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大亨(校对)第4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1/624

“还有什么事情?”
“妈妈您记得香二娘吗?”
“香二娘?自然记得,也是旧院的小妮子,年纪大我女儿两三岁,两人过去感情就不错,不过她前几年有人替她赎了身,早就不在留都了,这和他又有什么关系?”
“嘿嘿,妈妈您这就不知道了吧?”那管家笑道:“这位香二娘当初赎身之后便嫁给了一位吴伯仁吴公子为妾,后来吴公子中了进士,又出任松江知府。这位吴公子乃是靖难军中一位大人物的至交好友,还是胡宗宪胡大人的学生。您女儿有了这样一位姐姐,接下来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求上门来呢!”
“香二娘成了进士娘子?”老鸨长大了嘴巴,目光中又是妒忌又是羡慕:“为何我家嫩娘便没这等福气!”
“进士算啥?”那管家笑了起来:“妈妈您是不知道那位吴公子眼下到底是什么人,这么说吧,若是大军进城,裕王登基称帝,首辅、次辅、吏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都是随他做!家资更是豪富,据说在海外南洋每年收下来的租谷便有数十万石,矿山数十处,可谓是富可敌国呀!”
老鸨听到这里,方才收到诸色礼物的喜悦早已烟消云散,只剩下满腹的艳羡和妒忌,她将那管家送出门,神不守舍的回到屋子里,叹了口气:“女儿,你还记得那个香二娘吗?原来这满院的礼物都是冲着她来的!”
“妈妈为何这么说?”嫩娘不解的问道。
老鸨将方才那管家的话复述了一遍,叹道:“当初你和他相差也只有两岁,若说容貌、身段、风流手段你哪样比她差了,为何那吴公子收纳的是她而不是你?老身这后半辈子也能沾点光,享点福气!”
嫩娘闻言也不着恼,反倒笑了起来:“妈妈这话说的可就差了,二娘姐姐那等际遇岂是人力能得的?分明是前世修来的,若是福分不够,便是得来了也要折了寿命,早早的夭了,妈妈您说女儿说的是不是?”
老鸨叹了口气:“你说的也是,不过我一想到这些,心里还是有些郁郁!”
嫩娘笑道:“妈妈,您早上从外边回来的时候,还在抱怨柴贵米贵,没有客人上门,门可罗雀,坐吃山空无人依靠。菩萨便差遣了许多贵人来,送了满院子的柴米银钱,又指点了个大大的靠山来。您又抱怨为何当初那吴公子纳去的为何不是我,若女儿我是那菩萨只怕早就恼了,拿大大的雷劈你了!”
听了嫩娘这番话,老鸨也禁不住笑了起来,她做势欲打嫩娘:“你个小娘皮子,嘴皮子倒是油滑的很,看老娘我不收拾你一番!”
嫩娘避开老鸨,笑道:“妈妈您方才不是说了,女儿我的容貌、身段都不输于香二娘姐姐。既然我们有了这一层关系,那为何不用上,谁知道那裕王麾下没有女儿的一份机缘?”
第三百七十九章
排坐坐分果果1
“不错!”嫩娘这一番话打醒了梦中人,老鸨猛地一拍大腿:“嫩娘,你速速写两封信,一封给徐先生,一封给香二娘,破费些遣人送出城去,搭上这层关系。我就不信命里没有这个福分!”
正当嫩娘和老鸨为自身的小小命运而努力谋划的时候,南京城内外的这番多幕剧也终于到了他的高潮——由六条战列舰、二十二条纵帆船以及一大批辅助船只组成的庞大舰队驶入了下关码头附近的江面,船上装载着从日本、朝鲜赶来的援兵,一共包括一万七千名步兵和三千名骑兵,此外还有四十头战象。庞大的舰队已经超出了扩建以后的下关码头的停泊能力,周可成不得不将吃水最深的一部分船只停泊在刚刚占领的采石矶附近。当然这一切无法逃过江北的胡宗宪和南京城中的守军的眼睛。
“罪臣叩见裕王殿下!”
张经匍匐在地上,面孔尽可能的贴紧地面,但身体还是在剧烈的颤抖,即将发生的一切在船上他已经预演过了不知道多少次了,但当现实来临他依旧无法控制自己。
“张先生请起!”
一个温和的声音传来,仿佛隔着很远的距离,张经侧过脸想要听得更清楚一点,但旋即又感觉到这样太过无礼了,赶忙又将面孔贴紧地面,又一次大声道:“罪臣张经叩见裕王殿下!”
朱载垕有些疑惑的看了地上那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他刚刚明明已经让对方起来了,可是他依旧跪伏在地,用更大的嗓门叫喊,难道他的耳朵已经聋了?
“周爱卿!”朱载垕向一旁周可成使了个眼色,周可成会意的上前几步,拍了拍张经的肩膀:“张大人,殿下已经恕你无罪,让你起来了!”
“罪臣叩谢殿下天覆地载之恩!”张经这一次总算是听清楚了,他激动的磕了几个头站起身来,激动的泪水早已盈眶而出,模糊了他的视线,多年的夙愿已经达成,让他像一个孩子那样抽泣起来。
“周爱卿,张老先生这是——?”朱载垕有些不解的向周可成问道。
“咳咳!”周可成有些尴尬的咳嗽了两声,张经的表现也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本以为对方在兰芳社这些年下来,过去的那些事情已经早就淡了,却没想到回来后还这样。
“殿下您有所不知,当初先帝为奸臣蒙蔽降罪于张先生。张先生本欲尽臣节受戮,但倭患未平,他便忍辱逃亡东瀛,助在下五载辛苦终于荡平倭国,平定倭患。今日返还大明见殿下容貌颇肖先帝,才情难自抑,失礼之处还请殿下恕罪!”
“原来是这么回事!”朱载垕听了周可成这番解释,神色也有些黯然,他上下打量了下张经,只见对方已经须发皆白,满脸都是风霜之色,显然这些年在海外着实吃了不少苦,再联系起自己在父皇手中吃的那些苦头,越发对眼前的老人同病相怜起来。
“张老先生!”朱载垕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衫,对张经道:“父皇为奸臣蒙蔽,致使有功之臣蒙冤,远渡重洋!寡人这里先代先帝向张先生致歉了!”说罢便向张经长揖为礼。
朱载垕的举动让张经吓了一跳,他赶忙又跪了下去,连声道:“罪臣不敢当!”
朱载垕将张经扶起,笑道:“先生有功于社稷,如何不能受寡人的礼,此番先生返回故国,可有教于寡人的吗?”
张经听到朱载垕的询问,下意识的看了旁边的周可成一眼,他再怎么激动也不是傻子,谁才是真正的话事人还是明白的。周可成笑了笑:“张先生,殿下是想问您,是不是已经到了登基称帝的时候了?”
“不错,正是如此!”朱载垕点了点头。
张经松了口气,这个问题在码头上周可成已经和他商量过了,他只需要照本宣科即可,他端详了一下朱载垕的容貌,从对方的脸上他依稀可以看到嘉靖皇帝的影子,心中也不禁一暖,用力的点了点头:“殿下顺天应人,正当继承大统!”
“张先生也是这么觉得的?”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朱载垕高兴的笑了起来,不过事到临头,他反倒有些胆怯,低声道:“是不是还有点早?毕竟寡人还没进留都!”
“不过是两三日的事情了!”张经傲然笑道:“罪臣此番引两万大军,乃是西国、四国、九州、朝鲜等地之将种锐卒,战舰蔽江,殿下请先往孝陵祭祀太祖皇帝,然后登基为帝,城中人若不识顺逆,罪臣自当三日内破城,让他们看看王师的厉害!”
“好,好!”朱载垕闻言大喜:“张先生果然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呀,周爱卿,你觉得当予张先生什么官职?”
“便予以首辅之位吧!”周可成笑道。
“首辅?”朱载垕与张经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到了周可成的脸上,两人的心思都是一样的:难道这首辅你自己不做?
“殿下,首辅之位乃是百官之首,须得德望隆重,学问深厚之人方可为之。在下不过是一介商贾,德望浅薄,学问更是一窍不通,去做首辅只会惹旁人耻笑!”周可成笑道:“再说殿下您进了南京城只是开始,接下来戎马之事肯定少不了,在下在兵事和理财方面倒也还知晓一二,不如便让在下去做些擅长的事情,首辅之位还是偏劳张先生吧!”
“周爱卿说的也是!”朱载垕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首辅之位便偏劳张先生了!”
“殿下大恩,微臣唯有肝脑涂地,也不能报得万一!”张经又跪了下去,他虽然也知道有周可成在旁边,这个首辅估计也就是个样子货,但自己此番不但一雪前耻,还能爬上明代士大夫一辈子渴望的权力巅峰,这种狂喜是旁人无法体会的,如果不是他平日里身体保养的还不错,只怕已经脑溢血发作昏倒了。
第三百八十章
排坐坐分果果2
“周爱卿!”朱载垕将张经扶起,目光转向周可成:“既然首辅由张先生出任,那出任大都督如何?”
“大都督?”周可成一愣,向一旁的张经投以探询的目光,心中暗想:“我怎么没有听说过这个官呀?”
“周爱卿,寡人准备重建大都督府,由你出任大都督,总揽军国大事!”朱载垕笑道。
经由张经的解释,周可成才明白了过来。原来大都督府乃是明太祖朱元璋于1361年所建立的机构,一开始叫统军大元帅府,后改为枢密院,又改为大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事。由于这个机构权力太大,1380年朱元璋又将其一分为五,延续至今,不过早已成为一个虚有其名的机构,其官职也成为了武将的荣衔而已。朱载垕为了酬周可成之功,着实花了不少心思。
“多谢殿下厚恩!”周可成起身下拜:“臣自当肝脑涂地,以报殿下之恩!”
“爱卿请起!”朱载垕见周可成接受了官职,暗地里也松了口气。自从他南下以来,虽然明里暗里询问过好几次周可成,但对方都将官职爵禄一一推却了,平日交谈中也多自称“我、在下”,而少有称“臣”的,俨然是以客卿的身份自居。这让朱载垕始终难以放下心来,毕竟自己眼下离不开对方的支持。而周可成一旦接受了官职,那君臣之分已定,很多事情就方便多了。
“那什么时候祭陵呢?”朱载垕笑道。
“如果天气合适的话,那就三天后吧!”周可成想了想之后答道:“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做!”
“什么事!”朱载垕问道。
“见一些人,一些能够帮助殿下登上宝座的人!”
今井宗久觉得很渴,他拿茶杯却发现里面已经空了,他抬起头想要让仆人倒水,却发现对面的王尧脸色有些难看,一边捂着小腹,一边左顾右盼,他转念一想又将茶杯放下了。
屋子里人很多,从肤色、服饰、发色来看各不相同,这表明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他们外表上的唯一共同点是都很紧张,虽然有些人竭力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但颤抖的袖子出卖了他们。但今井宗久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因为他们等待的是一位至高无上的存在、半人半神、未来的大明皇帝。屋里每个人,以及他们家族未来数百年的命运就在这一刻决定了。
王尧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了,他不断的左顾右盼,站起而又坐下。正当今井宗久觉得对方再也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即便传来响亮的通传声。今井宗久赶忙整理身上的衣衫,站起身来。
“裕王千岁驾到!”
“草民拜见殿下!”今井宗久赶忙跪伏下去,他的眼睛瞟了旁边的王尧一眼,发现对方身体的颤抖更加剧烈了,他的嘴角忍不出上翘,露出幸灾乐祸的笑容。
“诸位请起!”朱载垕虚抬右手,虽然在进门之前周可成就已经提醒过他,但一下子看到这么多服装、肤色、发色各异的人还是让他感觉到惊诧,难道这些人能够帮助自己登上宝座。
“谢圣恩!”今井宗久依照事先叮嘱过的,三叩五拜后方才站起身来,他小心的看了看坐在上首的那个身着明黄色锦袍的青年人,身材瘦高,长了一张文秀的脸,难道这位便是未来的大明天子?
“赐座!”朱载垕笑道:“寡人听周爱卿说,诸位虽身居海外,但对我大明的忠爱之心却不亚于他人,此番靖难之事,你们出力甚多。你们放心,待到寡人登基之后都会论功行赏,或赐予官爵,或赏以金帛,或荫蔽子孙,传诸后世,绵延不绝!”
屋子里这些人都是兰芳社,或者是与兰芳社有紧密经济联系的,大多数人的汉语听说能力都不错,即便是听不懂的,也能从朱载垕的口气听得出是好话,都老老实实的听着。朱载垕对众人的反应十分满意,看了一眼身旁的周可成,挥了挥手,静音道长便捧着一只托盘出来,朱载垕从托盘上拿起一块铁牌,笑道:“俗话说口说无凭,寡人便让人铸了这些铁牌以为凭据,汝等以财力助寡人,寡人便以剖符做誓,以丹砂书写,置至于金匮、石室之中,藏于宗庙,请祖宗神灵作证。汝等持铁卷,除谋逆大罪皆不受诛,且可直接上奏寡人,他人不得阻隔!”说罢,朱载垕便让静音将铁牌分发下去。
朱载垕方才赐予的特权其实有二:第一便是历代功臣常见的丹书铁券,也就是民间评书中常见的免死金牌;第二则是直接上奏之权。周可成并非没有能力为支持者索要更大的权力,但在他看来并没有意义,因为天子既然可以赐予,也就可以收回。历朝历代开国功臣得到丹书铁券的大有人在,但皇帝真的要杀你也不是靠一块铁牌能挡住的。能够确保自家性命的永远只有自己的力量,英王之所以不敢随意解散议会君主独裁是因为有查理一世的脑袋为前车之鉴,而不是什么所谓的自由民主传统。周可成让朱载垕这么做的原因无非是让这些人觉得在大明有安全感,愿意拿出银子来购买公债,投资于长三角,继续支持自己的宏伟蓝图而已。
颁发了丹书铁券,屋内的气氛活络了不少,毕竟这些人虽然有许多不是大明人氏,但古代中华文化的范围却不止于大明的疆域,手上这玩意是什么也都有个概念,窃喜之余也纷纷表明忠心。朱载垕又呆了一会儿,便起身离去了,只留下周可成与众人,今井宗久知道戏肉出场了,赶忙抖擞精神,挺直了腰身。
第三百八十一章
排坐坐分果果3
“诸位与我周某人都是老相识了,今天这里我也就不说客套话了!”周可成的目光扫过屋内每个人的脸:“这次请列位来大明,说是两件事情,其实是一件事情,那就是投资和回报,是生意,是赚钱!裕王殿下要登基,要打仗,就要花钱,花很多很多的银子,需要大家的支持!大家觉得如何呢?”
“周大人!”今井宗久看了看左右,大声道:“只要是您要做的事情,我们日本的商界一定是支持的,但是您要多少银子,要用多长时间,怎么偿还,可以先拿出一个章程出来吗?”
“对,我们松商也是这个态度,银子不是问题,只要是周大人您要做的事情,我们一定支持,但必须先列一个章程出来!”
“对,我们吕宋十三家本来就是从江南出去的,自然是唯周大人马首是瞻!”
“我们裕和、文计药行也是这样的!”
“不错,是要先列个章程出来!”周可成笑了起来:“周某估算了下,这仗我准备打个五年,每年七百五十万两银子的花费算,就是三千七百五十万两银子,三分之一一两税盐税杂项出,其他的就要指望公债了,大概两千三百万左右,诸位都是我兰芳社的老朋友,有了好事我也不会忘记各位,就出个三分之二吧,一千六百万如何?”
周可成这番话就好像一盆凉水泼在众人的头上,即便在座的都是豪商巨贾,但面对这个天文数字还是有种泰山压顶的感觉。一千六百万两白银,恐怕足以买下一个国家了吧?
周可成看着众人如死人一般脸色,微微一笑,他从袖中抽出一本小册子来,丢给最前面一排的今井宗久:“今井先生,你先看看这个吧!”
今井宗久迟疑的捡起那小册子,翻开细看了起来,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的罗列着一行行,都是产业名称、位置以及大概的估价,他翻看了几页,疑惑的问道:“大人,这些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1/6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