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消失的八门(校对)第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335

  朱山闲主动握起他的手道:“丁齐吧?我可是久仰大名呐,你是我们境湖市的名人啊!最近又听说了你的事迹,看样子是金子会发光,不论在哪个岗位都有成,这是人才。”
  这话说得丁齐不知如何作答,他不认识朱区长,看样子这位朱区长却认识他,至少听说过他的不少事,包括最近在境湖大学图书馆的“研究成果”。还好朱山闲没有继续说下去,又招呼他们进屋喝茶。丁齐本以为把人送到了自己走,可朱区长盛情相邀,也进屋坐了会儿。
  一楼有个南北通透的大厅,进门处摆了一面八扇屏风,屏风雕的是八仙过海。绕过屏风来到厅,陈设其实都是按照面朝后院的格局摆放的。案已经沏好了茶,是生普,恰好放了三个杯子。
  朱山闲今年四十多岁,但看去只有三十出头的样子,神气很足。像这个年纪的很多官员,包括企业领导,往往看似精神饱满其实气血虚亢,在工作岗位一直精神头很足、干什么都很有劲,但身体和精神的透支消耗都很大。
  可是丁齐感觉,朱山闲显然不是这种情况,至少保养得非常不错。丁齐又不是精通望诊的老医,怎么能一眼看出来这些?其实他的导师刘丰也有这个本事,刘丰不仅能判断生理特征,甚至能一眼看出某个人的行为特征包括犯罪倾向。
  这种判断准不准?非常准,有时甚至准得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从某种意义说,丁齐是得到了刘丰的“真传”,某些方面甚至是青出于蓝。
  朱山闲很和善,丝毫都没有摆领导的架子,说话时总是笑呵呵的。可是丁齐却感觉朱山闲的气质无形有那么一种范,不太好形容,可称之为官气吧。这种官气可不是脾气,而是在某些位置坐着,总需要拿主意、做决断、下指示,久而久之养成的一种气质。
  官员未必有官气,有官气的也未必是官员,但流露出这种气质的人大多都是领导干部,根据这种感觉去判断人的身份,虽不能说是百发百,但也是八九不离十。
  朱山闲只是个不大不小的正处级干部,假如是在首都某部委那种地方当差,也是个毫不起眼的基层。但是在地方可不一样,雨陵区的户籍人口有六十多万,常住人口更多,朱山闲是二把手,除了区委书记属他最大,是手握实权的领导。
  丁齐怎么会有这种感觉或者说眼光呢?没有任何人教过他,只是因为他见过各色各样的人,而且因为工作的要求,需要从各个角度由外及内详细地观察、归纳、总结,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很直观的印象。同一类人往往具备同一种气质或特征,是能一眼看出来的。
  对,是一眼看出来,没有理论只是实践,长期的实践形成了最直观的经验,不需要再去思考,直接能得出某种印象式的结论。
  导师刘丰也对丁齐解释过这种现象,道理很简单,是工作过程见的人多了,而且观察与分析得很用心,久而久之便会养成这个能力,或者说形成这样的习惯。古人所说的相术,其实是基于这个原理,只是升到某种理论的高度、总结出种种规律,便成了所谓的相学。
  如曾国藩写过一本《冰鉴》,专门讲怎么由相而知人。相学是一套形而的理论,总结出的规律未必是正确的,有的甚至是纯胡扯,但相术的原理却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最高明的相术,不是看了多少本所谓的相学书,而是有这种真正的观察技巧与经验积累,从而达到某种水平,像一个渐悟的过程。
  丁齐对朱山闲的身份很好,正因为好,会用习惯的方式去观察,他不知道江湖爵门弟子通常是什么样的,但哪怕并不认识朱山闲,也一眼能看出其人很可能是位手握实权的领导。
  丁齐不仅在观察人,也在观察环境,客厅的左右墙壁各挂着一副字。东边是一副横卷,写的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行楷字体非常漂亮,每个字差不多都是荸荠那么大。卷末的落款题的是“山闲”,应该是这位朱区长亲笔所书。
  当代很多所谓书法家,也是各级书法协会的会员,其实论功底绝大多数都不过古代的一个秀才。因为书法如今已经脱离了实用的写书功能,当代的书法家都是练出来的,而古代的读书人从小每天都要写,开蒙时字写得不好还会被先生打手板,日常用的功夫是不一样的。
  如果真要和古代一个普通的秀才,当代真正的书法家大多胜在作品的意境和气韵。意境源自于阅历与眼界、体验与感悟,而气韵则更体现出在此基础的个人修养。
  丁齐并不是书法家,但他在图书馆工作了这么久,最近的工作是考证各种古籍,虽说不出太多的所以然,可鉴赏的眼光还是有的。朱山闲的字写得非常漂亮,不仅很见功底而且相当有气韵,这幅字已经称得是艺术作品了。
  西面的墙挂着一幅立轴,写着一首五言诗:“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丁齐悄悄用手机搜了一下,这是唐代诗人裴迪所作的《送崔九》,与对面那幅《桃花源记》意境呼应。
  这首诗每个字都有菜盘大小,和对面那幅是一样的行楷字体,应该也是朱山闲的亲笔。小字考功力,大字考劲力,能将大字和小字都写得这么漂亮、完全保持了一致的水准,可见这位朱区长的书法造诣相当不错。
  丁齐不由赞叹道:“朱区长,这两幅字都是您的亲笔吧?原来您也是一位书法家!”
  朱山闲摇头笑道:“闲来无事,陶冶情操而已,哪敢称什么书法家,我也没指望借此闻名。”
  石不全在一旁打趣道:“朱师兄,我看还是你的官做得太小了。假如你的官做大了,凭屋里挂的这两幅字,你不是书法家都不行,弄不好还成当代书法大师了!”
  朱山闲连连摇头道:“不指望这个,不指望这个!真要是那样,可能坏事了,那些个江湖门道我还不懂吗,防不胜防啊。”
  刚才在门外时,石不全的称呼是朱区长,但到了屋里喝茶时,便改口叫朱师兄。看来有些称呼只是自己人之间才会用,没必要让门外人听见。
  这栋二层小楼,楼楼下都是双卫结构。一楼有客厅、厨房,还有两个房间,其一个是带独立卫浴的套间。另一个应是客卧,被朱山闲改成一间私密的小会客室兼书房,如今是石不全修复古卷的专用工作室。
  二楼有个连接楼梯的小厅,外面还带了个大露台,里面同样有个带独立卫浴的套间,另外还有三个房间。那三个房间都是空的,只有套间收拾出来放了家具、床铺。整栋小楼的原始户型朱山闲几乎原封未动,更没有拆墙改造,楼楼下共六室三厅。
  朱山闲对石不全道:“师弟,假如你想在二楼干活,挑一间空屋子,把东西都搬去。”
  石不全摇头道:“不用了,一楼好,工作台放在一楼更稳。假如师兄原先安排在二楼,我还打算搬到一楼来呢。”
  一楼的桌子二楼更稳?丁齐听得有些发愣。这种细微的差别也能感觉出来?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也太挑剔了,简直不是人类!
  朱山闲看见丁齐的表情,也知道他在想什么,又特意解释道:“这个小区很安静,但出门往北还有好几个工地。夜里会有很多重载大卡车经过,过个沟坎或者意外爆胎,是能感觉到震动的。”
  然后他又对石不全说道:“这里一楼放桌子的确很稳,雨陵区的地质勘探资料我都查过,我们这片地方下面是整体基岩,你安心干活吧。”
  石不全放下茶杯起身走向书房道:“我去检查一下快递来的东西,打开包裹准备开工了。我工作的时候,你们谁都不要来进来打扰。”
  丁齐本来还想观摩一番石不全的绝活呢,不料这小子直接来了个免打扰。朱山闲笑道:“别去管他,他是这脾气。丁老师今天如果想住这儿,楼还有一个套间是收拾好的。假如你不留在这儿住,我住这儿陪阿全。”
  丁齐:“朱区长,您忙不忙?”
  朱山闲:“最近不忙,而且从这里开车去办公室只要十分钟,我住哪儿都一样。孩子大学了,海交大,他妈妈也通过关系调到海工作,正好可以陪着,现在家里也我一个人。”
  丁齐其实挺想留下来陪石不全的,他对《方外图志》的内容以及石不全的修复工作都很感兴趣。但一来他还要去图书馆班,这里的确太远,二来听朱山闲的语气,这位区长其实是想亲自陪石不全住在这儿,于是便告辞离去,临走前还加了个微信。
  接下来的这段日子,丁齐突然变得清闲了。他每天仍然在工作,但心理感觉却有点无所事事。前段时间他将太多的精力都用在了寻找方外秘境的线索,如今线索已经有了,只是等待石不全那边的结果。
  记得导师刘丰曾说过,有些事情会让人在不知不觉瘾,或者人的行为习惯会被自己所做的事情控制。
  这指的当然不仅是黄赌毒之类的非法爱好。如搞证券投资,每天盯着大盘看涨跌,预测每一支股票的走势,不论对错,好似都有需要改进与总结的经验。哪怕不去看实时走势的技术涨跌,也要去分析各个公司的基本面,国际国内的政策变化等等。
  不知不觉,人陷进去了很难再抽身,处于不停地循环与追逐状态,总有东西在吸引你的心神。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每天所做的事情并无意义。人之所以会陷进去很难出来,那是因为总有新的东西在吸引心神,如每天股票的走势、大盘的涨跌。
  假如突然强制性的让这个人不再接触这些,他反而会感觉不知所措,甚至是莫名焦虑,这像一个现代人出门忘了带手机。现在很多人总是喜欢有意无意刷手机,大抵也是这种心态,不单纯是因为碎片时间的无聊。
  丁齐前段时间的心态与此类似,但也有不同。去年遭遇了那样的事情,他一度成日思索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后来他不再想这个问题了,而是专心去解开这世神秘的未知。如今突然被打断,丁齐也感觉一时不知该做什么才好。
  还好他很擅于自我调整,那多干点工作吧,在博慈医疗多出诊,这样还能多赚点钱。毕竟前段时间为了寻找“大赤山”、“小境湖”,他的开销也不小。
  不知石不全什么时候才能修复古卷,或者解读出《方外图志》的内容。按照石不全的说法,总之十天半个月之内是别想了。能否完全修复要看实际情况,哪怕只是解读其部分内容,也要等一段时日。
  在这段时间,丁齐倒是把302库房张锦麟捐赠的珍本古卷全部整理完毕。在《方外图志》被找到并调包换出去之后,他的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石不全已经告诉他,调包换进来的东西算被检查修复也没有问题,他又一次向图书馆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最新发现。
  这七卷带着历史传的《妙法莲花经》,对图书馆而言又是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此事也许算不什么社会新闻,但再次惊动了相关领域的很多人。
  同事们都羡慕丁齐的运气,赵馆长也对丁齐的工作赞赏不已。可是没过几天,赵馆长把丁齐叫到了她的办公室,有些为难地说道:“小丁啊,你原先要求继续完成302库房的整理工作,我也答应了,可是现在情况有点变化……”
第038章
身在江湖
  如果说丁齐次发现《十荣》刻本只是运气好,那么这次发现七卷珍贵的历史物,不能仅用偶然的巧合来解释了。无论是谁都会想到,图书馆的那批捐赠来的典籍有重大价值,甚至是价值连城。既然这样,怎么能让一个临时工继续负责整理工作呢?
  市化部门、物部门、宣部门,包括科委、教委,甚至宗教部门的有关人士,都对此极感兴趣,在市化部门和境湖大学的牵头下,成立了专门小组前来接手丁齐的工作。赵馆长今天不是来和丁齐商量的,而是直接通知他要移交手头的工作。
  那么丁齐怎么安排?他可以换个岗位,考虑到他的重要贡献,如果自己也愿意的话,也可以继续协助这个小组的工作。所谓协助,也是个好听的说法,实际等于是被一脚踢开,今后没他什么事了。
  职场有句话叫“领导的承诺”,有时候不能太当真。赵馆长当初承诺过丁齐,可以继续不受干扰滴整理302库房的馆藏典籍。但情况有了变化,赵馆长也做不了主,丁齐对此是早有预料,否则也不会特意等到现在了。
  丁齐苦笑着反问道:“因为我的工作成果太出色,所以不能再继续工作了,对吗?”
  赵馆长很尴尬地答道:“小丁啊,我的专业是搞外国语研究,我也很反感官场的这一套,但是没办法,毕竟身在江湖嘛。也不能说你不可以继续工作了,只是调换一下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而已。
  其实你吃亏吃亏在身份,毕竟不是正式编制员工,也没什么过硬的专业背景。假如你已经是个古籍研究专家,背后又有哪位领导为你站台,这次的事情肯定不会是这个结果。
  两次重大发现都是你的成果,算成立了专门小组,本来也应该以你为主继续展开工作,不仅不能把你撇开,而且这也是你的职称和职务晋升的机会。
  小丁啊,再听你赵阿姨一句话,我次说的事仍然算数,而且和校领导都打好招呼了,你随时可以转正式编制……”
  丁齐笑了笑,摇头道:“多谢赵阿姨了!我次拒绝了,之所以还继续在这里干,只是想善始善终,完成手头的工作而已。现在既然是这种情况,那我不干了吧。”
  赵馆长有些着急道:“小丁,不要赌气嘛。”
  丁齐:“您误会了,我没有赌气,只是最近事情很忙,我恐怕没有时间每天再到图书馆来工作了。”
  赵馆长长叹一声,若有所思道:“你的确挺忙的,天天跑来跑去也不适合。小丁啊,你看这样好不好?你继续做图书馆的外聘专家,每月还是三千块。平时不用来坐班值班,有事需要你过来一趟,每月给的钱只是个车马费。”
  丁齐一愣:“这样也行?”
  赵馆长笑了:“当然可以了,我次给你把工资涨到三千块一个月,是用外聘专家的名义啊。你以为外聘专家都是干什么的,当然不是图书馆的员工。像这种事情,本来是要经过领导办公会讨论的,我现在做主决定了。
  反正我是退休反聘回来的,也不怕人说什么了,谁都知道这事做得对你不地道,我在领导办公会提出来,估计也没人好意思反对。这算赵阿姨在权限范围内给你的工作奖励了,只要我还在管着图书馆,你是外聘专家,继续享受这个待遇。”
  这是好事啊!丁齐并没有拒绝赵馆长的好意,衷心地感谢了她一番。有时候接受别人的好意,也是回以善意的表示,并且是给对方的一种安慰。赵馆长未能遵守承诺,面对丁齐也会觉得惭愧,甚至感到憋屈恼火,才会尽力做出这种安排。
  假如丁齐拒绝,说不定会得罪这位真正想照顾自己的长辈,只有接受,才能照顾对方的情绪与面子。因为人们在潜意识,都不太愿意面对让自己感到愧疚的人,总想找一个能自我安慰的借口。
  从赵馆长那里出来之后,第二天向专门小组移交了手头的工作,丁齐不用每天再去图书馆班了,身份从临时工正式变成了外聘专家。虽然每个月三千块钱的车马费,对应“专家”这个名头显得不伦不类,但这已经是赵馆长的最大权限了。
  更难得的是,干拿钱不干活呀!
  理论外聘专家要参与图书馆须专家协助的工作,但实际并没有硬性规定。至少在赵馆长仍然主持工作期间,没有什么事情会来烦丁齐。至于在赵馆长走了之后换了下一任领导,可能不会再让丁齐这样了,但那也是到时候再说的事。
  赵馆长次说可以给丁齐转正,被丁齐拒绝了。今天赵馆长又以转正的机会挽留丁齐,他仍然拒绝,因为他不在乎了。
  去年被学校开除,然后又和佳佳分了手,丁齐说不在乎那是假的,这么告诉自己只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直至收到孟蕙语同学的那张字条时,他才彻底解开了心结。
  如今再说不在乎,那便是真的不在乎了,他离开得很从容。或许唯一还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将来怎么找机会把《方外图志》再给换回去,因为那是图书馆的东西。不知情的赵馆长给了他这个机会,他还是图书馆干拿钱不干活的外聘专家。
  赵馆长无意间的一句话,倒是让丁齐深有感触,那是“我也很反感官场的这一套,但是没办法,毕竟身在江湖嘛”。
  赵馆长可不是什么江湖八大门传人,是个搞外国语研究的退休教授,但她也用了“江湖”这个词,人世间是大江湖,人们的各种所为之道是江湖术。赵馆长还提到了“官场的那一套”,使丁齐不禁又想起江湖爵门传人朱区长。
  新来的专门小组接手了丁齐的工作,但是张锦麟捐赠的那批珍本古卷,丁齐已经整理完毕。专门小组只能接着整理302库房里的其他典籍献,倒是有一些颇有价值的发现,可是论“成果”远不能与丁齐先前两次的发现相。
  至于被丁齐和石不全调换的赝品,放在木匣像一根焦炭,专门工作小组的鉴定结果是难以修复、无法鉴定,决定还是继续放在那里。这个结果,石不全早想到了,丁齐原先的担心显得有点多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3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