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7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1/2895

  是雪海关的方向。
  压抑在自己心头许久的那股子抑郁,在此时,终于消散了不少。
  野人王,
  败了!
  ……
  是的,
  雪海关,放出了三百俘虏,他们来自于许多部族,且让他们带着各自部族图腾的旗帜回来,去向雪原宣告入关的野人大军,最后到底落下个怎样的结局。
  燕人的铁骑,
  不仅仅是一雪前耻,于望江之畔,击溃野人主力,更是一路追击,于雪海关之前,将最后一支野人兵马彻底葬送!
  晋人被打败了,
  晋国被灭了,
  成国的皇帝也驾崩了,
  成国也没了,
  但取而代之的,
  则是一个更为强大的一个叫“燕”的帝国。
  他将代替原本晋人的职责,
  以黑龙旗帜,
  继续威慑整个雪原!
  ……
  “阿嚏!”
  雪海关北门城楼上,郑将军打了个喷嚏。
  伸手指了指脚下,道:
  “这儿就是北门是吧,那个剑圣不是说日后只帮我守北城门么,成,咱以后的总兵府就挨着北门修建,大门也朝这边北门开;
  嘿嘿。”
第一百六十一章
柱石
  一边的薛三闻言,并未觉得自家主上有多无耻,而是建言道:
  “主上,咱总兵府就靠着北门修,以后宣传时就这么来,甘与雪海关共存亡,郑氏守国门!”
  再不要脸的心思,只要打上大义的旗号,瞬间就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不错不错,可以可以。”
  郑将军从善如流。
  随即,又像是想到了什么,道:
  “三儿,你明儿带着一票人去雪原,把大皇子迎回来。”
  “是,属下明白。”
  大皇子也算是圆满完成了任务,守城期间,雪海关北面无战事,极大的支援了南面的守城。
  郑凡的目光望向北面的雪原,有些感慨道:
  “自打从这个世界苏醒以来,不是在西边吃沙子,就是在北面过雪原,唯一一次南下,还是那次跟着李富胜攻打乾国。
  再雄浑的大漠孤烟直和雪原落日圆时间久了,看得也有些腻了,倒是真有点儿想去乾国江南看看小桥流水人家。”
  人,就是这么不知足,当满足了自己生存物质需要之后,就开始想要去追求一下精神上的享受。
  这两年来,不是在砍人就是走在去砍人的路上,见惯了豪迈,反而想去领会一下真正的“文化”气息。
  “这好办,主上,等这里安顿下来了,您带着四娘,偷偷摸摸地去一趟乾国江南玩玩儿不就是了,纯当度蜜月去了。
  反正这儿天高皇帝远的,您在不在其实都……”
  薛三顿了一下,继续道:
  “您在这儿,咱心里就踏实,您不在这儿,咱就努力努力帮您维持一下局面。”
  “过阵子再说吧,我这个身份去江南,也不方便。”
  以前,自己还是翠柳堡守备时,那无所谓,真想叛逃去乾国,也容易得很。
  但现在,等朝廷那边论功行赏下来,自己就得变成雪海关总兵了,这个位置这个官职,想偷偷摸摸地去乾国江南耍,难度是真的有点大。
  毕竟乾国银甲卫的素质和水平,那也是有目共睹的。
  “对了,主上,我已经让阿力带着那些俘虏开工了,城墙外得先清理一下,然后破损的城墙还得整修一遍。
  还有那儿,那儿,那儿,
  都得重新再修缮一轮,唉,工程量挺大的,所以得先抓紧时间。”
  薛三所说的修缮,一是雪海关本身,二则是依托雪海关的北面防线,既然自己要接手了,总得重新过一遍手。
  这本就是一个极大的工程,真耽搁不得,毕竟等之后盛乐城的军民迁移过来,下面的建设肯定要以民生为主。
  两万野人劳工,看似挺多,但毕竟工程量在这里,还真不一定够用。
  只能等以后瞎子带着盛乐军民过来,部队经过整修之后,再想办法从雪原那里再弄一些劳动力过来。
  任何的原始积累,都伴随着血汗的榨取,要么,去榨取别人,要么,就得榨取自己人。
  好在,雪海关这边靠着雪原,入关野人大军被“付之一炬”后,雪原上短时间内基本不会再有折腾的力量,也正适合自己去打压和掠夺。
  “三儿,争取建好一点儿,用点儿心。”
  “是,主上,属下知道的。”
  “建好后,咱争取就不走了。”
  “好嘞,主上。”
  ……
  雪海关那边的郑将军那儿算是暂时尘埃落定了,
  但受制于路程距离,
  望江之战的风,
  才刚刚吹回燕国。
  燕国,上至朝堂诸公以及陛下,下至平民百姓,都在期盼着前线的结果。
  就像是一道重头菜,在上来之前,吊足了你的胃口。
  先是望江惨败,大家鼓着劲儿,想要复仇;
  紧接着是靖南侯不听旨意,先后死了几个传旨太监,依旧没动,等好不容易靖南侯动身前往前线了,前线那边又是好一阵没什么动静。
  热血这玩意儿,是持续不了多长时间的。
  当时间慢慢地被堆叠之后,人们的耐性,就开始逐渐被磨去,取而代之的,则是焦躁和不安。
  失败一次,大家其实都能接受;
  但要是再失败第二次,问题,可就真的大了。
  各种猜测,开始自坊间流传,什么样的说法都有。
  甚至于朝堂上,也有暗流在涌动。
  不过,
  在燕皇直接下令抄了一个侍郎的家后,朝臣们在明白了陛下的态度后,才安稳了下来。
  那位侍郎好死不死地,居然上书劝燕皇小心靖南侯仗着手掌东征大军,人又在颖都之际,直接和楚人野人谈和,在三晋之地自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1/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