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大亨(校对)第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624

“修建庙宇?”阿坎脸上露出了迷惑的神情:“可那又不是我们道卡斯人祖先居住的地方,我为何要在那儿修筑神庙?”
“阿坎,看来你还是不明白一个国王的责任呀!”周可成笑了起来:“身为一个国王,你就必须忘掉一己的好恶,做所有有利于你统治的事情,而不能做任何不利于你统治的事情。确实你不信奉那棵红椿,可是基隆河两岸的人民信奉,你想要成为他们的国王,就必须也信奉,至少要装出信奉的样子来!”
“可是我成为他们的国王依靠的是这个——”阿坎拍了拍腰间的佩刀。
“没错,你可以用武力征服,但不能用武力统治!”周可成笑着解释起来:“而且修筑神庙之后,你就可以在神庙旁修建市场、仓库和商站,比起收取贡赋来,这个获利要大得多吗?”
“你说的也有道理!”想起艋舺的那棵神树,阿坎点了点头,他已经从那件事情上尝到了甜头。通过神树守护人的身份,他不但可以收取各个村社进献给祖先的贡品,而且还可以收取码头费用、修建仓库的租赁费、交易纠纷仲裁费用、以及收取各种特产卖给周可成的代理费用,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就积蓄了绝大多数土著首领这辈子都无法想象的财富,凭借这些财富,阿坎才能豢养勇士,从周可成那里购买武器,组成了向他一人效忠的军事侍从团体,将原本有名无实名号变成真正的国王。
“所以,你应该用自己的财富去修建神庙,表现出对那棵神树的尊崇来,这样你才有大义的名分来统治基隆河两岸!”说到这里,周可成伸出两只手:“一只手是斧头,一只手是祭祀神灵的权杖,缺一不可!”
“我明白了!”阿坎心悦诚服的点了点头:“我会抓紧这件事情的!你放心,在神庙旁边我就留下修建兰芳社商站的土地的!”
“多谢了,大加蚋与基隆河之王!”周可成笑道:“作为你赢得胜利的贺礼,我打算把我的坐骑送给你!”说到这里,周可成转过身对一旁的莫娜说:“你让人把那头大象牵来!”
“是,老爷!”
“这是什么?”当阿坎看到被牵来的巨兽,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这就是大象!”周可成笑着伸手拍了拍大象的耳朵:“我上次去安南,当地的国王送了一对给我,一头我已经送给日本岛津藩的家督作为礼物,这是剩下的那头!”
“这,这怎么可以!”阿坎有些敬畏的看着眼前的庞然大物:“这么珍贵的礼物,我怎么能够——”
“你不用担心,我的第一条盖伦大船已经完成下水试航了,它的首航就是去升龙城,那边的商站已经订购了四头大象,最多两个月后就可以运回来!”说到这里,周可成笑了起来:“说来我有件事情我还要麻烦你呢!”
“麻烦我?”
“没错!”周可成做了个请的手势,自己在一旁的矮几旁坐下:“升龙城那边这次除了订购了四头大象以外,还有一批马瓦里马。我打算在这里搞一个马场,准备培育自己的战马。”
“哦,养马?这个我恐怕帮不上什么忙吧?”
“你要知道,马是一种喜凉厌热的动物!虽然这些马瓦里马都是来自于印度,比大多数其他马要好一些,但淡水河两岸还是太热、太潮湿了。所以我打算在更加靠近内陆,地势更高,气候更加凉爽的地方找一个水草充沛的山谷,搞一个马场,培育这些马匹!”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个倒是问题不大,这样吧我从人质里挑几个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做向导,帮你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做马场吧!”阿坎笑了起来,他虽然是个土著,但地势越高,气候越凉爽,越干燥的道理还是懂得的,他征服了基隆河两岸的土著之后,势力已经深入了中央山脉西北面的余脉,当地的海拔已经过千米,虽然纬度上看是处于亚热带,但实际比较接近温带气候了;而马瓦里马的出产地是印度的中南部区域,例如古加拉特、卡特哈瓦、果阿等地,这些地区的气候也十分炎热,雨季时也十分潮湿,应该可以适应当地的气候。
“那就多谢了!”
两人坐在矮几旁,仆从送上酒菜来,对饮了几杯。阿坎走到大象旁,登上象背,居高临下更是觉得自己威风凛凛,顾盼自雄,他暗想自己方才见了这大象都胆战心惊,更不要说那些山里的蛮子了,要是见了坐在象背上的自己,还不会把自己当成神人一般?想到这里,他对周可成越发感激。当他重新回到地面上,阿坎含泪将周可成抱住:“周先生,没有你就没有我阿坎的今天,将来我若是能真的成为东番之王,这个岛便是你我两人的!”
马鲛号。
小七久久凝视着越来越大的炮台,胸中充满了骄傲:自己第一次远航可以说是满载而归,不但马鲛号的底舱里装满了金银,俘获的那条“花屁股”里也满是生丝、绸缎、布匹以及各种财货,当然最重要的还不是这些——自己还查到了在屋久岛突袭己方船队的真凶,师傅一定会为自己这个徒弟自豪的。
第九十一章发现
嘭!
随着一声炮响,炮台喷出一口白烟,那是守兵在向返回的马鲛号发出欢迎的信号。小七扭过头,高声道:“快放一声炮,回应炮台,放下翼帆和主桅的帆,准备进入河道!”
甲板上一片应和声,水手们的脸上都满是兴奋,每个人都在想念酒馆的美酒和妓女,海风吹打着船帆,绳索发出啪啦啪啦的声响,海水已经由深蓝变成浅绿色,然后变为黄绿色。小七回头看了看那条花屁股号,那条船笨拙的跟随着马鲛号的航道,船上的水手都是临时募集的,这些蠢货该不会撞上暗礁吧!小七的心禁不住颤抖起来。
幸运的是,小七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那条花屁股虽然折折腾腾最后还是安全的停靠在了码头上,他将船上的事情交代给了毛和,就带着那个装着胡可来信的木盒急急的往圆堡去了,他就好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渴望将自己的成绩在长辈面前展示,赢得师傅的赞赏。
“师傅,我回来了!”望着站在广场旁的周可成,小七的心跳不断加速,一时间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哦,看呀,我们的小船长回来了!”周可成满脸都是笑容,将其拉了过来,抚摩了一下对方的头发:“又长高了,已经超过我的肩膀了两指多了,用不了多久就能赶上我了!”
小七有些窘迫的低下头,他此时才发现站在一旁的阿坎,赶忙向其拱手行礼,双方寒暄了几句,阿坎便起身告辞了。阿坎的背影刚刚从门口消失,小七就低声道:“师傅,我有两件极为要紧的事情要禀告你!”
周可成看了看徒弟,点了点头:“也好,那就去我书房里说吧!”
书房里只有一张长条书桌,上面摆放着厚厚的几叠文件,周可成在书桌后的椅子坐下,指了指旁边的一张圆凳:“坐下吧,你要告诉我什么事?”
“你看看这个!”小七从怀中取出木盒,递了过去:“这是一个叫胡可的朝廷参将写的,他说在安南结识您的,让我转交给你!”
“胡可?”周可成皱起眉头,他打开木盒目光扫过信纸,抬起头来:“你怎么会遇到他的?”
“应该说是他主动找上我的!”小七将当时发生的一切叙述了一遍,最后答道:“当时他狼狈的很,穿的破破烂烂的,右手少了三根手指,身边就一个小厮,完全看不出是个朝廷武官的样子,若不是他提到您的名字,我就让人把他丢江里去了!”
“右手少了三根手指?”
“没错,我还派人给他重新包扎过了,听他说是遭遇了倭寇伏击,力战之下受了伤!”
周可成变得沉默起来,半响之后他突然叹道:“想不到两浙的倭乱竟然闹到了这种地步了!”
“是呀!”小七叹了口气:“我听说汪直和徐海以沥港为巢穴,有船只数千,麾下有十万之众呀!”
“嗯!”周可成的神情越发凝重了:“看来我们这边也要做好应对的手段,他们闹得这么大,朝廷肯定要大举用兵,两浙受挫,必然跑到福建这边来,浯屿那边估计又要遭殃!”
听到浯屿这个地名,小七的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原来自从朱纨身死之后,福建,尤其是闽南漳州湾附近的海禁就荡然无存了,在以林希元为首的当地缙绅的支持下,周可成很快就重建了浯屿这个走私基地:每个月都有两到三条船装载着从朝鲜的辽东货、台湾出产的硫磺、鹿皮、金沙、日本的倭刀、以及东南亚的香料抵达这里,然后满载着生丝、布匹、瓷器、铁器、茶叶等货物返回淡水,对于周可成来说,浯屿无异于一根插入大明东南地区肥美躯体的吸血管,如果这条管道被切断,无异于毁灭性的打击。
“师傅!”小七思忖了一会,低声道:“那个胡参将当时好像有借我们的船平定倭寇的意思!”
“不是好像,此人在安南时就有这个意思了!”说到这里,周可成的脸上露出一丝惋惜的神色,喃喃自语道:“倒是个有眼光的,只可惜走错了路!”
“师傅您当时拒绝他了?”小七瞪大了眼睛。
“当然!”周可成笑了起来:“我怎么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么说吧,朝廷是官,咱们是贼,就算现在那个胡参将满口答应了一堆条件,咱们帮他把汪直徐海他们都灭了,到时候他翻脸不认账,你说我们怎么办?
听到徐海的名字,小七立即反应了过来,他赶忙说道:“师傅,还有第二件事情,我查到是谁在屋久岛袭击我们的船队了!”
“哦?”周可成吃了一惊,他为了这件事情特地派了本间氏康去了岛津家,还送了一头大象出去,没想到那边还没消息过来,倒是徒弟这边发现线索了,赶忙问道:“你发现什么线索了!”
“把东西拿进来!”小七向外间招呼了一声,两个士兵送了几柄佩刀进来:“这些都是我在一伙倭贼手中发现的,上面都有我们军械所打上的标记,可我不记得有军械卖到日本去的!”
“嗯!”周可成捡起一把来,仔细的检查一遍,果然正如徒弟所说的,佩刀的吞口处都有着清晰的标记,他的眉头立刻紧皱了起来:“来人,去一趟军械所,查一下这个样式的佩刀的去路,有没有卖到日本去的!”
亲兵带回的答案正如小七所说的,这个样式的佩刀有一部分卖给了当地的土人,其他的就配给船上的水手和士兵,并无卖到日本去的。我猜对了,小七强自压制住自己的喜悦,紧张的看着周可成的脸。
“查清楚这伙倭贼的来历了吗?”
第九十二章求援者
“是平户松浦家的人,当时他们听从徐海的号令!屋久岛那次事情肯定与他们有关系!”
“松浦家?徐海?”周可成突然笑了起来,果然不出许梓所料,自己与堺港的贸易航路果然很快就引人眼红,不过这么快就生出事端倒是有点出乎自己的意料:“小七,那个胡参将有说过要怎样联系他吗?”
小七一愣,师傅不是刚刚还说与朝廷联手对付汪直他们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怎么转眼又问那个胡参将的事情。不过他还是立刻答道:“他说只要派人送到定海的胡家老宅,报上切口是安南故人便可以了!”
“安南故人?”周可成露出了玩味的笑容:“也罢,虽然不是同路人,但既然遇上了这档子事,借用朝廷之刀来除去几个不长眼的,也省下我几分力气!”
圆堡已经并非淡水河畔最宏伟的建筑,取而代之的是在上游半里左右新建的新造船厂,这座新造船厂包括存储大量船材、绳索、桐油、帆布的仓库,和几排用于加工船材、铁件的厂房,以及长百米、宽二十五米的干船坞,整个干船坞的基座用坚固的花岗岩堆砌而成,当然最引人注意的是高出地面几座二十米长的支架,这些是给船吊装桅杆和船材用的,还有用于抽水的畜力抽水机,第二条盖伦船已经铺设了龙骨,正在紧张的施工中,周可成从贸易获得的滚滚金流,有多半都流淌进了这家船厂里。
黄宗伯实在无法了解一个番王是怎么搞出眼前这一切的,土地被开辟,种满了桑树、稻谷、甘蔗,河面上有各种各样的船只,码头旁的集市里人头攒动,行人摩肩擦踵,即便是大明的繁荣市镇也不过如此了,更不要说那片厂房了。要是一个番王也能搞出这些东西来,那和大明的天子又有什么区别?
“请问这里是王宫吗?”黄宗伯终于忍不住了,他拉住一个汉人打扮的行人问道,放眼望去,眼前的建筑规模宏大,让人惊叹,但从进出人员的打扮,进出车辆里装的东西,怎么看也不像是王者所居之处。
“王宫?”那行人仿佛听到了什么特别可笑的事情:“这是船厂,而且这里也没有王!”
“没有王?”黄宗伯瞪大了眼睛:“可我不是听说艋舺王统治着这里呀!”
“艋舺王?”那行人笑了起来:“你说的是阿坎王吧?他统辖的是上游那些番子,与我们有何干?你要去找他,就去码头搭船去艋舺吧,最多一天就到,方便得很!”
正说话间,一队士兵随着口令声迈着整齐的步伐走了过来,黄宗伯惊讶的发现这些士兵体型粗壮,前额与头顶的头发都剃光了,将后脑与两边的头发结辫,身着鳞片铁甲,带着弓袋箭囊,手持长枪,看模样既不是汉人移民也不是本地的番人,模样怪异的很。
“这些也是阿坎王的兵吗?怎么打扮这么怪异?”
“呵呵!”那行人笑了起来:“你是外地刚来的吧?这是兰芳社的地盘,又怎么会有那个阿坎王的兵?”
“兰芳社?这又是什么东西?”黄宗伯一下子被行人话语中巨大的信息量被搞糊涂了,“兰芳社不是东西,乃是周先生率领汉人移民建立起来的民社!”那行人的耐心倒是好得很,他伸出手向不远处的淡水河道:“你看到这淡水河了没有,周先生与这里的番人已经定了协议,从上游到入海口那里一共近四十里地我们汉人移民都可以屯垦居住,两厢皆不得侵扰。像这些商铺,码头、仓库、还有那船厂都是周大先生的产业,这些女真弓手也是周大先生从朝鲜招募来的,每月都从社里领口粮与饷金!”
“这些都是周大先生他一个人的产业?”
“就算不都是,他也多半在其中有股份!”那行人笑道。
“听了那行人这番话,黄宗伯心里已经多了几分计较,他小心的问道:“听您这么说,周大先生是个极为了不得的人物了?”
“那是自然!”行人得意的笑了起来:“这么说吧,你眼前看到的这一切,三年前还是一片荒地呢!你方才说的那个艋舺王便是周大先生的好友,他能登上王位也是得了周大先生的援手!这一切都是周大先生的手笔!”
“那我若是有事想要向周先生求助,要如何才能找到他呢?”
“你看到那边那座城堡吗?”行人向不远处指了指:“就是黑色的那个,周大先生若是没有外出,多半便在那里了。不过他眼下事务繁忙,你多半只能见不到他!”
黄宗伯谢过行人,便往圆堡行去,他心中暗想反正九叔要自己来这里也就是为了托庇于那艋舺王宇下,以获得安全,既然这位周大先生有这么大的本事,那干脆就改投到他宇下就是了,至少他是个汉人,打起交道来也方便些。
他穿过河边的络绎熙攘的市集,沿着碎石和砂土铺成的道路行走,瞪大眼睛看着周围的风景,他惊讶的发现在这里赤裸着上半身,面带刺青的土著和身着短衣的汉人混杂在一起。在他的对面,一个肩膀上站着一只猴子的土著正与旁边的一个汉人布商争论某种布匹的价格,他不停地摇着头,肩膀上的那只猴子尾巴也跟着前后晃动。在这家布商的隔壁,一个皮肤黝黑的土著妇人正在炉子上烤着鱼、肉和某种薯块,妇人将许多大蒜和某种不知名的香料洒在上面,空气中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勾起了黄宗伯的食欲,他咽了口唾沫,摸了摸腰间的钱袋,扭头向前走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6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