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大亨(校对)第4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6/624

“我怎么知道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消息是真是假,朝廷要对谁用兵!”静音冷笑道。
“肯定是兰芳社在京城的人给你的消息!”冯保恨声道:“静音,兰芳社给了你多少好处,你竟然一心为他们卖命!”
“冯保,你休要血口喷人!”静音怒道:“我什么时候为兰芳社卖命了,我这都是为了殿下着想。我问你,朝廷为何突然要让殿下出京,又对要对南方用兵?这两件事情就没有一点关联吗?”
“这个——”冯保顿时哑然,静音这个问题击中了他的痛处,如果朝廷这次用兵的对象是兰芳社的话,那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裕王和兰芳社的关系已经被朝廷发现了,这也是唯一能够解释为何裕王被迫就藩和对南方用兵两件事情不早不晚同时发生。
“冯公公,我记得你来裕王府上之前是跟着李芳李公公的吧?前些日子李芳和陆炳两人南下去了江南,他们是干什么去了?当初高拱高先生是被谁逼杀的?再联系今日殿下出京就藩的事情,你觉得就算殿下老老实实,后半辈子还能做那个太平藩王吗?”
第三百三十七章
杀人
冯保愕然的看着静音,旋即他便感觉到两道阴冷的目光落到了自己的身上,赶忙惶恐的解释道:“殿下,殿下,不是这样的,请您听我解释!”
“寡人本以为以诚待人,人必以诚待我!”裕王恶狠狠的看着冯保,恨声道:“想不到,想不到竟然在身边养了一条中山狼!”
“不,不是的!殿下,请您一定要请我解释!”冯保大声喊道:“小人真的不是李公公的奸细呀!”
“解释?贱奴你去阴间和高先生去解释吧!”裕王拔出腰间的佩剑,当头一剑便把冯保砍倒在地,又连刺数剑,将其扎的如血葫芦一般,这才做罢。
“殿下,殿下!”静音被眼前的血腥的一幕吓呆了,半响之后方才喊道:“您怎么能杀了他呢?这岂不是授人以柄吗?”
“那又如何!”裕王冷哼了一声:“一介阉人,狗一般的东西,寡人只恨没有早杀,反倒害了高先生!道长你不必多说了,本王就算一辈子进了凤阳高墙,也要先杀了这厮为高先生报仇!”
看着眼前双眼红赤,杀气腾腾的凶手,静音回想起平日里温文尔雅,待下宽厚的那个裕王,简直完全是两个人,他也感觉到一阵阵颤栗。自己方才那番话都是来之前依照那个李真说的背下来的,他也只是姑且一试,却没想到效果竟然这么大,就连出言反对的冯保都给裕王杀了。
“道长!”
“啊?”静音有点错愕的看着裕王,一时间还没从冯保被杀的震惊中恢复过来。
“你替寡人与那周可成说,让他好生做,待到寡人登基大宝,当与他裂土分茅,世袭罔替!”
胡府。
“快站好了,老爷回来了!”随着一阵阵轻微的提醒声,胡府的家仆们在门口整齐的排成两行,低着头迎接主人的归来。当他们看到那顶绯呢大轿在门口停下,跪倒在地起身道:“给老爷请安!”
胡宗宪走下轿子的时候脸色铁青,他完全没有注意到两厢的家仆,他飞快的钻出轿子,几乎被轿杠绊倒,轿旁守候的管家赶忙伸手搀扶,却被胡宗宪一把甩开,然后飞快的向门内冲去。
“老爷外边肯定是遇到事情了,要不然咋这么大的脾气!”一个家仆低声道。
“肯定是北边又出事了,兴许是鞑子又破边了,要不然这么大气性!”
“嗯,没错,看这样子事情一准小不了,要不然咱们老爷怎么会这样,他自从这次回京城以来就越来越在乎气度城府了,要入阁拜相了呀!”
胡宗宪当然没有听到身后家仆的议论,此时他的心中已经完全被愤懑和惶恐充满了,学生已经被免官,而朝廷要对兰芳社动武,还要让自己督师,如果不是多年的涵养,恐怕在西苑时他就已经爆发出来了。
“老爷,夫人说有事情,请您先去内宅一下!”已经跟随了胡宗宪多年,管家自然能看出主人的情况有些不对,不过还是大着胆子低声道。
“内宅?”胡宗宪冷哼了一声:“晚上不久过去了吗?有什么事情不能等到晚上?你替我传话给她,就说本老爷有公务在身,她的事情先缓一缓吧!”
“是,是!”管家低下头去,正要转身离开,又被胡宗宪叫住了。
“老爷,您有什么吩咐?”
“你记住了,今晚我谁也不见,不要让人来书房打扰我!”
“是,老爷!”
回到书房之中,胡宗宪第一件事情就是从书架上搬开几本厚厚的《册府元龟》来,露出后面一个紫檀木盒。然后他小心翼翼的打开木盒,取出里面厚厚一叠信笺,这些都是他历年来与吴伯仁、项高等人往来的书信,里面有许多内容都是关于他和兰芳社的经济往来。他也懒得仔细查看,就将这些信笺一一丢入火盆中,看着这些记录了无数秘密的信纸化为灰烬,胡宗宪这才松了口气。
正当胡宗宪在书房里忙着焚毁自己与兰芳社之间证据时,外间突然传来几下敲门声,吓得胡宗宪手上一抖,险些把袖子也给点着了。怒气冲冲的他赶忙拍打了两下衣袖,骂道:“谁在外面?我不是说过了吗?今晚我有要事,谁也不要来打扰我!”
“老爷,是我!”屋外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却是胡宗宪的夫人。听到是自己的发妻,胡宗宪强压下怒气,打开房门问道:“夫人有什么事情吗?我不是和管家说过了吗?我这里有要紧事!”
“老爷,是家里来信了,十分要紧的事情!也就几句话的功夫,老爷也抽不出来吗?”
看着夫人略带哀伤的面容,胡宗宪的怒气消失了,他点了点头:“进来说话吧!”
胡夫人进了书房,她抽了一下鼻子:“老爷,什么味道?你在烧什么吗?”
“没什么,一些过去的老信笺,已经没有用了!”胡宗宪强笑着掩饰道:“夫人,老家有什么事情吗?”
“哦,是这么回事!”胡夫人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来,递给胡宗宪:“今天中午送过来的,说是让我们尽快回信,说他们这两天店铺就要关门了,再过两天就回南方了,若要再送回去就要托付别人,又要多花不少时日!”
胡宗宪接过信笺,看到信封上那个熟悉的戳记,却没有拆信,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沉声问道:“顺丰镖号关门了?他们生意不是好好的吗?为何要关门?”
第三百三十八章
军费
胡宗宪自然知道这家顺丰镖号的背后主人是谁,他甚至还知道对方能够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往来运送信笺货物的真正原因——顺丰镖号并非是通过已经被南来北往的漕船堵得拥挤不堪的大运河运送货物,而是先将所要运送的信笺和货物运到天津卫外的某个秘密港口,然后装上海船,通过海路运往金山卫,然后再转运到留都或者江南的某个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在短短的十二天时间里将信笺从北京运到南京,要是走大运河,这么短的时间还不知道堵在哪个闸口呢。因此这家顺丰镖号在南北两京开业后,十分受到缙绅阶层的欢迎,即便收费颇为昂贵——一封平信就要一两银子。按说获利如此丰厚的生意应该好好做下去,为何突然要关门呢?
“老爷,你在想什么呀?”夫人的声音打断了胡宗宪的思绪,他咳嗽了一声,笑道:“没什么,只是想到了一件往事!”胡宗宪强笑道,他拆开书信,刚看了两行,眉头便皱了起来,原来信中说那个在南洋的远房侄儿胡文平不久前买下了吕宋附近一个荒岛,打算在上头开辟几个甘蔗种植园,却人手不足。便想从家乡招募一批子弟去,家中有人犹豫不决,便写信来向胡宗宪询问。
“老爷,信里写了什么?”胡夫人问道。
“文平在南洋买下一个荒岛,想要搞几个甘蔗种植园,人手不足,便想从家里招募些人去!”胡宗宪将信递给夫人:“家里人便来询问。”
“买下一个岛?”胡夫人吓了一跳,赶忙接过信笺细看起来:“文平他生意做的这么大了?”
“南洋那边人少地多,又有兰芳社的面子,他这个岛也花不了多少钱的!”胡宗宪笑道。
“那也是一个岛呀!”胡夫人看了一会:“信上说那个岛有三四十里见方,土地肥沃,还有湖泊溪流,物产丰饶。哎,老爷,文平与你家都隔了好远了,当初你为何把这个机会给了他,不给自家人呢?”
“呵呵!夫人你这话说的可就差了!”胡宗宪笑道:“我又不是吕洞宾,掐指一算可以后知五百年。南洋可是烟瘴之地,距离大明有万里之遥,还有吃人的生番土人,谁知道能有今天?我让文平去他都废了好一番口舌,换了自家后辈谁肯去?你现在觉得好了,当初可不见你说好的!”
“老爷说的也是!”胡夫人叹了口气:“确实当初谁能知道呢?不过文平这孩子也是有人心的,他这些年在外头打拼下来的基业,都有送一份到咱们家里来。老爷您当年选他也不算错,就算是自家孩子也未必及的上他!”
“嗯!”胡宗宪点了点头:“所以说你也不要太在意了,祖辈离得远了,这一辈走近些也就是了,文平还没有成婚,你家里要是有好的女儿家,替他介绍一个,不就成亲戚了?然后把得力的子侄辈派几个过去,文平难道还会不另眼相看?”
“老爷说的是!”胡夫人眼前一亮:“我立刻写信回去,让他们安排一下。说实话,后辈里像文平这样的人才还真是不多,肥水不流外人田,千万不能错过了!”
看着夫人摩拳擦掌的样子,胡宗宪不由得暗自发笑,他这个夫人出自江南望族,与他算是下嫁了,当初可没少瞧不起胡家的晚辈,那个胡文平更是根本入不了眼,现在却忙着要把族中的女儿家嫁过去,当真是物转星移,时过境迁。
胡夫人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胡宗宪重新回到火盆旁,准备继续销毁信笺,可是随着一封封信笺被丢入火盆之中,胡宗宪脑中的思绪也越发烦杂起来:在这个节骨眼上顺丰镖号为何突然要南迁呢?难道是周可成已经知道了朝廷要对他们动武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也就太可怕了。他很清楚兰芳社拥有的巨额财富和强大军事力量,但这些基本都在海外,要将这些军队准备完毕并送到江南来需要时间。战争的胜负取决于谁能抢到先手,如果周可成抢先占领江南,用舰队封锁长江,那大明即便最后能够打赢这场战争,付出的代价也会远远超出朝堂上诸公的想象。眼下天子的身体已经是那个样子,恐怕是撑不到这一仗打完了。
想到这里,胡宗宪已经觉得坐不安稳了,他仿佛看到了一排排桅杆从海平线下升起,士兵、战象、骑兵如潮水一般从船上涌下,大江南北的大片土地升起一面面南十字星旗,想到这里,他禁不住打了个寒颤,喃喃自语道:“不,不,一分一秒也不能浪费!”
“来人,来人!”胡宗宪大声喊道。
“什么事,老爷!”管家推门问道。
“替我准备一下,我立刻要去徐大人府上!”
徐府。
“胡大人!”徐阶微笑着看着胡宗宪:“你该不会这么快就筹划停当了吧?这才不到一天功夫呀!”
“徐大人!”胡宗宪沉声道:“学生正是要来与您商议的!”
“与我商议?也好!”徐阶笑道:“正要见识一下胡大人的韬略!”
“韬略是说不上了!”胡宗宪答道:“不过是一点陋见罢了,学生的意思是,若是要对兰芳社用兵,那就越快越好,一开始就要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一举将金山卫拿下,然后再做后继的打算,不能给他们从海外调兵的空隙!”
“嗯!”徐阶点了点头:“那要多少兵?多少钱粮呢?”
“宣大、蓟镇抽两万人,从山东募集长竿兵三千,河南征两千矿兵,与大军汇合,然后沿运河而下,二十天可以到扬州,两湖要一万人,另外四千土蛮刀牌手,乘船顺江而下,与大军在镇江汇合!”
“两万、三千、两千、一万、四千,你这光是客军就要四万人了!”徐阶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那钱粮呢?”
“粮食好说,反正是沿着运河行军,可以吃沿途的漕粮!”胡宗宪答道:“银子却是不能少了,先拿一百万两吧,剩下的到了江南再说!”
“什么,一百万两?还有剩下的?”徐阶吓了一跳:“汝贞,你不是开玩笑吧?”
“军机大事,学生岂敢戏言?”胡宗宪答道:“几万人一下子拉出去打仗,兵马、器械、安家费、赏赐都要花钱,一百万两银子已经是往少里算了的,再少就没法动兵了!”
“我知道四万大军开拔一百万两不算多,可你用得着这么多兵马吗?”徐阶问道:“说到底你只是打一群海贼罢了,南直隶和两浙也是有兵的,你何必如此大动干戈呢?”
第三百三十九章
江南人心
“徐大人,学生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胡宗宪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你我之间又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汝贞你直言便是!”
“南直隶和两浙的兵,学生以为还是不要指望的好!”
“你这是什么意思?”徐阶问道:“南直隶和两浙平定倭乱也没有几年,应该乡间义勇之士可用之人还是不少吧,为何说还是不要指望呢?”
“学生的意思是两浙和南直隶的确乡间有不少义勇之士,但是他们未必愿意为朝廷所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6/6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