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大亨(校对)第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624

“林老爷,您的意思是?”九指被林希元这番话弄得有些糊涂了,方才说要起团御倭的是他,现在又说起团未必能抵挡得住倭寇,听起来自相矛盾的很。
“我的意思是用船!”林希元说到这里,下意识的压低了声音:“倭人长技无非倭刀锋利,轻骠悍勇;但其舟船狭小简陋,远不及我大明战船坚固,海上交战,无非船大胜船小,船坚胜船脆,若是能与海上便将其截击,彼倭刀虽利,又如何能施?以贵方船队的厉害,打倭船易如反掌,只要胜上两次,倭人自然不敢犯我八闽之地了。”
九指听到这里,总算是明白了林希元是打自家船队的主意了,他想了想答道:“林老爷,这件事情关系重大,不是小人能说的算的,还要请示大当家的!”
“这是自然!”林希元笑道:“我已经修书一封,请你带回给你们周头领,你回去替我转告他一声,他虽然行走海上,但根还是在八闽之地,做人切不可忘本呀!”
“林老爷教训的是,小人记住了,一定会转告给大当家的!”林秀元恭声道。
佐渡岛外海。
远处,微弱的光线穿透海上的雾气,在地平线附近闪耀。
“是星星?”勘兵卫问道。
“不,是灯塔!”本间氏康答道:“佐渡的灯塔,看这个速度天亮就能抵达佐渡了!”
“天亮就能到佐渡了!”勘兵卫重复了一遍好友的话,他转过身来,背靠船舷,身体随着甲板起伏而晃动,脸上露出带着讥诮的笑容:“上岸后我该怎么称呼你呢?佐渡守殿下?”
船长正在大声发号施令,水手们沿着桅杆爬上爬下,忙着摆弄索具和厚重的船帆。甲板吱吱嘎嘎的倾向一侧,舵手将船舵转向左,船头将绕过佐渡岛,到位于岛屿对面一侧的三津港。本间氏康没有立即回答好友的问题,而是死死的盯着海面,几分钟后他才答道:“勘兵卫,你还记得那天晚上的事情吗?就是——”
“当然记得!”勘兵卫打断了本间氏康的话,显然他很清楚好友话里说的“那天晚上”指的是什么,他的脸上剧烈的抽搐起来:“只要我还有一口气,不,哪怕是死了化为鬼魂,我也不会忘记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
“是呀!,我也忘不了!”本间氏康叹了口气,目光继续盯着远处黑乎乎的岛礁:“天也是像这样黑,风从海上吹过来,只有我,你,还有信康殿下,只有我们三个人,我们就在海边,围在篝火旁烤鱼……”
“够了!”勘兵卫突然怒喝一声,打断了本间氏康的回忆,他呼吸急促,黝黑的脸上肌肉扭曲,看上去分外吓人,几分钟后方才平息下来,冷笑道:“当时那些刺客是冲着你来的,信康殿下也是因为你而死的,是吗?”
第一百三十八章回忆
“是的!”本间氏康点了点头:“那伙人确实是冲着我来的,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应该就是羽茂家派来追杀我的刺客信康殿下当时也的确是为了保护我而死的,可是勘兵卫,你知道为什么信康殿下会这么做吗?”
“哼!”勘兵卫冷笑了一声:“我怎么知道,不过信康殿下当初在村子里就对你另眼相看,和其他几人大不一样!”
“是呀,这一点我当初也感觉到了,原先我还以为那是因为信康殿下特别欣赏我,只是直到不久前我才知道真正的原因!”本间氏康叹了口气,当初他刚从佐渡逃出时,曾经跟随一个叫做佐佐木信康的浪人,为保卫一个村落而召集了七名武士率领村民抵抗山贼的侵袭,结果虽然村落保住了,但这七名武士中也只剩下佐佐木信康与本间氏康活下来,而这个勘兵卫却是村中的一名无父少年,因为仰慕佐佐木信康的兵法和才能,便离开村落追随佐佐木信康。这个怪异的三人组在近畿一带过了数年的浪人生活,勘兵卫也在佐佐木信康的教育下渐渐长大,突然在一次夜袭中佐佐木信康为了保护本间氏康而死。在安葬了佐佐木信康之后,在两人之间第一次爆发了激烈的争执:勘兵卫希望找到凶手为佐佐木信康报仇,而心里清楚真正的幕后凶手是何人的本间氏康却严词拒绝,激烈的争执之后两人分了手,本间氏康去了堺镇,企图在那儿乘船去一个遥远的地方避开仇敌的视线,而勘兵卫则继续在近畿游荡。数年之后,当本间氏康回到堺港,通过纳屋的地下网络打听当年的那个小兄弟下落后,才惊讶的发现当年那个总是拖着鼻涕的朝日丸已经成为了近畿地区有名的雇佣兵首领,手下有百余装备齐全的野武士,整日周旋于三好、六角、一向宗等近畿势力之间。于是本间氏康在从将军哪里得到了佐渡国守护之位后,便邀请勘兵卫随自己一同前往佐渡,共创大业。
“真正的原因?”勘兵卫冷哼了一声:“还能有什么原因?难道是氏康殿下知道了你的真正身份,想从您这位守护大人首领得到一城之地?”
“不!”本间氏康摇了摇头,好似全然没有听出勘兵卫话语中的嘲讽:“信康殿下他的身份只怕不比我这个佐渡守护低。”
“你说什么?”勘兵卫瞪大了眼睛:“你这是什么意思?”
“勘兵卫,你这些年在近畿应该也见识了许多人吧?你觉得信康殿下像是个野武士吗?”
“这个——”经由本间氏康一提醒,勘兵卫愣住了,在日本战国时代,野武士这个群体的范围非常广,从除了两把刀便一无所有的流浪汉到有山寨、上千石土地、能够动员好几百壮丁的土豪(例如著名的蜂须贺党)都可以被称为野武士,但是总体来说以当时的正统观点来说,野武士是不属于武士阶层的,他们的土地、财产、身份都没有得到当时统治阶级的承认,其常用的战术、文化以及利益也和当时的武士阶层有明显的区别。虽然由于战乱的缘故,有许多失去领地的武士沦落进入野武士的行列,但要想将这些原本属于武士阶层的人与其他野武士区分开来还是很容易的。以佐佐木信康的学养,武艺和见识,怎么看也不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五十多战每战必败的野武士。
“这也没什么奇怪吧?也许信康殿下的家门败落了,你自己不也是这样的吗?”勘兵卫反驳道。
“是呀,你觉得像信康殿下有才能的人会一直这样颠沛流离下去吗?一直到几个月前我也是像你是这么想的,直到我在朽木谷拜见公方殿下之后才觉得不对!”
“朽木谷?公方?这和信康殿下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公方殿下的容貌和我很相似,就连他的猎鹰都分辨不了我和公方殿下!”本间氏康说到这里,稍微停顿了一下:“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勘兵卫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懵懂少年,立刻就明白了过来:“你的意思是做公方殿下的影武者?”
“嗯,当然不是现在的公方殿下,应该是他的父亲或者叔叔!”本间氏康冷笑了一声:“信康殿下应该是幕府某位大人物的家臣,他偶尔遇到了我,发现很适合做他主家的影武者,所以——”
“这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勘兵卫打断了本间氏康的叙述,声音里明显带着怒气:“也许对于你来说,信康殿下是别有企图的人,但对于我来说却是与父亲和老师同等的存在。”
“不,我说这些并不是想要改变什么,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信康殿下对我做的一切都不会改变。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他帮助我、引导我、教育我,最后还用生命保护了我。无论如何,我对他的感激之情都永远不会改变!”本间氏康低声道:“无论他真实的身份是什么,在我眼里他永远是那个野武士佐佐木信康,等我当上佐渡国守护之后,我就会在居城旁边修建一座菩提寺,为他祈求冥福!”
听了本间氏康这番话,勘兵卫的脸色好看了不少,他点了点头:“不管他真实的身份是什么,在我眼里永远是那位佐佐木信康。氏康,你上次说愿意给我两千石的领地?”
“没错,勘兵卫你知道当初我物领一族都已经被敌人几乎斩尽杀绝,如果你帮助我安堵了佐渡一国,你就是我的一门众,两千石又有什么?”
勘兵卫冷哼了一声,没有说话,不过脸上还满是疑虑之色,本间氏康笑了笑:“三津港就要到了,上岸之后你可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看看我有没有骗你!”
第一百三十九章一国一城
三津港。
“这些便是公方殿下赐予你的?”周可成看了看面前的摆放的几样物件:“送了那么多礼物过去,就给了这么点玩意?”
“大人有所不知呀!”本间氏康却是喜形于色:“这白伞袋和毛毡鞍覆乃是公方殿下亲赐我的,这表明我已经有了将军身边御方众的身份,足以担任一国之守护,而且将军还派出近臣松田藤弘前来宣读任命我为佐渡守护,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呀!”
“好吧!只要能搞定这些国人众和北陆的长尾家就好!”周可成的脸颊抽动了一下,为即将花出去的钱财而肉痛,显然这位从朽木谷跑到北陆来的松田藤弘肯定是不会白来的,怎么的自己也得给掏一笔钱将其打发了。
“这个大人不必担心!”本间氏康笑道:“松田藤弘殿下乃是获得公方殿下赐名的近臣,由他宣读公方殿下的令旨,无论是佐渡的国人众还是长尾家,都只有俯首听命的份!”
“这个——,我劝你还是不要太过乐观!”周可成笑了笑:“将军自己都被近臣赶到朽木谷去了,他的一纸文书就能让国人众和长尾家听话?我看未必吧,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咱们自己!”
“大人说的是!”本间氏康点了点头:“不过这一任公方殿下绝非寻常人,刚毅武勇,不愧为是继承了八幡太郎义家嫡系血脉的源氏栋梁,看来幕府复兴有望呀!”
周可成看了一眼本间氏康,没有说话,在他看来本间氏康是有些一厢情愿了,也许那位在朽木谷中的公方殿下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勇武刚毅,才能过人,但个人的才能从来不是决定历史发展的第一要素,已经朽坏的根部是无法支撑起参天大树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将军本人的才能不但不会挽回幕府的颓势,反而会加速幕府的灭亡,因为以眼下的形势,掌握近畿实权的细川家以及三好家并不会主动推翻幕府,毕竟他们也需要利用室町幕府这个大义名分来控制其他各国大名,但他们绝不会容忍一个性格强悍,才能卓越的将军存在,因为将军越是强势,与他们争夺幕府控制权的可能性就越大。一旦冲突爆发,以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胜负已经不问可知。即便眼下这位将军人品爆发,将细川三好这一批反贼都干掉,结果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因为从一个更长远的时间来看,战国的最后一幕即将揭开,以织田、北条、武田、上杉为代表的一批处于较为边缘地带的战国大名正在整合其领国内部的力量,并吞周边领国,相比起近畿地区,这些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总量也许有所不及,但内部矛盾也较小,显然其整合实力的速度是要比近畿地区快得多的。即便将军能够搞定身边的一票反贼,也很难抵挡得住那些战国大名接下来的上洛,到了那个时候,这位将军唯一的下场就是成为幕府的殉葬品。而周可成可不希望本间氏康介入过深,把自己也给牵连进去了,于是他决定稍微提醒对方一下。
“氏康,将军在近畿,我们在佐渡,有些事情并非是你我管得了的,你明白吗?”
“是,是!”本间氏康也从话语中听出了上司的态度,赶忙连连点头:“大人,我一定会注意的!”
见本间氏康并没有坚持,周可成微微一笑:“当然,花点钱与将军家结个善缘也不是不可以,对了,既然你回来了,打算把居城设置在哪里?”
“居城,自然是杂太城,那是我们物领一族数百年来的根基呀!”
“杂太城?”周可成摇了摇头:“我觉得那不是一个好地方!”
“为何这么说?”
“氏康,你的祖先建城于杂太,那是因为他们的力量来源于周围的村落,亲族可以藩卫城池。但杂太城已经被攻陷了十余年了,周围的亲族早已物是人非,在佐渡岛上你有多少可以信任的人?一旦事变发生,杂太城只会成为你的坟墓,就和你的兄长一样!”
听了周可成这番话,本间氏康不由得脸色微变,几分钟他答道:“您说得对,大人,那我应该在哪里建城?”
“三津港,就在你的脚下!”周可成答道:“你的力量来源于海上,是我们的船让你重新登上守护之位的,树离不开自己的根,人也一样。在这里你可以出兵征讨敢于反抗你的人,情况不利你可以坚守城中,等待海上的援兵,最坏的情况也可以乘船逃走,等待机会卷土重来,这难道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大人,您说的不错,可是内陆呢?在这里我没法管理内陆的领民,国中平原还好,靠近山中的国人众一旦起事,可能要六七天我才能知道消息!”
“那也比被围在城中吃老鼠的好!”周可成冷笑一声:“而且我打算在佐渡国颁布‘一国一城令’,消除这个隐患!”
“一国一城令?”
“没错,一国之内除了守护本人,其他人一律不允许修建居城,房屋院墙的高度不得超过两人高,外面不许挖掘壕沟,墙上也不许有射楼、城垛以及其他工事!”
本间氏康给周可成这番话给吓住了“这,这恐怕不可能吧?所有的国人众都会反对的!”
“是吗,那岂不是正好?我在的时候他们反抗总比我走了以后他们反抗好吧?”周可成笑了起来:“再说已经没有什么所有的国人众了,羽茂、河原田、泻上、久知这四家已经不存在了!”
“不错!”本间氏康这才反应了过来,周可成方才提到的四家虽然石高只占全佐渡的五成左右,但几乎全部集中在国中平原,已经连成了一大块,其他的国人众的领地多半分散在大小佐渡山脉的谷地中,虽然易守难攻,但也难以联合起来。周可成完全可以先把国中平原上剩下的几个国人众的居城先都拆毁了,然后再去对付那些其他在山地里的国人众。
第一百四十章返乡
“你先请那位松田殿下休息几日吧,等我把三津港的围墙修建好了,就召集国人众宣布公方殿下的令旨,当场宣布一城一国令!”
当女真人将马牵出围栏时,正是拂晓时分。阿克敦吸了吸早晨清爽的空气,地平线处依然是粉红色,以上渐渐变为浅灰色,启明星高悬于东边天空,宛若钻石一般闪耀,远处山峦上阴暗的森林在阳光下渐渐呈现出绿、金黄、红、褐等各种色彩,在橡木、槐树等这些阔叶林之上,是呈现出墨绿色的针叶林。
阿克敦大声吆喝着,让几个部下骑马向东西两面的最高点,观察周围的杂木林与灌木丛里是否有潜在的敌人出没,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他们就将吹响号角示警,其余的女真人则驱赶着马匹到河边饮马,啃食河边肥美的草料。确认一切正常之后,他本人则解开裤子,舒舒服服的拉了一泡尿。
在他的身后不远处,一个堡垒正在修建中,与当时绝大多数日本的城池不一样,这座堡垒并非修建在险峻的山顶,而是在平地。堡垒的面积并不大,只有大约十亩地大小,外表与当时日本常见的桐叶家徽有些相似,所以佐渡岛上的日本人称其为桐叶堡,桐叶的尖端面朝陆地,而尾端面朝陆岬。在堡垒的外壁之外是两条壕沟,指向内陆的三个尖端各有一个炮台,建设完毕后将装备一门可以发射18磅实心弹的长炮,城墙上有修建供弓箭手或者火绳枪射手射击的城堞。唯一的城门在两个尖角之间的底部,为了保护城门并遮挡进攻方的视线,在城门外有修建一个小型的三角堡,三角堡的上有两门主要发射霰弹的短管炮。在城堡的内侧有仓库、蓄水池、军械库、武器广场和足以容纳三百名士兵住宿的营地。如果从天空向下俯瞰,三津港位于一个巨大海湾的底部,在港口右侧大约一公里远的地方有一个伸入海湾大约有两公里左右长陆岬,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防波堤。新的三津港将会被建设在这个陆岬之上,码头、仓库、修船厂、必须的其他工厂、宿舍区、商业区、蓄水池等等,而堡垒则位于陆岬的根部,足以防御从陆地方向的进攻。依照周可成的规划,新的三津港除了可以供控制佐渡岛的分舰队停泊,还将成为从台湾到南千岛群岛的捕鲸船、铁矿砂船的中途停泊港,同时还可以向日本的北陆奥羽地区进行贸易,如果将台湾比作兰芳社的雁头的话,那么三津港便是兰芳社这只大雁右翼的一根雁翎。
阿克敦撒完尿,提好裤子,饮好了马,就从草场里弄来两大捆干草,一捆丢到马旁,让马去吃,自己便躺在另外一堆干草旁,想着自己的心事。北风卷起一捧蓬草,落在他的脸上,阿克敦伸手拨开蓬草,低声道:“冬天就要来了,想必此时的家乡已经落雪了吧?”
对于阿克敦来说,出门当雇佣兵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体验。从地理上看,位于欧亚大陆东北边缘的长白山脉与北朝鲜的盖马高原是一个整体,这一块地区山脉纵横,土地贫瘠,气候苦寒,相比起西南的辽河平原还是东南的汉江平原可谓是一块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的鸡肋。因此虽然在元灭亡之后,明与朝鲜瓜分了这一块土地,但不约而同的将统治核心放在辽河平原和汉江平原之上,而对这一大块区域采用羁縻的管理方式,即只要任何一方不对这个中间地带插手,另外一方都当做没看到,任凭这里的女真部落自行其是。其结果就是女真部落之间为了争夺猎场、土地、牲畜、人口乃至官职发生战争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大明和朝鲜也时常挑拨部落间的战争,以削弱潜在的敌人。为了能够击败对手,各个部落拉拢盟友、招募雇佣兵更是司空见惯,阿克敦就曾经好几次渡过图们江去帮助对岸的同胞打仗。夏秋两季开打,冬天到了就停战,带着战利品回家,若是依照这个惯例,用不了多久自己就应该商船回到礼成港,带着薪饷和战利品回家过冬。
但这一次远行却给了阿克敦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坦率的说当他第一次从带着黑色高冠的朝鲜官员口中得知要出海前往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地方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拒绝。但丰厚的安家费和家中那几张嗷嗷待哺的嘴巴让阿克敦最后决定还是出去碰碰运气。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阿克敦大开了眼界,他第一次知道这个世界有这么广阔,而且按时发饷的举动也颇为出乎他的意料。阿克敦可不是与世隔绝的野女真人,他早就明白了那些商人们的奸诈和吝啬,他也很清楚被当做军饷发下来的白色金属小块的价值。和贵金属流入地的明国南方不同,在偏僻的朝鲜北部白银的购买力至少要高出六七倍。吃饭穿衣不要钱,每个月一两银子的军饷,立功还有赏银,还可以分到战利品,在一年不到的雇佣兵生涯里阿克敦竟然积累了八十两银子这样一笔巨款,丰厚的回报让阿克敦开始考虑是否要把短工变成长期工。
马的嘶鸣声将阿克敦从思忖中惊醒了过来,他抬起头,发现刘沿水正押送着一群人从河对岸走过来,阿克敦赶忙从草堆上跳了起来,高声喊道:“沿水,你这是从哪来回来呀?”
“从羽茂城!”由于同船来佐渡岛的缘故,刘沿水和阿克敦的关系还不错,他向副手吩咐了几句,便迎了上来:“没办法,总是劳碌命!”
“这些都是什么人?”阿克敦看了看刘沿水身后的人群,发现都是有颇多是老弱妇孺,低声问道:“怎么都是女人孩子?”
第一百四十一章安排
“都是羽茂家的人,还有工匠,还有他们的家人!”刘沿水答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6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