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1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2895


第八十五章
灵堂
  南望城,比图满城要大得多。
  与其说,这是一座边境重镇,倒不如说更像是深圳。
  商旅不绝,人口稠密,工商业极为发达。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连同翠柳堡在内的堡寨体系会那般废弛了,这银浪郡,哪里还有半分边地郡国的气象,简直就是大燕的富庶小江南。
  郑凡将窗户关起来,不再眺望街道上的喧嚣。
  新官上任,除了那个老兵铁三柱,也没人给郑凡点火;
  但上司的面,还是得去见一见的。
  郑凡不打算做大燕的孤臣,至少,现在没这个兴趣,所以这次一同带来的,还有两箱银锭。
  南望城总兵萧大海,就是郑凡这次来拉关系的对象。
  既然是带着银子来的,也就不能那么大张旗鼓了,郑凡干脆就只带着樊力和阿铭,总共三人,先在南望城找了家客栈安顿下来,再准备看看情况投个名帖。
  “吱呀……”
  客栈门被推开,樊力手里拿着不少吃食走了进来,乐呵呵地道:
  “主上,北侯饼,北侯油条,李家包子……”
  镇北侯一脉虽然已经驻镇北方百年了,但其在银浪郡的人气极高,毕竟李家祖籍是银浪郡。
  也因此,弄得银浪郡里不少小吃都带上了镇北侯或者李家的关系,有点像是后世各地小吃店铺里,总能看见宣传栏里说乾隆当年下江南时吃了我家的什么什么赞不绝口云云。
  郑凡从樊力手中接过了两个李家包子,一边吃一边道:
  “等下午的时候,我们就去投名帖。”
  翠柳堡那边还有一大堆的事儿等着处理呢,总不能让大家一直住帐篷里吧,这到底是来升官发财的还是来逃难的啊?
  阿铭没有吃东西,依旧在耐心地修剪着自己的指甲,听了郑凡的话,点了点头。
  “你不吃?”
  郑凡记得以前阿铭连毛血旺都吃,现在怎么整得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
  阿铭笑道:
  “嗯,多谢主上关心,我吃饱一顿能扛好多天。”
  说着,阿铭下意识地舔了舔嘴角。
  “别暴饮暴食,尽量饮食规律点。”
  “是。”
  阿铭点头应下了,然后继续修剪指甲。
  “我要不要换一身衣服?”
  郑凡伸手指了指自己身上的卫衣。
  北封郡因为胡杂聚集,所以你再怎么奇装异服都无所谓,但银浪郡这里就有点“民风淳朴”了。
  “我给找找。”
  阿铭起身,到三人包裹那边翻了一下,找出了一件白色的长衫,递给了郑凡。
  大燕尚黑,但银浪郡因为靠近乾国的缘故,难免沾染上了些许的“文风”,这边大燕的读书人或者世家子出门也喜欢整一条洁白长衫或者长袍。
  衣服,是四娘来之前为郑凡准备的,因为按照计划至多在南望城待两天,打点好关系后就回去,所以衣服并没有多带。
  换好衣服后,郑凡张开双臂,自我欣赏了一下。
  刚把手中最后一块北侯饼送入嘴里的樊力看着郑凡傻呵呵地笑了;
  “阿力,怎么样,像不像读书人?”郑凡问道。
  樊力用力地点点头,
  道:
  “像发丧。”
  “……”郑凡。
  ……
  “居然,真的在发丧?”
  南望城总兵府门口,
  挂满了白灯笼,门口站着的家丁也都身穿白衣素服,前来吊唁的客人不停地进出着。
  郑凡站在前面,阿铭站在郑凡身侧,樊力挑着两箱银锭站在最后面。
  “阿铭。”
  “嗯。”
  “你去附近商户那里问问,死去的,是总兵府里什么人。”
  “是,主上。”
  少顷,阿铭回来了,很平静地道:
  “主上,是萧大海死了,说是昨晚病死的。”
  确认了这个消息后,郑凡还真有些哭笑不得,犹豫了一下,郑凡还是觉得既然来了,那就得上去祭拜一下,把自己的一份奠金送上去。
  “阿铭,你身上有银子么?”郑凡问道。
  “我出门不带钱。”
  郑凡又看向樊力,道:
  “阿力,你身上剩下的银子都给我。”
  阿力将两个箱子放在了地上,作势去打开箱子。
  “别别别,别动那银子。”
  樊力有些疑惑地挠挠头,这银子不是说让自己背过来送给总兵大人的么。
  “他活着的时候,送两箱没问题,他既然已经死了,就……”
  一旁的阿铭接话道:
  “贬值了。”
  “对,贬值了。”
  樊力点点头,道:
  “对,市场里死鸡比活鸡便宜。”
  郑凡上前,伸手从樊力身上摸出了一些碎银子,这些是樊力之前在街上买吃食时剩下的。
  在手里掂了掂,感受了一下分量,
  “差不多,可以了,阿力,你把银子抬回客栈去,阿铭,你和我进去吊唁。对了,阿力,回客栈后洗洗嘴,总觉得你今天的嘴开了光。”
  樊力点点头,很听话地重新挑起扁担往客栈回。
  郑凡则是和阿铭一起走入了总兵府大门。
  门口有家丁领路,进了内门后,有一张长桌,上面坐着五六个文吏。
  郑凡走上前,将手中的银两递送上去。
  负责登记郑凡的文吏看着这些碎银子,愣了一下,总兵大人过世,整个南望城有头有脸的人都会来吊唁,但送奠金送成这个样子的,今儿个,他还是第一遭见。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相当于你在后世参加别人的婚礼,送礼金时拿着一大把五块十块的。
  但总兵府的人素质确实过硬,依旧照章办事,先拿出一个小秤,将碎银子称了一下,随后将人情册转向了郑凡,同时递上来一支笔,示意郑凡在这里留下自己的名字。
  郑凡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将人情册再转向文吏。
  文吏低头看了一眼,砸吧了一下嘴,没听说过南望城有姓郑的达官贵人,当然了,达官贵人也不会送碎银子当奠金,但他还是提醒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