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秀之主(校对)第3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3/923

  钟神秀有些失望:“倒是听那老祖说了不少关于元神的传说……元神者,长生不灭只是基本,本质上还是一条无形升华之魂魄,甚至能将肉身彻底炼化入元神之中,从此聚散无形,斗法起来也十分犀利。”
  “元丹三灾、元神四劫……”
  陈文霁毕竟只是个神通,要真正说元丹修行,也不甚了了。
  而云鉴门老祖就不同了,他是个积年的老元丹,虽然法力不行,迄今为止连一灾都未曾渡过,但见识总算比陈文霁高不少。
  “这元丹三灾,分为雷、火、风……元丹修士得到功法之后,潜心修炼,法力增厚到某个界限,就会主动引发三灾,倒是跟西游记描述有些类似啊……”
  《西游记》中就有一段,菩提祖师曾言,丹成之后,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鬼神难容,是以有成丹三灾。
  五百年后,先有天降雷灾,再五百年,有阴火自涌泉而起,之后五百年,又有邪风吹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如今看来,还有几分道理,不过也有差别。”
  云鉴门老祖就是例子,他都快活到五百岁了,却因为功法不行,道力积累不够深厚,连第一次雷灾都无法引动。
  虽然不用丧命于雷劫之下,但显然长生无望,五百年大限一到,直接老死。
  而若成功渡过雷劫,元丹修士本身道行法力就会更上一层楼,与普通元丹拉开差距,可称为‘一灾真人’,其后是二灾、三灾。
  三灾真人,已经可以号称元神预备,但却并非立地成就元神,还需要突破境界大关。
  元神聚散随心如意,长生不灭,堪称老祖,但依旧有着劫数。
  对此云鉴门老祖就不甚清楚了,只知道元神老祖们,依旧有着一劫元神、二劫元神之类的划分。
  若到四劫元神,距离法身也只差一步,据说可修炼成各种‘法相’。
  法相者,虚相也。
  只是一道模糊虚影、法身预备,代表了一个修士毕生的积累与象征、底蕴。
  若再将法相由虚化实,证就各种法身、金身、神魔之躯,便可破入法身之境,成为各大教派的教主级存在!
  “云鉴门老祖就是个废物,连一灾真人都不是……却差点将我当成一灾真人,显然是我积累太过深厚的缘故?若得了功法,说不定立即就可引动第一雷灾了。”
  “好在这次收获也算丰富。”
  钟神秀对收获心满意足,随手劈出一道剑光,御剑而走。
  他只准备做这一次,然后神秀公子就要销声匿迹了。
  否则等到太上龙虎宗调查之人过来,被发现神秀公子所过一路,跟苏道之所行一路相差不多,岂不是麻烦?
第373章
大宅门
  九宫山位于司州。
  此州原本风调雨顺,但自从九宫山封印松动以来,却连连遭遇灾荒,百姓逃难甚众。
  钟神秀一连路过几个村庄,都见空无一人,唯有几只野雉悠闲漫步其中,啄些虫儿来吃。
  甚至,还有一些教派暗藏流民之中,开始煽动起事。
  “世道一乱,什么妖魔鬼怪都跑出来了……”
  钟神秀见此,也只能叹息。
  他遁法太快,不过几日就赶到司州边界,所见所闻,都是这么一幅民不聊生之景。
  “我遁法太快,以神通修士的速度,还得慢悠悠十日,才能到九宫山呢,不能去太早了……”
  想了想,在进入司州地界之后,钟神秀便落下遁光,收了毒龙剑,将它化为一枚黑色发钗,扎在自己的竹冠之上。
  此时的他,穿着葛黄麻道袍,脚踏十方靴,头戴竹冠,看起来就好像一个普通道士。
  在这时的司州之中,如此打扮的游方道士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其中大部分都没有正式度牒,钟神秀混在其中,丝毫不显眼。
  “我就这么一路慢慢悠悠走过去,差不多也就能到九宫山了。”
  钟神秀随便从历来杀人夺宝的乾坤袖中翻了翻,找出一面小幡。
  这幡乃是一件法器,禁制赫然已经到了五重之多,已经算是一件精品。
  就是卖相不佳,黑不溜秋,一抖帆面,就有黑烟冒出,能迷人神魂,稍微一勾,便可将神魂牵引回幡中,再用种种秘魔禁法炮制,化为阴兵阴魔,多多益善,久而久之,便可为这小幡增厚一层威力。
  钟神秀嫌弃这幡面卖相难看,一丝法力涌入,瞬间将这小幡重炼了一遍,令幡面变得洁白似云,还用龙飞凤舞的笔迹,写了‘铁口神断、斩妖除魔’八个大字,又变大了一些,持在手上,一份涵盖看相算命、寻医问药、灭杀妖魔等诸多道人业务的广告牌便新鲜出炉了。
  这一日。
  钟神秀翻过一座荒山,顺带解决了不识相的虎妖狼妖若干、殭尸数具、趁火打劫的贼人十几位,便看到一座村庄。
  远远望去,村庄之中,有袅袅炊烟升起,周围梯田中有农人正在耕作,令人顿生亲切之感。
  “这大荒之年,整村整村百姓逃亡,还能保持安宁的村子,可不多了。”
  钟神秀喃喃自语一句,手持白幡,走向村口。
  周围农夫,看到他道人打扮的模样,不由纷纷退让。
  只有等他走过,才远远地指指点点。
  这一世的道人,可不是只有一张嘴皮子,不少都懂得一两手法术。
  因此不论正邪,都不是普通人愿意招惹。
  “这位道长,可是游历而来?”
  钟神秀走到村口,却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
  一名穿着打扮光鲜非凡,太阳穴高高鼓起,应当是某个武林好手的护院立即狂奔而来,抱拳行礼,吐字十分清晰。
  “贫道闲云子,自外州而来,不忍见此方天地之乱象,正四处游历,超度亡魂……”
  钟神秀掐了个道诀,一派仙风道骨地回答。
  要不是面相看起来实在年轻,说不定就有人要叩首下拜了。
  “闲云子道长来得正好,我家主上近来被一些不便明言之事困扰,正四处寻找奇人异事,道长可是要借宿?本地最好的宅院,便是我主上的大宅了……还请道长下榻,一应开销,我家全包了。”
  壮汉连忙道。
  “哦?如此甚好。”
  虽然对方看起来有些病急乱投医,但钟神秀嘴角却浮现出一丝微笑,跟在大汉身后,向村内走去。
  一边走,钟神秀还一边问些事情:“不知此村何名?我观之前村庄大多残破,唯有此处算得上一片桃源……”
  “道长谬赞了,本村名为‘宝光’,据说当初是由几位禅师所建……因为地处偏僻,外人少来,才勉强能得一方安宁。”
  这护院名为‘张铁中’,似乎在江湖上游历过,谈吐不凡,也不知道为什么屈尊做了一个乡下土财主的护院。
  走不多时,钟神秀便看到一座数进的大宅院。
  红砖绿瓦马头墙,砖瓦斑驳,爬满苔藓,带着一丝古韵。
  能在乡下修建如此大宅者,财力应当非同小可。
  至少不是村外那区区数百亩薄田所能供养。
  钟神秀露出饶有兴趣之色,跟着张铁中一起进入大门。
  甫一进入,一层檀香味便迎面扑来,令人心神宁静。
  隐约之间,钟神秀似乎还听到了诵经声。
  只是很普通的经文,并非之前让他心惊肉跳的黑莲邪经。
  “我家主上笃信佛门,每日都要诵经念佛,还请道长稍等。”
  张铁中将钟神秀迎到一处偏厅等候,告罪而出,没有多久,就有巧笑嫣然的丫鬟送上茶水点心。
  与钟神秀目光相接,还冲他嫣然一笑。
  ‘一般的乡下粗使丫鬟,都有此种颜色,也真是奇了。’
  钟神秀心知遇到了异事,但并未惊慌失措,反而饶有兴趣地沉入其中,宛若在玩一个角色扮演游戏一般。
  他看向周围,发现这厅堂之中,除了他之外,竟然还有其它外人。
  其中一人是个和尚,中年模样,穿着一身百纳僧袍,也不知道浆洗了多少次,边角有些发白,此时正在打坐念经。
  除了这和尚之外,还有一名青年儒生,腰佩开锋长剑,显然并非什么穷酸书生,而是富有诗书气自华,又懂得武功异术,仗剑走天涯的远游侠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3/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