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18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15/2895

  “臣,
  田无镜,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
  不知道多少人心底,长舒一口气,仿佛一场大难,被消弭于无形。
  燕皇看着跪伏在下方的田无镜,
  开口道:
  “无镜啊,咱们回宫,一起等梁亭。”
  说着,
  燕皇笑了起来,
  骂道:
  “他啊,还是和以前一样,除了喊他吃饭来得最早,其他时候,都是最后一个。”
  “臣,遵旨!”
  田无镜起身,上了马车。
  顺势,
  接过燕皇的天子剑,用自己的手,搀扶住了燕皇。
  燕皇的身子,很轻,意外的轻,宽厚的龙袍,只是一种表象。
  燕皇看向跪伏在下面的太子,
  喊道:
  “太子,上来赶车。”
  “儿臣遵旨。”
  太子起身。
  这时,
  靖南王开口道:
  “平西侯最擅驾车。”
  燕皇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看向那边的郑凡,
  “哦,是么?”
  靖南王点头,道:
  “是。”
  已经走到马车前,准备上来牵缰绳的太子,僵在了原地,是上去也不是,退下也不是。
  燕皇伸手,
  指向了郑凡所跪的方向,
  道:
  “好,就辛苦朕的平西侯,来为朕,赶一次车。”
第四百七十六章
燕京风起
  “臣,遵旨。”
  郑侯爷起身,向马车走去。
  这时候,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向了跪伏在边上的姬老六。
  姬老六在此时也似乎有所感应,抬起头。
  然后,
  姬老六看见郑侯爷再度很自然地转过了视线,完美交错转移。
  呵呵,
  姬老六再度低下头。
  他不气,
  因为当父皇让太子赶车时,靖南王可以说,平西侯赶车更为适合;
  但他郑侯爷,不可能走过去再来一句:
  六皇子比臣更善驾车。
  待得走到马车前,
  太子后退两步和郑凡见礼,
  郑凡和太子同时见礼;
  没多说一句话,因为太子已经很尴尬了。
  随后,
  燕皇和靖南王坐入马车内。
  郑凡上了马车,拿起缰绳,开始赶车。
  赶车,是有技术难度的,不过可以拉乘陛下马车的马,都是被极好地驯服和调教过的,缰绳轻轻拉拽,它们就能稳稳地上路,拖动马车的前行。
  马车开路,四周跪伏下的人群开始让道。
  这辆马车,自是无人敢阻拦。
  进燕京东门,再走官道,再上御道,一路,都是禁军在把守,两侧是黑压压的百姓跪伏,山呼万岁。
  百姓们并不懂得什么叫太子监国,
  他们只知道自家的皇帝陛下在后园疗养了好久好久,
  他们已经习惯了燕皇就是他们头顶上的天,这种安全感,可不是什么劳什子太子或者六皇子所能替代得了的。
  同理,
  于民间,于朝野,于军中,都是如此。
  千秋以来,帝王都在追求着丰功伟业,追求着开疆拓土,这种功勋,并非只是为了青史留名,更是一种个人威望的积攒和巩固;
  因为皇帝,本身就是九五至尊,是一个国家的至高。
  而当今世上,诸国之中,没有一个国家的君主能拥有媲美燕皇的丰功伟业。
  所谓的穷兵黩武,
  所谓的民不聊生,
  所谓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很多时候,并不是真正百姓的呼声,因为绝大部分的百姓不识字,写不出这种对仗工整的话语来。
  燕京城的百姓,在整个大燕,算上晋地,都是生活水准最高的一批了,他们大部分本就和民不聊生不太沾边;
  就算是真的去此时大燕遭受旱灾,民不聊生,易子而食的村庄去走访去问问,那些瘦骨嶙峋的老燕人,说不得还会在家里继续立着燕皇的长生牌位,至多骂这贼老天降下大灾,却绝不会去骂这天子如何。
  赶车的郑侯爷,
  看着两侧的百姓,
  心里头,
  有着越来越多的明悟;
  当你站的位置不同时,你的思考角度自然也就不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15/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