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不群(校对)第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613

  跟着掌门把这件事做好,异日彪炳青史将不在话下,想到此,七人均神情激动,情绪高昂,恨不能仰天长啸,舒发胸中豪情。
  岳不群见七人情绪激动,也知道不能再刺激这帮小子了,叫三水给众人倒上茶水喝了,又交代几句,务必暂时保密之类,就把七人赶回去睡觉,也不管他们今晚是否能睡着。
  第二天一大早,众人一早起来,果然有几人眼圈发黑,显然没有睡好。
  大家用过早餐,收拾好旅行袋,开始赶路,为免少林嵩山查觉多疑,一路急奔三百多里,越过洛阳,宿于渑池。
  第三日,寒风加剧,八人继续冒风西行,到天色降临时,已达华山。
  此时天色愈发阴沉,星月全无,天地间一片肃杀气象,今冬的第一场大雪,眼看就要降临。
第110章
传道从小孩开始
  雪后天晴,艳阳高照,晒得人身上暖烘烘。
  华山上下的道路、院子、平地,都打扫的干干净净,人们的脸上露出欢快的笑意,不时有少年少女纵声高唱,关中小调细腻流畅,旋律优美,陕北号子粗狂洒脱,热情奔放,听到之人都露出会心微笑。
  岳不群参加完致知班结业典礼,心情舒畅,今年又有二十八名童生晋升外门,华山弟子再次增加,达到一百四十二人。
  童生班今年收录了四十七人,加上去年底上山的五人,整个童生班人数达到一百三十人。
  五年后,华山派正式弟子人数可再次翻番,预计一流高手将超过十位,二流弟子最少能达到四十人,实力将不逊色于嵩山派。
  管理班也开始陆续招收学员,已有十几人开始入班学习,这些弟子也学习华山武功及其他相关课程,但要求不高,侧重学习各种管理方法,各行各业知识,算术,财务,大明律法等等,为华山产业培育忠诚的管理人才。
  宁中则按例陪师兄参加了典礼,此刻的她心情愉悦。
  一方面是因为后辈弟子茁壮成长,成绩喜人。
  更重要的是,昨天结算华山去年财务收支,狂收二十七万两银子的喜悦,直到今天还没有消去。
  虽知绝大部分是一次性的收入,但有了这笔钱,师兄的很多谋划,都可以比较宽松地开展了。
  出了华山学堂,岳不群想起一事,对宁中则道:“师妹,你先回去,我去看看玄清子道长,跟易阳子商量点事。”
  宁中则道:“那好,早点回来,华儿要你陪他吃饭。”
  岳不群说声好,与宁中则分道,来到华山道院。
  华山道院是两年前招入玄清子、易阳子师徒后设立,两人也是全真分支,一脉单传,都不善经营,小道观日益败落,难以维系。
  正好华山聘用道法教习,一心专研道法的易阳子带着年迈的师傅上了华山,一边为小弟子们讲道,一边整理阅读原来华山的遗留下来的道经,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说是道院,不过是个小院子,里面正房三间,左右厢房各两间,中堂供奉着三清,左侧为两人居室。
  因玄清子年老,起居不便,易阳子便一直睡在师父卧室外间,方便侍候师父晚间夜起。
  右侧被布置成书房,赵师弟送来的道经副本均放置在此,加上易阳子从小道观带上山的数百道经,这间小书房已有近数千本道经,易阳子分门别类,摆放得整整齐齐。两侧厢房只用了两间放置杂物,还空着两间待用。
  一进道院,就见玄清子手拿着一本道经,似看非看,躺在摇椅上晒太阳,安逸舒适,院墙挡住了外面清冷的微风,阳光照射下,院子里感觉格外温暖。
  岳不群走到玄清子身边,轻声招呼道:“玄清道长,身体可好?”
  玄清子见掌门进来,挣扎着要起来,岳不群忙按住道:“不用起来,这样躺着挺好。”
  玄清子道:“我身体还好,到了这年岁,承蒙掌门不弃,收留我们师徒俩,有吃有住,已经太好了,有什么事情就交代易阳去做,不用客气!”
  又仰身转头喊道:“易阳,快出来,掌门来了。”
  右侧书房出来个二十五六岁的清秀道士,见了岳不群,忙作揖礼道:“道祖慈悲,易阳子见过掌门。”
  岳不群拱手回礼,小笑道:“易阳道长不必多礼,今日却是有事烦劳道长了。”
  易阳子道:“掌门不必客气,请进来说话。”
  又对玄清子道:“师傅,还晒太阳么?要不要进来了。”
  玄清子摆手道:“我在这挺好,不用管我,你去帮掌门办事。”
  岳不群和易阳子进了中堂,拜了三清道祖,上了三柱香,一起到了书房坐好说话。
  岳不群道:“我观各派道法真经,阐述大道,教人修身养性,但均言语精深,玄之又玄,需得师傅讲解,方得道经真意。”
  易阳子道:“确是如此,故需修道之人勤修好学,坚持不懈,方可得大道。”
  岳不群道:“道法高深,需有一定基础,通晓文字,方可学习,可普通人等,大多胸无点墨,或粗通文字,如何能学得道法?”
  易阳子皱皱眉道:“如此,只有加强学习一途,别无他法。”
  岳不群道:“加强学习是一道,但一般人家,如有余财,首选应是读书考科举,对于学道,恐人数稀少。我有一法,可导人向道,只是需要烦劳道长。”
  易阳子一听,忙道:“掌门有何高明之法,尽管道来,只要易阳能力范围,不敢推辞。”
  岳不群道:“此事说易,也容易,说难,却真是难。我想,既然道经精深奥妙,常人难懂,能否编撰一些简易道经,以供普通人诵读呢?”
  易阳为难道:“撰写道经,非得道法通玄的高人,才能落笔成文,否则胡编乱造,被人看了,不过贻笑大方,弃之如履,如何能随便编撰?”
  岳不群道:“我所言之事,不需要编撰高深道法,只要言语直白,朗朗上口,直指大道即可。”
  “你看,我们每天用餐前,如能口诵数十字道经,感念大道无私,造化万物,恩养众生,教人珍惜食物,颂美大道。如此经文,是否难以编撰?”
  易阳子笑道:“如只是赞颂大道,教人为善,编撰数十言诵文,不是难事。”
  岳不群又道:“如妇人生子,颂读数十言道经,感恩大道之玄妙,化精为人,延续血脉,此等经文,难是不难?”
  易阳子神情慢慢变得肃然,道:“不难!”
  岳不群继续道:“送别,接风,身亡,祈福,悔过,结婚,升学,开业,奠基,入伙等等,这些生活中常遇到的较大事情,都对应编撰一段道经,或作祝福,或以感恩,或使宽心,或怀敬畏。”
  “传道从小孩开始,让人从小诵读,长此以往,及至年长,是否会更具道心,皈依道门的机会会否更大?”
第111章
太华道君,这称号不错
  易阳子大喜,眼中露出兴奋神采,道:“掌门,这些都不难,如让小孩从小受此熏陶,长大成人,必对道法心有亲近,皈依道门机会大增,即使不入道门,也能得大道感化,诚信向善。”
  岳不群亦喜道:“那此事就拜托道长,慢慢编撰,务求文理通顺,直白易懂,嵌入生活,褒善贬恶,事事维系大道,宣扬道门真理。”
  易阳子道:“掌门,此等道经倒易编撰,但如何能让人诵读呢?”
  岳不群道:“这由我来实施,我欲先在华山学堂、华山上下普及,然后向弟子家属、外派下属推广,慢慢延伸到华山的合作伙伴。”
  “道院也要培养自己的弟子,派往各地传授,解释道义,以点带线,由线及面,数十年不缀,必有收获。”
  易阳子欢喜道:“道祖慈悲!掌门此法,有大功于道门。”
  岳不群道:“大道无形,对于芸芸众生而言,太过虚幻,我们全真侍奉太上老君,太上为道之化生,不如以太上之名,代道教化。”
  道教流派众多,各自侍奉不同圣神,但岳不群独尊老子,因此,华山门下,也都侍奉太上老君。
  华山派祖师郝大通创立的道教华山派,在道教体系内并不显赫,比之全真龙门,全真武当等大派大有不如,岳不群想要改善道教华山派的地位,单以全真华山之名,恐难以奏效,故需另辟蹊径。
  易阳子道:“此言大善。”
  岳不群又交代了扩招道院弟子之事,并言将继续招募道法教习等等,易阳子自无不可,并热心向岳不群推荐几个相熟道士,岳不群一一应承,表示会派人前往,此事既了,岳不群遂起身告辞。
  光大道法,是岳不群本愿,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却不宜提前向易阳子道出。
  华山开始筹备海外移民,这些千百年一直生活在大陆故土的乡民,一去数千里,虽心向财富和土地,但心中惶恐必不可言,为安其心,有必要给他们树立一个信仰为佳。
  心灵有所寄托,才能抵御对故土思念,苏轼曾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只有安心了,才能为新的家园尽心尽力,建设完善,才能为新的家园殊死拼搏,挡住豺狼。
  况且,大航海时代已经开启,西欧传教士一步步逼近华夏文明,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容易被那些传教士拉拢过去,不自觉就成了带路党。
  故岳不群模仿后世一些宗教做法,使道教理念切入这些移民的方方面面,使其时刻沐浴在道家教化光芒之下,向那些传道士竖起一道坚固的围墙。
  现在的道家,主要走的是上层路线,道义上讲究出世,出世了,也就离了芸芸大众,这群众基础也就薄弱了。
  而一个教派,如果没有深厚的民众基础,不啻是无根之浮萍,大风一吹即消散得无影无踪,谈何扩大发展。
  岳不群就是想拾起被各大道家流派遗弃的普罗大众,把全真华山慢慢切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从小培养,潜移默化之下,对华山的发展必有极大助益。
  至于其中有人学识增长,要研究高深道法,华山派也有,即使有人改修其他道派教义,对华山来说,也不是什么损失,反而把华山的教义扩展了出去,岳不群是乐见其事。
  岳不群虽尊崇出世之道,但在世俗管理中,却不能依赖出世之道,反而需要入世。
  岳不群暗暗藏着野心,想把自己的道德理念,融入到全真华山派里面,再由全真华山派,向世人进行传播。
  嗯,全真华山派,似乎有些局限了,既受限于全真,又局限于华山,初期使用尚可,等到了一定的阶段,需得重新改个名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6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