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15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5/2895

  “……”陈大侠。
  郑伯爷又看向剑圣,表情无奈。
  剑圣开口道:“陈……”
  郑伯爷抢答道:
  “陈大侠是赤子之心,我为世俗纷扰牵扯太多心神。”
  “额……”剑圣。
  “其实,道理我都懂,但懂了没用,慢慢来吧,现在日子也挺好的,他李梁亭不也是武功一般却也依旧可以坐镇荒漠么?
  假以时日,
  咱,
  不会比他差的。”
  郑伯爷又喝了一口水,
  道:
  “吃好了么,咱赶路吧,进阶的事儿,只能先放放了,好在,咱可以先进爵。”
  ……
  因为有进爵的动力在,郑伯爷赶路的积极性很强,不亚于当初去追逐自家大舅哥。
  乾人一直称燕人为燕蛮子,
  这里的蛮子并非指的是血统,
  事实上,
  东方四大国,
  乾国赵官家一脉,其实是最没得牌面的,姬氏、虞氏、熊氏,八百年前就是大夏封侯了,那是有史可循,可以互相映照的;
  唯独赵家,出身低微了一些,所以动用自己的文人,硬生生地在大夏史中给自己找了位姓“赵”的大臣当作自己的祖宗,以此证明自家祖先其实和另外三家的祖先当年是同朝为官平起平坐的。
  但不管怎么样,
  乾人嘲讽燕人不懂礼数,
  这是没得错的。
  在很多事情上,燕人向来不喜欢麻烦,也不爱折腾,能简就简;
  但再怎么简便,该有的体面,还是要照顾一下的。
  尤其是现在大燕别看国内如何眼瞅着要“民不聊生”了,但对外,灭晋攻乾伐楚慑蛮,东方第一大国的架子已经起来了;
  阔绰了之后,自然就开始寻摸上一些规矩来装点一下门面和抬一抬排场。
  所以,在进入奉新城前,郑伯爷一行被拦了下来。
  拦住的人,是一群文官和他们的随从。
  他们,有的是跟着黄公公从燕京来的,也有的是路上借用着一起过来的颖都官员,原是大成国礼部的。
  没人能说得清楚,
  为何燕国的大将封侯,要让一个晋人的礼官来拾掇规矩;
  但至少,
  这位晋人礼官,他很能折腾,很讲究细节,到处考究,到处考古,用的,还不是晋地的礼仪规矩,开口闭口就是当年大夏封侯时如何如何。
  事实到底是不是这样,没人说得清楚,除非将楚国的孟寿给请到这里来做个参谋;
  不过,
  礼嘛,
  多指指,多画画,多东拉西扯多旁征博引的,
  仪式感,也就起来了,
  弄得,
  还真像那么一回事儿。
  这位姓朱年过古稀的老礼官在安排好了明日进奉新城的各项规矩和注意点后,
  又看着郑伯爷,
  小心地问道;
  “伯爷,您的金甲呢?”
  “哦,战场上弄坏了。”
  “那可是可惜了,御赐之物,应该带着的;对了,伯爷,您的那把御赐蛮刀呢?”
  “议和时作为信物,和楚国皇帝交换了,当时本伯身边,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信物可以用。”
  蛮刀是送给了大舅哥,
  但大舅哥翌日就又派人送回来了;
  意思是,他身为半个长辈,送点东西,不用计较着回礼。
  但怕拂了郑凡的面子,所以蛮刀是偷偷送回来的。
  郑伯爷出雪海关时,熊丽箐还特意问过,公主是知道这种受封而且是封侯的正式场合下,御赐之物,一个算一个,按照礼数,都应该带着或者穿着;
  但郑伯爷已经膨胀了,
  将大舅哥送回来的蛮刀直接送到沙拓阙石那里去做个陪伴。
  “明日的礼数规矩,还请伯爷再细细看看,大燕军功封侯者寥寥,每一位军功侯爷,于大燕而言,都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伯爷可千万马虎不得啊。”
  明日的场面,会很大。
  因为路途遥远,所以燕京的官员,来得不多。
  宣旨的黄公公,外带一位姬姓侯爷,是当今圣上的幼弟,是宗室。
  大燕宗室的规矩,皇子成年后,基本封王;
  他们的父皇驾崩,兄弟间有人继位后,皇子们会马上上表,请求撤去王爵,改封国公。
  而等到他们在位的兄弟驾崩后,新君上位后,姬姓国公们会再度上表,请撤国公爵,降为侯爵。
  等到侯爵之后,就是按照你一代换一代,爵一代一代递减来算了,和龙椅上的天家嫡系一脉,就没关系了。
  当今燕皇陛下继位后,更狠,自己的兄弟按照以前规矩请求撤去王爵时,燕皇同意了,然后跳步成了侯爵。
  这是一上台就打压了宗室,而且,伴随着燕皇雄才大略的一生,他驾崩后,他改动的规矩,自然而然地会成为新的祖制。
  毕竟,给宗室降待遇,也是为国库省银子,让国家少养一些酒囊饭袋不是。
  除了燕京来的宣旨和观礼的人外,颖都那边,来了不少官员,孙有道这位太傅,是亲自来了,定亲王本人,也来了;
  原本,一些总兵军头们已经率军回驻地了,听到消息后,干脆孤身领着少数亲卫,又赶回了奉新城准备观礼道贺。
  虽说大家都知道南望城的大皇子已经被封安东侯,
  但怎么说呢,
  大皇子战阵斩杀所谓的钟文勉也就是乾国三边大帅,看似是大功一件,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身为军中之人,自然清楚伐楚这一仗,才是真正的艰难!
  别的不说,就说这攻城战,以前大燕,可曾真的这般大张旗鼓地打过?
  再者,大皇子早先有望江之败,这次哪怕立了新功,站在宗室角度上来看,皇子从王爵变成侯爵,总归有些,不是很赚的感觉。
  而对于军中之人而言,宗室是宗室,大皇子的安东侯,军中人并不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军功侯”,相反,平野伯这边的,才是军伍之人的真正榜样;
  毕竟,
  你又不姓姬。
  郑伯爷打了个呵欠,
  道:
  “本伯,晓得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5/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