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消失的八门(校对)第2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5/335

  田仲络:“难道和这二十八株千年古桃有关?”
  杨晨功:“田师果然有见识,我师父也是这么认为的。桃树很容易招虫啊,很多虫子都喜欢吃桃树的浆,而村子里的鸡则吃这些虫子,不仅在地啄,而且还飞到树去啄。虫子吃桃树、鸡啄虫子,等于是在保护这些树,我师父认为这也是汲取了千年古桃的灵效精华。”
  田仲络:“不仅在树根底下吃虫子,还飞到树啄虫子,这到底是鸡还是啄木鸟啊?”
  杨晨功:“你把它们当成啄木鸡,这些鸡本身相当于难得的灵药,下的蛋灵效更佳。当然了,只有在村庄里啄虫的鸡才有这等灵效,此地其他的鸡不行了。”
  田仲络:“这个村庄废墟里到底有多少只鸡?”
  杨晨功:“我没有仔细数过,现在那些废墟成他们的窝了,几百只总是有的吧。它们不仅在村庄里啄虫子,也会飞到外面去找吃的。”
  田仲络:“我是指一年最多能抓多少,别把这个鸡群给抓绝,得讲究可持续开发。”
  杨晨功:“鸡繁殖很快的,村庄里的鸡群,每年抓一百只应该都没问题。而且村庄外的山野里还有很多鸡,它们也会飞到村庄里来做窝。
  更重要的是鸡蛋啊,每天拣十几个蛋没问题,不会影响什么的。鸡蛋也不可能都孵出小鸡,小鸡也不可能都长大,鸡蛋吃了也吃了。
  您知道我师父是怎么说的吗?这里的鸡吃树的虫子长大,在这个过程等于一点点炼化了千年古桃的灵效,鸡肉天然是灵药,甚至吃了之后无须再特意行功炼化,对普通人是最好不过。
  他老人家还说了,尤其这些鸡下的蛋,那相当于炼制出来的灵丹啊,有辅助修行筑基之妙。也是说这里的煮鸡蛋,简直相当于仙侠小说里写的筑基丹……”
  田仲络:“但是您夫人吃了那么多鸡蛋,也没见修成畅乘福地秘法啊?”
  杨晨功叹了口气道:“修行也不能只靠吃鸡蛋啊,她不合适,脑子有点笨,当补身体吧,这东西的好处是普通人当鸡蛋吃行了。丁盟主这次对这里的鸡蛋赞不绝口,还主动要求炖鸡尝尝,想必是吃出感觉了。”
  田仲络一拍杨晨功的肩膀道:“原来如此!那这个项目定会大受欢迎,我们算算,假如一年开放二十五次,每次十个人,给他们炖两只鸡,每人再给三个鸡蛋,这待遇已经很好了吧?”
  杨晨功:“每年五十只鸡、七百五十个鸡蛋而已,绝对没问题……这是不是有点小气了,我们还有不少呢?”
  田仲络:“剩下的我们自己吃不行吗?平日还能用来招待特别邀请的客人,至于每年出产的灵桃,那看大家的机缘了,假如季节正好能尝到。其实最有价值的还是鸡蛋,假如这东西能带出去,绝对五心谷的灵谷更受欢迎。”
  杨晨功:“五心谷的灵谷是怎么回事?”
  田仲络:“我还没有对你说呢,方外联盟最近的大新闻,五心谷从方外世界运出了灵植五花谷,送了每家一斤,并说这东西将来用于交换各方外世界的特产灵物。”
  杨晨功:“他们是怎么运出来的?”
  田仲络压低声音道:“据说是丁齐理事长帮的忙,但我还有另一个私下的消息,其实卢余洞的洞主芦居子也可以帮忙。但这么做的代价好像有点大,每次带出来的东西不可能太多,具体需要怎么办,可以私下找他们询问商量。假如杨老弟感兴趣,我可以帮你问问。”
  杨晨功:“我和那位芦洞主不熟,但已经认识了丁盟主。回头我可以找丁盟主问问,看他能不能帮忙、怎样才能帮忙。所得好处我们仍然是五五分,至于具体该怎么操办,还得您派的人去经手。”
  田仲络:“听说有人能把东西运出去,杨福主的样子并不是很吃惊啊?”
  杨晨功:“那位芦洞主我不了解,但听说丁盟主有这等本事,我并不觉得意外。”
  田仲络之所以告诉杨晨功这些,因为畅乘福地加入方外联盟后,杨晨功自己迟早也会知道的,不如干脆先卖个消息人情。两人又商量了一番畅乘福地将来的开发计划,总之杨晨功除了定期开启门户基本可以当个甩手掌柜,一切都由田仲络来操办。
  与此同时,已到达神农架风景区红坪镇的丁齐,发现了有人在暗监视自己。
  其实丁齐的没告诉任何人自己的行程,在张家界的时候,麻晓特意问时他也没说,杨晨功等人只知道他离开张家界飞到武汉去了。到了武汉便是丁齐独自一人,转机去了神农架,机票是他自己事先订好的。
  从机场到红坪镇,丁齐是随机在当地找了一辆车,还让司机宰了一小笔,然后入住了镇的画廊阁酒店,这也是他在提前预定的。
  假如有人想一路跟踪他,几乎不可能,除非在他身装了卫星追踪器,那难度耗子往猫身挂个铃铛差不多。但是另一方面,假如有心人早有准备,未尝不可掌握丁齐的行踪,不需要跟在他本人后面盯着。
  首先航班预定信息通过某些渠道可以查到,酒店也是,只要在神农架红坪镇等着便是,但这样做的人目的不简单了。假如有人已经在这里等着,丁齐用脚后跟都能想到,所谓方外世界枭阳国的线索,恐怕是针对他设的埋伏。
第311章
谁跟踪谁
  神农架的范围很大,有一条二零九国道从南至北贯穿,大致可分为南部的景区和北部的林区。但这种划分并不严格,北部的林区中也有一条三零七省道自东向西穿入,与二零九国道汇合,已开发的风景区基本都集中在公路两侧。
  红坪镇就位于二零九国道旁,这一带兼有地广人稀与地窄人密的特点,所谓地广人稀是指山深林密,很多地方人迹难至,所谓地窄人密是指山区适合居住与耕作的土地不多,村镇都分布在沿着河谷的狭窄地带。
  红坪谷景区的大门就在丁齐预订的画廊阁酒店对面,此刻并没有开放,售票处门外立着“景区维护”的牌子。很多地势险要的风景区都需要常年维护,尤其是在夏季雨量充沛的时候,道路与设施常常会被冲毁,落石滑坡也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
  丁齐办理了入住,去房间里待了一会儿,然后就背着包出来了,没有将任何东西留在酒店中。他沿着国道往前走了没多远,拐了一个弯就到了镇子上。
  这里显得热闹而杂乱,整个镇子是沿着一条小河两岸修建的,地势狭长被夹在群山之间,小河上还架着石拱桥。镇上到处都是土特产商店、饭馆、宾馆、农家乐,道旁停了很多车,行人成群,显得格外拥挤热闹。
  八月末正是秋老虎的天气,恰好又是个周末,正适合到山里避暑。丁齐不禁想起了峨嵋后山的四水坪,那里在这个时间也应该挤满了游客吧。神农架的风景自是极好的,但这个红坪镇可远没有四水镇修得那般舒适漂亮,开发得很杂乱,也是因为地势太局促。
  先在镇上吃了午饭,刚走出饭店大门,就有位中年妇女凑过来问道“老板,住店吗?标准间客房,二十四小时热水,还管每天三顿饭,一天就收二百,长租的话一个月四千……”
  他还背着行李呢,一看就是刚来到镇上的游客,所以有人就过来揽生意。丁齐露出很感兴趣的样子“哦,你那是什么地方?”
  中年女子道“就是自家的院子,靠山,可安静了。假如需要向导的话,我也可以帮你介绍,神农架景区老大了、好玩的地方可多了,但外地人不认识……”
  丁齐便和她砍了一会儿价,听说他并不长租,对方还有点小失望,最终以每天一百五的价格谈好了住三天,可以跟着老板家一起吃饭。丁齐就背着包跟中年女子走了,穿过临河的的房屋走向了靠山脚的镇子边缘,来到了一个农家院。
  俗话说靠山吃山,在过去当地人大多采些山货、药材,再打些野味补贴家用,如今大多都是围绕旅游业做文章。这户人家就把自己家修的三层小楼改装了一番,辟出了好几间客房,每间客房还修了单独的小卫生间。
  农家乐是夫妻两口子开的,他们家离镇中的主干道比较远,所以老板娘就每天负责到镇子上揽客,还有儿子和儿媳帮忙干活,这就是全家人的营生。而这里冬天的客人很少,夏天正是旺季,加上丁齐在内六间客房已经租出去五间。
  丁齐并没有打算住在画廊阁酒店,他事先订好了酒店并办了入住手续只是虚晃一枪。又一次办了入住手续交完押金,丁齐便出去闲逛了一番。
  丁齐在的路上表现得都很正常,或者说很自然,就像是听说了枭阳国的消息后,想独自悄悄来考察。到了镇子之后,他又显得格外谨慎,订好的酒店不住却换了农家乐,假如有人在暗中监视,这个举动肯定会引起注意。
  镇子不大,丁齐很快就把河流两岸都逛了一圈,发现这里的游客还不少。有些人是路过待一、两天,而有些人就是在这里避暑度假住上十天半个月,还有不少来搞写生、摄影的,还有院子挂着某些艺术院校创作写生基地的牌子。
  记得在老家泾阳县的黄田古村,也有这样的创作写生基地,有来自全国各地艺术院校的师生,他们通常不住宾馆,而是租住当地老乡家的房子,和丁齐住的地方差不多。
  逛完了镇子丁齐便往山野中走去,似乎在在欣赏野外风景,看那些花花草草,他从一个小山坡走下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根棍子,好像是在树林里弄的。
  其实这就是丁齐惯用的那根妖王木长棍,有人放在了约定的地点。拿到了这根棍子,丁齐就知道其他人都已经到了。丁齐那块景文石其实也是一件“法器”,可以扔出去砸人,但还是这根棍子耍起来最趁手,算是他的防身利器了。
  更难得这根长棍毫不起眼,还可以当登山杖用。很多爬山的人手里都喜欢拄根棍子,当地还有很多店铺出售用野生杂木加工成的登山杖,样子都差不多,就是比他这根棍子短一些。
  丁齐并没有在镇外的野地里走太远,他沿着山脚绕了回来,走到那农家乐院外的时候,突然长棍点地纵身往后一跃,迅速闪身拐进另一条两道院墙之间夹出的小巷,把一位中年男子吓了一跳,手机都摔在了地上。
  幸亏是泥土路,手机并没有摔坏,这拣起手机很不满地嘟囔道“你这人是怎么回事,突然跳过吓人?”
  丁齐也不废话,直接问道“你为什么跟踪我?”
  那人眼中的惊慌之色一闪而过,矢口否认道“我又不认识你,跟踪你干什么?”
  丁齐“我下车的时候就看见你了,吃饭的时候又看见你在门外,现在回住的地方,还看见你在附近。”
  中年男子嚷嚷道“真是莫名其妙,这地方是你家的吗?你能逛我也能逛,碰巧而已,我还说你是在跟踪我呢!”
  丁齐“我看见你拿手机对我拍照了。”
  中年男子“我只是在拍风景。”
  丁齐“真的吗?”
  中年男子“你谁呀,我犯得着跟废话吗?这地方也是有派出所的,你再骚扰,我就报警了!”
  丁齐“假如你没有跟踪我,就滚吧。”
  中年男子“什么意思,我去哪儿用得着你管吗?我就在这儿待着!”
  丁齐盯着他的眼睛道“那好吧,你就在这儿站着。”
  中年男子“你说站这儿我就站这儿啊,神经病!”说着话他绕过丁齐走出了这条巷子。
  丁齐突然在后面喝了一声“等等。”
  那人不耐烦地转身道“你真是神经病啊?”
  两人视线接触的这一瞬间,丁齐露出一幅混混模样道“小心点,假如让我发现你在跟踪我,我不会客气的!”
  丁齐的视线给人一种莫名的压迫感,那人恍然间有些失神,但仍然冷笑道“我爱去哪儿就去哪儿,下次再看见你,你才要给我小心点!”
  丁齐看了他一眼没再说什么,转身就走了,兜了个圈子又回到他住的农家乐。那中年男子将紧握的手机揣进了兜里,手心已经见汗了。丁齐刚才没有要求看他的手机,就算提了要求他也绝对不会答应的,因为手机中确实有好几张丁齐的照片。
  这些照片当然不是直接对着丁齐拍的,而是假装刷手机的时候偷偷拍下来的,有丁齐进入画廊阁酒店的场景,还有他在饭店里吃饭的样子、被老板领进农家乐的画面、独自走向镇外的背影……他拍照片的时候距离都保持的比较远,躲藏在纷乱的行人中,但还是被敏锐的丁齐察觉到了异常。
  确定丁齐已经回到了农家乐,中年男子赶紧离开了。他只是一个小喽啰,奉命确认丁齐真的出现,并及时汇报情况,事先已经得了叮嘱,不要太靠近丁齐,只要确认这个人来了并找到他的落脚点即可。
  而丁齐的表现有点像个不讲理的小混混,仅仅凭在几个地方都看到了同一个人,便跑过来喝斥一番,很可能是一种试探,看来警惕性也挺高的。
  那人回到了自己住的旅馆,关上门联系了同伙,将刚才拍的照片都发了过去,然后还汇报了不久前的“遇险”经历,也就是被丁齐堵住喝问了一番,随即又接到了新的指令。他出门开车离开红坪镇到子燕子垭,此地也在二零九国道旁,中间还要穿过一条隧道。
  在燕子垭他见到了一个名叫三哥的人。三哥仔细询问了他正面遭遇丁齐的经过,然后点头道“这个人警惕性很高,他只是怀疑你,所以故意试探一下。大眼,你既然已经跟他打了照面,就不要回红坪镇露面了,按计划去杠子那里,把家伙带上。”
  中年男子道“天快黑了,今天恐怕来不及了。”
  三哥“明天天一亮就出发,怎么做不用我说了,红坪镇那边就让老精盯着。”
  第二天一大早,这位叫大眼的中年男子便沿着一条隐秘的小道进入了神农架景区深处,那边已经提前有人在埋伏着,还建立了临时的营地。他见到了另一个叫杠子哥的头目还有其他的同伙,总共有十几个人都带着家伙。
  能够翻山越岭跑到这个地方来的都不是普通人,这伙人个个身手不凡,其中有两人至少已有三境修为,就是不知练的是什么功夫了。他们不仅带着削尖了的钢管、砍刀、匕首,甚至不知从哪里弄来了好几杆猎枪。
  杠子哥布置了任务,让他们在不同的地点都埋伏好,随时等候动手的信号。山里面虽然清凉,可是穿着一身厚厚的防蚊虫迷彩服,大眼也出了一身汗,不禁有些犯困,张嘴打了个哈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5/3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