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21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10/2895

  这话,屋子里正在奶孩子的女人听到了,可她真不知道该如何回平西侯爷的这句“嫂子”。
  太生分了不好,太亲昵了又显得自己不知轻重,故而,干脆沉默。
  “走着?”郑侯爷看着剑圣。
  剑圣无奈,
  拿起龙渊。
  “真带剑啊?”
  剑圣没回答,又拿起两个筐子,挑在了龙渊两端。
  “可以。”郑侯爷点点头。
  接下来,
  郑侯爷就在剑圣的陪同下去逛街。
  买了不少点心以及其他的一些零嘴吃食,前头一个筐子,放自家的,后头一个筐子,让剑圣拿回去。
  剑圣就挑着担,跟着;
  他算是明白过来了,这位侯爷,是特意到自己面前扬眉吐气的。
  不过,剑圣也是为他高兴。
  再看着四周熙熙攘攘极为热闹的街面,也为这里的百姓,感到高兴。
  剑圣很享受这里的太平岁月,也喜欢这里人们的无冻馁之患,他早就对外头的“苦难”不感兴趣了,只求眼前的岁月静好可以继续维系下去。
  维系到,
  自己的儿子成年,
  甚至维系到自己的孙子出现。
  而这里的宁静,离不开平西侯府的存在,若是平西侯府能够像镇北侯府那般,一立百年,得庇护多少代人安居乐业于此啊。
  郑侯爷逛完了,打算回家,从西前街回去。
  剑圣挑着两箩筐东西,道:“吃不完的。”
  “图个吉利。”
  “你还是信这个了。”
  郑侯爷笑道:“吉祥话谁不爱听?”
  就在这时,
  前面出现了一众人群的围观:
  一个疯和尚,坐在一大片的葫芦前,高呼着:
  “葫芦葫芦,多子多福嘞;葫芦葫芦,多子多福喽!”
  人群中的郑侯爷停下了脚步。
  这时,小和尚跑了回来,见师父这疯疯癫癫的样子,再看这满街丢出来的葫芦,小和尚也终于忍不住,手掐兰花指,用衣袖点着眼皮,“哭唧唧”起来,一副我见犹怜的姿态;
  这徒弟,也犯病了。
  “忽然记起来,自己好像忘了件事。”郑侯爷开口道。
  “什么事?”
  “忘了自己好像答应过,给他们师徒俩建个庙的。”
  “现在呢?”
  郑侯爷笑了笑,
  道:
  “记起来了。”
第五百七十章
开战
  奉新城是晋东最大的一座城,毫不夸张地说,是整个晋东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中心;
  每天,这里都会发生很多事;
  但最近,有两件事,真真切切地影响到了奉新城百姓的生活。
  一件事,
  是侯爷下令,在奉新城城西,修建一座寺庙。
  这绝对是破天荒的头一遭,这些年,伴随着平西侯爷的崛起,早就吸引了不少前来投奔的方外之人。
  早期,这类人都被打发走了;
  之后,这类人都被打包走了;
  打包去了雪原传教。
  现如今,侯爷下令修建寺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满足了奉新城百姓的精神生活需求,虽然真正信佛的其实不多,但愿意逢年过节地去拜拜的,绝对不少。
  这是一件小事;
  第二件事,是大事,其余波,甚至从奉新城为起点,向四周开始扩散,震荡了整个晋东。
  侯府下令,开始清点标户。
  年都过完了,还清点,其目的是什么,大家伙心里,已经隐约猜到了。
  瞎子就曾说过,无论是以前的盛乐城还是之后的雪海关亦或者是现如今的奉新城,变的,是地盘,变的,是自家主上的爵位,但不变的,是这种伪装出各种各样的皮实则本质恒一的军民一体军事集团。
  平西侯府,就是一个外表看似诸夏制度下的藩镇实则一个战争部落。
  侯府下的铺子、作坊、学舍、医馆,各种产业,林林总总,当侯府掌握了一切,也就意味着,百姓们,也被一同地掌握起来,且这种掌握,还是相互的。
  经历过乱世的百姓,面对这样子的生活时,会用自己雪亮的眼睛去看清楚,以及用自己的脚,坚定地去投票。
  一个新兴的且蓬勃的军事集团,对外开拓进取和掠夺,是一种还未泯灭的本能。
  已经过去了极为朴实无华的一年,大家伙其实都在盼着,也都在想着,更是在有些焦急地期待着。
  现在,终于来了。
  战争的动员,实则已经开始,经历了一年的艰苦再加上一年的积累,要说打一场国战,那是不可能的,但打一场规模可控的局部战争,各类库房里的储备,绝对是充足的。
  侯府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准备着打下一场仗,这中间,顺带让其治下百姓,过上其他地方百姓艳羡的安稳日子。
  而战争的根本,还是人。
  不是标户户口的百姓,开始打探消息,询问民夫的征用,自告奋勇,以期获得些许军功,得以带着家小,转为标户。
  是标户的人家,男丁开始去跟伍长、什长去问,一层一层地往上问,乃至于最后都惊动到了总兵这一级。
  看这风要打仗了不是?
  用哪支兵马?调哪一路去?
  不能让别人吃肉,我们连汤都喝不上啊?
  这种由下向上的闻战则喜,迫使那些侯府下的统兵大将们,也不得不出动,甚至,宫望和公孙志更是以拜晚年为借口,请条例从驻地来到了奉新城侯府。
  都想着打仗,都盼着打仗,都指望着靠打仗去分润功劳和实际上的好处。
  打仗是要死人的道理,大家伙也都懂,但和预期收益比起来,值得拿命去搏一搏。
  至于说万一要打败了的问题……
  嘿,
  还真没人去想过这一茬,至少,对于那些真正需要上战场搏命的人以及其家人而言,他们就没想过这种可能。
  田无镜当初教导过郑凡,为将者的立身根本,不是爱兵如子、同吃同住,而是有资格有本事有信心带他们去打胜仗。
  这也是当年靖南王就算自灭满门于朝野之中风评极差但在军中威望却极高的原因所在,施恩于下和高压驭下,那是庙堂和街口买卖人才会热衷做的事儿,军营里的丘八们就只认那一条。
  也因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10/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