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23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14/2895

  她们,也是宗室的一份子,男人在外头祭祀,女人在里屋也是一样的。
  赵元年看向自己的母妃,岁月,似乎不曾在母妃身上留下丝毫的印记,她依旧是那么的知韵,那么的柔和。
  “你们都先下去,孤与母妃有话要说。”
  “是,王爷。”
  “是,王爷。”
  两个侧妃搀扶着王妃一起下去了。
  摆着祭奠之物的厅堂内,就只剩下这对母子。
  赵元年走过去,搀扶着母妃起来。
  福王妃起身,坐下。
  赵元年奉茶,福王妃接了。
  福王妃开口道:“听说,今日来的官员们,格外多呢。”
  赵元年点点头,道:“东北那边传来了很多消息,一会儿说是燕军主力打进来了,一会儿又说是一支燕军偏师脱离了战场,一会儿呢,又说那支燕军打着平西王的旗帜,说什么的都有。
  前些日子,说兰阳城被燕人打下来了,但最新得到的消息,是兰阳城已经被官军收复,燕军被击退了。”
  福王妃看着自己的儿子,道:“我儿觉得是怎样?”
  赵元年摇摇头,道:“不好说,祖大帅在三边,孟帅领军在梁地,三边那边也不安稳,还抽调出了好几只兵马去了梁地,孟帅那边想及时回来也不可能,燕人可能声东击西,孟帅肯定会为此考虑。”
  福王府和孟珙之间的关系可谓极好;
  当初孟珙因父辈之事被拖累,人到中年却郁郁不得志;
  是老福王赏识了他,推荐了他,最终,孟珙入了老钟相公的法眼,得以在军中崛起。
  当年,楚军在年大将军率领下犯边,是孟珙组织军队拦截下了年大将军,那一战,奠定了孟珙在军中的地位。
  逢年过节时,孟珙和福王府也是有礼物人情往来的。
  “娘的意思是,你觉得,他来了没有?”
  赵元年会意,
  道:“他现在是王爷,母亲,燕国的王爷和咱乾国的王爷可不一样,不对,我这是藩王,嘶……不是,他也是藩王,那个……”
  先前在外头祭祀场合下,仪态端庄的现任福王,忽然间舌头和思绪都打了结。
  因为其母妃,在他面前提到了那个人。
  当那个人的形象,从所谓的“燕国平西王”变成一个具体的人时,那种尘封好些年的记忆,似乎一下子又涌现了上来。
  “唉。”
  赵元年叹了口气,
  道:
  “他在燕国,现在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乃至是燕国的皇帝,都得哄着他让着他,燕国的太子,更是被送到他身边去抚养。
  自古以来,只有藩镇送质子去京城的道理,到他那儿,却反了过来。
  儿子觉得,他没必要这般拼命的。”
  “不,他不一样。”
  福王妃开口道。
  赵元年愣了一下。
  “娘这般说他,我儿是否会生气?”
  “儿子不会,儿子懂得娘的牺牲,若是当年没有母亲,莫说儿子能否承袭福王的爵,就是这福王府到底还存不存在,都难说。”
  在赵元年的认知里,
  自己的母妃,可是曾亲自伺候过那位平西王一晚的。
  但他并不会为此觉得母亲放荡,因为当时之局面,如狼似虎的燕军涌入滁州城,破家灭户了不知多少,福王府能保全,都靠母亲。
  他要恨,应该恨的是那个男人,因为那个男人曾提着自己父王的首级去邀功,那个男人曾让自己的母亲去侍奉;
  在这一点上,赵元年的认知很正。
  至少,比那些因自己无力保护导致身边女人被侮辱,结果却辱骂憎恶女人自己不检点的男人,要爷们儿得太多太多了。
  只是,
  赵元年并不晓得的是,平西王并未真的和自己母亲发生什么。
  自己的母亲,当时是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但奈何,人家不上套。
  福王妃每每想到这里,
  早年,是暗骂那个男子不知好歹,自己都那样了,却竟然还拒绝装个清高。
  女人的心思,不,确切地说,是人的心思就是这样,剥离了大是大非之后,在自己心底绝对安全的地方,往往会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想法。
  只是后来,听到那个男人在晋地一路打仗,听到那个男人在燕国如日中天;
  福王妃有时候也会忍不住地去想,
  那个男人当初的“矜持”,
  是否在其心底已经笃定,他日后必然飞黄腾达。
  真要按照现在双方地位论较的话,她是宗室老王妃,那位,是正儿八经的异姓军功王,自己就算明目张胆的自荐枕席,在外人看来,大概会认为是自己在高攀?
  当然了,
  那家伙虽然当初没真的要自己,但豆腐,可没少吃,还奉劝过自己多吃点儿,可别憔悴瘦下了,这瘦下了,手感就不好了。
  这个误会,
  当娘的自不会去对儿子解释的,总不能开口对儿子说,那个男人当初没睡我;
  儿子也不可能开口去问,那个男人当初是如何睡您的。
  母子二人,各怀心思和思绪,就这般坐着。
  福王妃抬起头,看着自己的儿子,道:
  “这几日,娘睡觉时总做梦,心绪不宁得很。”
  “儿子这就去请医者来,母亲不必为外面的事担忧,母亲得好好保重身子。”
  福王妃咬了咬嘴唇,开口道:
  “他要来了。”
  “母亲是从哪里得知?”
  福王妃伸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口,
  道:
  “感觉。”
  “……”赵元年。
  福王妃见状,自嘲地笑了笑,道:“儿,别怪娘不自重。”
  赵元年马上跪伏下来,
  道:
  “儿子绝无此意,儿子绝不会这般去想,母亲,以前父王在时,儿子有些荒唐,不务正业。
  后来,燕军打进这滁州城后,儿子更是被吓坏了,丑态百出。
  全靠母亲转圜,才得以保存王府。
  自那之后,这几年,儿子一直在反思,在思过,儿子长大了,也成熟了,儿子不是个混账。
  母亲既然对儿子说出这话,
  意味着母亲是真担心儿子会来不及作出反应,是母亲为儿子着想,不惜损害自己的颜面,儿子感激,感念。”
  “我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14/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