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10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4/2895

  而在大楚,连摄政王都问不出来的问题,就没人敢会再去强求她。
  事情,
  其实很简单。
  郑伯爷之所以会有这种担忧,一则是因为瞎子不在,少了一个能够从细微又能从大局进行思考的谋士在身边,难免有时候会走一点牛角尖;
  二来,重生以来大部分时间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位置是在一步步走高,军功也是在不断地累积,爵位也起来了,但他娘的真是越打越远,也就越来越远离朝堂。
  缺少了政治漩涡的洗礼,缺少了身为上位者的真正环境,太过信奉“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真理,
  使得郑伯爷现在缺乏一些上位者看事情的视角和习惯,也实属正常。
  范正文说得对,如果公主想要隐瞒关于范家和郑凡的事,没人能从她这里问出来。
  而如果公主不愿意隐瞒,
  呵呵,
  那你就算是把场面布置得再精细,祸水引流得再好,也没丝毫意义。
  所以,
  是真的不需要。
  镇南关外,燕人的靖南侯虎视眈眈,前线还刚吃了一场败仗,但婚事,不能耽搁。
  正是因为外部压力越是清晰时,摄政王就越是需要和屈氏早早地联合在一起。
  原本,还会有人来询问赵成的底细,但当赵成阉了自己,休养了一个星期下了床,换上了一身宦官服后,再也没人敢来询问他在下庸城的事了。
  刚阉的时候,下不了床,只能靠妹妹来给自己换药,一层又一层,厚厚地贴上去,凉凉的,痒痒的。
  等到能下床后,每次如厕时,会刺痛,还弄不干净,会沾在裤子上。
  但没多久,他就能适应了,同时也适应了别人喊自己“赵公公”。
  他不后悔自己阉了自己,子孙根,很重要,但没自己的命重要,这个曾被拐卖逃出来流落街头还能组织起乞儿帮派的少年,有着一种超乎寻常人的敏锐和直觉。
  他知道,那天公主问自己要什么赏赐时,他如果不把自己阉了,那么等待自己和妹妹的,只有死路一条。
  人们常说,在大人物眼里,人命如草芥;
  但赵成清楚,寻常人看见街边冻死饿死的乞丐时,也就像是看路边的一棵草一样。
  不管怎么样,他活下来了,他知道公主身边有不少人瞧自己的目光怪怪的,觉得自己为了往上爬不惜一切,但他不在乎他们的目光,赵成不知道“自尊”这个词儿,但他就算知道,也会觉得用自尊去换命,真的很值。
  原本公主身边的一群老人,都没了,因为公主出事儿后,都被缉拿下狱,死没死不晓得,但肯定是不可能再回来伺候公主了。
  郢都皇宫又派来了一支队伍,有宫里的嬷嬷,有护卫,也有公公。
  原本领头的新管事儿公公姓孙,公主让赵成认了孙公公当干爹,当着公主的面,孙公公接了赵成奉上来的茶。
  可以说,赵成的太监之路,已经走上道了,而且半个月的时间,走完了人家十年都不一定能走完的路。
  平日里,孙公公负责皇室别苑里的事儿,而公主所在的院子里的事儿,则是赵成负责来管理。
  赵成以前混过江湖,拉扯过帮派,还被很多个国家情报衙门收做了下线,能力和手腕是不缺的,很快就将小院儿里几十个太监宫女给管理得井井有条。
  然后,
  有一天,
  赵成看见米家的那位大小姐来了。
  那位大小姐的一只胳膊废了,走路时也一瘸一拐的,她是红着眼进院的。
  当时,公主正在用膳,赵成在旁边伺候着。
  公主面色平和地从他手中接过了帕子,轻轻擦拭了嘴角,随即起身,拿起放在桌上的盘子直接向着门口砸了过去。
  盘子碎了一地,
  公主开始很平静地尖叫起来:
  “滚,你给我滚,滚!”
  是的,
  很平静。
  叫完后,
  公主又很平静地坐了下来,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
  那位米家大小姐因此没能进得来屋子,失魂落魄地离开了。
  过了两天,赵成听人说,那位米家大小姐在家里自缢死了。
  赵成知道,公主当初失踪时,是和米家大小姐在一起的。
  摔盘子,尖叫,公主的这一系列举动,足以让人浮想联翩,那些没能从公主这里挖掘出什么的凤巢番子,很可能因为这件事而嗅到不同寻常的味道。
  或者,会被看作一种暗示。
  但米家是当朝户部尚书之家,米家家主也是摄政王亲信,查,也不好查,米家大小姐的死,算是一种……妥协。
  赵成不懂朝堂关系风云,但他清楚,事情的真相,绝非如此。
  那个男人,那个曾让公主主动投怀送抱的男人,他到底是谁?
  归根究底,
  是这个男人,让他丢了那活计;
  但赵成却不敢在公主面前问起这个人,甚至在他心里,都不敢恨他;
  一个能将公主如同农家小姑娘一般随意搂住的男人,
  不敢想,不敢想,更不敢惹。
  ……
  年前一天,屈培骆来了。
  这是赵成第一次见到这位屈氏的少主,长得眉清目秀,可称得上是一位俊俏郎君。
  屈培骆带来了不少礼物年货,大方地分给别苑四下,虽说还未完婚,但别苑里原本伺候公主的下人们早就已经在喊着驸马福康了。
  最终,屈培骆并没有来见公主,因为根据礼法,夫妻二人在成婚前不得相见。
  楚人重礼,尊古,认为不尊重古法,会给自己带来噩运。
  可以看出来,屈培骆是很想去见见公主的,也示意过赵成去通报一下,赵成回来对屈培骆禀报,说公主言: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诗,是好诗。
  隽永上口,让人回味。
  虽有遗憾,但屈培骆还是笑着离开了,他虽说不知道公主之前失踪时具体发生了什么,但早就确认得知公主身上无伤,同时也是完璧之身,这两样在,足矣;
  而公主显露出来的才情,则算是这一场政治联姻的意外之喜吧。
  屈培骆走是走了,
  但他带来的兵马,却大部分留了下来,皇室别苑内外,被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可谓是防守森严。
  赵成回到公主面前复命,说屈培骆已经离开了。
  只不过赵成没添油加醋说其他的,因为他看见公主正盯着她先前亲自写的那幅字在看,就是先前自己转告给屈培骆的那两句诗。
  是公主写的,但赵成觉得,应该不是公主作的。
  ……
  过年了;
  在过年的这一天,一条很不好的消息传来,那就是镇南关的薛让部哗变,若非年尧将军行事果断及时让大楚皇族禁军入镇南关接手了城墙平息了骚乱,燕人很可能就趁此机会打入镇南关了。
  这一日,赵成发现皇室别苑外的青鸾军进行了大规模的换防,原本看起来甲胄鲜明一致的兵马被成批次地往北方开拔,随后,则有一支支私兵模样的队伍开始取代了先前青鸾军的防区。
  听孙公公说,是因为北边战事燕人给的压力越来越大,屈氏的青鸾军不得不再度北上,新换上来的,则是以屈氏地方辅兵和屈氏麾下的那些个奴仆家族的私兵。
  同时,一群屈氏供奉住进了小院外围,这些供奉身上散发着生人勿进的气息,赵成混过江湖,知晓这群人是真正的强者。
  搁在江湖里,那也都是能混出名号的人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4/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