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15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7/2895

  “不,
  他不会过得像本王一样,
  不会的。”
第四百零四章
平西侯
  到底是在晋东,
  到底是在奉新城,
  受封的仪式,也到底是简略了一些,
  但这里的简略,并非指的是不用心。
  上万靖南军骑士为你列阵,为你抽刀,为你齐声欢呼,这场面,已经足够恢宏大气。
  更何况,
  在外围,
  还有很多看热闹的其他部士卒、民夫、辅兵正在赶来,相较而言,纯粹的百姓,反而是少数中的少数。
  这种氛围,
  其实才是健康的,才是阳刚的,
  才是军功封侯本该有的味道!
  不信你让大皇子去选,
  你看他是想要南望城里一丝不苟盛大隆重欢庆的封侯仪式,
  还是想要在这里,感受一次原汁原味的金戈铁马;
  军人,就要有骨气。
  乾国江南的风,固然迷人;晋地的风,固然迷醉;楚国的风,固然庄重;
  然而,
  大燕的风,
  才是真正的纯粹;
  马刀、铁蹄,那一面面整齐排列招展着的黑龙旗,
  才是当世东方,
  最为强横的傲骨。
  你说大燕穷兵黩武也好,说燕皇好大喜功也罢,
  但至少,
  如今的大燕,
  除非自己内部生乱,发生兵变,发生割据反叛,
  否则,
  外部势力根本就不敢出兵来犯。
  遥想当初,
  晋军趁着燕国攻乾,主动来犯;野人入关,也敢和你尝试扳手腕;楚人更是早早做了准备,想和你盘算盘算;
  乾人敢叫嚣着北伐了,蛮族王庭也敢待价而沽了;
  文人笔下,常常哀叹,
  民生多艰,
  灾起连年,
  说白了,
  再大的灾荒,再无情的天怒,再困扰的内部局面,就算国库真的开始饿死耗子了,百官俸禄都得拿宝钞去抵了;
  也总好过敌国兵马入境,社稷倾覆;
  这倒不是纯粹站在上位者的角度去思索,
  事实上,
  一国被侵,敌国兵马在本国境内蹂躏践踏时,受伤害最深苦难最重的,往往还是最底层的百姓。
  司徒家依旧承王爵,世袭罔替,颖都旧有官僚体系大部分都被保存;虞氏封晋王,在燕京,也是富贵荣华;
  燕军攻乾时,北面的大族大户早早地就赶车备马地向南面逃去,郑伯爷在楚国率军掘贵族们的坟时,也刻意地没杀那些贵族。
  乾国西南土民喜好住那种竹楼,下层空悬,以隔湿气;人住上层,下层则多养猪;
  上位者上位者,顾名思义,住在上头,下层者则为……
  坐在貔貅上的郑伯爷现在感慨良多,
  讲真,
  他的灵魂带着一种特殊性,并非指的是他也灵气逼人,而是两世为人对事物的看法,和常人有些不一样。
  饶是如此,
  这辈子自打在虎头城的客栈卧房内醒来,
  虽然谈必及那被郡主拉去做民夫送死做诱饵之事,也常常慨叹那是自己对这个世界认知的第一课。
  但不可否认的是,
  当你第一次看见镇北军铁骑如摧枯拉朽般将沙拓部的勇士践踏入泥,
  当你第一次看见靖南侯在灵台前的门槛上一坐,
  当你第一次看见御花园内镇北侯坐在那儿烤着羊腿,
  当你第一次看见燕皇在知道自己废了其儿子后,丢给自己一块可通向湖心亭的令牌;
  田宅那一夜的惨叫和大火,
  镇北侯拆解下了传承百年的镇北军,
  燕皇下旨,自他而下,朝中敢有非议前方兵事者,杀无赦。
  这几年,
  南下乾国,一路到上京城下赏雪;
  攻入晋都,太庙里刮金身敛财;
  北进雪原,打得野人崩逃乱窜;
  攻伐楚国,郢都城外赏那漫天烟火;
  虽然每次都会刻意地说出,刻意地提醒自己,
  自己对这个大燕,
  没什么感情,
  没什么归属,
  没什么忠诚,
  自己,是不会屈居人下的,是不会甘愿一直跪着的;
  但提醒得次数多了,说得次数也多了,
  也就难免有种口嫌体正直的感觉;
  扪心自问,
  自己,
  是喜欢这个大燕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7/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