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1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2/2895

  缓缓道;
  “冲城,要死很多人的。”
  苟莫离抬起头,咧开嘴,笑了,
  道:
  “求伯爷,给属下一个死人的机会,总得有人第一轮上去,不求什么配合娴熟,也不求什么个人武力,
  只求一个,
  悍不畏死。”
  郑伯爷的眼睛眯了眯,抖了抖烟灰,道:
  “成。”
  “多谢伯爷成全!”
  ……
  帅輦,再度被牵引出寨,只不过,停留在了军寨外不远处。
  一身金甲的郑伯爷站在上面,在其身后,左侧,站着的是阿铭,右侧则是剑圣。
  帅輦下方,则是高毅亲自率领的一众亲卫。
  帅輦边侧,有一根栏杆,栏杆上挂着“郑”字旗,同时,一把紫色的长弓也被绑在那儿。
  自古以来的战争,除非那种强弱分明的碾压平推,否则,大多数时候,打的,都是士气。
  尽可能地削减对方的士气,这是为将者的水平体现,但同时,如何保证和提升己方的士气,这是为将者的基础职责。
  郑伯爷不喜欢穿这套金甲,
  郑伯爷也不喜欢这把颜色过于鲜亮的长弓,
  但为了安抚军心,
  他必须在今日,大大咧咧地就站在这儿,让其麾下的士卒、辅兵以及民夫们,看见他。
  果然,在第一批正军出寨从帅輦前过去时,士卒的精气神都为之一振。
  随即的辅兵和民夫们,更是如此。
  因为无论如何,他郑凡,都是这支大军的主心骨,吉祥物,听起来似乎有点“玩物”的意思,但那是另一个时空现代演变出来的,在当下这个时代里,一军主将,就是全军上下的魂。
  公孙志率军来了,其下马后,领着一众亲卫,主动来到帅輦前,直接单膝跪下。
  其身后数百亲卫,也一齐跪下。
  “末将,参见伯爷,伯爷福康!”
  站在帅輦上的郑伯爷左手把着刀,右手虚抬,道:
  “公孙将军请起。”
  “谢伯爷!”
  公孙志站起身,其身后亲卫也都站起身,唯独一个靠着公孙志也是身着甲胄,但看起来也不过是十岁出头的少年没有起身,依旧跪着。
  其实,郑伯爷先前就注意到他了,无他,这个身材在一众如狼似虎的亲卫堆里,实在是过于显眼。
  公孙志指了指还跪在地上的少年,道:
  “伯爷,这是犬子,公孙寁。”
  “公孙寁,见过平野伯爷,平野伯爷福康。”
  说完,小小年纪的他又磕了三个头。
  这个意味,就不同了。
  已经脱离了上下级的见礼,同时,也脱离了一般叔伯辈分的见礼。
  公孙寁,原名李寁。
  镇北侯府镇北侯之下七大总兵,有六个,是镇北侯的义子,全都姓李,包括李富胜也是这般。
  李富胜,原本姓郭的。
  这种义子制度,在燕国影响极为深远和普遍,尤其是在军中。
  但类似李富胜,他的孩子,是可以姓回郭的,因为军中的义子,他也就是起个军中一家亲的态度和意思。
  但李豹不同,李豹是孤儿出身,他压根就没有自己的姓,所以,他的姓,就是李。
  而公孙志,原本就是其义子,改姓了李志,随后又招纳为婿,所以,公孙志的儿子,原名就是李寁。
  公孙志之所以最后选择和李豹之子分道扬镳,带着本部人马分出来,想让自己改回公孙姓是小,想让自己儿子改回姓氏是大。
  “伯爷,我是个粗人,自认为教不好孩子,我娃儿脑子可以的,我也怕留在我身边被我给耽搁了,所以,请伯爷受累,帮我调教。
  公孙志在这里,给伯爷磕头了!”
  说完,
  公孙志再度跪伏下来,连磕三个头。
  这其实,就是托孤的意思了。
  自古以来,托孤,都是大事,因为你得求人家帮你的血脉进行延续,你欠人家的,是天大的恩德,三个响头,理所应当。
  野人王曾对郑伯爷说过,因为郑伯爷只习惯于朝上看,所以感觉那些蝇营狗苟的事儿,很少。
  这是因为郑伯爷上头,真正能入郑伯爷法眼的,也就南北二侯加燕皇等少数几个人。
  任何地方,人少,他自然就清静。
  但若是往下看,看着自己身下的盘根错节,就如同像是看蚂蚁在泥土里打洞一样,密密麻麻,九转十八弯,别有洞天。
  公孙志托孤,并不是因为他今日要率兵去冲城。
  事实上,以公孙志的武力,再加上他身边必然会拼死保护他的亲卫,除非运气特别差或者打死都不退下来,否则,想战死在今日,也挺难的。
  他托孤,其实也是给质子。
  一如那些小国会主动地将国内的世子送入四大国国都一样,就是让他们为人质。
  这也是表明了一个态度,就是我跟你混了,我儿子就留你身边了!
  郑伯爷帮靖南王养儿子,自此之后,郑伯爷就被世人看成坐在靖南王这条船上的人,是怎么洗都洗不干净了。
  公孙志此举,也是一样。
  托孤之谊,无论是他这个当爹的,还是其身边的这个少年公孙寁,都不是说断就能断的。
  外加公孙志本就分离出了李豹一脉,本就名声不好,若是再脱离平野伯一脉,无论是官场还是军队里,都很难再混下去了。
  这时,
  宫望也领着亲卫过来,恰好看见了这一幕。
  其实,这时候,谁都清楚,他们俩,包括他们的部下,以后都是靠平野伯这个山头了。
  一个山头下,总共三路兵马。
  平野伯自己的那一路,自然不需多说,但这谁是第二路,就很有讲究了,这牵扯到伐楚胜利后的利益分配。
  公孙志这一招托孤,落入宫望以及其身边的一众副将眼里,就是很直白地争宠了。
  是,
  你公孙志昨儿个是请战要带队冲城,但你必然要战死么?
  既然必定会战死,那我今日先给你打一副棺材扯几匹白布挂着好不?
  宫望之子宫璘在此时开口问道:
  “爹,要不儿子也去磕头?”
  宫望闻言,气得都笑了。
  不过,他这个人到底是跟过司徒雷的,身上儒将气息也重一些,当即开口道:
  “你多大,他多大?
  就是民间娶寡妇,还得讲究寡妇带的孩子是男是女,有多大年纪了才能成呢,带女儿的就算了,要是带儿子的,其年纪也大了的,就真成替别人养儿子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2/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