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10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6/2895

  紧接着,造剑师又看向郑凡。
  这个人的目光,很纯澈,是那种真正不带丝毫杂质的纯净,仿佛能够看穿你的内心。
  不过,郑凡并不担心自己会被窥探出虚实,比如自己会武功什么的,因为上次薛三从天外陨石里搞出来的那块红色石头成了魔丸的新家,而当郑凡将红色的“魔丸”放在自己身上时,瞎子的精神力根本就无法靠近自己。
  为了保险起见,郑凡还特意去找了住在自家隔壁的剑圣试了试,得到的是同样的结果。
  也就是说,换了新壳的魔丸,拥有了超人想象的隐藏气息能力。
  这也是郑伯爷敢有底气住范府,同时在皇室别苑里也只需要专注应付公主的原因了。
  那些真正的高手,也不需要到达剑圣这个层次,基本上五六品的,甚至是七八品的,只要对气息反应敏感一些的,就能察觉出你是不是练家子。
  所以,此时坐在位置上的郑凡,可以很平静地面对来自造剑师的目光。
  “这位,想来就是姚师前几年收的徒弟,苏明哲小先生吧?”
  郑凡刚要开口,
  陈大侠就直接道:
  “对。”
  郑凡起身,再度行礼:
  “在二位面前,晚辈不敢称先生,二位叫我明哲就好了。”
  白袍男子笑了笑,道:
  “不愧是姚师看中的弟子,这涵养气度,确实不俗。”
  一个是摆在明面上的大楚造剑师,
  一个是自己,
  摄政王虽说没暴露出身份,但他清楚,不是随随便便哪个人都可以在自己面前依旧保持镇定的。
  此时郑凡的镇定,在摄政王看来,就是所谓的“大家风范”。
  他们是不会料到坐在他们面前的,是大燕的平野伯;
  是一个曾面对过燕皇、镇北侯、靖南侯,久经战阵的大将。
  这不能说他们俩愚了,而是郑伯爷自己都没想到过,自己只不过是想请陈大侠吃个饭,顺带坑人家一把让人家送完礼后当自己的保镖护送自己回家,结果这饭吃着吃着,大楚摄政王和造剑师居然就也坐上来了。
  小小的一家醉风楼,
  在此时此刻,
  居然同时容纳了好几尊大佛。
  郑凡伸手,将先前陈大侠拿出来放在桌上的信推向了摄政王,道:
  “这是家师让晚辈送来的信。”
  摄政王摊开手,
  造剑师从袖口之中取出一条帕子递送过来,让摄政王先擦了擦手。
  随即,摄政王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信封,将里面的第一张纸拿出来,这是一首词,写的是姚子詹奉官家皇命赴任大乾三边总督后,率八百骑出城打猎时的景象;
  词的上阙写的是总督出猎时各路兵马紧从的盛况,
  下半阙则抒发出一种不服老还依旧渴望建功立业的宏愿。
  整首词,大气豪迈。
  “好词,好词啊。”
  摄政王看了词后,将这张纸递给了一边的造剑师。
  造剑师接过来,看了,忍不住笑道:
  “词是好词,但姚师做了一辈子学问,可不懂什么兵事,到底是文家大豪,明明自己不擅长的事,却能够写出一种激情豪迈。”
  话刚说完,造剑师似乎才留意到姚子詹的徒弟也坐在这里,不由得摆摆手道:
  “失言了,失言了,明哲小先生可别往心里去。”
  以造剑师的身份地位,就是和姚子詹坐在一起,也是可以平起平坐嬉笑怒骂揭短打趣儿的。
  但当着人徒弟的面嘲笑人师傅,这让人家做徒弟的该如何自处?
  然而,
  郑凡只是笑着点点头,很是洒脱道:
  “家师也是这般说的,家师说,日子是日子,诗词是诗词,因为日子过得太寡淡了一些,才需要诗词做日子的调味;
  但如果真的将诗词当日子来过,那就本末倒置了,没听说谁光靠吃盐就不用吃饭且能活下来的。”
  摄政王闻言,点点头,道:“姚师的心境和潇洒,我是一直敬佩的。”
  造剑师则道:“这倒像是那老家伙会说的话。”
  “家师还说,官家虽说让他坐在三边总督的位置上,但他要做的,其实也就是个和事老,将多家拉在一张桌子上谈话,家师说自己不知兵,所以并不打算在兵事上指手画脚。”
  造剑师闻言,感慨道:“还是他活得明白啊。”
  摄政王则道:“倒是吸取了教训,据说,当年燕军入乾打到上京城下时,曾有一燕使入上京城面见了你们乾国的官家;
  那位使者当着你们官家的面,说他不知兵;
  这可把你们那位官家给气到了,
  当即就下令三边兵马不得回援;
  但到最后,反倒是让燕人仅以六万多骑兵就牵扯住了整个乾国的兵马,使得燕人主力三十万铁骑可以从容自乾国借道入晋。”
  郑凡马上正色道:
  “只能说,燕人那一场仗,打得太好了。”
  摄政王摇摇头,道:“是你们乾人配合得太好了。”
  身为大楚摄政王,实际上的当代“楚皇”,他说话时,自是可以无所拘束,毕竟,他的地位,和燕皇乾皇等同。
  造剑师开口道:“那个使者,不就是燕人现在的平野伯么?”
  郑凡马上道:“是,叫郑凡。”
  造剑师忍不住幸灾乐祸道:“估摸着你们官家也会后悔吧,当时以为只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使者,让他安全地进城还放他安全地出城;
  虽说自大夏以来就有双方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但我觉得,那个姓郑的,该砍,还是得砍的,不,是值得砍的。
  他燕国现在有一个田无镜,正值壮年;
  别到时候,田无镜没了,又走出来一个郑凡接了田无镜的班。
  这种将帅之才,还在敌国,自当是能少一个就少一个。”
  摄政王也点头道:“郑凡此人,有能文能武之相,能著出《郑子兵法》的人,日后,必然是一代儒帅。
  再给他个十年,必将接过田无镜的旗,成为我楚乾二国之大患。
  可惜了,此等将才,却是燕人,若是我楚人,该有多好。”
  也快了,
  大舅哥,
  咱过阵子就真要成一家人了。
  郑凡则继续慷慨道:“此言差矣,两国争锋,当以国力为抗衡根基,兵甲之威,可压一时,却不可能压一世。
  若我大乾和大楚,内整民生吏治,外修军备兵戈,他燕国,就算此时还占据着三晋之地,但以大乾之富饶,以大楚之辽阔,二对一的情况下,晚辈并不觉得燕人有什么好怕的,也不觉得所谓的田无镜和郑凡,就因为他们这几个人,就能够改变三个大国的命运。”
  造剑师不客气地道:“小先生这话说得就有些欠考虑了,比如你想想,前阵子那田无镜忽然起兵围了镇南关,我大楚明知镇南关易守难攻关隘森严,明知燕人不善攻城,但依旧在不停地向镇南关增派兵马,这是为何?
  还不是因为对面领军的是田无镜么。
  当对面,当你的敌人里,有一个擅长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将帅时,那种压力,啧啧。”
  郑凡马上道:“晚辈依旧不这般认为,世间万法,都是相辅相成,难以真正的完全独立,田无镜的厉害,在于他麾下的靖南军铁骑厉害,失去了这支精锐,田无镜无非就是江湖中的一流高手。
  至于那郑凡,我听说他麾下一半是蛮兵,无非也是仗着这些作为立身根本罢了,没有手下这群精兵强将做依托,他能成什么事?”
  摄政王听到这里,倒是点了点头,道:“有理,当年燕人不也是在望江败过的么,燕人之强,在于南北二军,但并非所有燕人都能征善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6/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