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21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29/2895

  ……
  “噗通……噗通……噗通……”
  一个个野人士卒,嘴里咬着刀,几乎赤着身子,抱着吹鼓起来的羊皮,开始向河对岸游去。
  楚地北方这会儿很冷,但任何事其实都是相对的,一如乾人认为三边是苦寒之地一样,而事实上三边更北的银浪郡,被燕人称为自家的“小江南”。
  同理,楚人认为现在时节寒冷刺骨,但对于隔着一个晋地,生长于雪原的野人而言,这个气候,还真不算个事儿。
  年大将军能利用某山越部族脚程的优势玩一出绕后大奔袭,平西侯府也能借用麾下野人抗寒的能力给楚国整一出冬泳。
  瞎子站在岸边,看着这一幕,心里倒真有些感慨,人的适应能力,确实是最强的。
  后世那些冬泳爱好者,在普通人眼里穿个裤衩跳入带着冰渣子的水里就已然是了不得的事儿了,但要清楚,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之下因生存而迸发出的耐性,才是真正的可怕。
  “你就没其他事儿做么?”
  苟莫离有些无奈地站到瞎子身侧。
  “打仗了,我还能干什么,这仗又不用打后勤,你放心,你做你的,我就在旁边看看,多少向你学习一点儿。”
  “船只船板呢?”苟莫离问道。
  “早预备下了。”瞎子回答道。
  苟莫离扭了扭脖子,道:“过河不难,杀过去,也不难,但最难的地方,在于过了这渭河向西时,遭遇到了阻击。
  一旦大军被迟滞下来,我们就等同是在自我断绝后勤的基础上,滞留在了楚国,一如当年主上夺下雪海关时的我一样。”
  “这毕竟是最坏的一种情况,不是么?”
  “行行行。”
  苟莫离不想再说话了。
  这会儿,第一批潜伏游过去的野人已经上岸。
  渭河太长了,它包裹了大半个上谷郡,除非楚人真的发狠不惜人力物力地在这里修长城,否则就做不到全方位地防御。
  防线的价值在于,你要么留下来磨工夫拔钉子,打消耗战,要么你尽管突袭过去,过去之后,我就堵截你的后路成为孤军。
  所以说,单纯意义地想要过去,并不难,顾头不顾腚的事儿,干起来总是容易。
  对岸的哨卡点被清理掉了,后续上岸的野人开始拉起了警戒,同时,一直藏着的小舟小船被从隐藏处拉了出来。
  侯府从未组建过自己的水师,因为实在是太奢侈,银钱方面倒是好说,但组建水师需要大量的人力,侯府没那么多的精力,只能先放一放。
  但早年伐楚时,斩获收缴其实不少,瞎子是个会过日子的,早早地就开辟了个地方收纳起来。
  也没做好什么维护,更没人用它们去训练,现在正好,一股脑地拿出来,奢侈地作为建浮桥的材料。
  简易的浮桥很快就搭建起来,在天亮前,苟莫离和瞎子已经到了对岸,后续的搭建工作还在进行,苟莫离则命令几只兵马向上游和下游进行游走,吞掉附近的那些个哨卡,尽量迟缓楚人获悉这边的动静。
  太阳刚升起时,后续兵马开赴,平西侯爷的帅旗也在那里,浮桥开始扩建和巩固以供给更多的兵马以更快的速度过河。
  苟莫离看着四周已经搭建了一夜浮桥也仓促过河的野人士卒,
  大吼道:
  “想让你们的婆姨下次拜佛时不用排到最后么!”
  四周野人都看向了苟莫离。
  “想让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在奉新城真正做一个人么!”
  野人们纷纷站了起来。
  这一镇野人,不是从雪海关外临时调进来的仆从军,而是苟莫离亲自训练培养出来的。
  苟莫离扬起鞭子,对着空中抽了一记,
  喊道;
  “我知道你们渴了,累了,困了;
  但既然想当人,就得先学会做牲口!
  听我号令,
  着甲上马,
  随我向前,
  为大军开路!”
  先锋军的意义就在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桥已经搭建好,下面,该开路了。
  ……
  燕人来了,
  是的,
  燕人来了。
  因为这次燕人的目的是过渭河西下,所以,下渭县首当其冲。
  谈不上守城不守城的了,民夫、衙役、乡兵什么的,其实都在县城外的营地里。
  当燕军燕人一部冲杀进来时,整个营地,几乎没能做出任何有效的抵御,一触即溃。
  景敏仁走出自己在营地的屋舍,看见纵横在营地里的身着燕军甲胄的野人骑兵时,脸上,倒是没露出什么懊悔之色。
  他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事实上,他也没有做错,征伐百姓在冬日砸冰的效果就是,让野人受了点冻,经历了一次冬泳,同时耗费了一个晚上,搭建起了浮桥,仅此而已。
  景敏仁抽出了自己的佩剑,楚人好佩剑,楚人的文士,也都有自己的佩剑。
  然后,
  一名野人骑士从他身边策马掠过,马刀挥舞,将其砍翻在了地上,鲜血流出,随即,后方的马蹄,踩过了他的身躯。
  下渭县主簿因一大早就催促民夫起身去河面上工,所以起得早,人也在营外,当看见野人兵马冲过来时,他马上跑了。
  不是逃跑,而是跑向了县城。
  他一边跑一边喊着关县城的城门。
  然后,
  一根箭矢自后方射入其后背,箭矢的力道很足,钱主簿身上没甲胄,中箭后栽倒在地,他昂着脑袋,看向前方;
  城门没来得及关闭,野人骑士冲入了城内。
  下渭县城被破,野人先锋军没有耽搁,在苟莫离的控制下,他们甚至没来得及去烧杀抢掠,而是重新收整了兵马,继续前进。
  燕军的突然出击,使得渭河沿岸各大军寨烽烟升起。
  各大军寨的第一反应是收拢兵马,固守军寨,同时向后方传递消息,以防止燕人想要再像上次那般,直扑郢都方向。
  但另一边,燕人的主力在过河之后,丝毫不向南留恋,而是一门心思地向西向西再向西。
  马蹄如雷,风卷云动,但楚人和燕人,在此时,似乎达成了一种异样的默契。
  这不是一场理所应当地仗,因为它没有条理可循。
  其实,它更像是一场斗气。
  一个挑了头,一个接了杆,就杠上了。
  ……
  与此同时,年大将军终于率军登上了船。
  范家人心大,再加上以前走私商路的熟稔,竟然想要打造自己的“水师”。
  当然,“水师”肯定是不够格的,但却极大地扩充了自己手底下船队的规模。
  而后,当大楚水师正式开进来时,面对这种威压,配合上凤巢内卫在范家安插的钉子,导致有两处范家的水寨反了水,转头成了楚人的内应。
  范正文是个枭雄,这毋庸置疑,范家的底蕴也是深厚,这也毋庸置疑。
  但想要在短短几年之间,就从商贾世家转化为军阀藩镇,且做到滴水不漏,这并不现实。
  大肆招兵买马扩充势力的结果,是必不可免地被掺进了不少沙子,再加上范家本就扎根于楚地,虽然和平西侯府的晋东只隔着蒙山山脉,可就是这一隔,让范家下面的不少人,依旧认为自己还是楚人,并非是燕人。
  船只顺着水路下行,数日后,靠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29/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