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11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1/2895

  郑伯爷的目光顿时一凝,野人王也是微微张了张嘴。
  二人心里一时间都发出一样的感叹:不愧是能站在司徒雷身后的男人。
  就是边上坐着的剑圣,也是觉得孙有道的这个价码,仿佛真的击中了什么,确切地说,是击中了自己身边坐着的这位大燕平野伯。
  孙有道的话是:
  “朝廷每年会向雪海关运输两次粮饷,一次在年中,一次在年末,马上,新一轮的粮饷运输就要开始了,老朽向伯爷保证,自这一次起,运往雪海关的粮饷,将是原来的两倍!”
  两倍!
  粮饷运输,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主要有两点,
  一点,是接手环节中的损耗。
  另一点,就是运输过程中的消耗。
  接手环节的损耗,就是粮食从农民手中征收上去后,先在县里,再去府里,然后可能还得再运去一个地方集中储存点量,再之后,要么去京师要么就发往目的地。
  等到地方后,又是一个集中点,然后再分发,这还是往少了说的。
  每个环节,都会有人上下其手,你削一层皮,他削一层皮,一层层削皮下去,然后地方主将一层皮,将官一层皮,真到第一线士卒手中时,这个果核还能保持完整已经算很不错的了。
  雁过拔毛这种事儿,就算是郑伯爷熟悉的那个时空里,也无法避免。
  另一点,就是运输,首先,大批量的粮食得有人运,粮食越多,需要运输的人和畜力也就越多,运输途中人和牲口都得吃饭的。
  所以,为了避免损耗,以及使得效率最大化,基本上整个成国的驻军,其粮饷运输,都是从颖都开始,由颖都作为成国最核心也是最中央的区域来进行调派。
  当然,各军额度,还是由朝廷来负责定制。
  “两倍?”
  听到这个数字,郑伯爷心动了。
  虽说郑伯爷在雪海关能养两万精锐铁骑,靠的,不仅仅是朝廷的粮饷,还有自己的四处劫掠家底,以及接下来的商贸运转。
  但如果粮饷能翻一倍的话,这多出来的部分,再养一个一万铁骑出来,应当差不离。
  当然不是这般直接凭空变出来,毕竟银子和粮食不可能自己去大变活人,但这就像是一个人,多吃了几口饭,多了几把子力气后,在东家将活儿干完了,回家还能再拾掇拾掇自家的院子。
  这就是孙有道的水平,
  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想到这个“买命”的法子,昔日大成国宰辅,果然名不虚传。
  但郑伯爷还没急着表态,
  谈买卖么,
  你急着想要,就着相了。
  更何况人家满门的命都掐在自己手里,自己需要着急么?
  孙有道继续道:
  “犬子任颖都转运使……”
  官职和差事,其实不是一个意思,因为官职是分实虚的。
  有些官职,听起来更像是一个荣誉。
  就比如此时的孙有道,他的成国太傅位置,其实就是一个荣誉,让你享受一下这个级别的退休待遇。
  郑伯爷的这个成国大将军,也是一个荣誉,成国都没了,你将谁的军去?
  而转运使,是实职,官位虽然不高,但所经手的事务,却很多。
  因为成国东部一直面临着来自野人和楚人的威胁,靖南侯的靖南军主力也一直在晋东驻扎。
  所以,从燕国、曲贺城、历天城向颖都运输来的军需物资,是由转运使来实际负责接收,而接收后的分发,也是过他的手。
  要知道,军需,一直是一支军队的生死命脉。
  孙有道曾任成国宰辅,从镇南关开始,就是司徒雷在前面打仗,他在后方筹措转运军需,二人的配合,类似沛公和萧何。
  司徒雷驾崩后,
  无论是大皇子还是靖南侯挂帅东征军,
  都是用的成国本来的官僚体系来进行大军军需物资的运转,
  孙有道当初总揽后方全局,为靖南侯解决了后顾之忧,就连侯爷也曾称赞过他。
  所以,孙有道在这一块,不,确切的说,这一块区域,应该是孙有道的嫡系区域,整个上下,应该都是他提拔和任用的人,否则,他也不会在自己致仕前将孙良推送到那个位置上去。
  “伯爷,成国境内驻军众多,所收所发粮饷也是极多,但老朽确认自己可以做到这一点。
  一则,开源,在向大燕朝廷报备所需时,多抖抖笔墨,在接收来自历天城和曲贺城那边的军需时,一些项目和损耗上,可以吃相再难看点。
  二则,节流,伯爷要想吃饱,要想吃撑,那其他各地驻军的粮饷上,就得卡卡脖子,让他们吃不饱,但却不至于饿得发慌,只能生闷气,不会闹出大乱子来,此中火候,老朽有自信可以拿捏住。
  还有第三,
  那就是肃本。
  按照旧例,颖都这么大的一座城,这么多百姓,这么多官吏,都需要吃用,百姓还好,饿不死,就不会出事。
  但官吏,吃得不好,用得不好,就容易闹腾。
  所以,天下各处都一样,从各处运入颖都的军需,再从颖都出去,这一个流转,肯定会分润一部分下去。
  这一块的肉,也可以切一切。”
  颖都本就是一个小朝廷,
  而且,
  大燕现在对各地驻军的粮饷,都不是足额发放的,这颖都里的百官以及下面更多的官吏,他们的俸禄,自然也不是足额。
  但活人岂会被尿憋死,甭管是红紫黑蓝的官袍,只要是进了衙门的,别的可以不会,但捞钱捞好处,这是基本生存能力,不可或缺。
  听到这个第三条,
  郑伯爷笑了笑,
  各地驻军那边,向来容易被军需官拿捏住,这不稀奇,况且,只要不打仗,大家总是能找到法子去补足的,但……
  “孙家现在,还有能力在颖都这一块上下刀子么?”
  孙有道点点头,没有丝毫颓丧,反而意气风发,
  道:
  “这次叛乱,牵扯其中者,不知凡几,事后清算,渎职者,更是茫茫一片,砍一批,贬一批,这官帽子,得落下来茫茫多。
  值此更迭之际,多安排一些自己的人上去,以控制住大体局面。
  再切这一刀时,
  就容易得多了。”
  一边站着的野人王在此时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
  呼,
  眼前这个老头,
  不愧是自己当年的对手!
  野人王所震撼的,不是老人的手法,事实上,这种打压异己扶持亲信,是个人都会做,只是有些做得吃相难看,有人做了后你还觉得他公正不阿;
  但眼前这个老人,
  前一刻自家还被笼罩在谋逆大罪之中随时倾覆呢,
  现在,
  竟然直接将这次颖都叛乱当作一次契机,打算加以利用!
  看似简单的视线切换,
  却蕴含着一种真正的大气魄!
  “伯爷,其实从去年开始,朝廷户部向这里运来的军需,运往雪海关的,都是贴了条儿的。”
  贴条儿的意思就是,这批军需是上面有人盯着的,你们要吃,去吃其他的去,这一份,不准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1/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