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消失的八门(校对)第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335

  他为何要这样做,可能是潜意识作祟,他对叶行并不是完全信任。通过最近的接触,他发现叶行是早有预谋,跟他耍心眼、玩套路。虽然事出有因,但丁齐从一个心理医生的角看看,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反应了思维习惯,那是一个喜欢搞阴谋算计的人,而丁齐不喜欢。
  不喜欢归不喜欢,但这世什么样的人都有,有时候还不得不和他们打交道,要懂得怎样容纳。丁齐和叶行有一致的目的,所以可以合作。但是合作归合作,丁齐有自己的原则与态度,他是个认真做事的人。
  谁知道叶行给的那个相机有没有问题,会不会暗藏了跟踪监控装置呢?丁齐最近想的事情有点多,脑洞开得也有点大。
  丁齐接手“新工作”的第一个星期,有了重大突破,却不是发现了《方外图志》。成果说出来有点让人脸红,他整理出来一部春宫图册。这批珍本古卷里怎么会有这种东西?也不知是当年赤山寺里的,还是张锦麟后来收藏的。
  春宫图自古有之,明末创作与流传最盛,大致有三个作用,一是“新婚教学”,二是“房情趣”,三是“镇宅辟邪”,当然了,还有阐发艺术思想等等。丁齐发现的这本图册,名叫《十荣》,原画作者署名十洲先生。
  十洲先生是仇英,明代绘画大家,与沈周、征明、唐寅并称,也是最负盛名的春宫绘画大师。丁齐发现的当然不是原画,而是清代康熙年间的刻本,但也相当珍贵了。更难得这本图册保存得相当不错,从刻本仍能看出原画的神韵。
  不愧是大家之作,功力精湛,刻画细腻入神,人物皆精丽艳逸、神采飞动。仇英所作春宫套图《十荣》历史早已失传,如今又重新发现了清代刻本,这可是重大成果。这一发现很快惊动了馆领导、校领导、化以及物部门领导,也成了一条不大不小的热点新闻。
  丁齐的名字并没有新闻,报道只说境湖大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社会捐赠的珍本古籍,发现了明代大画家仇英所作、被认为已失传的套图作品《十荣》的清代刻本。
  这套春宫图的发现,被视为重大成果,引起了化、物以及艺术创作等各领域的重大反响。宣传有点不太好说,但大学是搞学术的,自然可以将此事升到应有的高度,该发现对研究明代的生活风貌、化思想、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赵馆长又特意把丁齐叫过去一次,语重心长地说道:“在大学里干,如果想往走,最重要的是出成果,而且成果的影响越大越好。谁都认为图书馆工作是很难出成果的,但谁都没想到,在我主持工作期间,这些年影响最大的成果居然是你搞出来的!
  可惜我已经退休了,是返聘回来的,也没什么再往的前途和想法了,假如换个年轻的馆长,这弄不好是他的资历和资本啊。我看好你,果然没错,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我们图书馆受到了表彰,我也不能对不起你,因为功劳其实是你的。
  我跟校领导说过了,特意强调了你的工作贡献,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给你解决一个正式编制,成为图书馆的正式在职员工,也相当于重新回到了大学教职员工的队伍。你也不用感谢我,这是你自己争取来的机会。”
第032章
我只是运气好
  能继续保留大学教职员工的身份,曾经是丁齐的期待,可这半年来,他又经历了这么多事,想法已经不同,苦笑着摇头道:“我很愿意做一个称职的图书管理员,但这只是一份兼职。我现在已经在一家民营医院受聘当心理医生,多谢领导的好意了。”
  赵馆长叹了口气道:“这里留不住人才啊!”随即又很高兴的说道,“这对你来说是好事,既能发挥专业所长,待遇和前途也不错……你还有什么要求?趁这个机会尽管跟我提。”
  丁齐:“我只要求善始善终,把手头的工作做完,已经整理的这一批珍本古卷,让我继续整理。至于待遇嘛,赵馆长刚刚给我涨过工资,别的能给给,有奖金能发发,没有我也不强求。”
  赵馆长点头道:“你提的要求理所应当。工资待遇嘛,有机会我会考虑的。至于奖金,肯定也是有的,但你并非正式在职员工,多少也只能是个意思。你已经入手的工作、整理的那一批珍本古卷,由你负责继续负责,我不会让别人插手。
  谁要是也想干这份工作,去负责别的地方,反正没有整理出来的书籍献多得是,珍本古卷也还有。302馆室,还是你来整理。”
  丁齐提这些要求,主要当然不是为了工资待遇或奖金。他刚刚接手这项工作一个星期有了“重大成果”,图书馆其他工作人员都很羡慕,也有人认为他是走了狗屎运。看来丁齐所整理的珍本古卷,藏着不少好东西呀,恰好被他碰到了,但好事也不能都是他一个人的呀!
  于是有好几位图书管理员都提出申请,也要参与这项工作,有人明确提出,希望接手302库房的古籍献整理工作,甚至直接要求接手丁齐正在整理的这一批珍本古卷。丁齐最怕的是这种事情,想找的《方外图志》还没见到呢,只发现一套春宫图册算怎么回事?
  赵馆长当然看得明白,既然丁齐明确提出了这个要求,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她都不该拒绝。丁齐达到了目的,又陪着赵馆长闲聊了半个多小时,这才离开办公室。他去食堂吃了晚饭,晚又回到图书馆阅览室给同事代班。
  在阅览室值班,是丁齐原先的工作。他与图书馆的很多同事,不论兼职还是专职,关系处得都不错,除了本职工作之外也愿意帮各种忙。有时候谁有事,大家互相之间也会换班代班,今天是这种情况。
  丁齐坐在对着大门的墙角处看资料,手是一本介绍明清两代书画家的图册,因为刚刚有了那样的发现成果嘛,他对这方面的知识也挺感兴趣。丁齐面前的桌子放着一台电脑,电脑屏幕面对墙角,阅览室的其他人是看不见的。
  有学生想查找哪方面的书籍却找不到,可以到他这里来搜索,丁齐可以告诉对方哪一行、哪一列、什么编号的书架去找,或者告诉他去另一间阅览室。阅览室顶部也安装了监控,丁齐坐在这里可以看见不同角度的监控画面。
  图书馆架的书册都内置了磁条,粘缝在夹页里面,想偷偷带走的话,出门时会报警。但也有的学生挺贼,会在看书的时候找到夹页揭开,将磁条悄悄取出来。但像这样的动作一般较大,在监控里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丁齐当过大学老师,当然也曾负责监考。他自己干了监考老师之后才清楚,考场谁有什么作弊的小动作,只要监考老师稍微留心点,其实都是很容易发现的,而作弊的学生还自以为很巧妙、很隐蔽。
  在阅览室里也一样,大家都安安静静地在看书找书,谁的动作有点不对劲,其实一眼能注意到。丁齐记得自己读本科时,图书馆阅览室是没有这种监控手段的,这几年确实增添了很多新的科技设备。
  偷书的情况当然极少,找出磁条拆掉也挺麻烦的,但前些年有的学生有个坏习惯,看到什么重要的地方需要记录保存的,有时候会偷偷的把书页撕下来。书有缺页,在盘库的时候最不容易发现。
  偷撕书页的情况这几年也少多了,因为智能手机已经普及,算不想做笔记,随手用手机或者IPAD拍下来是了,何苦损坏公物呢。可是还有少数人,仍有一种恶习至今防不胜防,那是在书本写笔记、做批注,甚至是发表一通感想。
  如果是他自己的书,随便怎么写画都没人管,但干嘛要在图书馆阅览室这么干呢?丁齐个月抓到一个在书本画插图的学生,那小子还振振有辞的辩解,他是在效仿脂砚斋批注红楼呢!不管他是效仿谁,还是被丁齐拎到办公室去罚款了事。
  那是位建筑专业三年级的学生,丁齐感觉他的插图画得其实挺不错,并不是那种胡乱的涂鸦,但是该抓还是要抓。像这种事情学校处理得并不算重,既不会留档案记录通常也不会给其他的纪律处分,主要是为了批评教育。
  今天晚倒是一切正常,只有一个挺漂亮的女生看书似乎有点走神,眼睛经常往他这边瞟。丁齐虽然低着头在看自己的书,但也早发现了,这种事情也不罕见。
  图书馆晚九点一刻响第一遍铃声,九点半响第二遍铃声。学生九点半之前必须离开阅览室,间这一刻钟时间是留给他们收拾东西的,将取来的书籍按编号找回书架放好。今天的学生表现都不错,几乎都按着要求做了,只有一本书还留在桌面,在一排排书桌间十分显眼。
  是那个女生的座位,丁齐记得很清楚。他走过去拿起了这本书,却发现书下面压着一张对折的纸条,打开纸条一看,是两行娟秀的小字:“小丁老师越来越帅了,不仅人长得帅而且还那么有才。不论你做什么都会有成的,我为你点赞!”
  字条没有属名,却留了一个手机号码。丁齐知道是谁写的,女生名叫孟蕙语,他曾经带过她的课。这个小女生对自己很有好感,还曾找机会含蓄地表白过。
  时过境迁,好感依旧,此刻再见到这样的一张纸条,丁齐不禁面露笑意,神情温柔了许多。那位正在读大二的女生孟蕙语,应该并不完全清楚他的近况,但肯定知道他在学校的遭遇,他去年出的事实在是太轰动了。
  假如换一位古代的落魄书生,可能会像很多才子佳人小说里写的那样,有一番风尘患难遇知己的感慨。丁齐看着纸条,面带微笑发了一会愣,然后将纸条折好揣进了兜里。
  这时图书馆响起了第二遍铃声,时间到九点半了。图书馆十点关灯关门,从九点半到十点这半个小时,是留给管理员盘点整理阅览室书架的。丁齐沿着一排排书架走了一圈,目光下扫视着书脊的标签编号,无论是字母还是数字都应该是相连的,假如哪本书插错了地方很容易能看出来。
  将放错的书抽出来重新插入正确的位置,差不多快下班了。些书放错了但没有发现,那留到每周的大盘库时再整点吧。丁齐很细致很负责,每次几乎都能把所有放错的书挑出来重新插好,这也与他的观察习惯有关。
  第二天起床洗漱完毕,穿好衣服,丁齐又将那张纸条从兜里掏出来看了两分钟,嘴角微微翘带着微笑。最后他将纸条夹进桌的一本书,当书页合的那一刻,仿佛听见脑海似有一个清脆的响声。
  丁齐有一种清晰的感觉,某个他曾经自认为并不在乎但又始终存在的心结,终于彻底解开了,或者说释然了。解开心结当然要靠自己,但是说实话,丁齐也很感谢这位名叫孟蕙语的女生。回头加个微信吧,逢年过节发个祝福,人活在世不应孤单,心总需要各种朋友。
  丁齐先开车去了市心,快到午的时候又来到了曾经工作过的校心理健康心。从一楼走到三楼,他微笑着朝哪些熟悉的面孔点头打招呼,对方的反应多少都有些惊讶,但也不失礼貌与热情。丁齐在刘丰的办公室门前敲了敲门,听见请进的声音才推门而入。
  刘丰看见来者是丁齐,愣了大概半秒钟,随即额头的皱纹像积雪渐渐融化开,笑着点头道:“你来了!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
  刘丰没有站起来,这并不是不礼貌,因为他根本没把丁齐当客人,语气也显得很轻松自然。半年之前,丁齐每次来刘丰的办公室,也都是这样的场面,不需要刻意招呼什么。
  自从刘丰去美国度假回来后,丁齐再没有见过他,仿佛总有点别扭,说不清是什么感觉。假如刘丰主动叫他,他当然是会来的,但是刘丰不叫他,他自己却不却主动登门。丁齐甚至还曾在心暗想,假如在某个场合偶尔遇见会是怎样的情形、该怎么和导师打招呼?
  今天他终于来了,一切却仿佛和以前一样。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他不可能再像读博士时那样经常来到这间办公室,只能偶尔有空时来探望导师。
  丁齐把手包装好的东西递过去道:“导师您的生日,这是我给您的礼物。”
  刘丰接过礼物呵呵笑道:“真会找借口!我不过生日,你不来看我了?每年过生日,你的师兄弟们总是要找地方凑齐几桌,说是为我庆祝,其实都是他们自己热闹,我今年都不想再过这个生日了。”
  丁齐笑着劝道:“师兄弟们给导师过生日,您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那也是个难得的机会,让大家能够在一起多联系交流。”
  刘丰:“我知道他们的目的,这也是借着我的场子建立和维持人脉。丁齐,这次你去不去了?”
  丁齐摇了摇头道:“今年我不参加了,所以才会提前来送生日礼物。我倒是没什么,怕有些师兄弟感觉尴尬,弄不好会破坏气氛。”
  刘丰:“不去不去了吧,你有这份心意好。真要是坐在那里,大家也不知道该和你聊什么更合适,你恐怕也会觉得无聊。”
  丁齐不打算去参加师兄弟们给导师办的生日宴,这么说话,恰恰说明了他如今已经很坦然。然后他又掏出手机道:“导师这次在美国待了这么长时间,是不是有了新的口味,今天点些西餐啥的?”
  以往丁齐这个时候来,都要给导师点餐,今天也很顺手。刘丰摆了摆手道:“美国我去过多少次了,吃的东西很一般,我的口味你了解,像平常那么点吧。”
  丁齐发现了一个细节,那是自从自己出事离开之后,导师每天午应该都是自己点餐,要么是去餐厅或者去外面吃饭,没有再叫别人帮他点餐。否则刚才坐在办公室里,应该有人进来问导师午吃什么或者去哪里吃。
  丁齐点了两菜一汤,有荤有素,在茶几摆好陪着导师吃午饭。吃完后将东西收拾干净,又给导师新泡了一杯茶。师生两人坐在沙发又聊了一会儿,谈起了工作和生活的近况。虽然没有见过面,但丁齐的情况刘丰一直是知道的。
  刘丰笑道:“听说你在博慈医疗干得挺不错,涂至来看我的时候还特意提到了你,如今你可是境湖市谈话收费最高的心理咨询师了!”
  丁齐也笑道:“那是导师您教得好。”
  刘丰:“你也别谦虚,单凭我教是教不出来,我有过那么多学生,烂泥扶不墙的也不少!今天恰好你来了,我有件事想咨询咨询,问问你是什么看法。”
  丁齐:“导师有事尽管说。”
  刘丰:“最近有位校领导,也是钱副书记,在我汇报工作的时候,插话问我,也算是委婉的提个建议。他问我能不能将主要精力都放在教学研究,为培养新一代的高素质人才多做贡献,并且为境湖大学多出更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你说他是什么意思?”
  丁齐:“导师还用问我吗?估计是有什么人找过他递话,他想劝你辞去校心理健康心主任的职务,专职做个医学分院的副院长。但是这话不太好直接开口,只能这么说。”
  刘丰:“那么你的意见呢?”
  丁齐:“导师无论做什么决定,我能有什么意见呢?”
  刘丰一拍大腿:“我不该这么问!换个说法吧,假如你站在我的角度,又是怎么看的呢?你应该很了解我,各方面都很了解,有什么看法直说吧。”
  丁齐:“您今年才五十五,退休还早着呢!身为一位专家学者,其实很年轻。”
  刘丰插话道:“领导的话,不是要我退休的意思。”
  丁齐:“您现在只是医学院的副院长,而且在医学领域,精神卫生只是一个小专业,只是您的成和名望十分突出。心理健康心,几年前才从校附属医院独立出来,在心您才是一把手,安排什么事情都方便。”
  刘丰:“我明白你的意思,还不如直接说心理健康心才是我的地盘,也是我真正说了算的地方。假如我不再做这个主任,平时很多事情都不方便,这不仅是吃个饭、用个车、有事找人帮个忙。算在研究领域,搜集第一手病历资料,报项目申请科研经费,都会受到影响。”
  丁齐:“那您还问我干什么?”
  刘丰:“旁观者清!我怕有些年轻同志等不及呀,嫌我总占着位置碍事。”
  丁齐:“是您的该是您的,如果有人坚决要求进,也得有那个能力和素质。”
  刘丰又笑了,话锋一转道:“我今天午接到赵馆长的电话,说是鉴于你在图书馆的工作成果,学校现在可以给你解决一个正式编制。而你却拒绝了,是这样的吗?”
  丁齐:“什么工作成果,是发现了一本春宫图,说出来都有点脸红。导师,您和赵馆长的关系很好吧?”
  他如此回答,其实是岔开了话题。刘丰答道:“赵春铃是我的老大姐,我当初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她对我挺照顾的。否则你出事之后,我干嘛不找别人、去找她给你安排在图书馆呢?
  而你真有本事啊,这才半年时间,已经有机会拿到一个正式编制,重新恢复大学教职员工的身份。赵馆长很关照你的确不假,但也需要你自己争气,不声不响搞出成果来了。
  赵春铃也觉得脸有光,你这件事不再是给我面子,而是证明了她慧眼识人!今天午打电话的时候,她还希望我再劝劝你,这是个回来的好机会,很多人想争取都争取不到呢。”
  丁齐:“我只是运气好而已,恰好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3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