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26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91/2895

  兴许,
  能拨乱反正呢不是?
  不过,没您也无所谓的,您的弟弟康王,已经在候着了。”
  “我走,我跟你走。”太子站起身,走了过来。
  “那就跟着。”
  赵牧勾走在前面,
  太子跟在后面;
  先看见那先前引路进来的俩太监,躺在路边,一动不动;
  继续往外,可以看见不少看守护卫,也都被人杀死,横尸两侧,空气里,弥漫着血腥的味道。
  终于,
  太子跟在赵牧勾的后面,出了这座玉虚宫;
  外头,站着一众禁军甲士。
  这些禁军,身上杀气腾腾,和太子眼中曾经的上京城禁军,有着天壤之别。
  “本宫还有一事问你。”太子凑在赵牧勾身边小声道,“你就不怕事败,让我大乾内乱,给燕人以可乘之机?”
  “原本会担心的,现在,不会了。”
  “为何?”
  “燕楚爆发了第二轮国战。”
  “那正是好机会啊,燕楚鹬蚌相争无暇顾及我大乾,我们正好……”
  “刚得到的消息,楚国败了,在上谷郡,折损了数十万精锐。”
  “……”太子。
  赵牧勾侧过脸,看着太子,道:
  “所以,在这个时候无论做什么事,都无所谓了。因为,我大乾,已经到了坏无可坏的局面。”
  赵牧勾向前踏出两步,
  对着面前的禁军士卒喊道;
  “恭迎太子殿下还朝!”
  这些禁军士卒纷纷跪伏下来,齐声高呼:
  “恭迎太子殿下还朝!”
  ……
  “寻道、子詹啊,老夫愧颜,本就一把老骨头,时日无多了,还耽搁了二位的时辰。”
  姚子詹上前,坐在床边,伸手轻轻地帮韩相公压了压被子,道:“瞧您这话说的,按理,您是我们前辈,我们理所应当的。”
  李寻道也开口道:“国事,还离不开老公相。”
  韩相公摇摇头,自嘲道:
  “老夫近年来,口齿都难得清楚,往那儿多坐一会儿,就会犯困,这脑子,也是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哪里还能应付得了国事哟。”
  姚子詹忙道:“您老往那儿一站,不用说话,我们都觉得安心。”
  当年燕人第一次攻乾,一路打到了上京城下,朝野震动,官家借着这次机会,将一众仁宗时期就在的老相公们清理出了朝堂,随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可谁知,在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一场三国之战,燕军攻破了上京。
  这一下子就使得乾国的旧有势力开始了疯狂反扑,反扑力度之大,让官家都不得不选择暂避锋芒;
  而韩相公,则属于那股旧有势力的代表人物之一,这几年,因为他在,矛盾才能得以被压制下去。
  李寻道开口道:“刚得到消息,楚人败了,败得很惨,所料不差的话,接下来,燕人很快会将矛头,对准我大乾了。
  为今之计,只有同仇敌忾以应外敌,别无他法。”
  韩相公点头道:
  “寻道所言极是,当下,正该团结一致。”
  李寻道叹了口气,道:“非得如此么?”
  韩相公那苍老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得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不是,也得给天下人,看见希望不是?”
  姚子詹有些狐疑地看了看李寻道与韩相公,他有些听不懂了。
  李寻道又道:“你知道的,官家,并非昏君,这般做,对官家,公平么?”
  韩相公眼袋耷拉了一下,
  这位自仁宗朝走来的老臣直接道:
  “仁宗皇帝,也不是什么仁君,却得‘仁’字以及青史美名,这,又公平么?”
  姚子詹瞪大了眼睛,这位大乾文圣,这会儿忽然连大口喘气都不敢做了。
  李寻道问道:
  “那你选的哪个?”
  “牧勾。”
  “我还以为,你会从剩下的皇子里选,没想到……”
  “太宗皇帝北伐失败,断了我大乾武运脊梁,当今官家在位时,屡屡国难,为燕狗所欺。
  这大乾的江山,本就是太祖皇帝打下来的,太宗皇帝以皇太弟的身份继位,其中缘由,就是连民间黔首都不信什么兄友弟恭,兄终弟及的鬼话。
  既然太宗皇帝一脉无法把国家治好,那就将这把椅子,还给太祖皇帝一脉吧。
  正本清源,
  也正好给天下人,看到一个新的希望。”
  “你们疯了,你们疯了!!!”
  姚子詹大叫着冲出了屋子,可当他刚跨过门槛时,却看见外面院子里,那站着的密密麻麻的甲士,这里,已然被包围得水泄不通。
  “寻道,外头都是兵!”姚子詹喊道。
  李寻道却没慌乱,而是在旁边茶几上坐了下来,给自己倒茶。
  韩相公看着在那里着急的姚子詹,笑道:
  “寻道是自己来的。”
  “你早就知道了?”姚子詹不敢置信地看着李寻道,“你早就知道了!”
  李寻道点了点头。
  “那你为何……”
  韩相公替李寻道回答道:
  “寻道下山,不是为了我大乾官家,而是为了……我大乾。”
  对于李寻道而言,如果非要换掉一个官家才能让诸多势力达成团结的话……那就换吧。
  相较而言,在此时掀开一场内战,才是最愚蠢的行为,燕人怕是做梦都得笑醒。
  只能说,这些人,这些势力,选择了一个发动的,最好时机。
  姚子詹有些失魂落魄地坐了下来,这位乾国文圣,在政治上和实干上,其实都欠缺了很多火候,他擅长的也就是两项,一个是做诗,一个是做人。
  官场的尔虞我诈,其实并不是很适合他,否则年轻时就不会一路被贬来贬去,差点死在了东海某座岛上。
  韩相公看向姚子詹,
  道;
  “子詹……”
  “唉。”没等韩相公把话说完,姚子詹就先叹了一口气,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91/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