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15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6/2895

  经过了解,
  这些商队之所以能够来得这么早这么及时,其实是根据伐楚战事的消息做的准备,在得到郢都被攻破焚烧的消息后,大大小小的商贾们,只要本钱够得上,马上就发动了起来。
  前几年燕国对外战争的胜利,已经教会了他们一件事,
  这个世上最好发的财就是……国难财。
  燕军每攻伐一地,所劫掠回来的,那是海量的财富,这些财富,需要消化,需要转手,需要变现成各种各样的所需的物资;
  而在这一变现过程中,所产生的极大差价,那就是恐怖的利润。
  再者,
  无论是当初在盛乐城还是雪海关,郑侯爷治下作坊里所生产的货物那都是根本不愁销路的!
  只要你能拿到货,
  自己再算一算路上的各种成本,
  利润的一个最低点其实就已经出来了,再之后,能多卖出什么价格那就是各凭本事,总之,不存在滞销这一说法。
  如果说在盛乐城时,还只是小打小闹的话,在雪海关时,这个产业一度做到极大,当时可没有伐楚成功,没有朝廷意志下燕晋两地海量资源向前推,且当时对雪原野人,也因为兵马不足没办法去随意压榨,但当时,就是靠着这个产业,靠着这些商贾们的来回奔波,硬生生地让雪海关百姓过了安逸的年,且第二年之后的生活水平,更是直线上升。
  为了收买人心,用了低赋税,同样为了收买人心,又提高了福利,学社和医馆,那可都是有运营成本的;
  盘子就在这里,不想着从外头开源,那根本就玩儿不转。
  去年一整年,
  郑侯爷先是在楚地抢公主,接下来,又马上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伐楚战争,导致作坊那边不得不停产,一切资源往军需上堆;
  所以,货一下子就断了。
  这让不知道多少商贾对此痛心疾首,心底埋怨了不知多少次那位“郑伯爷”当真是不务正业!
  好好的买卖不干,
  怎么就光顾着打仗去了!
  所以,在看见战争天平倾斜的曙光后,他们马上就出动了。
  来时载满的,是各项物资,运粮食的运其他的,总之,能搜罗到的,就都搜罗来了。
  侯爵府下有专人进行分收,
  收下后,不是给你金银,而是给你货单,
  等货出来后,你再提货走。
  燕晋之地的百姓,日子现在确实不好过,这个冬天,包括明年,将极为难熬;
  朝廷也很难再搜刮到什么东西了,加税都已经到几年后去了;
  但商贾们,还是有着自己的渠道可以弄到东西的,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要是连商贾们也弄不到东西,那就真的是……末世了。
  再说了,
  这里头还有从乾国来的商贾。
  是的,
  乾人喊了大半年的北伐,最后流产了;
  但乾人的商贾,可是爆发出了比他们的朝廷比他们的军队更为强大的主观能动性。
  这些商贾没有走南门关,而是经几个小国借道,再由梁国转接,过齐山后被范家接应,再由范家走水路,运到郑侯爷这里。
  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官面上的阻拦,二则是可以最大程度地……偷税漏税。
  郑侯爷不信小六子不知道这个,毕竟范家是小六子的人而不是他的人,但小六子执掌的户部,对此并未说什么话,完全当没看见。
  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一来平西侯府多吃点,就会少跟朝廷要一点,本身也是减轻了朝廷的负担;
  二来,
  这个节骨眼儿上,
  非要去较真这个,去体现自己的铁面无私,姬老六没那么蠢。
  其实,晋东之地,本来,是很富饶的,它现在的残破,完全是因为战争,再加上曾经野人和楚人目光短浅地杀鸡取卵;
  本质上,晋东之地北接雪原,南接楚地,再集三晋之地有无,商贸不发达那才叫真见了鬼。
  按照四娘的统计,
  燕地商人最穷,
  没法子,
  小六子在台上,为了支持他爹打仗,可谓是变着法子的去盘剥;
  要知道,前两年如果要推选个燕地商人协会会长的话,小六子几乎可以说是当仁不让;
  但屠龙勇士变成恶龙,
  他披上官方的皮后,就更加得心应手地去对这些昔日的同行身上敲骨吸髓;
  用小六子的话来说,老子以前又不是没做过买卖,所以清楚,这世上,欲壑难填的权贵权臣会造反,底层百姓吃不饱饭会造反,就从未见过商贾造反的。
  晋地商人数量少一些,但明显比燕地商人殷实一点。
  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晋地这几年虽然连年战争,在伐楚之战中也被摊派出人出力出粮,但到底隔了一层,燕国朝廷对晋地的治理还有些流于表面,所以,一些商贾的家底子,还是在的,其背后的权贵家底子,也还是在的。
  颖都那里,就有那么多因为司徒家投降而没被清算的权贵不是?
  楚国商队还没敢来,暂时只是让景仁礼和四娘粗略地谈了谈接下来的买卖,想来,开开春后,看见有战马被交易到楚地,晋地的商贾是不会坐得住的。
  雪原的以部族为单位的头人们,他们出手最阔绰,因为他们不是来公平交易的,更像是来缴纳保护费的;
  在楚人被收拾了之后,雪原上的部族头人们都清楚,燕人,不,这位平西侯爷,短时间内,是没有其他人和其他势力可以阻碍他当晋东的老大了。
  乾国商人,富得流油;
  再度刷新了郑侯爷对乾国富饶的新认知。
  毕竟,四年前攻乾,自己只是打到了上京,还未曾去过乾国真正的江南之地。
  做买卖,赚银子,这些商贾以及他们背后的权贵,可不会去在乎什么国家大义。
  但饶是如此,想要让晋东之地的发展步入正轨,还得至少一年的时间,这个冬天,一直到明年秋收前,士卒们可以吃上干的,老百姓,就只能每天土豆泥。
  到开饭的时候了;
  土豆泥的香味,传来。
  土豆这玩意儿,很好烹饪,削皮后,你可以将其煮个半死,剥皮吃;可以煮死它,吃糊糊;可以让它生不如死,烤了吃。
  至于薯片什么这类的,别想了,有那么多的油可以造,还需要拿这个当主粮?
  郑侯爷从打盹儿中醒来,
  他今儿个一身白色的锦袍脖子上围着一圈白狐皮围脖儿,脚穿黑底白边青花靴;
  腰间,系着玉佩,身边,一众亲卫护持,还有人帮忙撑着伞。
  刚结束劳动正准备吃饭的民夫和士卒们马上激动地围拢过来,争相来看“亲民”的郑侯爷。
  老实说,郑侯爷这身打扮,并不亲民;
  但这个时代的百姓,已经习惯了这种阶层的划分,最重要的是,郑侯爷懒得做那种太过低级的亲民秀。
  随意地走走,随意地看看,
  找几个年纪大的问问,
  再找几个年纪看起来比较小的问问,
  因为事先没有彩排,所以倒是问出了不少问题。
  衣食住是三大根本;
  吃,此时不是最主要的,土豆泥虽说不至于让你敞开了吃,但还真不至于将你给饿死,来参加劳动的民夫,还能额外在饭食里获得一些干的,以作奖励。
  最大的问题在于住和衣服。
  得亏奉新城经过司徒毅司徒炯兄弟的糟蹋后,早就是一座空城,当大军营已经有两年了,但问题是,城池的扩建工作还没完成,里头住着的,得是军队里的相关人员外加办公人员,再者,还有从雪海关那儿逐渐迁移过来的标户。
  嗯,还有剑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6/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