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18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02/2895

  靖南军上下,在其面前,无不恭恭敬敬,大气都不敢喘;
  可就他,
  偏偏在自己面前,
  能胃口更好,睡得更香。
  像是个孩子,找到了真正的踏实。
  其实,
  确实是这样。
  一觉醒来,新的世界,新的风物,外加身边一群性格各异的魔王。
  一切的一切,都是陌生的;
  郑凡为何不惜一切地在自己府邸里收拢高手,保持戒备,无他,缺少安全感罢了。
  但在靖南王跟前时,
  郑凡就会自然而然地放下一切戒备。
  这一觉,
  郑凡睡得时间不长,也就半个多时辰。
  醒来时,
  却觉得神清气爽,极为满足。
  掀开自己身上的草甸子,郑侯爷坐起来,伸了个懒腰。
  前方,
  有一道身影,立在悬崖边。
  还没看完风景啊,
  郑侯爷揉了揉眼睛,想着是不是再睡一觉。
  “郑凡。”
  但很可惜,
  虽然是背对着这边,但身后是什么情况,自是不可能瞒得过田无镜。
  “在。”
  郑凡爬起来,走到田无镜身后。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你当初,是怎么想到写出这么一句来的?”
  这首《满江红》,在燕军,不,确切地说,在其他国家的军中,极为盛行。
  因为词中所透露出的,不仅仅是悲壮,还有身为军旅儿郎奋发图强,一雪前耻的慷慨激昂。
  这个基调,
  倒是不符合这几年一直在对外战争中不断胜利的燕军,
  更符合被燕军打败再打败的楚军乾军的心境。
  流传自那一辆马车,当时马车内坐着四个人。
  陈大侠、造剑师,
  还没封侯的郑侯爷,再加大楚摄政王。
  因为摄政王对这首词很喜欢,且当时郑凡的身份是姚师的关门弟子,在那个年代,文豪为权贵赋诗,权贵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文豪宣扬,这是理所应当的规矩。
  且这首诗创作的背景,是玉盘城下,楚人被杀俘,含羞受辱地低下头,签订和约。
  所以,这首词,很快被宣扬了出去,但就是摄政王也没料到,不久后,郑凡就撕下了伪装,抢走了他的亲妹妹。
  覆水难收,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这首词,也流传到了燕国,但里头的“壮志饥餐燕虏肉”,自然是被改掉了。
  燕国朝堂不兴文字狱,且这种随机变通,外加后续的发展,当事人摄政王的难得糊涂,着实让燕人百姓以及权贵们,都舒爽不已。
  据说,燕皇曾诏赵九郎,让其将这首词誊写下来,挂在了自己的御书房内间,也就是帝王办公后休息的地方。
  上次进京,郑凡是进过御书房,却未得进内间,所以也不清楚这个传闻到底真不真实,自是无法确定,燕皇陛下,是否也是自己的粉丝?
  而田无镜的这一问,则显得很是自然,因为他是懂得郑凡心性的,诗词,皆歌以咏志,这首词,则更为清晰,但怎么都不像是郑凡的心境依托。
  “王爷,诗词之道,只是玩物罢了,我以前就曾和王爷您说过的。”
  以前,田无镜不是没有问过类似的问题,郑凡自是不可能说自个儿是抄的,只能用这种更高端的理由去搪塞。
  姚子詹就曾拿到过不少流传出的“平西侯诗词”,看完后,气得吹胡子瞪眼,甚至用家乡话开头,骂了句: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文章诗词本是雅事,你一个武人写就写了,写得好也就罢了,还偏偏故意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将这件雅事弄成了你的随手涂鸦,这还让别人怎么玩?
  具体地说,
  这还让他姚子詹以后怎么蹭吃蹭喝?
  “我很喜欢这首词,很有共鸣。”
  郑凡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
  别,
  哥,
  这首词的原作者,下场可不怎么好。
  “王爷,我最近又做了一首,很应景,写的,正是此时,您要不要听听?”
  郑凡觉得,自己有义务将老田从满江红的情绪之中给拉出来,可千万别再共鸣了。
  田无镜转过身,看向郑凡,
  道;
  “你的诗词,不看人或者与你不熟的话,那真的是极好的。”
  “……”郑凡。
  “不过,也不妨碍诵来听听。”
  郑凡点点头,
  背诵道: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上京,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的主题,就很简单清晰直接了。
  等我牛逼了,全给你们干翻!
  田无镜闭着眼,品了一会儿,道:
  “还好我知道你善于诗词之道,纯当玩物,若是他人写的……”
  郑侯爷小心翼翼地问道:“就会被咔嚓?”
  田无镜摇摇头,道:
  “过刚易折,单纯求个痛快,不留余地,那么,难免落得个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
  郑凡张了张嘴,可不是咋滴。
  “做事,做人,不到万不得已之下,都得留一份余地,这一点,你一向做得很好。”
  “王爷,这话您说错了吧,我这人,一向喜欢斩草除根。”
  “念在心里,不在外象。”
  “是,我懂了。”
  天色渐昏,
  郑凡一直等着田无镜说下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02/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