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武争锋(校对)第24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77/3006

  就比如秦枫现在,他左手边的书本上虽然一尘不染,右手边的作为“笔记”的白纸上却已是密密麻麻写了大大小小上千个字。
  其中写得比较大,以至于一眼就能够认出的就是五个关键字。
  文以气为主。
  从字面上看并不难理解,这是秦枫对天仙界儒道修炼的基本认识。
  与中土世界的儒道修炼分出从童生到至圣的清楚等级不同,天仙界的儒道境界更像是一本糊涂账,不修境界,而只修炼一股“气”。
  就是“精气神”当中的“气”。
  胸有浩然气,能与天道相合,即便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儒生也可一朝闻道,跻身天人,甚至一入天人即跻身多少别道修炼者梦寐以求,甚至可遇不可求的第四重浩然境。
  反之,一旦失去了那一股“气”,跌境便是家常便饭,甚至元神受损,变得如普通人都不如。
  至于诗词的文光,文道气运的光柱,都只是“气”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已。
  儒道修士的修炼过程说到底就是——吾善养吾浩然正气。
  胸有浩然气,自能口吐惊世言。
  反之,若无一股文气,即便口出锦绣,也不过是美则美矣,并不会通过诗词文光显示出来。
  这也是天仙界的儒道与中土世界,最大的不同之处。
  中土世界里书写诗词文章,不会是消耗作者的一些精力,睡上几觉便可恢复。
  天仙界儒道当中,书写诗词文章,却是在消耗作者的积攒的“气”。
  等于是将之前积攒的“气”吐出来,变成了文章。
  正因为如此,秦枫能够做出蓝色文光,还是蓝光三尺的《考场作》,足以惊动儒家圣人的原因。
  做出过大成诗,秦枫文气的上限就可提高,也让他更加接近以儒道真正入天人的门槛。
  以秦枫自己从两本修炼书籍中的推算,一首蓝光三尺的大成诗篇,差不多相当于苦读三十年的养气功夫,虽说晋升天人境看的是机缘,并非是水磨工夫,但基础的“气”也很重要。
  虽说也有一路高歌猛进,年少之时就直入天人的妖孽,但凤毛麟角。
  即便是一鸣惊人,一朝顿悟入天人,一入天人即浩然的大贤,多是经历了少则数十年,多则数百年的默默无闻,打好了足够的基础,才能厚积薄发,晚成大器。
  所以说,一首大成诗篇对于才到天仙界,儒道根基一穷二白的秦枫来说,等于省却了至少三十年苦修,的确是极大的助益。
  但问题也随之出现了。
  秦枫一首大成诗作,几乎耗尽了之前在下界积累的“气”。
  接下来的曲水流觞文会,秦枫很有可能陷入无“气”可用的尴尬境地。
  即便秦枫能够舌灿莲花,但没有了“气”的支持,论辩起来也会被拥有“气”加持的对手压制。
  秦枫不禁细思恐极。
  他看了一眼书桌对面,趴在桌案上沉沉睡去的姜雨柔。
  油灯微弱灯光之下,更显得她的侧颜完美无瑕。
  他沉声自语道:“曲水流觞文会关乎我经世家的生死存亡,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输!”
第2318章
养气在知与行
  现在的秦枫状态十分微妙。
  与普通上清学宫的学子相比,已经在下界成为儒家至圣的他,只要不陨落,成圣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眼前的情况也有麻烦,秦枫在中土世界养出的“气”,毕竟是散仙界的“气”,层层压缩之后到了天仙界,也就是一篇大成诗作的量。
  虽然帮秦枫省却了三十年的苦读,大大提升了他可以贮存文气的上限,让他的文气上限相当于入学宫三十年以上的老生,但也让他陷入了接下来的文会可能无“文气”可用的尴尬境地。
  天刚拂晓,油灯终于熄灭,秦枫看着自己做完笔记的两本修炼书籍,如心中疑惑,自思自量,自问自答一般。
  “这就是一个悖论,胸中文气不消耗,就无法提高文气的上限,也就无法破境入天人。但如果文章书写过多过频,文气的消耗远超过产出,就会再难以做出更好的文章,也就是所谓的‘江郎才尽’了,这样一来,即便空有高的文气上限,没有文气也是枉然。”
  秦枫算是能够理解为什么儒道一途上“厚积薄发”,“一鸣惊人”的传奇俯仰皆是,如武家修炼者和修仙者那样一步快步步快,高歌猛进直入巅峰的天才却凤毛麟角的缘故了。
  文气的限制,让大部分文气产出不足的儒家修士根本没有办法快速写出数量较多,且质量上乘的诗词文章,破境自也是遥遥无期。
  大部分修士都会下意识地选择最稳妥的方法,就是“厚积薄发”的那种模式。
  通过苦读养气,再时常写一些消耗文气较少的文章,缓慢提高自己文气的上限,等到水到渠成之时,以一篇诗文一举破境入天人,成就其他修士眼中的“厚积薄发”和“一鸣惊人”。
  这个过程可能是几年,也可能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以各人天赋决定。
  但却也并不是越早破境就越厉害。
  有人可能三年破境入天人第一重的布武境。
  有人千年才破境入天人,但一入天人即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第四重浩然境。
  孰优孰劣,还真的很不好说。
  这也是儒家修士不同于其他三家修士的最大差别。
  所以秦枫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先去养自己的浩然正气。
  好在那两本修炼典籍之中写的也很清楚,儒道修士要养出浩然正气,重要的就在于“知”与“行”。
  是知在行先,还是行在知先,决定了儒道修士以后的修炼方向。
  秦枫想到这里,算了算时间,轻声说道:“好在《天帝极书》经过梦域一战,终于可以恢复使用了!应该来得及!”
  言罢,他右手一翻,在摊着两本修炼典籍的书桌之上,又一本古朴书籍出现,正是《天帝极书》。
  旋即清光升起,秦枫身影瞬间没入其中。
  他再睁开眼时,已是回到了大泽圣院的书斋之中。
  若是平日里,秦枫回到书斋,少不得要有书童上来询问是否需要传唤什么人前来,又或是需不需要帮秦枫做一些事情。
  这一次却没有。
  整个书斋之内空空荡荡,尤其是书架之上,更是落满灰尘,一本书都没有了!
  秦枫眉头皱起,赶紧加快脚步,走到书斋的窗台旁边,所目之处,让他眉毛一跳,旋即紧锁。
  若是平日里,大泽圣院作为出过多位大帝与数位儒圣的大学府,诵书之声应当日夜不绝。
  可此时此刻,整个大泽圣院竟是一片破败景象,到处是空空荡荡的学舍,来往都是一些暮气沉沉,行色匆匆之人,而且人人眼神浑浊无神,哪怕不是老人,也如同是行将就木之人一般。
  秦枫下意识抬起头来,只一眼,他大吃一惊。
  整个大泽圣院上方的气运光柱,居然变得灰蒙蒙的颜色,而且行将消散。
  要知道,大泽圣院即便在儒家小世界的时候,气运光柱都有青色,此时居然变成了灰色。
  他急忙再去看稷下学宫的方向,再一眼,才发现稷下学宫的气运光柱竟然更惨,已在消散的边缘了。
  “难道是因为……我将儒道气运全部抽干来与苏还真一战的缘故?”
  秦枫蓦地就想起在梦域时与苏还真的决死一战来。
  他当时“借走”了中土世界的儒道气运,以此得到了与已入不争境的苏还真短暂抗衡的力量。
  后来秦枫被秦傲所救,当时就将还剩下的儒道气运还了回去,但《天帝极书》依旧受创不轻,一直都无法使用。
  直到秦枫看了两本天仙界的修炼书籍之后,有所感悟,才终于得到了一点感应,可以重新启用《天帝极书》了。
  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中土世界的儒道居然受创如此严重。
  虽然秦枫没有见过武帝断绝儒道一千年之后,稷下学宫的气运光柱究竟残破到了何等的程度……
  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可能也相差无几了。
  中土世界的儒道是秦枫的根基,若是就此断绝,损失将不可估量。
  他蓦地从书斋之内纵身跃下,拦在了一位学宫夫子模样的人面前,沉声问道:“你可否跟我说上一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人原本不想说话,但他抬起头,看到面前之人,居然酷似被供奉在诸圣祠堂内的那位大帝秦枫时,他的目光陡然一愣。
  秦枫似是预料到对方的反应,他淡淡说道:“你所猜测不错,我就是秦枫,中土世界的大帝秦枫,也是儒君秦枫!”
  那名学宫夫子听到秦枫的话,眼神蓦地呆滞,但他旋即目光里竟是多出了一丝异样的情绪来。
  没有等秦枫反应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77/3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