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10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9/2895

  身为主演,
  自己居然也在期待首映。
  然而,郑伯爷想错了,早食之后,摄政王翻身上马,问郑凡:
  “小苏先生,我等意欲出门打猎,姚师先前送来的那首都督出猎词,深得吾心,不知小苏先生今日可否有雅兴随朕一道去?”
  当一个君王问你愿意与否时,你其实,没有第二个选项。
  “敢不从命!”
  ……
  相传,姚子詹刚赴任大乾三边都督不久率队出猎时,各镇、军、寨,将领云从,亲兵尽出,可谓风头一时无俩。
  这倒不是纯粹为了玩,而是故意借着这种方式来向外界宣告乾国三边的团结,再配合上那一首都督出猎词,可谓是将效果拔到了最高。
  而这一次,
  大楚摄政王的出猎,让郑凡觉得,并不像是套路,而像是圈套。
  陈大侠也被喊上了,所以,是四个人骑马出了皇室别苑。
  郑伯爷特意留意了一下,发现皇族禁军并未跟随上来,真正的就是四个人出去了。
  只不过,刚出皇室别苑没多久,众人就下了马,当初见过的那位老马夫和马车,停在那里。
  众人下马上车,
  一切,和来时并无区别,坐的位置也是一样。
  但,
  哪里有坐马车打猎去的?
  马车摇摇,行于路上。
  渐渐的,
  路没了,
  开始崎岖起来,
  马车,也随之颠簸。
  坐在马车里的摄政王开口道:“这里,应该多修一条路。”
  闭着眼靠在车壁上的造剑师点点头。
  郑凡则掀开窗帘,看了看窗外,外头,是一片孤寂,前方,则是一条结了冻的河。
  终于,
  马车停了下来,
  颠簸,也随之结束。
  老车夫开口道:
  “王上,到了。”
  摄政王先下马车,再是造剑师,随后陈大侠,最后,是郑凡。
  郑伯爷下来后,下意识地伸了个懒腰,捏了捏自己的胯。
  摄政王看着郑凡,道:“辛苦小苏先生了,路,确实不好走。”
  郑凡笑着摇摇头,道:“王上不必如此,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路了。”
  造剑师深吸一口气,这句话,显然是爱了。
  摄政王则伸手指了指前方,在冰冻的河边,有一座破旧的客栈,客栈旁,有一个小渡口。
  “这句话,也能佐酒,等朕把客栈里清开了,再抓条鱼过来,与小苏先生共饮。”
  满头雾水的郑伯爷默默后退半步,拱手道:“谢王上。”
  随后,
  摄政王面向那座破旧的客栈,
  开口道;
  “朕,来了。”
  “吱呀……”
  客栈的门,
  缓缓地开启。
  从里头,走出来一个身着黑袍的男子,男子面容,有些沧桑,但举手投足间,却显露出一抹轻佻。
  男子在客栈门口的一处石墩子上坐了下来,
  喊道:
  “四哥,上次听到‘朕’这个字时,咱们父皇,可还活着呢。”
  这位男子,赫然就是大楚五皇子,熊廷山。
  摄政王为什么还是摄政王,为什么他已经将绝大部分的兄弟都击败抓住了,将绝大部分的大楚贵族都招揽拉拢了,却依旧没有登基。
  毕竟,这世上,能坐上摄政王这个位置的人,一般都不会喜欢这个位置。
  而原因,
  就在于眼前这个大楚五皇子,他还没有抓到。
  从当年楚侯率一众亲随入楚开始,楚人和山越百族的厮杀,就从未停止过。
  或许,山越百族确实和蛮人没办法比,但山越人的坚韧,也依旧很让人头痛,等到前期胜利山越人再也无法在正面战场抗衡楚人后,他们开始躲藏于山水洼地之间,借助环境,开始继续进行抵抗。
  这就使得剿灭他们的成本很大,同时,也容易死灰复燃。
  但楚人确实是有智慧,确切的说,当年能有资格受大夏天子令为大夏开边驱赶蛮夷的三位侯爷,他们本人和他们的后代,确实都做得不错。
  有一代楚皇为了对付这种局面,瓦解山越人的聚居性和部族模式,先以示好的方式拉拢山越部族,再改变那些部族的组织模式,从而进行上层建筑的渗透,以达到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其实就是一种这个世界的“改土归流”。
  同时,文化上的侵袭,也在逐步加重,楚人的浪漫以及楚人的审美,并非真的只是为了浪漫而浪漫,而是一种文化认同感的塑造。
  一手继续进行兵戈围剿,一手改土归流,一手对顺从的山越部族进行文化侵袭,让他们的少族长和贵族来楚国郢都上学识字生活,多种组合拳下来,山越部族可谓是江河日下,百年后,除了一些地区不稳,还残留几个硬骨头需要啃和磨以外,楚国境内的山越人,已经无法再掀起什么声浪了,甚至不少山越人,现在则认为自己是楚人。
  而楚国五皇子熊廷山,在十五年前,也就是其弱冠之年,就被楚皇分派出去,在大泽西北方的梧桐郡施政。
  梧桐郡所对应的,正是楚国山越的最后几个硬骨头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硬的那块骨头。
  但熊廷山很有手段,也很有能力,他没有皇子的架子,一方面,他和梧桐郡的驻军关系很好,另一方面,也和那里的山越部族族长引以为兄弟,后来,他更是娶了一个山越族的姑娘,且奉为正妻。
  大楚最硬的一根骨头,被他软化了,此间细节,想要说完,得三天三夜,总而言之,熊廷山用了十五年的时间,整合了梧桐郡和以梧桐郡为圆点的周遭诸多山越部族,他将自己化身为一个纽带,捆绑住了他们,为大楚的稳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如果楚皇正常死亡,太子之位明确,也没有爆发出皇子夺嫡之乱,大楚继续安稳前行的话,可能数百年甚至是千年之后,在梧桐郡,会有熊廷山的雕像,并被誉为民族和谐的标志性人物,比文成公主还要厉害得多得多。
  但问题是,
  因为楚皇的忽然驾崩,
  大楚这辆马车,终究是失控了。
  摄政王是将这辆马车的缰绳重新握在了手中,但自己的这个五弟,他不点头,摄政王不敢登基。
  大家都是皇子,
  谁不想坐那个位置?
  凭什么是你坐而不是我坐?
  其余的兄弟,摄政王真没怎么放在眼里,他们有的是被背后的大贵族操控扶持当个傀儡,有的是异想天开地认为打个旗号就能风云紧从,收拾他们,也没什么难度。
  但这个五弟,他不一样。
  且不说那十万梧桐郡郡兵都听从于他,若是他愿意,振臂一呼,可以即刻召集数十个山越部族派出族内青壮帮他争夺天下。
  以此为起点,甚至可能引发楚国境内诸多地域的山越人起事。
  摄政王并非怀疑自己没有平息叛乱的实力,他掌握着大贵族的支持,掌握着朝廷,掌握着皇族禁军,若是这样子他都打不赢,那他这个皇位,也就根本没必要去坐了,也没那个脸去坐。
  但问题是,这种局面一旦出现,那将是大楚自身的一场巨大内耗,很可能会旷日持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9/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