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勇者翻过群山(校对)第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096

  11岁的弗兰克·哈弗里切克(哈夫利切克的父亲)在1913年从捷克斯拉夫抵达了巴尔的摩,之后辗转来到俄亥俄州的狄龙谷投靠早先一步前往美国筑梦的父亲。一句英文也不会说的弗兰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读起学习全新的语言,并从父亲的店里从打杂、送货开始做起,最后不但学会所有做生意的技巧,还成为一位优秀的屠夫。
  没有进入中学就读的弗兰克在与来自南斯拉夫后裔家庭的曼迪结婚后迁往兰辛,在这个开车十分钟跨过俄亥俄河就是西维吉尼亚州慧灵镇,在一个只有不到五百位居民的小镇里开起了一间杂货店。就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营生。
  由于兰辛实在太小,因此当哈夫利切克在1940年4月8日的清晨8:45诞生时是在距离兰辛最近的城市马丁斯费里。这个距离兰辛只有十五分钟车程的城市其实也只是个有约莫七千人的小镇,而在出生后三天后才因为来访的舅舅要求而以约翰·约瑟夫·哈弗里切克为名。由于兰辛的居民不多,因此整个城镇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家户间鸡犬相闻自然也是夜不闭户,加上哈夫利切克的姐姐、哥哥分别有14岁与5岁的差距,因此大多数时候与家乡同年龄的小孩一起四处游玩。
  理清了这一切,韦夏开始想他应该在这里做什么。
  这时,未来的大联盟名人堂投手,以蝴蝶球闻名的菲尔·尼克罗冲进来喊道:“约翰,我们去摸鱼吧!”
  尽管韦夏还是不知道发生在他身上的神奇经历意味着什么,但他决定顺其自然。
  “好啊!”
第十三章
Wish
  哈夫利切克居住的地方有高速公路横贯其间,往南则是平行的路线9,而在他成长的兰辛,开在住家楼下的杂货店的大门打开则是车来车往的路线40。
  韦夏第三次进入旧时光的时候(不算打比赛的那次),发现哈夫利切克的家就盖在一个弯道上,前门距离高速公路只有10到12尺,夜里大卡车经过时整个房子就是一阵震动。
  为了安全考虑,也是为了家里的经济考虑,哈夫利切克的父母没有满足他的愿望——给他买一辆自行车。
  由于没有自行车,哈夫利切克只能靠双脚跟其他骑着脚踏车的玩伴一起移动,所幸他就读的小学就在下个街区,对面就是教堂,平时交通不成问题。但是当跟邻近其他小孩一起出游、打球时,哈夫利切克只能全力飞奔好赶上这些骑着自行车的同伴。其中,除了年长他五岁的大哥菲尔德外,就属住在对街1939年愚人节出生,整整比他大一岁的菲尔·尼克罗与他最亲近,年龄相近的两人几乎是一起成长。
  韦夏发现,他们的娱乐项目极为贫乏。
  钓钓鱼,打松鼠,投蝴蝶球。哈夫利切克最先学会的运动不是篮球,而是棒球。或许正是自小玩棒球的缘故,后来他在篮球场上的传球非常灵巧。
  第六次来到旧时光的时候,韦夏发现了哈夫利切克后来阵地战中总能找到位置切入与切出的秘密。
  哈夫利切克和尼克罗形影不离,但唯一分离的时间就是当菲尔德跟小他四岁的尼克罗骑自行车的时刻。
  兰辛是个位于俄亥俄山谷的小镇,沿着怀俄明溪修筑的公路40就是山谷的低点,因此开门就看到公路40的哈夫利切克等于住在全镇最低点,无论要去何处都得要经历“攻山头”的考验。
  韦夏有幸作为哈夫利切克自己冲击那一个个山头,他身处其中感觉受益匪浅。
  由于得要赶上同伴,因此他只能舍弃正规道路改从树林里抄捷径奔向山头以节省时间,这里同时也是哈夫利切克的私密空间。下丘时他喜欢偏离树林裡的小径玩起闪躲游戏,想尽办法用各种假动作闪开树木、大石与树根等可能的障碍物,经常摔得满身是伤。
  韦夏第一次发现儿时经历的事情竟会在十几年后那么深刻地影响哈夫利切克的人生。
  几个月后,韦夏发现他在梦里做的事情在他的体内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他的体力变得越来越好,筋骨强壮,而且,他的身高正以超出想象的速度增长。
  韦夏还是不能理解“旧时光”。
  他不知道那是个什么所在,也不知道奥妙是什么,他只知道只要他一睡着,就能感觉到周围的时间倒退,带着他的意识回到过去。
  终于有天,他意识到他可能拥有了哈夫利切克的天赋。
  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韦夏涨了12公分的身高,对于高中生来说还是很矮,但171公分的海拔,和159公分的小布丁相比,是完全不同的。
  教练组发现他涨了身高没减速度,敏捷性更强了,而且身体的强壮程度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十年级开学的第一堂训练课,主教练格里格·唐纳将韦夏从预备队里提升到一队。
  那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天。
  听说他入选一队,梅晨做了一份外形难看,但很好吃的蛋糕为他庆祝。
  韦夏距离成为高中篮球界的明星还很遥远,他依然不知道他能否像科比一样进入NBA,但他隐隐能感觉到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改变。
  他作为主力队员代表劳尔梅里恩斗王牌队出战宾夕法尼亚州4A高中锦标赛。
  韦夏代表王牌队打的第一场球是替补登场,格雷格·唐纳将他放到二号位。
  171公分的二号位放职业赛场就像等着你去犯规的奥尼尔,不强吃他都对不起他敢以171公分打二号位。
  高中比赛则是全然不同的概念。
  韦夏虽然只有171公分,但他并不惧怕对抗。一年的时间,他借由“旧时光”的改造,练就了一身铁骨,阵地战中疯狂内切,轮转反击的过程中可以像离弦之箭一样奔向前场,又能自己带球推反击。
  美国的高中比赛最鲜明的特点是快。
  一节比赛只有8分钟,落下来打阵地战的时间很少,而且球风随意,拿球就攻的不在少数。
  这会造成大量的防守篮板让活力充沛的小孩冲起来。
  “菲利克斯要是可以继续长高,倒是可以向二号位和三号位转型。”库布·基弗看完韦夏的第一场高中比赛后评价道,“他有利用跑位切开防守的本能。”
  而在唐纳教练的眼里,韦夏最大的优点不是他的持球推进,不是他的切入,而是他的防守。
  只有171公分的身高却能单对单防住对方的三个位置的外线,这可不简单。
  高中首秀,韦夏拿下14分4篮板2助攻。
  接下来的十场比赛里,他成为了王牌队的第六人。
  其中,万众瞩目的下梅里翁学区内战,劳尔梅里恩对哈里顿的比赛,韦夏在比赛开始两分钟后登场,此后打满剩余的30分钟,在父母的见证下,他封杀了哈里顿高中的核心,终场前8秒破坏对方传球,一条龙冲向前场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绝杀。
  他刚要转身摆个Poss,现场的校友们便已经将他淹没,他不知道被多少人吃了豆腐,大概有十个女生给了他一吻,当然他并不介意。
  那个绝杀登上了《费城每日见闻》。
  第一次,有人称韦夏为“Wish”。
  标题则是令人瞩目的“下一个科比?王牌队新星Wish绝杀哈里顿!”。
  从那一球开始,韦夏在别人的眼里不再是“菲利克斯”,而是“Wish”。
  一开始他不喜欢这个外号,因为是误读。
  不职业的记者将“WeiXia”读成了“Wish”,错中带错的一次工作失误,却成就了伴随韦夏一辈子的外号。
  只是一开始他真的不喜欢除了家人和朋友之外所有人都叫他“Wish”。
第十四章
早上好,传奇
  新赛季的开赛日,韦夏先后进行田径训练和游泳队的拉练,下午四点奔赴体育馆的时候,脚是软的。
  他听说有大东联盟的大学球探前来观战,如果打得不好会影响评价,可是他现在连脚都是软的。
  他做了最糟糕的准备,如果打得不好会怎样之类的。
  可是比赛一开打,就像负重一样拷住下肢的枷锁突然消失,韦夏奔跑如飞,来回奔腾,他依然不怎么会投篮,但他的切入和反击在高中比赛里却是极其有效的。
  他的妈妈带着哥哥与姐姐,还有莎沙·卡西迪组成的后援团队让他每每感觉脚下没劲的时候便会重新加足马力。
  新赛季第一场,他打了30分钟,砍下26分10篮板2助攻。
  “又一颗来自劳尔梅里恩高中的明日之星正在升起,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会是宾州乃至全美各大名校的争相追逐的对象!”现场的赛事解说员看完韦夏的比赛后赞不绝口,“他拥有科比般的得分本能!”
  什么是得分本能,韦夏不清楚,如果让他来说,他会说他还差得远。
  比赛刚结束,韦夏回家的时候,梅晨接到电话,只是随口聊了几句就将电话捂住大叫:“菲利!”
  “妈?”
  韦夏奇怪地走到她的面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梅晨一脸兴奋地笑着:“有你的电话。”
  “你好,我是韦夏。”韦夏接过了电话。
  他没想到那通电话是德保罗大学的人打来的,他们邀请韦夏去德保罗大学访问参观。
  这是比直接发一张全额奖学金邀请更正式的招揽方式。
  NCAA一级联盟的男子篮球队每年可以发出13张全额奖学金,也就是说,只要看上谁就可以发,接不接是人家的事,给不给你自己的事。
  由于只要看上就能给,全额奖学金对于尖子生来说并不稀奇。
  而将在校的高中球员邀请去大学现场参观,便可借机让教练组与之亲近,游说。
  如果是两年前的韦夏,他会激动地跳起来,可能会不小心把电话摔到地上。而现在,他想的是如果接受,他会落下多少训练。
  经过十几秒的思忖,他给对方的答复是“我还要再考虑一下”。
  对方没有多打扰,问了声好就把电话挂了。
  “怎么样怎么样?”梅晨眼里亮晶晶的,好像是她接到了邀请,“他们是不是要给你全额奖学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0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