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大反派系统(校对)第3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1/396

  “我明白了!”小胖墩说道,“我们会帮助你完成职责的。”
  “谢谢你们!”石兰一笑。
  看着这甜美的笑容,小胖墩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快融化了,拉着鸡腿明,一言不合就冲进了洞口。
  “哎哎!我没说我想要做那个传人啊!”洞口中,回荡着鸡腿明委屈的声音。
  石兰一笑,屈膝坐在了地上,等着鸡腿明和项少羽。
  只是,还没有过多久,就有数十人手持竹矛,围了过来。
  “你是什么人?敢擅闯我们蜀山的禁地!”来人的首领大喝一声,说道。
  “阿成叔,是我啊!我是小虞啊!”看着蜀山的故人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石兰的泪水不觉得流了下来。
  “小虞?”众人互相看了看,那个叫阿成的老年人忽然眼中一亮,想起了什么似的,说道:“对对,是小虞!这丫头我从小看到大,不会有错,她就是小虞。”
  阿成这么一说,周围的人也纷纷的放下了手中的竹矛,寒暄道:“小虞啊!这么久不见,你这丫头怎么变化这么大?”
  众人七嘴八舌,石兰被围在中间,插不上话。最终,还是那个叫阿成叔的分开了众人,“好了,好了。小虞刚从太子殿下那里回来,你们让她休息休息吧!”
  “太子殿下?”石兰有些不可思议,为什么众人口中对嬴子弋这么恭敬呢?“对了,大家现在都在哪呢?”
  “我们啊!现在都已经迁到了锦官城中了。小虞,你不知道啊!你离开的这些年,锦官城的变化有多么大,巴山之中的山民大量的迁往了蜀中。锦官城附近的几座城中,都是人满为患,各城城墙都扩了好几圈呢!现在大家也不叫锦官城作锦官城了,好像从古典上取了个名字,对了,叫什么来着?”阿成叔向着后面的一个少年询问道。
  “是成都。一年成邑,三年成都之意。”
  “迁往成都?是秦太子逼迫你们的么?”听着蜀山民众唠家常一般的谈话,石兰问道。
  “这丫头说什么呢?”阿成叔一脸你在开玩笑的样子,“太子殿下对我们可是有着天高地厚之恩啊!”
  石兰看着蜀山之民上脸上的笑意,脸上表情忽的一滞,感觉心中空空的。蜀山之人没有想象之中的被帝国奴役。那么,她坚持了这么久的仇恨究竟算什么!
第十章
北胡入寇,心伤心殇
  春寒料峭。
  寒冬的雪还没有融化,空气之中有着渗人的寒意。此刻,云中境内,黔首活动的踪迹越来越多。
  乡中三老这些地方上有德望的人开始组织起村落之中的民众清扫道路上积雪,准备今年的耕种用的农具,家里有牲畜的也都拿出来溜溜放放。
  这本是一个晴朗的早晨,伴随着一声厚重的号角声,打破了应有的宁静。此刻,所有在工作的民众都放下了手中的活,抬首望天。
  北方,苍山连绵,由远至近,一股一股灰黑色烟缓缓窜上天际,连接百里。
  由赵至秦,十余年来,岁月能够夺取人太多的记忆,但唯独无法夺取云中民众对于此情此景烙印在心中的残酷的印记。
  长城示警,烽火连台。百里之域,尽燃狼烟。
  这是胡人大规模入侵才有的景象啊!
  云中大地上,苍生百态。
  有人站在田垄之上,浑然不觉手中的农具已经脱落,惶惶似末日降临。
  有人紧紧的抱住了自己的孩子,目中紧闭,哀叹着这噩梦一样的日子能够早早结束。
  有人啐了一口痰在地上,狠狠的骂了一声,调转身子回头去取自己屋中的兵器。
  有人面色激昂,拔刀长啸,不顾身边乡民异样的眼光,道男儿,建功正在此时。
  这百里狼烟,整个云中地域都能够清晰的看见。
  十里长亭,云中境内所有的亭长第一时刻召集了自己所在区域的里正,指挥着他们组织黔首远迁。连通着云中境内十余座县城的道路之上,随处可见一批批携家带口的民众,正往县城赶去。
  那里有着坚固的城墙,那里有着粮库,那里有着士兵和武器,那里便是安全的保障。
  家没有了可以再建,命没了可就什么都完了。
  只是,终究还有着连县城远离长城近的民众。他们之中,要么带着口粮弓箭遁入深山,等待着战争的结束,要么聚齐在附近的寨堡之中,抵御胡人的入侵。
  云中殿。
  当听得那一声厚重的号角声时,他躺在王座之上,观看胡女跳舞。
  舞姿曼妙,曲线婀娜。音靡乐乐,长歌婉悦。
  一声长报,打断了这靡靡之音,淫逸之色。十六个胡女低首,停下了舞蹈,分作了两旁。
  一个斥候急匆匆的跑进了云中殿中,单膝而跪,道:“禀太子殿下,长城发来急报,胡人入寇,至此时,多处峰口已经被突破。”
  接着,一个一个斥候接连进殿,禀告着前方的军情。
  “禀太子殿下,匈奴入寇,三千胡骑兵围武泉。”
  “禀太子殿下,三千胡骑兵围北舆,北舆县长请求援兵。”
  “禀太子殿下,五千胡骑入寇原阳境内,原阳县尉率部出城,斩敌六十而归。”
  ……
  一道道情报在时间上传来相差无几,到了最后,一个披肩带血的斥候在人的搀扶下走进了殿宇之中。“禀告太子殿下,匈奴主力已经渡过了白渠,怕是最迟一个时辰,就要到云中城。情势紧急,请殿下速速定夺。”
  众人抬首而观,只见帝国的太子躺在王座之上,慵懒的说道:“区区胡寇,也值得你们来打扰本王观舞。知道了,退下吧!”
  一众斥候面面相觑,都被眼前的这副景象给惊呆了。眼前的场景究竟是哪里不对啊!
  这帮斥候快要疯了,心道他们这位太子殿下到底是哪里来的底气啊!那可是数万的胡骑,攻势之猛烈,不过数个时辰,已经突破了长城,进入云中的腹地,马上就要兵围云中城了。
  而整个云中郡满打满算才一万士卒啊!
  ……
  外府,训鹰处。
  一个将领带着数名士兵,匆匆的走进了这座别院。
  训鹰人正在调教着自己手下的学徒,看着进来的将军,忙站起来,说道:“将军,有什么事情么?”
  “这是紧急军情,立刻发往九原城。”
  训鹰人面色一凛,接过了竹筒,将之绑在了一支灰白色的鹰隼腿上。
  在训鹰人的指挥下,鹰隼张开了巨大的翅膀,拍打了几次,冲出了这座别院,冒着天际的寒风,翱翔天宇。那翠绿的眼眸之中,映衬着山川河流,白云苍宇,破云冲霄,划过长长的距离,徘徊在冲九原大营的上空。
  九原大营的斥候见此景,身子一沉,伸开手臂,吹响了哨子。
  这只鹰隼得到了信号,翅膀翻转,急速俯冲,停在了斥候绑着厚厚护腕手臂上。
  抛了几块肉给这只鹰隼,周围的士卒取下的竹筒,送进了蒙恬的大帐之中。
  此时此刻,蒙恬正在帐中与一众将领商量着接下来的九原郡的防务,接得了云中城的急报,脸色一变。
  “诸位,匈奴入寇云中。人数大致在五万左右。”
  能够在这间营帐之中的,都是长城军团之中的高级将领,蒙恬决策的核心。
  郦食其站在蒙恬帅案之旁,看着这一切,不发一语。
  很快,就有将领站了出来,禀手道:“太子殿下一身事关帝国社稷。北胡狼子野心,将军不可不察,宜速派兵救援。”
  “末将赞同此议。”
  “末将赞同此议。”
  ……
  随着一个个将领表态,蒙恬心中也是十分惊讶。他没有想到的是,太子的威望在长城军团的内部已经如此之高。这大帐之中数十位将领,有着一大半都站了出来。
  惊讶归惊讶,蒙恬顺势点了点头,看向了郦食其。
  只见这位狂士站了出来,高声说道:“诸位稍安,太子殿下自有对策。”
  不久之后,这座营帐之中发出了蒙恬的集结令。
  一个个斥候带着蒙恬的将令骑马远奔。九原大营附近,由远至近,十数个营寨之中,各部骑兵接令后,开始向着九原大营答应集结。
  ……
  “怎么了?”
  田言等人穿过了北地,一行人找了北地与九原边界处的一座村庄,暂且住了下来。
  这家农舍的主人是个老妇,家里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老妇的两个女儿早嫁,三个儿子俱在军中效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1/3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