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26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76/2895

  “吼!”
  身上的鬃毛,也随之开始发散。
  锦衣亲卫纷纷上马;
  貔貅迈开步子,走出了这座镇南关总兵府。
  对于普通人而言,纯血统的貔貅,它是自带神秘与肃穆感的,更何况,比貔貅更为让人尊重和狂热的王爷,此时正坐在它的背上。
  街面两侧,有不少民夫,下意识地驻足;
  也有刚从前线运送下来的伤兵,默默地攥紧拳头,放在自己的胸膛位置。
  王爷没有停下来去与他们说什么,
  也不知道自什么时候起,
  他已经不再喜欢做什么演讲行什么训话了。
  记忆之中,
  上一次正儿八经地做战前动员,还是在乾国时。
  请诸位,为我赴死;
  然后,八千铁骑,赴死开路。
  这是一个结,一直打在郑凡的心里。
  以前的自己,或许觉得战前鼓舞起士气,只需要打赢这场战争,就一切都是值得的。
  而且自己也是一直在打胜仗,只要能赢,自然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那一场,也是赢的,毕竟端掉了乾国上京;
  但对于那场局部战役而言,
  这些赴死的士卒,并没有战胜面前的敌人,并没有欢快地在战后解开禁酒令后,喝着酒举着敌人的头盔载歌载舞地庆祝;
  他们,只是为了自己开路,让自己逃了出来。
  当然,这件事并不是主因。
  郑凡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但他的道德,在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自己舒服时,盖在身上御寒;
  不需要时,可以毫无顾忌地丢在地上,也不嫌地上脏。
  不再去做什么战前训话了,
  是因为已经不需要这么做了。
  还记得当年跟随田无镜出征时,那一道身着鎏金甲胄骑着貔貅的背影,为千军万马所跟从;
  不需要一言一语,
  他策动了胯下坐骑开始冲锋,
  身后十万铁骑,自然紧随其后,碾碎一切前敌!
  当年郑凡觉得,这是因为老田本身就是巅峰武夫,因为他自己很强,所以才敢冲锋在最前沿;
  等之后,
  郑凡才逐渐明悟过来。
  不是因为老田冲第一个才起到这种效果,
  事实上,
  这和他冲第一个还是在中间亦或者留在后头,根本就没什么关系。
  士卒们只需要知道,他在这里,靖南王在这里,就足够了。
  他们愿意不惜一切,击穿前敌,让自家的王爷,连刀都不用拔,这是他们的信仰,也是他们的狂热。
  刘大虎举起手臂,
  两侧前端的锦衣亲卫,将旗帜举起。
  大燕黑龙旗,晋东军双头鹰旗,再加上摄政王本人的大纛。
  刘大虎又抽出自己的刀,横举。
  其余锦衣亲卫,全部抽刀,举于身侧。
  队伍,依旧保持着前进,但那种令人窒息的氛围,已经降临,宛若暴风雨来临前,那令人难以忍受的闷热,让人情不自禁地去期盼接下来的雷鸣。
  距离发生激战的城墙位置,越来越近了,周围的辅兵、民夫以及待上阵替换的士卒,也越来越多。
  楚人的上一轮攻势,刚刚结束,很多人都在喘息。
  然后,
  他们看见自家王爷,骑着貔貅,行于最前列,后方,是王爷的锦衣亲军;
  士卒们纷纷将拳头置于胸前甲胄位置,晋东军律,以及大燕军律,战时不用行大礼。
  不过,仍有不少没那么有经验的辅兵和民夫,遵照着他们的本能,跪伏下来。
  城墙上,正和樊力坐一起喝着水的薛三,晃荡着自己的三条腿,瞅向了这边。
  三爷伸手戳了戳樊力的胳膊,
  道;
  “发现没有,主上,真的成了主上了。”
  樊力瞥了薛三一眼,没说话。
  “越来越像咱们了,王,魔王。”薛三继续道。
  樊力翻了个白眼,
  道:
  “他是咱爹。”
  你爹长得像你?
  薛三皱了皱眉,他无法反驳,因为理论上而言,樊力说的一点没错。
  但三爷还是马上意识到什么,
  道:
  “嘿,想不到你能说出这种话。”
  ……
  下方,
  骑马在王爷身边的阿铭,此刻正抬着头,向天上看。
  天上盘旋着好几只鹰隼;
  其实,飞鸽传书的效率,很低,远远比不得八百里加急;这鹰隼传信,比飞鸽传书好一些,但也很鸡肋。
  因为它最好的使用方式,是在局部战场上沟通不方便时,快速传递军令,而且这个军令,得无比简洁。
  当下这个情况,楚军在攻城,镇南关两翼军寨,也在厮杀之中,楚国大军近乎以一种大半包圆儿的方式,囊括了整个战场。
  双方的斥候、轻骑正进行着极为惨烈的厮杀与消耗。
  故而,用训练出来的鹰隼来传递军令,就无比适合了。
  “主上,颖都燕营晋营落位了。”
  “历天燕营晋营落位了。”
  “曲贺落位了。”
  “京城禁军,落位了。”
  朝廷这次派出的兵马,是二十三万。
  这是第一批入晋东的兵马,并不是全部,因为在原本的战略计划里,这是一场持久战,所以,后续会有更多的援军以及更多的民夫。
  三万自京城开来的禁军,是姬老六送过来的精锐家底,这些年京中禁军刚刚操练起来,底蕴还不深厚,但尽管如此,姬老六依旧算是大方的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76/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