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大亨(校对)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624

“没错,因为我现在缺人手,对我来说有本事的自由人比奴隶要有用多了!”周可成说到这里:“回去准备一下吧,明天一早的船,记住,试一下口袋里的铅弹,那玩意比鹅卵石打得准,也打的狠,我可不希望你扔到自家人脑袋上!”
“是,主人!”莫娜抚摸着柔软的鹿皮,这柄武器似乎在迫不及待的呼唤着她的掌握,自己似乎交上好运了,对于面前这个男人的馈赠,她的确非常感激,可是……
正是他帮助道卡斯人打败了卑南人,父亲也是死在他们手下,这个念头毫无预警的跃上她的心头。家乡的群山、父亲的面容还有图腾柱的样子浮现在她的眼前,我无法忘记这一切。
“好了,退下吧,我还忙得很!”周可成站起身来:“我不想听什么客套话,把感谢的话都省省吧,用实际行动证明你配得上我给你的礼物,那比说多少废话都要管用,记住,口袋里的铅弹一定要试试!”
莫娜欠了欠身子,退了下去,她将刀插在腰间的皮带上,走到一个僻静无人的地方,打开鹿皮口袋,里面是一枚枚鸽子蛋大小的铅弹,软润而又沉重,她取出一粒放入皮套中,用力旋转,突然放松绳索,铅弹无声的飞出,将目标打的粉碎。她收起投石带,攥紧拳头。
空心船首碾碎海浪,一面面船帆随着号令声升起,宛若一对对羽翼,捕捉海风,将其套上绳索,拖动着船向西北方向航行。陆地渐渐变得模糊,消失在海平面下,周可成走下船首,神色严峻,船舱里装满生丝、茶叶还有瓷器,这些都是陈四五不久前从月港买来的,如果现在双屿还在海商们手中,那自然是大赚特赚,可假如已经被官军拿下。想到这里,他禁不住摇了摇头。
水手们在欢笑着,第一次登上这条新船五个凯达格兰人学徒为惊人的船速发出惊惶的叫喊声,甚至跪在地上向他们的祖先神灵祈祷,这引起了老水手们的嘲笑,看来无论在哪里,老人对新人的歧视都是普遍现象。周可成突然有些羡慕他们,这些人对于未来一无所知,却那么的乐观,神灵慰藉着他们,让他们勇气百倍信心十足,而自己却知道那一切不过是虚幻,我能依靠的唯有自己,唯有自己。
“这船真快呀,比白鸟号还要快!”小七站在船首桅上,双手紧紧抓住支索,高速航行的船首随着波浪不断起伏,而少年的脚下好像涂了黏胶一样,纹丝不动:“师傅,起个名字吧!”
“名字?”周可成一愣。
“对,给这条船起个名字吧,一个比白鸟号更好的名字!”小七从船首桅上跳了下来:“这么好的船怎么能没有一个好名字呢?”
周可成这才反应过来,他这段时间忙的头昏眼花,居然连给新船起名字都忘了,他想了想:“就叫飞鱼号吧,她航行的时候就好像飞鱼一般跃进!”
“飞鱼号?这倒是个好名字!”小七笑道:“师傅,您说还有比飞鱼号更快的船吗?”
第九十五章留信
“现在恐怕是没有的!”周可成的语气笃定的很,现在还是十六世纪中叶,而飞剪式帆船问世至少都是十九世纪后期的事情了,三百多年的理论突破,技术积累可不是一个两个天才能够完成的:“不过很快就会有超过她的船了,东番我们可以选择更好的木材、更好的工人,可以对现有的船只加以修改,造出更快的船不过是时间问题!”
“更快的船,比飞鱼号还要快!”小七倒吸了一口凉气,随即他兴奋的挥舞了一下手臂:“师傅,给我一条船吧,我运来满船的银子的!”
“是吗,那可太好了!”周可成被小七那少年特有的乐观打动了,他笑着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不过你距离成为一个船长要学的东西可太多了!”
“比如呢?”
“比如如何观察星空、风向、海流,什么时候该升帆,什么时候该降帆。”说到这里,周可成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在这方面自己也欠缺甚多,如果不是手上那块航海表,恐怕跑台湾这样的近岛航线都要迷航,建立天文台、测绘海图、图书馆、航海学校的事情一定要抓紧,而第一步就是要把那个米兰达拉入伙。
双屿岛。
当德米兰达的双脚又一次踏上双屿岛码头坚实的地面,他不禁脚下一软,幸好用手杖撑了一下,才没有摔倒。从终日摇晃的甲板踏上坚实的地面,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他告诉自己,船舱里装满了水牛角、印度硝石和黄麻,而回去的时候则将会变成生丝、瓷器和茶叶,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找到周可成——自己的幸运星,好达成交易。
“爵爷,您的货物要马上卸下来吗?”船长的态度颇为恭谨,但不难感觉到隐藏其后的鄙夷,水牛角、黄麻、印度硝石,这可不是什么能在明国畅销的货物,除了白银之外中国人还喜欢什么商品?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欧洲人快四百年,最后是英国人找出答案——鸦片。
“不!”米兰达也感觉到了,他冷哼了一声:“暂时不需要,我现在去一趟商馆,看看有没有人留给我信笺!如果我需要卸货,会派人告诉你的!”
米兰达快步通过街道,用不着多强的观察力,就能发现街道比自己离开时更加萧条,行人寥寥无几,更多的是全副武装的巡逻队,许多房屋的窗户也被填上,只留下射孔,在进入港口的狭窄海道两侧更是修筑了炮台,灰黑色的炮口里反射出阴森的光。眼前的双屿与其说是一座商港,更像是一座要塞。难道自己这次来错了?他在内心询问自己。
“开门,开门!”米兰达用力拍打门环,黄铜门环敲打在包裹着铁皮的橡木门上,发出响亮的声音。半响之后房门方才缓缓打开,首先露出的是一支锋利的矛尖,闪闪发光,直抵他的咽喉。
“请原谅,爵爷,我不知道是您!”商馆领事的脸上满怀歉意:“您要知道,这可是非常时期,我们不得不提高警惕!”
“非常时期?我走的时候就已经听说明国的大臣要围攻这里,难道现在还在进行?”
“对这里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平息过!”领事一边邀请米兰达走进会客室,一边苦笑道:“爵爷,双屿是一座港口,他的居民不是依靠种田放牧,贸易才是他的根基。明国的大臣们封锁海岸线,禁止居民运送货物来这里,严惩敢于这么做的商人和居民,您难道觉得这不是对双屿的围攻吗?没有大陆运来的生丝、茶叶和瓷器,我们留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呢?”
“您说得对!”米兰达低下头,叹了口气:“不过我在街头上也看到了,到处都是全副武装的巡逻队,人们都在修筑工事!”
“是的,我们是老朋友了,我不瞒你,明国大皇帝的军队随时都可能出现,随时都可能!”领事指了指脚下的土地:“说实话,我不觉得你这个时候回来是明智的,这里已经没有生意可以做了,只有危险。”
“好吧!”米兰达叹了口气:“不过有没有人在您这里留下给我的信笺呢?”
“信笺?哦,请稍等!”领事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他走到书柜旁,将其打开开始细心检索,几分钟后他拿着一封信回来:“请原谅,我没有一开始就告诉您,是个明国商人留在我这里的,已经是几个月以前的事情了,这段时间事情太多了,我几乎把它忘了!”
“你已经忘了!”米兰达接过书信,心中暗想,却笑着答道:“有什么办法呢?我们都不是圣人!”他拆开书信,熟悉的笔迹跃入眼帘:请等待我到四月十日,丰厚的利润在等待着您!您的朋友周可成。他抬起头,向去走到酒柜那边去的领事问道:“今天多少号了?”
“今天,是四月七日,怎么了?”
“我想在这里等到四月十四日,毕竟已经走了这么远,我还是希望留下来碰碰运气。”米兰达接过领事手中的酒杯,喝了一口。
“好吧,希望上帝保佑您!”领事碰了一下米兰达的酒杯:“这个时候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运气!”
“也祝您好运!”米兰达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起身告辞,领事的悲观情绪让他感觉到很不舒服。这家伙被不适宜的气候和对明国人的恐惧给吓糊涂了,我会在这里等下去,直到发财返回祖国,重整家业!米兰达握紧拳头,低声告诉自己。
与绝大多数陌生地域的欧洲商馆一样,双屿的葡萄牙商馆是由近二十栋石制三层建筑组成的,之间由狭窄的过道连接,大门用坚硬的橡木、外包铁皮,餐厅、宿舍、仓库、武器库等一应俱全,天黑之后大门紧闭,只能由狭小的侧门出入,留宿外人必须征得管理者同意,大门有专人把守,入住的商人必须服从管理者的命令,一旦遭到敌人的进攻,商馆内的所有人都必须拿起武器,服从管理者的命令,商人和仆从变成军官和士兵,商馆也变成城堡。
第九十六章餐厅
在这样一个小世界里,餐厅就有了特殊的含义,除了提供留宿商人极其仆从饮食之外,还是众人交流情报、联络感情的场所。像米兰达这样初来乍到的,通常会在安顿好了之后来到餐厅里吃点东西、喝上几杯,顺便了解一下有什么消息。
当他走进烟雾弥漫的餐厅时,四处皆是留在双屿葡萄牙商人、船长、雇佣兵,粗粗看去,不少于三百人,他们围坐在一张张长桌旁,喝着啤酒、朗姆酒,吃着煎咸鱼和黑面包、高声交谈,皮肤黝黑的东南亚仆人们奔走其间,加满他们的酒杯,厅堂里回荡着皮鼓的声音,一个印度盲眼乐师坐在角落,弹奏西塔琴。三个魁梧的汉子围坐一团,雪亮的匕首插在桌面上,正掷着骰子。
无论是喝酒还是掷骰子的人都没有注意到走进门的米兰达,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被位于吧台旁的一个中年汉子的演讲吸引住了,他约莫四十出头的年纪,头顶半秃,一双明锐的黑眼睛,还有个鹰钩鼻,米兰达很快就认出了对方,这是达蒙西拉斯,一个葡萄牙人,一个冒险家、航海家、偶尔还兼职海盗,一言概之,是个亡命之徒。只见其一只脚站在自己的凳子上,用他那粗哑的嗓门高声道:“我不管什么明国的大皇帝,还是高贵的总督大人,我只知道当我们来到这个岛的时候,除了海藻、野草、鸟粪和岩石以外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而现在这里有教堂、有仓库、有修补船只的船坞、有集市,每年有几百条船来到这里,每条船都装载着价值几千弗洛林的货物。而如果把这些货物运回欧洲,都有百分之几百的利润。如果那位大皇帝陛下屈尊承认这一切,我们愿意向他缴纳税收,以表达我们的敬意,甚至可以由他派遣一名高贵的大人来这里监督税款的征收,这都没有问题。但他的总督大人甚至不屑于见一见我们的代表,以区区一纸命令就要我们离开这里,放弃我们的心血、生意和财产,让我们的贸易受到莫大的损失。决不!我达蒙西拉斯决不离开这里,我既然来了这里,就绝不会离开!”
“对,决不离开!”
“对,用基督徒的武器打败异教徒的皇帝!”
许多支胳膊举了起啦,宛若树林,满脸酒意的男人们高声叫喊,淹没了西塔琴声。米兰达皱了皱眉头,他可不想被这些醉汉扯进去,他走到吧台旁,低声道:“给我一杯啤酒,再弄点吃的给我!”
“是的,先生!”老板应了一声,很快啤酒就送上来了,还有放在浅口碟子里的黑面包和煎鱼,他喝了一口啤酒,清凉苦涩的液体在口中绽放。这时旁边一张桌子站起一个人来,米兰达认出正是送自己来双屿那条船的船长:“先生,您的勇气很让我钦佩,但这么做是否不太谨慎呢?据我所知,明国的大皇帝有一百万军队,上亿的臣民,他统治的土地比所有基督教君主的王国加起来还要广阔,我们只是一群商人,这个岛上可以拿起武器战斗的人有多少?五百、一千、肯定不会超过三千人吧?如果我们带着自己的财产离开这里,明国大皇帝应该是不会干涉我们的,为什么要进行一场毫无希望的战争呢?”
“因为我们是葡萄牙人,葡萄牙人是绝不会向异教徒让步的,哪怕他是明国的大皇帝!”西拉斯恶狠狠的瞪了那船长一眼:“如果在陆地上,也许他们可以凭借其无数的军队淹没我们,但这是海岛,我们的船比他们更坚固、更快、火炮的威力和射程更远,港口也已经加固了工事,而且许家兄弟、李光头还有日本人也愿意和我们联合起来,明国的军队是无法攻下这里的!”
“这个——!”船长被西拉斯连珠炮一般的发言驳斥了哑口无言,他下意识的向左右张望,但每个人都避开了他,突然他看到米兰达的身影,就好像一个溺水的人突然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连忙抓住米兰达的胳膊,高声向众人道:“这位是米兰达爵士,他曾经在北非的丹吉尔和凶恶的摩洛哥人战斗,是一位勇敢而又精通军事的军官,为什么不让他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米兰达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船长扯到了桌子旁,一下子处于众目睽睽之下,不禁有几分尴尬,他正想着如何才能脱身,却听到西拉斯冷笑道:“我道是谁,这不是上次那个被明国商人坑了订金的德米兰达吗?还勇敢而又精通军事的军官,反正不过一张嘴罢了,这里又没人能回到葡萄牙查证你的身份罢了!”
米兰达闻言大怒,他强压下胸中的怒气,走到西拉斯面前,冷声道:“只不过是一张嘴吗?那好,我今天就让你看看一个王国军官和你到底有多大的区别!”说到这里,他对众人道:“帮我一个忙,把这张桌子上的盘碟清理一下!”
餐厅里众人都已经几杯酒下肚,此时又无聊得很,见状还以为米兰达要和西拉斯玩桌上决斗,赶忙卷起袖子三下五除二将长桌清理干净,等着看好戏。西拉斯也不避让,冷笑着站在一旁,准备应战。可米兰达却不动手,掰开一块黑面包放在桌面上,又伸出手指在酒杯里沾了沾在桌面上边画边说:“假如说这是双屿岛,这是你们的炮台,这是海岬。的确从军事角度上看,任何想要进入港口的船只都会遭到两侧海岬上炮台夹射,可以请问一下炮台上有多少火炮吗?”
西拉斯皱了皱眉头,不情愿的答道:“两门半蛇炮,还有四门可以发射三磅炮弹的鹰炮”
第九十七章危险
“少了点,不过好在进入港口的宽度大概只有四百码左右,考虑到明国船只并不坚固,这个距离半蛇炮发射的炮弹已经足够击穿侧板了。若是我没有看错的话,在停泊船只防波堤末端你们还有装备臼炮和鹰炮,用于发射霰弹来保护停泊在那里的船只是吗?”
听米兰达问到这里,西拉斯的脸色变得不太好看起来,他已经有点后悔方才的出言无状了,显然对方对于军事不是个外行,他的确在防波堤的末端建造了一座炮垒,并安装了两门68磅的臼炮,这种体型短粗,大口径的火炮可以用霰弹侧射整个防波堤,以免冲入港区的敌人乘小船登陆,夺取防波堤另外一侧的众多船只,这本是他的得意之作,却想不到被米兰达一眼就拆穿了。
“不错,看来我方才说的那些话有些唐突了——”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双屿岛就是不落之城了!”西拉斯正想着怎么用比较委婉的语气收回自己方才说的话,却被米兰达打断了话头:“确实,想要从海上进入港口是很困难的,但这是个很大的岛屿,港区只有整个岛不到五分之一的地方,其他的地方没有炮台加以防御,制高点也不在你的控制之下,假如我是明军的指挥官,我会干脆从其他地方登陆,然后从陆地进攻港区,你的那些精心布置的炮台将会变成废物。”
“这不可能,这个岛的其他部分并不适宜大船停靠,而且有山将港区和其他部分分隔开来!”
“大船不能可以用小船,而且这个岛这么大,肯定有一些比较隐蔽的,适宜大船停靠的地方你还不知道,别忘了这本来是明国人的土地,他们比我们更了解这里,只要悬以重赏,明国的将军不难从某个渔民的口中知道这些消息。这个岛上的山并没有险峻到无法克服的地步。我去过明国,他们人口众多,居民富有,城墙坚固;是的,他们的船只比我们的差,火炮也有相当的差距,但这并不难赶上,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资源是我们的千百倍,而我们能寄希望于谁?那些狡诈的明国海商?别忘了,只要大皇帝愿意赐予他们一封贸易的许可证,他们立刻就会出卖我们,然后自相残杀,你现在觉得还像刚才那么有信心了吗?”
米兰达这番滔滔不绝的驳斥让西拉斯哑口无言,看着众人的脸,米兰达突然觉得自己一点胃口也没有了,他将杯中的残酒一饮而尽,转身向餐厅门外走去。先前那船长赶忙跟了上去,低声问道:“米兰达爵爷,您真的认为这里像您方才说的那么危险吗?”
“我刚才什么都没有说!”米兰达突然停下脚步。
“您方才明明——”
“我方才只是说假如这个岛屿存在某个适宜的登陆点,而明国的将军发现了那里、选择了那里,那这里将变得危险。这个登陆点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明国的将军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就算知道了航渡的过程中也可能遇上风浪、大雾,他还有可能失足落入海中淹死。你看,这就是战争,什么都可能发生,什么也可能不发生,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不确定。你说我方才说了什么?你为什么要把我扯进这堆狗屎的麻烦里呢?”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请见谅!”船长被米兰达这番话说的满头是汗:“其实我刚才在听您的那些话的时候,已经下定决心尽快离开这里,我不能拿船主人的财产冒这么大的风险。”
“七天!”米兰达打断了船长的话头:“今天是七号,我会在这里呆到十四号,可以吗?”
“七天吗?没有问题!”船长擦去额头上的汗水,笑道:“我想明国的将军应该不会来的这么快的!”
“到了,到双屿了!”一连串叫喊声响起来,一开始叫声微弱而又沉闷,从船首桅飘到主甲板,但随后越来越清晰和响亮,飘近了后甲板。
周可成站在船首靠右舷一侧,凝视着不远处划过的一条三角帆快船,那应该是前来领航的船。水手们正忙碌的将船帆从支索和前桅上降下来,飞鱼号的速度正在减慢,他可以清晰的看到海岬末端隆起的灰黑色岩石,只要绕过这块岩石,就是港内的通道了。
周可成低下头,看了看手腕上的航海表——四月八日,一路上一共才花费了六天时间,比上次要足足快了一倍,这既有船的原因也有风向的原因。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希望米兰达没有失约,水牛角、硝石、还有黄麻都是自己急需的货物,尤其是水牛角,更是自己下一步计划不可或缺的铺路石。
“师傅,小船上的人说要上船检查!”小七压低了自己的声音:“他们怀疑我们是明军的探子!”
“明军的探子?”周可成笑了起来:“看来朱纨给他们的压力很大呀,让他们上船,不过让所有人都准备好武器,以备万一。”
大约二十分钟后,小船靠上了飞鱼号,这是条只有飞鱼号三分之一长的红头对,却用的是阿拉伯式的三角帆,这种东西合璧的杂种在当时的明国海商中很常见。爬上甲板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满怀好奇的观察了一下飞鱼号:“这条船可真快呀,简直就像飞一样!”
小七答道:“我们是从福建过来的商船,船上装的有生丝、茶叶还有瓷器!”
“太好了!已经好久没有带来这些货物的商船了!不过我们要检查全船,最近有许多朱纨的探子。”
“你看看这是什么!”周可成伸出右手,露出食指上的那枚祖母绿戒指,那年轻人看到戒指,顿时吃了一惊:“这不是许四爷的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6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