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21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6/2895

  “哈哈哈。”
  这时,二人走过一间茶楼,恰好听着里头的说书先生正在讲平西侯入乾国皇宫和乾国官家不卑不亢尽显大燕儿郎气概的故事;
  在说书先生的故事里,乾皇为平西侯爷所恼,私底下派出了百里剑想要对平西侯爷不利,结果平西侯爷在乾国皇宫的紫禁之巅,与百里剑大战三百回合;
  最终,百里剑感叹:眼下,我只与你打了个平手,但你如果不将心思放在带兵打仗上,你必然是比我强的。
  这几年,伴随着平西侯爷的声名鹊起,连最开始平西侯爷打酱油的战事里,也将主要光环给放在了他的身上,甚至,在第一次攻乾时,连李富胜都在故事里成了当时只是小小守备将军的郑凡下属,一切听郑侯爷的话行事。
  没办法,百姓们就喜欢听平西侯的故事,接地气,也提气!
  燕地少年,在和伙伴玩耍时,都争着抢着要扮演平西侯爷,打野人、打乾人、打晋人、打楚人,再娶公主,多豪迈啊,大丈夫,当如是。
  皇帝没带着皇后进茶楼里坐,而是站在了门口,和一群人一起舍不得茶钱又想听故事的蹭听着。
  先前逛街时揣兜里的花生被皇帝掏出来,分给了皇后一半,自己也开始一边剥一边听着,时不时地跟着里面的众人一起笑。
  忽然间,街面上有背后插着彩旗的骑士策马而过,大呼:
  “平西侯爷大捷,平西侯爷大捷,斩楚国柱国,活捉楚国大将军!”
  “平西侯爷大捷,平西侯爷大捷,斩楚国柱国,活捉楚国大将军!”
  朝廷老早就收到消息了,百官也早就知道了,确认消息无误后,安排一番,做出了传信兵八百里加急进京报捷的情形,老百姓就喜欢这种热闹,也习惯了自先皇在位时以来的这种不断胜利报捷的感觉。
  茶楼里的那位说书先生,在听完外头传信兵的呼喊后,一时间红光满面!
  这年头,有些说书的不奉祖师爷了,而是奉平西侯爷,毕竟是平西侯爷那么多的经历给予了他们极好的故事素材持续了营生。
  “啪!”
  说书先生连拍三下惊堂木,让喧嚣欢庆的听众们安静了下来。
  随即,
  说书先生抬起手,摆了个架势,
  字正腔圆地大唱了起来:
  “燕有猛虎,啸震中原;晋东苍鹰,眸深似海!
  爪欺雪原,喙啄南楚,威压三晋,睥睨诸夏!
  天佑大燕,赐我平西侯爷,大燕当兴,大燕当兴!!!”
  “大燕当兴!”
  “大燕当兴!”
  茶馆里,茶馆外,人们一同激动地高呼着,足以可见平西侯爷在燕国民间的人气,到底有多旺。
  尤其是在两位王爷相继离开大燕之后,百姓们迫切地需要一位新的军神来守护他们,为他们继续打赢对外的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不知道为什么,
  皇后忽然间有些担心地看向站在自己身侧的丈夫,
  却见自己的丈夫也一同举着手臂跟着高呼,
  喊道:
  “好活儿,看赏!”
第五百九十二章
封王!
  “好活儿,看赏!”
  皇帝自兜里摸出了一锭银子;
  他不是未经历民间的皇帝,确切地说,他身上的市井气息反而比自己身上皇子和皇帝的气息都要重,出门换了便服,兜里不揣点儿银子怎么可能。
  这一锭银子,正作势要丢,却又停了下来。
  扭头,看向站在身后的魏公公,问道;
  “还有碎银子么?”
  “有,陛下。”
  魏公公掏出一把碎银子,里头还有一串铜钱。
  皇帝微服出巡,带着皇后逛街,他这个奴才怎么可能不准备妥当?
  “嗯。”
  皇帝很满意地点点头,捡起一颗,犹豫了一下,又顺着多捎带了一颗,两颗一起,向着里头丢去。
  说书先生的弟子,可以说书不行,但拿筛子接赏钱的本事必须得过硬;
  当年郑侯爷也喜欢去茶馆听书,还和小六子调侃过这种弟子耳目之聪颖,可谓是练出来了。
  小六子还反问过他,岂不是可以收入军中?
  郑侯爷笑骂道,蠢不蠢,战场上是躲箭的,这厮是本能地往箭头上去凑!
  筛子一横,身形一转,两颗碎银子顺入其中,里头的更是丝毫没洒。
  脚步一停,嗓子开启,拖拽出一个长音:
  “谢~爷赏!”
  皇帝满足了。
  拍拍手,
  带着自己的皇后离开了茶馆。
  伴随着报捷的骑士将晋东大捷的消息传播,此时整条街面上都变成了欢快的海洋。
  其实,
  燕人对周边国家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对蛮族,那是骨子里的提防,毕竟祖辈上厮杀了数百年,但近百年来,蛮族被燕人揍得实在是太惨,一直当孙子不说,又是送女人又是守规矩,到头来,还是被灭了王庭;
  真多忌惮,真多害怕,真有多少现在人的深仇大恨,抛开虚的和所谓大燕政治正确不谈,还真不至于。
  对野人,出了野人王不假,但到底连蛮人都比不上,纯粹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乾人呢……
  百年前初代镇北侯三万破五十万以及银浪郡名字的由来,早就宣告乾国在燕人心底的社死了。
  乾国,属于想捏就捏,想盘就盘,无非是抽不开手,没时间去临幸而已。
  反倒是对楚人,
  啧,
  第一次望江之败,让燕人尝到了苦头;
  随后楚人琴师刺杀了当朝皇子,引发了国战,燕晋之民为了那一场国战可谓筋疲力尽,差一点点就要民不聊生了。
  虽说战果很辉煌,镇南关拿下了,楚人国都也被自家靖南王爷给烧了;
  但怎么讲呢,
  燕人是被惯坏了的,
  在四周其他国家部族全都被自家狠狠地揍趴下后,都是揍趴下,但能给自家带来真正难度的,让自家费了更多力气的,反而会承袭来自燕人的最大恨意。
  你为什么要抵抗,
  反正都是被我们打败,为什么要让我们多费这么多的力气?
  这就是燕人的思维,
  一种伴随着这几年对外战争无往不利,拥有世间最强铁骑拥有靖南王、镇北王以及现在平西侯等一代代军神的虎狼之燕,自负的思考问题的角度。
  很不可思议,但却又格外真实。
  所以,如果说踏平王庭,是为了“家祭无忘告乃翁”,满足祖辈遗愿;
  那么,再一次的伐楚胜利,就真的足以让当代燕人去欢欣鼓舞的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6/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