是书生雕的,留下御神之念的也应该是他。
  想到这里,丁齐又悄然以神念道:“崔峰主,以观想法雕凿前代峰主之像,说来简单,其实非常之难。竹节酒最大的作用,恐怕是帮助修炼观想法门吧?但对一般人来说,它只是有近似迷幻的作用,能让人做他想做的梦。”
  崔山海的陡然一惊,许是因为第一接触神念,更是因为竹节酒真正的作用在于此,非响水峰传承者不可能知道。他不动声色转身道:“丁院主,其实今日请您来参观,我还有很多事情想私下请教,等用过了晚饭,能否单独聊聊?”
  丁齐:“好啊,没问题!其实现在时间还早,不用等吃过晚饭,只要崔峰主有空,我随时都可以。”
  水若不解道:“你们两个,究竟有什么悄悄话要说呀?”
  在众人面前,崔山海也不便明言,打了哈哈道:“是有些问题要请教,可能涉及某些隐秘。”
  水若玩笑道:“你们男人的隐秘吗?”
  崔山海一耸肩:“你说是是吧。”
  谭海川插了一句:“小崔,接下来该怎么开放响水峰,您真得好好请教丁老师啊。”
第247章
火候
  走过第二十五尊雕像,山壁旁还有一个石龛,石龛立着一个两尺见方、一人多高的不规则石柱。崔山海有些惭愧地介绍道:“这是我为师尊凿建的造像,一直感觉修行未足,所以至今并未完成。”
  谭涵川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着急,慢慢来。糊弄谁也不能糊弄自己,修行须求精进,但从不能勉强。”
  这里利用天然地势开凿出了很多石龛以及相连的廊道,甚至可以起个名字叫响水峰石窟群了。他们走到山崖正面最深处,那里有个半圆形的开放式大厅,正是一个神坛。神坛并没有造像,后方的天然山岩刻着几个大字——炎黄始祖华胥氏之位。
  华胥氏的确可尊为炎黄始祖,直至如今国的国号还是“华”呢,而炎黄后裔各族民众皆称华人,此华是华胥氏之华。
  方才众人只是跟随崔山海朝响水峰历代祖师造像躹躬行礼以示敬意,此刻庄梦周主动前,朝着华胥氏之位下拜叩首,众人也都跟着下拜行叩首大礼。神案还放着香炉和线香,叩拜后众人依次敬香。
  香炉是明代的鎏金铜炉,异常精美,石不全多看了好几眼。叩拜焚香礼毕,尚妮小声嘟囔道:“庄先生刚才说的对,驴友也可以变成香客啊,我们这不是都敬香了嘛。”
  走过正间这座石龛,另一侧的山壁开凿了一间间石室,户外凿石墙为小院,院引山泉为三叠池水,而后面的房间是将山体掏空形成。这些石室分布的位置很不规则,显然是利用了天然岩洞以节约工程量。
  崔山海介绍道:“这是响水峰历代峰主及传人修炼之地,在古时尤其是宋代,这里曾一度居住近百人,但明代以后长居世外者越来越少。如今我等也不在此长居,正如庄先生讲的故事,这响水峰像那铁瓦寺呀,我们只是偶尔来住几天。
  近代以来,这里已无太多古时遗物,大家可以随意参观,休息休息再吃晚饭……丁院主,趁这个空,能否移步说话,我想私下请教一番?”
  丁齐:“好啊,找个地方坐坐。”
  崔山海将丁齐领到了一间石室,这里有石榻、石桌、石凳、石椅、石屏,都是挪不动也搬不走的,因为它们是直接从整体山岩凿出来的。屋能挪动的陈设是一个木质的橱柜以及石桌的一个茶盘。
  崔山海从柜子里拿出茶叶放在两个杯子,又拿着一把水壶去外面的泉池接了一壶水,坐下后凌空端着壶把闭目凝神,也不知道在干啥。但丁齐能看出来他在运功施法,所以静静地等候并没有打扰。
  过了一会儿,壶盖的小眼居然冒出了热气,接着壶又传来咕嘟嘟的响声,等响水声渐小,水便凭空烧开了。崔山海睁开眼睛道:“献丑了,请用茶!”说着话给丁齐冲了茶。
  丁齐一拍大腿道:“哎,原来你是在烧水呀!何必这么麻烦呢,生个火不得了?假如嫌生火麻烦,我们还带了野营发热剂、简易自热小火锅……”
  崔山海:“还有这些东西?”
  丁齐:“驴友必备之野外套装嘛,不用在山林生明火,如今都能买得着。”
  崔山海:“自热小火锅是怎么回事,不需要生火,也不用开水泡?”
  丁齐:“红小火锅,你没听说过?是大盒子面卡个小盒子,吃的东西都放小盒子里面。有个密封塑料袋套着无纺布包,把无纺布包拿出来放在大盒子里,兑点冷水行,自动发热将水烧开,将面小盒子里的东西蒸热,能持续蒸煮十五分钟呢。”
  崔山海:“真是好有创意呀,现在只要有需求,什么产品都能提供。”
  丁齐:“对了,崔工,您是搞科研的,我倒想请教一下,那都是什么原理呀,用什么材料加工出来的?”
  崔山海笑了:“我虽不清楚具体的产品是怎么做的,但也知道理论实现的方法有很多种,而且原理都不复杂。如现在药房里卖的膏药有带自动热敷的,不论科、理科,学应该都读过化学,我举几个最简单的例子吧。
  首先说较危险的,金属钠遇水剧烈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热能。再说一个最常见的,生石灰听说过吧?至于遇水反应或水溶过程会发热的其他物质,那太多了……”
  丁齐:“您这么一说,我全想起来了,原理确实不复杂,但是能加工成安全简便的野营产品,那是创意。我还想问问,您端着壶把水给烧开了,能量是从哪儿来的?”
  崔山海:“以丁院主的修为境界应该也有感觉吧?我们修炼的秘法手段,古人称为神通,其实是一种转化和运用能量的方式……”
  丁齐:“我倒没有特别琢磨过这些,今天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不不不,应该说胜练十年功啊……来,喝茶!”
  崔山海:“丁院主太谦虚了,您的修为可我高明多了!”
  丁齐:“不不不,话可千万不能这么说,您刚才烧开水这一手功夫,我没练过,自叹不如啊!”
  丁齐所修的方外秘法,按庄先生等人的评价,是直修心性、不问其余的法门,所谓的法力也有,但平日只用在探索与发现世界的未知。丁齐并没有去“钻研”很多小说描写的种种神通法术,他的目的也不在于此。
  崔山海刚才露了一手,凭空把一壶水给烧开了,这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功夫。同样修炼火门炉鼎术的谭涵川有没有这个本事呢,估计也有吧,但他从来没有显露过。丁齐身边这些江湖高人,除了石不全有点爱得瑟之外,其他人都不爱显摆各种绝技手段。
  这可能是因为跟丁齐在一起待的时候久了,跟随他修炼方外秘法,也受到了丁齐的心境影响,更大的可能是这些江湖八门传人压箱底的手段绝技,从来都不是用来显摆的。
  以丁齐如今的修为法力,假如用心去琢磨这些,估计也能琢磨出来吧。但是丁齐的精力从没有用在怎么把水烧开这种事情面,因为完全可以通过别的更简单的手段去实现。
  喝了一口茶,崔山海才反应过来道:“哎呀,是我有事要请教丁院主,怎么聊起了红小火锅?”
  丁齐:“不好意思,我方才把话题给带偏了,崔峰主有话请讲。”说话时心暗道,许是和庄先生接触的时间久了,不知不觉也被带出来一个毛病,是聊天时话题总爱跑偏。
  崔山海:“您方才直接传输到我意识里的信息流,应该是传说的神念吧?”
  丁齐:“崔工真会捅词,的确是神念。”
  崔山海感慨道:“今天终于见识到了!但我还有一个疑问,您并没有喝过竹节酒,我在响水峰的保密级资料虽介绍了竹节酒,但也没有说得太具体。竹节酒对我响水峰传人而言,是辅助修炼观想法之灵药,这是不外传之秘,您是怎么知道的?”
  丁齐答道:“略做推演而已,您已经给了我足够多的信息,完全能得出这个结论了。”
  说话时发送了一道神念,介绍了自己的推演判断过程。他根据种种信息所得出最重要的一个结论是,竹节酒能让普通人做美梦,梦能见其所想见,或者说那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梦,只是化解梦生花的毒性后,竹节酒所留下的致幻效果。
  对普通人来说是如此,但对于响水峰传人来说,它是辅助修炼观想法门的手段。假如普通人在回忆几十年前一个特定的人物形象时,肯定不可能做到完全细致的呈现。这要求在定境精神专注,激发出特定的潜意识信息,如见师尊在眼前。
  至于所见的师尊是否是绝对准确的真实形象重现,那倒不一定。那是观想者潜意识深处所认知的师尊,甚至可以观想出所有的细节——只要你去想。
  在丁齐看来,竹节酒的效用能够营造出一种近似妄境的效果,当然了那不可能是真正的妄境,其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妄境是一种修为成,在五境修行圆满后的精进机缘。妄境不同于梦境,也不同于竹节酒营造出的迷幻经历或观想体验,对于身处其的人,所经历的一切与真实无异,有时自身都意识不到,而且会消耗寿元。
  竹节酒能让人做想做的美梦,假如保持元神清明,专注于所观想之事物,又是一种辅助修炼的灵药,既能帮助炼神也有可能伤神,看怎么用了。丁齐还推测,当五境修行圆满后,竹节酒可能也是一种辅助证入妄境的手段。
  每一门传承,所证入的妄境都有其特点,与秘法内在的逻辑思辨体系有关。如修炼方外秘法,所证入妄境的手段丁齐已有体会,是直接证入一个并不存在的、于元神构建的方外世界。
  那么响水峰的传人,有朝一日也可以借助竹节酒,证入他们所观想的妄境。能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五境修行圆满,而且能不能堪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是关于证入妄境的推测,丁齐并没有对崔山海说太多。因为妄境不言亦不问,假如说的太清楚反而会形成误导,让崔山海认为到时候应该怎样怎样,那是所谓的见知障了。丁齐从这么多零碎的信息当得出这样的结论,不仅跟推理的过程有关,也与他的修为境界有关。
  崔山海端着茶杯愣了好几分钟,这才长出一口气道:“原来如此!说实话,我刚才被您吓了一跳,现在才明白自己多心了。抱歉啊,多谢丁院主的坦诚相告,更感谢您的指点!”
  丁齐淡淡一笑:“您又没说什么,只是在心里嘀咕两声,何必抱歉呢?我知道你的感觉,自家的不外传之秘被说破了,任谁都会有所猜疑,这是我多嘴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3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