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大反派系统(校对)第3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0/396

  一声响箭再度跃空,那是林中十数位顶尖高手刺杀成功的讯号。
  这一点,那在林外阻挡秦军的江湖高手明白,站在悬崖之上的卫庄也明白。
  卫庄挥了挥手,说道:“玄策军出动。记住,不需要留活口。”
  “是,大人!”那名玄策军士身影急闪,消失在了山崖之上。
  卫庄看着底下以为刺杀成功想要逃脱的江湖高手,冷冷的笑道:“真以为,这云中是你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么?”
  ……
  “那暴君死了?”
  狄县。
  当田儋听闻这个消息之后,不觉得发出了大笑声,畅快不止。
  “若不是那个暴君,我们兄弟三人仍然是齐国的宗室,何必像条狗一样,被人赶到这狄县,做这个乡下的土财主!”
  田儋一字一句的说道,眼中尽是红色的血丝。因为刚才略显猖狂的笑意,田儋本是绑束好的发髻也松散开来,鬓边发丝不整,倒像是个嗜酒的狂士。
  屋中,田儋的兄弟田荣与田横俱在其内。田荣走上一步,拱手问道:“儋兄,我们如今该怎么办?”
  “怎么办?”
  田儋刚刚光顾着高兴了,丝毫没有想过接下来该怎么办?
  田荣拱手道:“秦国已经向天下宣示了废除太子和改立长公子为太子的两份诏书,如此一来,公子扶苏若是继承了帝位,他答应我们的封地,应该能够实现了。”
  “何必要他封赏!”田儋不屑的挥了挥手,豪气迸发,说道:“那暴君已经不在了,这天下还有谁能够阻挡我们田氏一族。当杀狄县令,起兵东略齐地,齐国复立正在此时。”
  “儋兄,不可。”
  田横阻止道。
  听闻田横的话,田儋并没有动怒,看向了田横,问道:“横弟为何要阻我?”
  “此时情况未明,一来秦国在地方上对我等六国旧族的监视仍然很严密,贸然动手,即使最后占据了狄县,恐怕也会招来大量的帝国军队。二来,楚国的项氏一族,魏国的魏咎魏豹两兄弟,韩国,赵国,燕国等旧族势力都在观望,我们若举兵,很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三来,云中那边,秦太子的情况不明,他并不是甘于束手之人,帝国的争端怕是为持续下去。等事态明了,到时我们再动手不迟!”
  田横一条一条的说道。
  田荣想了想,附和道:“横弟说的对,若是此时我们举兵,怕是凭白为他人做了嫁衣。我们都等了这么多年了,再等些时候怕也无妨。”
  看着自己的两个弟弟如此劝道,田儋激荡的心情按奈了下去,整个人冷静了下来,细细思考,觉得自己刚刚是太过冒失了,遂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等吧!”田横说道:“也许大乱就要开始了。”
  ……
  屋舍之中。
  魏咎背负双手,来回走动。
  魏豹却是一脸没心没肺的样子,半躺在厚厚的褥子上,手里拿着个酒壶,自己灌着酒。
  “豹弟,你能不能别喝了。说说看,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能怎么办?咎兄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此刻手中的力量。和田氏一族,项氏一族不同,我们可没有举兵造反的能力!”
  魏咎知道自己兄弟说的是实话。与齐楚等偏远的国家不同,韩国和魏国故地一向是帝国重点照顾的对象。
  韩国故土,三川郡地势险要,乃是秦军出关的必经之地,控扼关东的咽喉。上党郡连接太原雁门等地,加上太行一脉的险要,乃是监视燕赵等地粮草转运的要冲。而颖川郡土地肥沃,人口众多,乃是相当富饶的郡县。
  韩国挡在秦国东出的要地之上,所以第一个被秦国灭亡。只是至此之后,秦国对于韩国旧族的监视却是更加严密,洛阳,荥阳更是屯有重兵把守。
  魏国虽然相比韩国要好些,但是也差不了多少。这些年来,秦国将韩魏两国的宗族迁徙各地,为的就是将这两地牢牢的把握在手上。
  别说他们此刻手下的武装只有些亡命之徒,江湖侠客,就是他们在地方上能得人心,聚集人众。若是举兵,也是只有死路一条。
  可是知道归知道,此刻魏咎的心中就像是有一团火在烧,焦急得不行。
  “可就算如此,我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啊!难道眼睁睁的看着魏国复兴的机会从手中溜走么?”
  “咎兄,不必着急。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此刻比我们着急的人有的是,你又何必杞人忧天?帝国的帝位之争还没有落在帷幕,项氏一族和田氏一族仍在举棋不定,谁也不想要做这个出头鸟。何况,若是公子继承了帝位,实现了当初的诺言,赐予我们一郡之地,你又何苦再做那杀头的活。”
  魏豹扬了扬手中的酒壶,说道。
  “但愿如此吧!”
  ……项地。
  雨中,范增缓缓走来。他一头白发,满脸丘壑,眼神却是炯炯。
  “少羽,帝国已经正式颁下了诏书。看来帝位之争,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扶苏现在在哪里?”项少羽站在檐下,看着雨势,问道。
  “据闻扶苏仍在行在。不过依我之见,他应该是连夜赶回咸阳。若是按照路程与时间推算,此刻应该已经过了洛阳,在函谷附近。”
  项少羽点了点头,笑道:“叔父此刻应该也是忙坏了吧!”
  “没错。你叔父此刻正在做着准备,公子一旦继承帝位,楚国复兴之日有望。”
  “他继承不了。”
  项少羽肯定的说道。
  “为什么?”范增看着这个亲如子侄的少年,疑惑的问道。
  “因为有那个人在,他就继承不了帝位。”项少羽目光锐利,说道。
  “而那个人一旦继承了帝位,那时候,就是我等举兵之时。”
  “你的叔父是不会答应你的,只要公子扶苏还在。”范增眸中幽光一闪,深沉的说道。
  “也许吧!”项少羽说道,:“不过若是那人继承了帝位,到时候就算是叔父不想,恐怕也不能不这么做了。”
  项少羽握紧了自己的拳头,向前走了两步,任凭雨水淋湿自己,感受着这狂暴的雨势。
  雨势很大,项少羽喉咙涌动,似乎在说什么,却只有近旁的范增能够听到。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第三十七章
关河之塞,函谷道险
  夜深。
  路狭。
  “公子,再有五里路就是函谷关了!”
  苍松树下,高渐离将水囊递给了坐在树下的公子扶苏,说道。
  公子扶苏接过了水囊,打开了盖子,微微啜了一口,又合上了盖子。
  这一路来,布衣小帽,墨家一众统领护卫着公子扶苏,专走小道偏途,为的就是避开他人的耳目,同时尽快赶往关中,回到咸阳。
  只要过了前面的函谷关,后面就是关中的地界。
  函谷,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关中的东大门,关中四塞之一。
  关中关口甚多,然而最为重要的则是函谷,武关,散关,萧关四座。其中,函谷关,又是秦国经略的重中之重。
  函谷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其关位于谷中,地势险要之极,是秦国东出的大门。
  数百年来,凭借函谷关,秦国数次抵挡了来自关东六国的攻势。
  诸国合纵军队往来百万大军,饮恨函谷关下。
  因为函谷关的存在,秦国能够关其门来种田。
  以至于如今的格局乃是秦富天下十倍。
  秦末,项羽入关之后,对关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不但焚毁了宫室,还夺取了大量的财富与美女。后来,汉高祖北定关中,萧何对关中的经济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恢复。楚汉之际,汉高祖凭借着一块打烂了的关中,仍然能够和王九郡的项羽一争天下。由此,可见关中的经济力量。
  关中的繁华,并不是关东可比的。这不但体现在财富粮食的累计上,还在乎稳定。
  除了当年的嫪毐之乱,关中几乎没有经过多大的混乱。
  中原地区,虽然是人口众多,经济农业发达的腹地。然而也正因为是腹地,所以诸国连年混战,又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遭受到的破坏。
  如今的时代,长江以南,人烟稀少,还没有经过较大的开发。而长江以北,乃至于燕山以南,燕,赵,齐,楚,魏五国旧地,虽然经历十年时间的和平时光,生产经过了一定程度的回复发展,但是与关中相比,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0/3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