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7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0/2895

  说不定我人早就没了。
  但,
  谁叫我像他呢,
  谁叫他自己也知道我是真的像他呢。
  夺嫡,
  争位,
  让老头子自己想一想,他如果下场的话,你们还有胜算么?
  你姬成朗以为当一个从师或者亲自主持一场春闱,就能成为这些新科进士的师尊了?
  就能收纳一批一批年轻官员为自己所用?
  是,
  您受累了,
  您站在那儿,扶了一下那龙门,看着那群鱼儿跃过去;
  就真的以为这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了?
  也不想想,
  这些鱼儿,
  在跃龙门之前,
  到底是谁在喂养着的。
  其实,剔除掉门阀子弟后,那些所谓的寒门,所谓的大燕读书人种子,其实并不算多,筛选出一些品性好的,提前施恩,所付出的成本和后续的收效比起来,真的是不值一提。
  当然了,也不能逮着谁就资助,白眼儿狼准有,但不能太多,否则就容易打水漂。
  他姬成玦,可从不做那赔本的买卖。
  只可惜,郑伯爷此时不在这里,否则也不得不在心里赞一声佩服。
  郑伯爷所熟悉的那个历史里,明朝的晋党以及后世一些国家的财阀,其实也都是以这种方式去布局,从而最终达到影响朝政的目的。
  当资本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它本能地会去进行渗透和扩张,且不仅仅局限于做买卖上。
  姬成玦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现如今,你们都以为我姬成玦只供出了一个平野伯!
  殊不知,
  前些年我的买卖彻底铺开时,到底供过了多少人!
  一念至此,
  姬成玦的目光微凝,
  扫过面前站着的这群人,
  嘴角勾勒出些许弧度,
  道:
  “诸位都是读书人,也是我大燕最会读书的一群人。
  有个问题,
  成玦不才,
  想请教大家。
  那就是,
  在诸位看来,
  生恩和养恩,
  到底孰轻孰重?”
  沉默,
  沉默,
  沉默……
  终于,
  也不是谁先动了,更像是一种不约而同。
  在场十余位进士老爷各部官员,
  向着坐在首座的姬成玦跪伏了下来,
  齐声道:
  “拜见恩主。”
第一百七十三章
红艳艳
  令人倍感煎熬的冬天,终于要过去了。
  冬天,对于老人而言,是一个坎儿;
  踏过去了,就能再经历一次春夏秋,再赏一遍四季风光;踏不过去,那就只能将自己永远留在这冬天里。
  而对于三晋之地的百姓而言,这个冬天格外难熬,不仅仅是老人,男女老少,都经历了一次兵戈的耕犁,路边那无人收敛的枯骨,才是当下最为常见的风景。
  对于燕京的百姓来说,这个冬天,也一样煎熬,但终究,是熬过去了。
  燕军的先败后胜,让大家将注意力,又放回到了自己的生活上。
  对于他们而言,生活,无非就是柴米油盐酱醋,再上点儿滋味儿的,就加一个“茶”。
  所以,朝堂上的风,并不会真正地影响到他们,毕竟越高的地方风才越大。
  燕国的朝堂,确实是刮风了,风不大,但也吹倒了一位尚书。
  先是有御史闻风奏报,上疏弹劾当朝户部尚书徐广怀,言其家族在老家风评不检。
  面对弹劾,徐广怀一开始没怎么当一回事儿,只是上了一份自辩的折子呈交给了燕皇。
  其实,按照以往习惯,当有御史弹劾你时,你应该做的标准流程是告病回府,等陛下下旨问询于你,从而再上自辩折子。
  这是规则,大家约定俗成的默契。
  其实,也就是走一个流程。
  但眼下一则是因为和楚国的盟约已经敲定到最后一个环节,徐广怀不想出什么纰漏,所以想着自己继续把关;
  二则是燕国的御史和乾国那边的比起来,在战斗力上,明显差了很多,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毕竟,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不是?
  不过,徐广怀还是抽空,派人给三石煦县的家人送了一封信,提点他们要注意品行,维护好邻里口碑云云。
  这件事,本该就这般过去了,就像是被一只蚊子叮了一口。
  但随即,
  三石郡煦县县令,去岁新科外放进士赵程明上折弹劾当朝户部尚书徐广怀家人在煦县兼并良田鱼肉乡里,言徐家人在煦县仗着徐广怀的身份,作威作福,当地百姓间传之曰:只把煦县当徐县!
  这可是地方父母官的弹劾,性质立马就变了,而且还是你家乡当地的父母官。
  尤其是折子里的那句:“只把煦县当徐县!”有着极为恐怖的杀伤力。
  徐广怀无法再淡定了,马上告病回府,也不再参加早朝,而是主动上了请罪的折子,等待燕皇派人来让自己自辩。
  但事情还没完,
  没几天,
  三石郡的密谍司抓捕到了一批门阀余孽,经审讯得知,之前一段时间,这一批余孽曾在煦县被收留包庇,收容人,正是徐家大公子,也就是徐广怀的长子。
  徐广怀人在燕京做官,二儿子和三儿子都在其跟前,长子则留在老家处理家里宗族和田产事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0/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