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大反派系统(校对)第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396

  “昌平君!”一人站在其身后,不是田光,却是神农堂的朱家。他双手抱拳,行礼道。
  “负刍怎么样了?”
  “楚王尚在犹豫之间,并没有要杀您的意思。”
  “那自然是最好,老夫当初既然有能力暗助他登上楚王之位,也就有能力把他给拉下来。”昌平君阴沉一笑,显露出了不为人知的一面。面对着这样的昌平君,千人千面朱家悚然而立,却是不敢一言。
  昌平君看着远方的让人陶醉良田美景,心中却是难以平静,恨恨道:“赢子弋,就算秦国得了天下,老夫也容不得你登上那至尊之位。”
第八十二章
龙广
  “我得意的笑,我得意的笑,笑看红尘我不老……”
  葱郁散乱的树林间,传荡着嬴子弋虽说不上难听但也不怎么悦耳的歌声。
  嬴子弋骑着撇下了自己的小马驹,骑着的是从西域传来的一匹红色的汗血马,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
  身后,马蹄声簇簇,三千骑士跟在他的身后。王翦五万大军回转,坐镇南阳,局势一时稳定了下来。盗匪敛迹,民心稳定。粮草,器械,布帛,药材等物资,正源源不断的从关中运往南阳,维持着一干大军的日常用度,修复着因为战乱而遭殃的城邑,安抚着无家可归的流民,以及打开粮道,为平舆的守军提供军需。
  此地已经是楚国的腹地,嬴子弋从平舆出发已经有一月。楚地广大,湖泊河流交错,地势平坦,利于骑军的发挥。一月以来,嬴子弋的比兵马,避开楚军的主力,连扫了十七座小城,军威大震。
  嬴子弋敢出口三千众攻灭寿春,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在战马上的优势。
  楚国是大国,但是同样面对着一个问题,马匹的不足。这个缺点,在战车称王的战国之世并不明显。
  可是,战车的时代众将过去,而骑兵的时代也将要来临。
  历来在长江以南的割据的政权,面对北方的游牧民族,都面临一个很大的弱势,没有足够的骑兵。养马地的缺少,南方气候,地形的原因,使得南方马匹数量质量都比不上北方。
  没有足够的骑军,也就意味着无论在战场上取得多大的优势,也无法将这份优势转化成足以扭转双方实力差的军事成果。
  人家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走,这边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无论如何,都会陷入守则有余,攻则不足的困境。
  楚国的经济军事文化重心在江淮之间的精华之地,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然而赵燕韩魏四国都已经被秦国攻灭,对于冷兵器时代的战略物资战马,秦国无论在商业上还是军事上都已经收紧了口袋,严禁战马等物资流入楚地,违者以通敌罪论处,抄家灭族杀无赦。
  从这一项物资的对比可以看出楚国与秦国之间国势的差距。
  也就是说,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消耗战。随着时间的日久,楚国的这项劣势将逐渐展现出来。与秦国对耗,只有死路一条。楚国不少高官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项燕就是其一。因此,他才不惜身入虎穴,前往咸阳,劝说昌平君归楚。为的就是在这个最为糟糕的局势出现之前,速战速决。
  然而项燕没有想到的是,昌平君事发,秦国只用了很小的代价就平定了南阳的局势。眼下南阳虽乱,但是有大将王翦坐镇,想来很快就将回复到以往的水平。
  难道真是天要亡楚么?
  寿春王宫之中,和昌平君以及一众朝臣站在朝殿之上,项燕心中哀叹。他平舆城兵败请罪,只带数骑回转寿春。负刍并没有责罚他,反而为其加官进爵。
  王座之上,楚王负刍大发雷霆。
  “十七座!十七座城池啊!秦军入我楚地,如入无人之境。一月之内,连克十七城。我楚地十数万大军,竟然奈何不得一小儿!真是岂有此理!”
  “臣等有罪!”
  殿下,一众臣子很识趣的跪了下来请罪,包括昌平君,包括项燕。
  “哼!”负刍看着底下一众臣子,轻哼一声,“都起来吧!”
  “谢王上!”
  此时,项燕见到昌平君走了出来。昌平君是和他一起回到寿春的。楚王负刍对这大半辈子都在秦国的近亲,并没有冷遇,反而封其为君。
  昌平君!只是这现在已经是楚国的封号了。
  昌平君走了出来,对于这位王上的讥讽,他自己的心中其实很清楚,不过他并不着闹。“王上,秦军骑军之利,可见一般。能够对付骑军的,也只有骑军了。”
  昌平君的意思很明白,以楚国步车和步军的机动力,根本就追不上人家,也只有出动腾龙军团,才有把握。
  楚王负刍看着底下两颊凹陷,一头白发的昌平君,并不言语,在思考着。负刍年岁与昌平君相近,保养的却是十分之好。几年王宫至尊的生活,负刍养的是肥肥胖胖,面有红晕。
  朝堂一时陷入了静默之中,所有人都在静等着楚王的决意。
  “龙广。”
  出乎众人的意料,楚王负刍叫的并不是武安君项燕的名字,而是站在朝班队列中后层的一个将领的名字。
  “末将在!”
  龙广是一个短须阔脸的中年将领,听着楚王的问询,走出班列,跪拜道。
  “若是让你率领腾龙军团,你有几成把握,诛灭嬴子弋那小儿?”
  龙广面色难看,不过还是老实的回答道:“不足五成!”
  其实这还是保守估计。龙广对于骑兵的运用,还是有心得的,可以说是一个高手了。他可不会只看双方的人数差,就敢断言能够全歼敌方。那嬴子弋能够在一月之内连下十七座小城,骑战的指挥能力可见一斑。最起码,躲过楚军的主力,迂回敌后这样说起来容易的事情,真的要做却没有几个人能够办的到。
  “废物!”一声呵斥,来自楚王负刍,他面色不愉,看着龙广,看样子在想怎么处置这个让自己面子难堪的臣子。
  “龙广将军生平谨慎,若是有八成把握,也只说有五成,望王上恕罪。”项燕走了出来,想要保下这个有本事却又过于耿直的将领。
  “龙广!”
  “末将在!”
  楚王没有理会项燕,而是直接对龙广下达了命令。
  “我要你率领腾龙军团,一月之内诛除掉这股深入我腹地的小股秦军,否则提头来见。”
  龙广面色更加难看,不过他不得不答应。
  “末将遵旨!”
  朝会散去,昌平君缓缓的背过了身,独自一人走出了殿外,看着殿外昏暗的天空,心中不禁叹道:大楚八百年江山,怕是要断送在这位王上的手里了。
第八十三章
品味
  楚都,寿春。
  寿郢,楚国的王城立于这片苍茫大地,不过十数年的时光。
  楚自立国以来,至今八百年。这八百年间,楚曾数迁都城,丹阳,鄢郢、纪郢、陈郢、寿郢。这数座都城之中,陈郢和寿郢立都的时间都不长。都城的变迁,也意味着楚国国势的变化。
  春秋之时庄王问鼎,战国之世威王吞越。楚国鼎盛之时,立都纪南,上与秦国争雄于汉中巴蜀,下吞沿江列国,兵威远播。
  细较之下,自白起拔郢,楚国的国势便开始江河日下。如今,摄于秦国的威势,楚国不得不迁都至寿春,这座交通枢纽,水陆两便的繁华之地,但放眼整个天下,也只能说是龟缩于一隅。
  论发展程度,寿郢在整个天下也是屈指可数的富饶之地,繁华之都。
  昌平君府。自昌平君归楚,楚王负刍便把这座紧邻王城的大宅送给了昌平君,以示殊荣。
  砖瓦新葺,朱门新漆,整座府院充满了人气与活力。负刍在给昌平君这座院子的同时,也赐给了他上百个仆人与宫女。
  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楚王负刍和楚国高官之间的眼线,昌平君也知道,不过他还是欣然领受了。
  无他,以昌平君的能力,天下之大,也不过寥寥数人能被其称之为对手。这其中,自然不包括楚王负刍在内。昌平君不想让楚王负刍知道的事情,那么他决计不会知道。
  “田光,你是说,龙广率领的腾龙军团没有找到嬴子弋三千骑的痕迹?”
  疑惑,相当的疑惑。
  对面的田光面色凝重,点了点头。“没错,嬴子弋的三千骑像是消失了一般,龙广整整搜寻了一个月,却是连嬴子弋的影子都没有找到。”
  “奇怪了,平舆城那边没有消息,各地也没有发来战报,这嬴子弋究竟是去了哪里?他的三千骑又去了哪里?”
  昌平君来回踱步,思虑着。嬴子弋若是刻意的隐藏起来,昌平君并不会感到奇怪。难得是,整整三千余骑的人马,平白无故的消失了,这嬴子弋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那么龙广怎么样了?”
  想不出头绪,昌平君转而问道。
  “龙广已经卸甲请罪,楚王本想杀了他。但项燕将军拼死力保,楚王便将其贬为了庶人。”
  “这样么?”昌平君点了点头,“秦国那边的局势呢?”
  “南阳还未稳定,看样子,嬴政暂时还不准备出兵楚国。”
  “该来的总是会来的,时间早晚而已。只是不知,他日秦军兵锋所至,天下又有多少苍生罹难?”
  昌平君叹了口气,徒之奈何。
  “哎!”说到这里,田光也跟着叹了起来。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嬴子弋的踪迹。”昌平君从惆怅中回到了现实,吩咐道。楚地不比秦地,这里遍布的是农家的眼线。江湖第一大帮的名号不是白叫的,楚地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瞒不了昌平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3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