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11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4/2895

  但真正的最大长处,是这种疆场宿卒更懂得在厮杀混乱的局面中去保持稳定。
  比如街道上正在和叛军厮杀的这支靖南军,作为第一批增援的部队,他们在面对周仁以及附近各路赶来的叛逆从属时,没有选择冒进,而是以结阵的方式,仗着街道并不算宽阔的地形开始层层退守,而每当叛军觉得要击退他们从而准备杀入内部去打开军械库时,这支兵马又当即开始压上,给叛军持续施加压力,阻止叛军达成目的。
  跟随在郑伯爷身边的野人王看到这一幕,忍不住艳羡地舔着舌头。
  大燕之强,强就强在这里啊。
  这种兵员素质,真的是无解。
  昔日望江第二战时,他麾下的野人大军在军械上,因缴获巨大,所以真的并不算差了,但还是在和靖南侯亲率的镇北靖南二军的对冲之下,迅速瓦解。
  不是他的麾下不够武勇,不是圣族的勇士贪生怕死,并且,在开战之前,野人王还以自己最为擅长的方式,通过演讲和鼓动,给他们打上了绝对的鸡血。
  但在靖南侯指挥下,燕军各部在冲锋时变阵,宛若群狼一般从各个方向开始穿透撕裂自己的大军,直接造成了自己的指挥体系崩盘,随后就是各路人马的自我崩溃。
  双方真正正面冲撞所造成的死伤,其实真的不多,人家纯粹就是在技战术层面上,碾压了自己,而且碾压出了一个词,
  这个词野人王曾同瞎子的口中听出过,很无情,却又很现实,叫……代差。
  镇北军成军于百多年前,于五十万乾国北伐军尸骨之中建成,随后百年,于荒漠中和曾不可一世的蛮族厮杀逐猎。
  靖南军的每一个校尉,都是靖南侯亲自提拔而出,十多年时间,田无镜早已将自己对于骑兵的理念完全灌输进这支军队之中。
  而自己呢,
  十数年隐忍蛰伏,游历天下,最后数年时间于雪原起势,固然有一支最早追随自己的嫡系兵马,但大军,依旧是短时间内拼凑而成。
  这真的,是一种代差。
  郑凡抬起手臂,
  他甚至没有选择从胯下貔貅口中拔出蛮刀,
  只是将抬起的手,
  很是随意地向前一指,
  道:
  “冲阵。”
  淡薄自然的,仿佛没有丝毫烟火气息,一如先前坐在尸横满地的学政司签押房前的门槛时那般。
  在郑伯爷身后,两百多骑士即刻出列,开始策动马力,呈现松散梯队阵形开始分批次间接性地拉起马速。
  郑伯爷并未全军压上,因为街道不比野外,可施展腾挪的空间不大,冲锋的人少一点,效果反而会更好。
  那种自己举着刀,炸呼呼地招呼手下人:
  “兄弟们,跟我一起杀啊!”
  然后一窝蜂地全都压上去。
  一是这很蠢;
  二则是这么玩儿,失去了战争的精细感,很没美感。
  梁程打仗,喜欢稳妥,或许是因为郑伯爷家底子一直薄,所以迫使梁程打仗时也得学会打那种精打细算的仗。
  田无镜打仗,则喜欢严谨,再复杂的战争局势,他都能做到抽丝剥茧地处理,他就像是一个极为高明的工匠师傅,甭管外面战况如何,他只是在有条不紊地修理着自己手中的物件儿,等物件儿修理好了,推开门,敌军就溃了。
  郑伯爷还是受田无镜的战术影响多一些,
  倒不是郑伯爷觉得田无镜的作战风格比梁程优秀,
  而是觉得,
  靖南侯指挥打仗,
  真帅。
  曾经,郑伯爷还只是翠柳堡一守备时,麾下也就蛮兵一小群,还被樊力那个憨憨调教成冲锋就喊“乌拉”。
  后随着靖南侯入京,于皇子府邸内指挥靖南侯亲兵卫队,
  则,
  拔刀收刀,
  周遭亲卫配合整齐,
  自那一刻起,
  郑伯爷才明白,
  这,
  才是自己想要的感觉。
  人活一世,那活的是责任;
  二世为人,那活的便是潇洒。
  骑兵冲锋,加入战局,一个冲阵,就击穿了前方聚集的叛军。
  而郑伯爷身后的甲士,则特意下马步战跟随收尾,原本结阵的第一路援军在看见自家伯爷驰援后,马上杀出。
  一时间,军械库这边的局面完全逆转。
  叛军起势,拼的,就是一口气,此气不得绵延,一滞就乱,一乱就崩,一崩,就溃。
  战局甭管大小,其实都是一个道理。
  昔日郑凡和田无镜双骑入天断山脉,田无镜就曾告诉郑凡,打仗不是想着怎么把敌人杀光,而是想着怎么把敌人击溃。
  叛军想逃,却又被刚刚击穿他们而过的骑兵追上去一记马刀,也有不少人跪地弃械投降。
  有校尉将目光投向自己伯爷。
  郑凡只是笑笑,
  道:
  “不留活口。”
  不是郑伯爷冷血残酷,嗜杀如命,而是此时城内纷纷扰扰,自当以雷霆手段扑灭,哪里来的时间和你收押俘虏慢慢条理?
  再说了,一场叛乱下来,死的,不仅仅是叛军,待得叛乱平息之后,一场大肃清是必不可免的,谋反之罪,最喜株连,到时候,死的人只会更多,眼下,只是毛毛雨罢了。
  军械库内部的叛军,在外围燕军杀入后,也马上崩散,却无处可逃,最后全部被斩杀。
  郑伯爷一边摸着胯下貔貅的鬃毛一边继续下令分兵,
  一路去往西门,
  一路去往各处大门府邸传令,命其不准出门,不得出家丁护卫上街,只准自守家门,否则就算你打着帮忙平乱的旗号,也罪同谋反。
  另一路持旗策马告诫百姓不得上街,颖都禁严。
  做完这些,其实已经没什么好做的了,尤其是郑伯爷还收到了最新消息,西门大营在分出三千多兵马分别驻扎南北大营外后,另有数千骑兵已然入城。
  这团虚火,很快就会被掐灭。
  再之后,其实就是寻找病灶切除了。
  这病灶,自不可能小了去,虚火虽然不经烧,但其火星可谓真多,绝不是那种藏身于山野或者平民巷的逆贼可以勾连牵动起来的。
  伸了个懒腰,
  郑伯爷一时有些踌躇,
  军械库一平,外加各处叛军被击溃的消息不断传来,他都有些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去哪儿了。
  本想去成亲王府,在王府内喝杯酒,顺带训诫训诫那位小成亲王,纯当是打发眼下无聊时光,谁晓得高毅那边传信说还没等他带人去成亲王府,人成亲王自己就带着王府侍卫主动来到太守府了。
  太识趣儿了,也不好,整得自己没活儿可干了。
  好在郑伯爷身边的野人王虽没有瞎子那种精神力的本事,但在揣摩人心的本事上可不差丝毫,当即看出了伯爷的窘状,
  开口道:
  “伯爷,咱们现在可以去孙府。”
  听到这话,
  郑伯爷才想起来了,
  先前出来的匆忙,但他还是记得事情,最先是在孙府发生的,孙府那边就像是一根火绳,直接点燃了整个颖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4/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