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21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23/2895

  阿铭弯下腰,将卡希尔重新背起来,血袋暂时是废了,得养好久。
  卡希尔喃喃道:
  “酒哇……”
  他还在心疼那好多坛的桃花酿。
  也是,
  不心疼酒还能心疼什么呢,
  心疼被留在原地逃跑时看都没看一眼的郭东皮四等人么?
  ……
  “将军,人没追到,对方身法奇特,不像是人,倒像是化了形的妖。”
  “妖兽?”
  年尧摇摇头,
  “某就没见过这么厉害的妖兽,呵呵。”
  和燕人只培养繁殖貔貅貔兽不同,楚人对驯养妖兽更为有执念,了解得也更多。
  “罢了,不能在他身上耽搁了,即刻出山,好不容易辛苦掩藏到这里,可不能这般浪费了机会。
  传令下去,
  让大家伙都拿出跑山的架势,
  让燕人长长眼,
  瞧瞧咱们两条腿能跑多快!”
  “大将军有令,全速前进!”
  “大将军有令,全速前进!”
  士卒们开始快速奔跑,他们的奔跑姿势很夸张,而且,他们的肤色和相貌也和传统意义上的楚人有着很大的区别,楚人其实是夏人的传统面孔,但这些人明显不是。
  另外,楚人最为看重的发式,他们也没有,很多人都剃着光头。
  这不是一支楚人军队,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正儿八经地楚人组成的楚军,而是由山越某族组建起来的兵马。
  楚地穷山恶水之处,是山越族最后的栖息地,摄政王上台后,伴随着五皇子率梧桐郡归顺朝廷,再加上摄政王一系列的政策,楚人和山越部族之间,开始快速地进行着一种或被动或主动地融合。
  山越族的勇士,也越来越多的开始被朝廷组织起来,进入楚军序列。
  乾人以前也搞过这一手,郑侯爷当年也见过乾人征调过来的土兵,那些土兵也是健步如飞,作战勇猛,浑不要命。乾人平定地方叛乱时,也喜欢用土兵。
  但在真正的大国战场上,土兵缺少指挥太容易上头等等缺点就会暴露无遗,郑侯爷刚起家时,可是靠乾国的土兵刷了好一波人头。
  但很明显,年尧麾下的这支山越人组建的“山地兵”,已经经过年尧亲自的调教,等于是补上了短板,而他们的优势,也就可以尽可能地发挥出来。
  其实,燕人和楚人真正的哨骑探马厮杀区域,在上谷郡以及渭河一线,这片山脉,倒是会显得平和不少,因为郑侯爷亲自从这里走过,人数少一些,倒是能过来,但是大规模的兵马,基本不可能从这里走,因为无论是战马还是骡子,爬山涉水都会整废,同时大军从这里走,就算真走出来了,后勤补给是不可能跟上来的。
  就如同走天断山脉入雪原一样,三万兵马,就几乎耗尽了当时盛乐城的储备,同时只能在去时路上进行屯粮打点,等大军出了山脉进入雪原后,后方就算是有堆积如山的粮食也来不及从这里再运输出去接济。
  郭东那一队被安排在这里,也是有原因的,许安到底是照顾自己的兄弟,没有将其投送到死亡率最高的区域。
  但谁能想到,
  被世人笑称为“年大王八”的年大将军,竟然亲率不到三千的步卒,静悄悄地翻山越岭,真的从这里趟出来了。
  一支成建制的兵马出现,在失去了山林的遮掩后,是不可能再悄无声息了。
  有游骑和哨骑发现了他们,且迅速对上头做出了示警。
  一位驻扎在附近的校尉,亲率麾下百余骑想要来阻截,常年以来对外战争的胜利,导致燕人军中上下轻敌之心日甚,这位燕人校尉可能想的是阻拦骚扰,以待援军,但心里,可能也有着一种百骑扩大战果的想法。
  毕竟,自家侯爷当年可曾创造出百骑破城的辉煌战绩,榜样,就在那里!
  贪心,谁都有,可问题是,他面对的是年尧,且年尧这次亲率的兵马,明显不一般。
  最终,骑马的一方竟然被包围了,随后,只有数名骑士得以逃脱出去,那名校尉则当场战死。
  一时间,后方震动。
  本部驻扎在后,同时也被平西侯爷要求负责对这段山脉进行防务警惕的公孙志闻得消息后,亲自率军出寨。
  这之间,耽搁的时间不长,也就一个晚上,但当公孙志率军过来,以及麾下其他两路兵马也都包抄到位形成包围网后,却发现那支楚军竟然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硬是连根毫毛都没抓住!
  公孙志心里一凉,
  眼下,就两种可能。
  一是那支楚军原路退回了山脉;
  但这显然不大可能,辛辛苦苦地翻山越岭出来了,怎么可能在没吃什么大亏的前提下就又灰溜溜地回去?
  而另一种可能就是……
  他们已经提前跑出了自己的包围圈。
  公孙志紧咬着后槽牙,
  在此时,他脑子里想到的,不是战场上的后果,而是因为自己布置上的疏漏到最后,自己可能会吃的挂落。
  这是侯府成立后侯爷第一次聚将动兵,很可能,会杀一只鸡。
  “吩咐下去,回头,命崔盛向北,其余各部,跟随我向西!”
  已经顾不得自己是不是那只鸡了,
  公孙志清楚,
  现如今大军聚集在前线,后方并非没有兵马,但必然极为松懈。
  最重要的是,
  那支楚军,
  跑得是真快!
  ……
  火,
  还未熄灭,
  四周,都是尸体。
  郑侯爷着甲骑着貔貅,来到了这处军寨。
  这处军寨原先是一个村子,但因为晋地尤其是晋东的几次大战,人口大量流亡和被掳掠,哪怕这两年平西侯府在奉新城吸纳人口重现了繁荣,但晋东很多块地方,比如这个村子,依旧没有复原。
  备战时,
  大军粮草物资运输需要一个个据点作为线路上的依托,这个村子就在这条线上,在此基础上,就立了军寨。
  军寨士卒不多,只有百来号人,而且都是辅兵,并非正规序列的战卒,长驻的民夫数目倒是不少,有七八百号人。
  另外,还有一支刚刚执行完一场押运任务的民夫,差不多四百多号人在这里休整,等待着下一轮押运任务。
  现在,
  焚毁的军寨里,
  到处都是他们的尸体。
  郑侯爷翻身下了貔貅,扫视四周。
  虽然军寨被大火烧了大半,但依旧可以看出来,军寨的防御设施,其实很简陋。
  与其说这里是军寨,倒不如说是驿站;
  而且,
  楚人是夜袭的。
  绝大部分民夫都在睡梦之中,外围的哨卡被楚人抹掉了,楚人就相当于是神兵天降一般,杀入了这里。
  如果有工事可以依托的话,一千多号民夫也是能支撑挺久的,但问题是没有。
  所以,夜幕下,这里发生的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
  乌合之众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民夫,怎么可能会是有备而来的楚军精锐的对手,何况对方的主将,还是年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23/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