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当家不好了(校对)第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651

  他带着大军来三洋镇就两个目的,一个是彻底掌控三洋镇,而这个目的已经达成。
  第二个就是护送煤油商队,让煤油生意能够持续下去,这个目的也已经完成,第六旅和暂编旅都已经是先后离开三洋镇,据传他们在南边数十公里外的地方又是打了一场。
  但是这和林子然已经是没有关系了。
  处理完诸多的事务后,林子然也是带着大军开始返回青山镇了,不过并不是把所有部队都带回去。
  他还是在三洋镇这边留下了两个步兵连以及两门五斤火炮和少量侦骑组成的部队驻防三洋镇,用以控卫三洋镇,也是为了保护煤油外运通道。
  至于其他部队他则是带回了青山镇,准备后续的扩张!
第一百五十四章
扩张!扩张!
  林子然控制三洋镇的事,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这主要还是因为林子然选择的时机和方式都比较巧妙。
  他并不是直接带着兵杀入三洋镇的,尽管一开始他是打算这么做的。
  但实际情况却是在第六旅和暂编旅打生打死,顺带着把当地的镇卫队也干掉之后,在三洋镇彻底空虚的时候才进入了三洋镇。
  整个过程并没有遭到任何的反抗,甚至是得到了当地人的支持。
  后续林子然也没有说用太过分的方式去直接统治三洋镇,比如说换上一个自己人当镇守,彻底掌控当地的民政事务。
  林子然甚至连协防费之类的费用都没有收去。
  而是用了重建镇卫队的名义来间接掌控。
  如此一来,对于三洋镇的人而言,也就是镇外的煤油码头多了数百大军驻防,他们甚至都不进城,控卫三洋镇的依旧是当地的镇卫队。
  对于三洋镇的人言,三洋镇的后续变化算不上大,而且还很好的维持了战后的当地局势,尤其是治安。
  非要说的话,他们更加痛恨把三洋镇当成战场的第六旅和暂编旅。
  三洋镇那边的顺利处理,让林子然更有信心了。
  他打算在后续的扩张行动里,也这么干。
  以正规军驻防的名义直接进入当地,然后用各种手段收编当地的民团,这个过程里兴许会遇到一些抵抗,所以林子然必须处理的更加小心一些。
  这倒不是说担心遇上军事上的失败,实际上这是不太可能的事。
  林子然担心的是政治上的反应,比如说第三师的冯浩忠那边的反应,还有各镇的反应还有县城里的反应,还有更加重要的,程家和简家的反应。
  之前自己只是保持中立而已,程家和简家都没有说什么,也没有逼自己偏向他们的任何一方。
  但是,现在自己却是开始扩张了,哪怕是借着正规军驻防的名头,但是任何的明眼人都能够看的出来,他林子然这是要扩张地盘了。
  程家或者简家在斗争中获胜之后,是否会承认或者是默许自己的扩张?
  而不是采取过激的反应?
  这是林子然所担心的一点,同时这也是为什么林子然准备采取更加缓和、间接的方式,比如说林子然是打算攻下周边几个镇后,依旧保留当地的镇守府,也不准备插手当地的民政事务,甚至连税收都依旧向上头缴纳。
  林子然所需要的,只是收编各地的地方民团,然后借着名团的名义来养军,同时也是为了扩大青山镇的防御纵深,把周边几个镇给拿下来,就能够把防线向外推,而不是说敌人一杀过来,就能够直接杀到油田区了。
  抱着这样的心态,林子然开始了向外扩张之路。
  从三洋镇返回青山镇后,林子然让部队休整了几天,然后就是再一次带着部队出征,这一次带的部队不多,只有七百多人而已,反正周边几个镇的地方民团规模都很小,少则数十,多也不过一两百。
  毕竟都是穷乡僻壤,和之前的青山镇没什么区别,根本不可能维持太大规模的地方民团。
  而他的第一个,不对,应该是说第二个目标了,第一个目标应该是已经拿下的三洋镇。
  现在准备去的第二个目标,乃是青山镇东南方向的一个镇,名曰新木镇。
  根据林子然之前所得到的了解,该镇辖区的面积不小,但是相当多一部分都是丘陵山地,不过在靠近青山镇的一片区域里,却是一片小平原,该镇的人口主要就是集中在这个地方。
  该镇的城镇里,常住人口大约一千多人,镇内的主要的经济并不是农业或者其他产业,而是木材加工业。
  之前青山油田公司所采购的大量木桶,有一部分就是从新木镇内采购的。
  当地人利用新木镇内比较丰富的林业资源,老早就开始伐木,然后把木材外运赚钱,同时也是自行加工成为一些普通家具什么的外运赚钱。
  但是因为交通不便,他们距离罗河足足有二十多公里呢,这运输比较麻烦,所以虽然有丰富的林业资源,但始终都没能发展起来。
  根据大恒最近几十年的各地发展来看,一个地方富不富,首先要看当地的地形、交通、资源。
  比如说有些地方地形平坦,有着大量的可耕地,这样的地方哪怕是交通不便,也没有其他的特殊资源,但是一般也都是富裕地方,嗯,这个富裕只指地方,或者当地的藩镇,可不是说当地的那些农民们生活的有多少。
  实际上,这些粮食产量大的地方,往往都是藩镇剥削最厉害的地方,很多农民家庭纵然是有着数十上百亩土地,但是依旧食不果腹,因为他们产出的大部分粮食都需要用来交税。
  如果一个地方不适合耕种,但是有一些特殊的资源,同时又交通方便的话,那么同样会发展的很好,比如说隔壁的平丹县,比连关县还山呢,但是人家经济就是好,每个月贡献的税收在罗安郡内都是能够进入前五之列的。
  为啥?
  因为人家有煤炭啊,而是还有罗河经过,煤炭很容易外运。
  如果说一个地方交通方便,耕地又多,还有容易开采的矿产资源,那么就是妥妥的好地方了。
  南海州的就州城罗海城所在的罗海郡,就是这么一个地方,有着大片的平原耕地,有着罗河干流以及数条之流河流,还是沿海地区。
  更关键的是,人家还有丰富,容易开采,品相还特别好的煤矿以及铁矿。
  如果没有这些优势条件,也不可能出现罗海城这么一个大城市了。
  在青山镇隔壁的这个新木镇,在林子然看来其实也算是个好地方,虽然地方偏僻了点,也不是什么主要产粮区。
  但是怎么说呢,其实哪怕是青山镇、新木镇这些地方的地形有不少丘陵,但是或多或少都会有平原地带,粮食自给自足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因为人口比较少,粮食都还有富裕呢。
  粮食能够自给自足,又因为偏僻,远离交通要道,因此受到的战争波及也非常少。
  而且还有丰富的林木资源,哪怕是外运的成本高一些,但是好歹也能赚钱。
  这样的地方拿下来,可以让林子然获得一个更加稳定的大后方。
第一百五十五章
新木镇的木材商
  新木镇,这个比青山镇还要偏僻的小镇,哪怕是在之前的罗安郡和广安郡的战争里,都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波及。
  远离交通要道,外交大山环绕,让这个小镇不约而同的被人遗忘了。
  但是,上头的那些大人物们会遗忘这个小镇,但是隔壁的青山镇的人却是没有遗忘他们。
  早在半年前开始,青山镇就开始有人过来采购大量的木桶以及其他大量建筑用的木材。
  而今天,青山镇的老大,林子然更是直接带着数百大军抵达了新木镇。
  青山镇来人,如果是平常的商队什么的并不奇怪,新木镇的人对此已经习以为常,甚至是期待、欢迎青山镇的商队到来,因为这样他们就能够卖出去木油桶赚更多的钱。
  但是现在,来的却不是商队,而是数百名穿着军服的士兵。
  这就让新木镇的人纳闷甚至惊慌了。
  新木镇内,当地的镇守和几个官员、士绅们都是登上了低矮的城头,遥望着城外的大军。
  “大人,现在我们该怎么办?真的打开城门让他们进来?”有官员面露担心道:“兵匪如梳啊,真的让他们进城驻防的话,以后还不知道要怎么祸害我们呢!”
  然而,此时边上的一个士绅却是道:“人家可是拿着正式军令过来驻防的,我们能够拒绝?人家补充旅可是正规军的,不是什么地方民团,他们有权力进驻任何一个地方。”
  “再说了,如果要抵抗的话,就镇子上的护卫队能挡住他们?”
  “做这种无所谓的抵抗,恐怕大军入城后大家都得倒霉!”
  这个士绅说话之后,边上却是有官员对他怒目而视:“你不就是想要从青山石油公司得到更多的木桶订单嘛!”
  那士绅对这话却是没有丝毫的否认:“不错,如果让林大人进驻此地,我的确是能够得到更多的木桶订单,不激进是我,就算是你们也能够得到不少的好处吧,如今青山镇那边什么都要,粮食要,木材也要,就算不加工成木桶、家具,直接买木材我们都能赚不少。”
  “以前的时候我们还要和其他人竞争,但是大家想想,如果我们和青山镇那边连为一体,你说林大人会把单子给谁?”
  “不给我们,难道还要给其他镇子的商家吗?”
  “虽然我们新木镇一直偏偶一方,但是大家也应该清楚,这年头做生意已经不是五十年前那会,只要你货好,只要你价格便宜就能够得到订单的了!”
  “现在各藩镇都会只扶持自己治下的商家,甚至都会故意抬高关卡的税金,阻碍其他地方的部分商品进入,尤其是像我们镇子上的木材行业,其他周边几个镇子也不是没有木材啊,为什么青山镇那边一直采购我们这边的木材,而不是采购其他地方的木材。”
  “就是因为以前的我们对青山镇没有威胁!”
  “而现在,青山石油公司那边早几天已经和我谈过了,如果后续两镇连为一体,他们就会对我们下更多的订单,不仅仅有他们用量极大的油桶,还会有马车车架、建筑木材乃至木家具的诸多订单。”
  “诸位想一想,这些单子到底意味着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6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