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勇者翻过群山(校对)第3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2/1096

  即使他们赢得的冠军除以二也仍然比波士顿其他体育联盟的赢得的冠军更多,但他们就是得不到主流媒体的认可与尊敬。
  除了拿下威尔斯,奥尔巴赫还签下了拉里·齐格弗里德(Larry
Siegfried
SF),此人是哈夫利切克的大学队友,1960年那支无敌的俄亥俄州大的核心成员之一,被当时的人认为是大十联盟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后卫。然而,叱咤NCAA的风云人物到NBA却平庸化的故事,哪个时代都不新鲜。
  齐格弗里德进入NBA后遭遇了人生最大之落差。大学时期被称为大十联盟有史以来的最佳后卫的他,在NBA连后卫都打不了,被认为技术粗糙,只能改打小前锋。哈夫利切克扬名之前,NBA对前锋的尺寸底线是190公分,他刚好达到,因此正式改打三号位。
  这是凯尔特人用以应对库西退役进行的引援。
  至于当年的选秀大会,值得一提的事情并不多。
  1963年的选秀大会,如果没有内特·瑟蒙德压阵,整体质量简直被号称历史独一无二的稀烂的2000选秀碾压。
  不过,这是中古选秀的通病。
  1984年之前的NBA选秀,由于诸多原因,并不能将每一届最好的天赋统统聚集起来,因此就会出现像1964年选秀大会的状元吉姆·巴恩斯(Jim
Barnes
C)平庸到连维基百科都搜不到资料的尴尬。
  真要抬杠,2000届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历史最烂的选秀。
  现实中的湖人即将结束训练营。
  而旧时光里的凯尔特人,正处于新赛季揭幕战的前夜,他们的对手是巴尔的摩子弹队。
  下午训练的时候,奥尔巴赫突然把韦夏——即哈夫利切克——喊到他的办公室。
  他坐在只有电风扇的办公室里,天气闷热,汗珠子让他看起来满脸油。
  “洪多,新赛季我需要你承担更多。”奥尔巴赫说,“你是我最看好的年轻人,鲍勃退役后,你得把队伍扛起来。”
  他的话语听得韦夏置身梦幻之中:“有比尔和萨姆在,需要我扛起球队吗?”
  “不要推卸责任,洪多!”奥尔巴赫重重地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比尔和萨姆会料理好自己,我需要你正确地认识到你所在的位置,别把事情搞砸了!”
  韦夏只能说:“明白。”
  “去训练吧。”奥尔巴赫说完又拖了个带着粗口的尾音。
  韦夏从奥尔巴赫的办公室里出来,同时为两支球队效力的好处是什么?辨别两支完全不同的球队如何备战、比赛,如何整顿更衣室,如何磨合,如何创造出积极的化学反应。
  还有便是,仔细地对比奥尔巴赫和杰克逊。
  奥尔巴赫性如烈火,却不只有脾气,还有些狐狸般的狡猾和奸诈。满嘴粗话或许是他掩盖自己的方式,越是了解他,便越会被他那些缜密的思维所震惊。
  但他对于球员还是好的。
  虽然每个夏天都会为了那几千美元的薪水和球员翻脸,但吵完之后,球员基本会完成续约,留在球队,然后双方的关系恢复如初。
  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他们细分得清清楚楚。
  杰克逊又是如何做的呢?韦夏很想一锤子打死他,由此表明奥尔巴赫是NBA历史第一主帅。但奥尔巴赫和杰克逊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一个是教父,管理队内大大小小的每一件事,一个是主教练,对于选秀和引援只有建议权。
  在他们手下打球的共同点是压力大。
  区别是,杰克逊隐忍不发,而奥尔巴赫会把你的儿子问候一遍再告诉你哪里做的不好。
  相较之下,韦夏更喜欢在奥尔巴赫手下打球。
  至少被骂也被骂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而不像禅师连批评你都会挑选时机。
  对韦夏来说,今天只是正常的一天。
  他正常睡去,正常醒来,过着两种生活,体验两个不同的环境。
  时间一点一点地往前推。
  十月中旬,科比向世界宣告他的新外号:黑曼巴。
  他的话语恰当地迎合了此前某些记者针对他的一些爆料。
  FOX体育台专家查理·罗森说,科比·布莱恩特“私下里傲慢地蔑视队友能力”,对队友极其苛刻,并且喜怒无常。
  这些性格—自私、苛刻、高傲、带有些微神经质的暴躁——我们同样可以在其他巨星身上找到:比如乔丹,比如伯德。然而,在球队无法赢球的时候,这些缺点会被放大。胜利可以将一切缺点合理化,这就是NBA。
  过了这么长时间,科比自己似乎也不乐意再掩饰了。
  2006年的夏天,科比的人生似乎开始转往另一个方向。他开始不忌讳成为反派。
  他摸着曼巴毒蛇出现在封面上,冷酷地摆出一脸“与世界为敌”的架势。这不是他第一次摆酷,只不过这一次,向世界复仇的他采取的方式,与之前不同。
  他说,他手握黑曼巴蛇,只是想像那条毒蛇一样,“飞速行动中依然准确攻击”。
  如今,科比摆出了黑曼巴的面相,他的意思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匝总们,给我听着,我现在根本不在乎你们是不是喜欢我。
  以及,他将号码换回了高中时期,一度穿过的24号。
  8号科比·布莱恩特的时代结束了,24号科比·布莱恩特的时代开始了。
  对韦夏来说,这就是一件平常的小事。
  然后,10月30日的揭幕战,湖人是其中的一支。
  他们被安排到波士顿,客场和凯尔特人打一场比赛。
  可是,在揭幕战的前一天。
  2006年10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六——10月29日,居住在华盛顿特区的红衣主教雷德·奥尔巴赫,熄灭了他的雪茄。在那一天,他因心脏病与世长辞。
  韦夏通过ESPN得知了这个消息。
  那消息对他来说如此不真实。
  奥尔巴赫已经年过八十,以他这个年纪的老头来说,随时可能因为一场小病丢了性命,他的离世让人惋惜,但不会让人惊讶。
  唯独韦夏,这个每天晚上都会前往另一个时空在他手下打球的年轻人,感受到一股来自内心深处的洪流激烈地波荡。
第三百四十一章
何等的枭雄
  从奥尔巴赫逝世的那一刻起,各种滚动消息不断。
  电视台插播,以《纽约时报》为首的媒体纷纷在醒目的报纸版面上空出一个位置来向读者通知红衣主教的死讯,并以简短的文字列举他生前的成就。
  球迷虽然健忘,但媒体的三言两语依稀可以让人想起这个老人的影响力。
  他的那些冠军,他对NBA历史进程的影响,他那些点燃的雪茄,被认为是NBA赛场上最早的垃圾话。他也借此创造了胜利雪茄的概念。
  1997年,NBA排五十大巨星的时候,凯尔特人有八人入选,用奥尔巴赫的话来说,全是他一手带进联盟的杂种,“死都想不到他们会有这一天”。
  他带出了八个五十大巨星,无以计数的全明星,但那不是他的全部。
  他手下的比尔·沙曼在70年代初期带领张伯伦、韦斯特这些凯尔特人队的手下败将,打出了69胜的成绩,使湖人队取得搬到洛杉矶以后第一个总冠军——听上去有些讽刺,带领湖人夺冠的居然是一个屡次击败他们的人。
  用一记罚球线跳投杀死69湖人的唐·尼尔森,已经成了疯狂科学家。
  1993年与公牛决战于总决赛的太阳队主教练韦斯特法尔是凯尔特人队出身;1995年身为狼队总经理第5位选中加内特使狼队腾飞的总经理麦克海尔是凯尔特人队80年代功勋;1996-97季带领黄蜂队打出队史最好成绩差点当了年度教练的戴夫·考恩斯是奥尔巴赫钦点来代替拉塞尔的70年代凯尔特人栋梁;4度问鼎总冠军的教练KC琼斯是奥尔巴赫的第一代弟子;拉里·伯德1997-98季首度当主教练便拿下了当年最佳教练头衔。
  奥尔巴赫的影子布满了联盟。在他退出NBA这个舞台十多年后,你依然可以感觉到他的存在。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他的弟子效仿着他,效仿着某些凯尔特人精神,某些顽固的不被岁月改变的东西,在无声无息的流传。
  现在,他的魂归天国,波士顿开始疯狂地悼念他。
  这支早已经不属于他的球队,在他离去之后,落入历史最低谷。
  韦夏本想去探望奥尔巴赫,但主教的家在华盛顿特区,他扎根于斯,长于斯,最终也长眠于斯。
  韦夏没办法登门拜访,他的身份不合适。
  奥尔巴赫从管理层退休的时候,他还是个穿开裆裤的小孩。他的巅峰岁月,就连韦夏的父亲都还没出世。
  他一个湖人球员,以什么理由去悼念奥尔巴赫呢?
  当晚还有和凯尔特人的比赛,韦夏决定不想那个事了。
  当天下午,湖人进行了揭幕战到来前的最后一练。
  晚餐时分,韦夏通过酒店的电视得到了一个消息。
  就在今天,凯尔特人公布了建立专属啦啦队的计划,他们向那些年轻貌美擅长舞蹈的女孩们发出了邀请。
  凯尔特人是联盟中唯一一支没有啦啦队的球队。
  奥尔巴赫说过,想要建立啦啦队,除非从他的尸体上踩过去。
  现在他真的变成了一具尸体。
  凯尔特人的管理层花了半天的时间做心理斗争,然后,他们做出了决定:伙计们,我们一致决定从奥尔巴赫的尸体上踩过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2/10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